信息频道 -> 媒体报道
刘尚希:为什么说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人的现代化?
发布:2023-01-18    来源:新华网思客    阅读:2048次   


 刘尚希 新华网思客 2023-01-17 15:08



高质量发展是未来我国经济工作的不变主题。在新的历史征程上,中国经济如何攻坚克难、爬坡过坎,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新华网思客推出“智策2023:智库专家问答高质量发展”系列,本期特邀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解读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中国如何推动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带领广大农民走好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


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刘尚希:中国式现代化有五个基本特征,都是从中国特色的角度探索出来的。我们称之为“特征”,是指跟其它国家现代化不同的地方。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们有14亿人。14亿人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我们不能笼统地说14亿人,而要具体地分析14亿人的构成。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如果出现两极分化,那就不是我们想要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些也都与人有关。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不是在剥削、压迫别人基础上实现的现代化,是和平发展的。

怎么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基本特征呢?它的底层逻辑是以人为本,或者说人本主义。这是一种哲学观念,上升到政治上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政治价值观。

我们过去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实际上主要是物的现代化。没有基本的物质基础是谈不上人的现代化的。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们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成就,我们的现代化要有“升级版”,在底层逻辑上就体现为以人为本的现代化。

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对个体意味着什么?

刘尚希: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指向的是所有人的现代化,也就是所有人要从“传统人”变为“现代人”。传统人和现代人有什么区别?这里现代人的核心就是彰显“人的三性”,也就是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文明性。

人的主体性涉及到物和人的关系。是物支配人还是人支配物,这看起来是个常识问题,但我们在现实生活复杂的形势中,有时会不由自主地搞混,导致人的主体性被淹没了。比如,在发展的过程中,若唯GDP论会导致污染环境,对人的健康、发展都带来了危害,这就是把物质财富的增长看得比人还重。再比如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常讲这个人“掉钱眼里去了”,就是说人没有支配金钱,反倒被钱所支配。人一旦变成了金钱的奴隶,人的主体性就被淹没了。所有的发展都应该以人为尺度来衡量,否则就是没有价值的,因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其次就是创造性。创造性指人不仅仅能从事体力劳动、简单劳动,还能通过创新驱动发展。创造性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素质,更是一种能力。

文明性。文明性不仅仅体现在自利,还要利他。如果一个社会中的人只是自利,甚至自私、极端个人主义,那这个社会的物质财富再多,其文明性也会大打折扣。处处为他人考虑,更多地关注他人、帮助他人,形成社会互助,这就是一种文明性的体现。

只有当“人的三性”得到彰显,人类才可能从传统人过渡到现代人。物质技术的现代化都以人的现代化为目的,物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人的发展是手段,更是最终目的。这看似是常识,但在复杂的物质技术系统中,在制度安排甚至政策制定当中容易被颠倒。对此我们要时刻加以警惕。

农民现代化的路该怎么走?

刘尚希:从我们国家的现状来看,农民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人的现代化,很大一部分主体是农民。过去常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觉得现在可以说是“现代不现代,关键看农民”。应当把农民置于人的现代化进程来考虑。

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出路在哪里?只有在理论上、体制上破除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才有希望。在发展中推动农民、农民财产权更充分流动,才能解决“农民问题”。不能把农民固化在农村,固化在具体的身份里头。只有减少社会身份的农民,促进农民市民化,让农民融入现代化进程中,中等收入群体才能扩大。只有实现以新型城市化,以人为核心、为主导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我们才能重塑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区域结构,重塑社会分配结构才有前提和基础。就像盖房子一样,要先从地基开始盖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