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讲坛 -> 2023年长安讲坛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作者:王昌林    时间:2023-11-02    阅读:30508次   

(长安讲坛总第408期)

王昌林

论坛特邀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今天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我们将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重点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一)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不同之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目前全世界约10亿人口实现了现代化,2035年我国14亿左右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规模将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是针对西方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差距问题而提出的。我认为,共同富裕可由“135”指标来衡量。“1”指的是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较高,“3”指的是收入分配差距、城乡发展差距、地区发展差距等“三大差距”较小,“5”指的是最低工资标准、社会保障水平、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社会文明程度以及生态环境质量较高。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这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有本质不同。第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要锚定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最后,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

(二)现代化的共同之处——生产力高度发达

从历史角度来看,生产力的革命性发展是推动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关键因素,也是最根本、最深层次的决定性因素。很多国家的现代化实际上都是在两次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中完成的,在这几次现代化浪潮中,西欧、北美、日本等经济体抓住机遇,相继实现了现代化转型,成为发达国家。

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发生于英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持续至19世纪中期。英国在这个过程当中成为日不落帝国。英国学者李约瑟曾提出问题:“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其主要原因是封建社会制度,其次是科举制度重文学、轻商业与自然科学。因此,英国在1760年左右出现工业革命的萌芽,而中国逐渐落伍,并于1840年鸦片战争中战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英国抓住工业革命的机遇,其工业产值在1870年占到了全球的31.8%,同时间的美国是23.3%。直到1913年,美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成了世界强国,其工业产值占全球比重上升至35.8%。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策源地是美国和德国。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兴起了一场以电机、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核心的新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重大科学突破推动技术革命,进而引发产业革命的技术突破。这次工业革命催生了电力、石油、汽车、化工等行业,使人类进入到电气化时代。当时的中国没有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机遇,GDP占世界比重不断下降,从1820年的32.9%到1870年的17.2%,再到1913年的8.9%;而美国GDP在1900年左右已是世界第一,占世界比重在1913年达到了19.1%。英国也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原因是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拥有全球最广阔的殖民地,资本家把大量资本投往国外,不愿用于更新设备和采用新技术,造成生产率低下。而美国、德国为加速经济发展,加强研发,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迅速赶上和超过英国。以美国为例,其通过南北战争解放了劳动力和市场, 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加速进入全面工业化。 数百万带有变革本能、创新和冒险精神的移民,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美国的兴起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此外,美国实施“韬光养晦” 策略,通过“孤立主义”“门罗主义”获得生存空间,实际上其GDP早于19世纪末就超过英国。

第三次工业革命,即信息技术革命。一般情况下,科技革命50至70年是一个长周期,10年是一个中周期,5年是一个创新浪潮。例如,计算机领域从7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先是集成电路(IP),80年代是个人计算机(PC), 90年代末期是互联网,到2010年是消费互联网时代。又如,生物技术从2001年开始崭露头角,预计在本世纪20年代末迎来新的生物科技时代。此外,一个长周期的结束并不代表该领域的结束。例如,信息技术时代还没结束,现在的人工智能ChatGPT就是一个创新浪潮。一个国家想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都大幅提高。然而,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2022年人均GDP为12741美元,与美国人均GDP7万美元差距较大,与发达国家平均5万美元的水平也有较大差距。因此,我们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高质量发展。现代化是发展的深刻转型,也是体制机制的深刻转型。制度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保障,良好的体制机制将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新空间。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改革开放首先是思想解放。80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农村劳动力解放出来,乡村企业异军突起,这便是解放思想和体制创新。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都是以思想解放、体制变革为先导。当前,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因此,我国亟需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体制。

中国式现代化当然也离不开教育的支撑。义务教育在我国经济起飞阶段发挥了基础作用,中等教育在我国经济成熟阶段提供了稳定的人力资源,而高等教育将在我国创新驱动阶段成为引领性力量。从80年代起,我国进入经济起飞阶段,发挥主要作用的是人口红利,大量农民工背井离乡、建设城市,从而推动了我国工业化发展。未来,人口红利弱化,因此,中央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把“三位一体”的高质量发展作为主要任务,即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

总之,要适应发展阶段转变的要求,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最大程度激发内生动能,实现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换。


二、把握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201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高质量发展”是其中重要内容。为什么要提出“高质量发展”?在经济学中,有资源驱动、要素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等概念。1978年-2010年,我国GDP平均增速为10%左右,这段时期经济发展主要是资源和要素驱动。此后,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时期,GDP潜在增长率下降,原先依靠资源要素投入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因此,总书记提出“高质量发展”,涵盖了从资源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要求。与发展经济学主流观点相比,“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更为丰富,它不仅包括了经济增长,还包括了创新驱动、社会发展等内容。

