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浏览人数:
142190911
人 |
English
导航
首页
论坛介绍
长安讲坛
论坛内部研讨会
论坛年会
各地经济发展研讨会
国际交流
学术观点
论坛动态
更多>
论坛召开第98次内部研讨会
7月16日,论坛第98次内部研讨会在中国科技会堂B103会议室召开,主题为“如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会议由论坛学术委员会成员蔡昉主持,楼继伟、刘元春、易纲、樊纲做主题发言,论坛成员白重恩、隆国强、韩文秀、刘尚希、刘世锦、李扬、马建堂、钱颖一、宋晓梧、汤敏、王建、王一鸣、吴晓灵、夏斌、谢伏瞻、许善达、余斌、张晓晶,论...
[查看]
长安讲坛2023全年安排
2023/09/11
长安讲坛总第409期:分类分层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2023/11/10
长安讲坛总第408期: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2023/11/03
长安讲坛总第407期: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023/10/27
长安讲坛总第406期:可持续经济复苏的路径
2023/10/20
2023年长安讲坛 圆满收官。
长安讲坛
更多>
“长安讲坛”是中国经济50人论坛在北京开设的公共经济政策讲坛,自2001年1月开讲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三百余期。2008年论坛落户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为全校的学分课。 长安讲坛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欢迎大家到现场聆听演讲……
[点击进入]
总第401期长安讲坛 - 全球变局下的中国经济 [姚洋]
总第400期长安讲坛 - 中国人口转变的独特性及其影响 [都阳]
总第399期长安讲坛 - 推动中国高水平开放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 [管涛]
总第398期长安讲坛 - 人口负增长的经济社会挑战 [蔡昉]
总第397期长安讲坛 - 党的二十大为经济企稳回升、长期向好提供了强大思想动力 [杨伟民]
论坛内部研讨会
更多>
第98次内部研讨会:如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第97次内部研讨会:在人口负增长背景下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第96次内部研讨会:1、从经济金融视角看俄乌冲突的经验教训和长期影响; 2、如何稳定房地产市场。
第95次内部研讨会:未来一个时期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第94次内部研讨会:中外现代化的共性与个性—— 如何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经济50人论坛内部研讨会”是论坛本身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每年举办3—4次,会议主题由论坛学术委员会确定。论坛内部研讨会仅限论坛成员、论坛企业家理事会成员和特邀专家参加。通过经济学家对当前社会经济现象及规律分析,共同探讨和总结问题存在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内部研讨会的成果通过《中国经济50人论坛月报》(内部刊物)等方式上报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
[点击进入]
论坛年会
更多>
2019年论坛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开幕
2019年2月16日下午,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9年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5号楼开幕。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如何实现六稳,保持经济长期向好”。年会由论...
[点击进入]
2019论坛年会纪要(主题发言)--王建:迎接中国经济增长新高峰
2019论坛年会纪要(主题发言)--徐忠:对改革决策中一些现象的思考
2019论坛年会纪要(主题发言)--黄群慧:中国制造强国战略需要调整吗?
2019论坛年会纪要(主题发言)--刘尚希:以所有权结构化、社会化推进要素市场化
2019论坛年会纪要(主题发言)--张维迎:什么推动了中国40年的高增长?