(一)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

从理念看,高质量发展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新发展理念包含五大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创新发展主要解决动力问题,协调发展解决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开放发展解决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从过程来看,高质量发展是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是辩证统一的发展。“质”通常是指经济发展的结构、效益,“量”通常指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从一定意义上讲,高质量发展等于质量系数乘以速度。物理学的动能公式是EK=m ×v²/2,m是物体质量,v是速度,速度需要有个基础值,这样一来质量的系数值越大,动能才越大。为此,要努力保持经济增速在潜在增长率水平以上。那么,为什么要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人口、资本及资源环境等方面已不具备高速发展的条件,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就如同在高速路上开车,如果在转弯时还保持高速,一定是很危险的。我们这时候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所以速度要慢下来。很显然,这是一个质和量的辩证关系问题。如果没有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将不可持续;如果没有量的合理增长,经济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民生福祉改善都将是无本之木。

从结果来看,高质量发展主要是居民有就业、职工有收入、企业有利润、政府有税收的发展。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进民生福祉, 核心是实现高质量就业,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同时,企业也要实现合理的利润回报,只有这样,企业才有扩大投资和发展的动力,才能不断给社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此外,政府税收也要保持合理增长,才能不断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加大保障国家安全的投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

现代经济研究建立在定量研究之上,高质量发展也不例外。高质量发展核心评价指标需考虑到三个“结合”,即坚持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坚持阶段性与过程性相结合,坚持一致性与差别性相结合。在此,我列出了一些重要的评价指标(见表1)。其中,人均GDP,是反映我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一个根本性指标;劳动生产率,即劳动效率,与劳动者收入成正比,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研发投入比重,反映创新能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城镇调查失业率、就业情况、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GDP能耗、地表水质量、人均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粮食产量稳定度等,均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其中,政府负债率是一个负向指标,因为通过债务扩张推动的经济发展往往质量不佳。

image.png


结合我国现状来看。第一,2022年我国人均GDP为8.5698万元,即1.275万美元,各省份之间有一定差距。第二,2021年我国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46380元/人,与美国相比仍有差距。第三,2021年,全国R&D投入占GDP比重为2.44%,各地区差异较大,例如北京为6.4%,远超平均水平;2022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22%。第四,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8833万元,约占人均GDP的43%,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在55%至60%。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家庭年收入约在10万至50万元,10万元对于三口之家来说还不充裕。第五,2022年,全国政府部门杠杆率平均为51.5%,其中青海高达84.33%。而这仅是显性债务。我国宏观杠杆率为285%,即350万亿元的负债。


三、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的历史性伟大成就和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

(一)经济实力实现大幅跃升

2013年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6.2%的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速位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大家看图中的这条红线,我们的GDP占比从1820年的30%以上,历经低谷后,又在2022年达到18%左右(见图1),它表明我们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伟大复兴。而且现在18%的占比,与1820年时高占比的含金量是不一样的,因为那时中国还是农业大国,可以说是“虚胖”。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就疫情三年的经济增速而言,中国也是遥遥领先,年均4.5%的增速(见表2),远高于世界平均增速,也高于一些发达经济体的增速。而且,中国的物价总体上也保持在一个稳定水平。

image.png
image.png

(二)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由2012年1.91%提高到2022年2.55%,超过OECD国家平均水平2.3%(见图2)。我国论文数量占全球的22.8%,高于美国;我国获国际专利授权数占全球的比重为49%,但是产业化知识成果产业化率并不高,未来还需提高成果质量。同时,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第34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11位(见图3)。在信息通讯、生命科学、航空航天、核电、深海深空深地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战略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数字经济、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跻身世界领先水平。


image.png


image.png


(三)结构优化取得重要进展

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年1.3万亿斤以上,制造业增加值稳居世界首位。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数字经济、绿色发展、高端制造全球领先。以新能源汽车为例,2010年被定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当时预计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为5%,但发展远超预计,目前市场占有率约30%。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之所以能够实现弯道超车,主要归功于“三动”——创新驱动、市场拉动和国际化带动。创新驱动是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市场拉动是指国家通过示范应用工程、多个“五年计划”持续为新兴产业提供支持,耐心培育市场;国际化带动是指引进来走出去,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因此,我国在新技术新赛道产业发展中具有明显优势。以太阳能光伏产业为例,我国国内大力推行光伏电站,在欧盟和美国的贸易制裁下突出重围。2022年我国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等)出口512亿美元, 同比增长80.3%(见图4)。这些产业的蓬勃发展主要归功于我国能够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五年计划等产业政策,坚定不移地推进创新,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化道路。尽管产业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估值泡沫、多晶硅过剩等等,但这些都是新兴产业繁荣发展过程中的小问题。

image.png

(四)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成效最好的脱贫攻坚战,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超过4亿人。从历史发展来看,1981年我国的人均GDP才197美元,那时大量农民还处在温饱线的边缘,而2022年我国的人均GDP达到了12741美元。1978年的贫困率是97.5%,而现在是不到0.6%(见图5)。此外,人均寿命、社保、文化及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

image.png


(五)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持续提升

我国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工业经济规模跃居全球首位。我国的粮食安全、能源供给也得到有力保障。此外,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建设美丽中国等方面,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四、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发展走向更高级经济形态必须爬过的坡、迈过的坎,需要跨越诸多常规性和非常规性关口。从国际经验看,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阶段,如果转得快、转得好,就能顺利完成工业化并跃升为高收入国家,反之可能跌入“中等收入陷阱”。