论坛视频
更多>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王昌林: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尹艳林: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姚洋:全球变局下的中国经济
都阳:中国人口转变的独特性及其影响
学术观点
更多>
最新
论坛成员
应邀专家
从三组数据看美国制造业回流现状 [管涛] (2023-12-05)
深入推进绿色发展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隆国强] (2023-12-05)
金融高水平开放等不得也急不得 [管涛] (2023-12-05)
谁能取代地产? [伍戈 等] (2023-11-28)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修复的状况 [管涛] (2023-11-28)
打造数字贸易新引擎 [王一鸣] (2023-11-28)
从规模经济看金融强国——有关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体会 [彭文生] (2023-11-28)
当下最需要的是“精准调控” [高培勇] (2023-11-28)
发展中国家成为抵御全球开放收紧“逆风”的重要力量 [张宇燕] (2023-11-23)
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 [隆国强] (2023-11-23)
外资年内第二次净卖出美元证券资产,美债“控长买短”风格延续——9月美国国际资本流动报告点评 [管涛、付万丛] (2023-11-22)
论新发展格局下的扩大内需战略 [黄群慧、杨耀武] (2023-11-22)
如何看待三季度中国外来直接投资净额为负 [管涛] (2023-11-20)
经济增速:能与不能 [伍戈 等] (2023-11-17)
中国需要一次更广泛的改革 [刘尚希] (2023-11-17)
金融市场的好消息恐是美联储的坏消息 [管涛] (2023-11-16)
金融高质量发展重在“三个着力” [王一鸣] (2023-11-16)
解决消费率过低问题,关键是政府要从投资型转向服务型政府 [刘元春] (2023-11-16)
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底气、优势和机遇 [王昌林] (2023-11-16)
非传统风险是影响我国外资流向的关键因素之一 [刘元春] (2023-11-13)
【NIFD季报】紧缩对需求的抑制愈发显现,通胀尚未远离——2023Q3全球金融市场 [胡志浩 等] (2023-11-13)
在更加开放中发挥后发优势 [樊纲] (2023-11-13)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陈锡文] (2023-11-13)
中金2024年展望 | 前言:逆全球化时代的宏观经济新平衡 [彭文生] (2023-11-09)
深入推进绿色发展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隆国强] (2023-12-05)
打造数字贸易新引擎 [王一鸣] (2023-11-28)
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 [隆国强] (2023-11-23)
中国需要一次更广泛的改革 [刘尚希] (2023-11-17)
金融高质量发展重在“三个着力” [王一鸣] (2023-11-16)
解决消费率过低问题,关键是政府要从投资型转向服务型政府 [刘元春] (2023-11-16)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陈锡文] (2023-11-13)
非传统风险是影响我国外资流向的关键因素之一 [刘元春] (2023-11-13)
在更加开放中发挥后发优势 [樊纲] (2023-11-13)
金融强国建设的底线要求 [张晓晶] (2023-11-09)
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刘伟] (2023-11-07)
迎接大资管时代的变革与挑战 [刘元春] (2023-11-03)
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 [张晓晶、王庆] (2023-11-03)
【NIFD季报】总体债务扩张有限,宏观杠杆率被动上升——2023Q3宏观杠杆率 [张晓晶、刘磊] (2023-10-30)
关于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的几点思考 [余永定] (2023-10-30)
高质量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刘伟] (2023-10-30)
以高水平分工和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资源配置效率 [江小涓、孟丽君、魏必] (2023-10-30)
需特别关注人口发展新形势对“三农”带来的挑战 [蔡昉] (2023-10-30)
支付系统与数字货币 [周小川] (2023-10-26)
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王一鸣] (2023-10-18)
对财政的另一种认识——风险社会对财政理论的新呼唤 [刘尚希] (2023-10-18)
当前农业农村的若干重要问题 [陈锡文] (2023-10-18)
全球经济主要问题仍是衰退 [李扬] (2023-10-08)
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与路径选择 [王一鸣] (2023-10-08)
金融高水平开放等不得也急不得 [管涛] (2023-12-05)
从三组数据看美国制造业回流现状 [管涛] (2023-12-05)
当下最需要的是“精准调控” [高培勇] (2023-11-28)
从规模经济看金融强国——有关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体会 [彭文生] (2023-11-28)
谁能取代地产? [伍戈 等] (2023-11-28)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修复的状况 [管涛] (2023-11-28)
发展中国家成为抵御全球开放收紧“逆风”的重要力量 [张宇燕] (2023-11-23)
论新发展格局下的扩大内需战略 [黄群慧、杨耀武] (2023-11-22)
外资年内第二次净卖出美元证券资产,美债“控长买短”风格延续——9月美国国际资本流动报告点评 [管涛、付万丛] (2023-11-22)
如何看待三季度中国外来直接投资净额为负 [管涛] (2023-11-20)
经济增速:能与不能 [伍戈 等] (2023-11-17)
金融市场的好消息恐是美联储的坏消息 [管涛] (2023-11-16)
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底气、优势和机遇 [王昌林] (2023-11-16)
【NIFD季报】紧缩对需求的抑制愈发显现,通胀尚未远离——2023Q3全球金融市场 [胡志浩 等] (2023-11-13)
中金2024年展望 | 前言:逆全球化时代的宏观经济新平衡 [彭文生] (2023-11-09)
锚定金融强国建设的三大金融工作使命 [管涛] (2023-11-09)
经济,再现“幻觉”? [伍戈 等] (2023-11-07)
不断深化对新发展理念的理论研究 [高培勇] (2023-11-07)
纳入赤字预算的国债增发 [管涛] (2023-11-03)
中国货币政策框架演进及其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分析 [段国圣] (2023-11-03)
科学把握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本特性 [黄群慧、倪红福] (2023-11-03)
经济,遐思在明年 [伍戈 等] (2023-10-30)
以“两个结合”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高培勇] (2023-10-30)
推进共同富裕需要久久为功 [李实] (2023-10-30)
各地经济发展会议
更多>
中国经济50人论坛唐山研讨会
论坛深圳研讨会: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中的深圳
论坛企业家理事谈“一带一路”
长白山研讨会:“大国治理,突破难点”
论坛(上海·2013)研讨会:加快上海开放促改革的重点任务与路径
论坛(厦门)研讨会:海峡两岸金融合作与厦门先行先试
论坛(青岛)研讨会:海洋经济发展与沿海城市转型
论坛(上海)研讨会:“转型发展与现代服务业”
国际交流
更多>
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与美国战略复兴学会:中-美 经济关系对话
“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专题国际研讨会
第四届“中美经济学家颐和园对话会”在北京举行
第四届中美经济学家颐和园对话会:中美作为世界经济最重要的增长动力——挑战与机会
第三届中美经济学家颐和园对话会:中美经济战略合作与全球再平衡
第二届中美经济学家颐和园对话会
首届中美经济学家颐和园对话会
媒体报道
更多>
曹远征:日本股指创33年新高,“失去的三十年”对中国有何启示? [和讯网] (2023-12-05)
刘元春:中国处于三重因素超级叠加期,出现四大超预期变化 [第一财经] (2023-11-22)
第六届进博会|林毅夫谈中国人口老龄化:应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养老体系 [中国新闻网] (2023-11-09)
刘元春:“一带一路”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打开新局面 [澎湃新闻] (2023-10-08)
王一鸣:以开放引领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时报] (2023-09-13)
方星海:守牢风险底线,期货领域防风险要求高于其他金融领域 [第一财经] (2023-09-11)
林毅夫:在“换道超车”型产业上,我国已经有许多成功的例子 [瞭望智库] (2023-08-17)
马建堂:以创新驱动培育经济新动能新优势 [中国经济时报] (2023-08-17)
媒体圈
更多>
东方财经杂志社
新华社
参考消息
成都商报
华尔街日报
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
腾讯财经
凤凰卫视
中国日报
国际市场新闻社(Marknews international)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互联网周刊编辑部
辽宁日报产经新闻部
中国广播网
深圳商报
新浪财经
网易财经
香港商报(北京办事处)
中国证券报
商界杂志
中国经济报告杂志社
中国保险报
工人日报
京报
经济观察报
中国经济时报
财经时报
中国贸易报
解放日报
中国税务报
证券时报(人民日报主办)
文汇报
新华通讯社
英才杂志社
中国纳税人杂志社
市场瞭望杂志社
中国金融杂志社
中国经济信息杂志社(经济日报主办)
新加坡海峡时报(新加坡)
国际金融报
上海证券报(新华社主办)
北京青年报
城乡金融报
中国工业报
北京日报
彭博新闻社(Bloomberg news)
北京晨报
道琼斯金融通讯社
北京现代商报
路透社(英国)
南方日报北京记者站
中国企业报
《暸望》周刊
第一财经日报
《中外管理》杂志
香港大公报
东方早报
中国青年报
经济日报
韩国新闻社(韩国)
《中国金融家》杂志
中国信息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经济导报
经济参考报(新华社)
《新地产》杂志
中华工商时报
中国财经报
证券日报
朝日新闻(日本)
中国新闻社经济部
学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