(一)具备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诸多有利条件

从我国现实基础看,目前已具备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诸多有利条件。一是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城镇化仍有较大发展潜力。2022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万亿元,仅次于美国。我国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数字化转型、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新基建等领域投资潜力巨大。此外,目前我国城镇化率按常住人口统计是65.2%,按户籍人口统计仅50%左右,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品市场需求还有较大空间,教育、医疗、养老、文化旅游等消费潜力正不断释放出来。在汽车方面,我国汽车现在保有量3.3亿辆,汽车驾驶人4.56亿人,大量家庭仍未购车,因此仍有1亿至2亿辆的潜在保有量有待释放;此外,汽车更新率约10%,即每年约有3000万辆。在住房方面,尽管总量上供需关系发生较大改变,但结构性潜力也不可小觑。一方面,高端优质住宅仍有需求;另一方面,“三大工程”——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房地产新的发展模式。二是拥有体系完整、能力巨大和韧性较强的产业体系,工业化处在中后期,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前景广阔。三是拥有庞大的人力资源和人才队伍,人口红利优势仍在,人才红利正不断显现。四是拥有厚实的发展基础,积累了比较雄厚的财力,国内资金供给相对充裕,并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最为重要的是,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

(二)转向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我们也要看到,转向高质量发展不等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客观上难度较大,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经历一段阵痛期。对此,要有思想准备,既要保持战略定力,也要坚持底线思维。从当前看,转向高质量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不稳”,经济潜在增长率面临下行压力。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变、乱、难、危”交织叠加,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从国内看,我国人口、投资、技术创新等要素条件发生重大阶段性变化,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减少,技术创新后发优势减弱,土地、资源等约束条件逐步强化。未来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将有所下降,或保持中低速增长。

      二是“不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处于由大到强、“要强未强”的关键阶段。以半导体产业链为例,大家可以看到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图例(见图6):一国的产业控制力,只有在该国该产业全球市场份额超15%的时候才会有。然而,在半导体核心IP知识产权和设计方面,即“卡脖子”环节,我国全球供给份额占比仅3%左右。建设科技强国、金融强国,本质上就是要提高我国在这些行业的控制力。


image.png


此外,尽管我国发明专利数量很大,但核心零部件、核心软件、关键材料和关键检测设备缺乏,不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在高等教育方面,我国总体量较大,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     

三是“不协调”,一些重大的比例关系不合理。总体消费率偏低,最终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还不够强。2020年我国居民消费率仅32.48%。一般产能普遍过剩与高品质、高性价比、高附加值产品供给不足并存,供给体系对需求结构的适配性不高。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跨区域协调联动不足。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2020年,中国居民五等分分组人均年收入,高收入家庭是低收入家庭10.3倍,人均可支配收入8333元,收入差距较大且总体收入有待提高。劳动力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资本市场存在结构性缺陷,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四是“不畅”,国内外大循环的动力和活力有待增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还存在不少卡点、堵点、脆弱点,科技、产业、金融循环还有待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强, 10月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0.3%,而M1增速则一路下行并低于2%,出现“M1-M2”剪刀差现象。

五是“不安全”,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压力加大。目前我国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矿、大豆等重要初级产品高度依赖进口,在来自外部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的背景下,断供的风险压力加大;产业链“去中国化”力度明显加大,稳定制造业发展任务艰巨。在粮食安全方面,我国基本上能做到粮食自给自足,但是大豆、高粱、大麦对外依存度较高,均超过80%。此外,近20年来我国食物自给率已从100%下降到目前的76%左右,预计到2035年总食物自给率将下降至65%左右。在制造业安全方面,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呈现较快下降趋势,由2011年的32.1%下降到2022年的27%左右,接近韩国的24.8%,呈现“过快去工业化”的趋势。此外,金融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网络和信息安全等方面也面临较大的压力和挑战。


五、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

最后,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和大家一起讨论如何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着力稳增长、保民生、防风险,保持经济中长期增长在合理区间

为达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中长期经济增长需保持在合理区间。通过测算,未来我们的GDP要保持在4%以上的增速,方可到2035年达到人均GDP2万美元左右的目标。

image.png


现阶段,首先,要把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是消费需求仍然不足,或者说需求整体不足。要着力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形成强劲有力的国内大循环,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其次,要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运行中难度最大的是稳就业。重点是要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问题。此外,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强能源、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等安全保障能力建设,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二)紧紧把握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扎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切实为企业创新“添油助力”,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释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重点要抓好五件大事:一是要强化基础研究,夯实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石;二是要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力争实质性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三是着力提企业创新能力,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实用性创新;四是加快培养造就科技人才,夯实创新驱动发展的科技人才基石;五是要深化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

(三)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归结起来有三点。一是稳住基本盘。要稳住实体经济的根基,确保传统制造业的比重不过快下降,使高、中、低端产业保持合理比重。二是突破中高端。要坚定不移地迈向高端化,重塑中国的比较优势。以前中国以加工制造为主,而现在我们已成为汽车第一出口大国,船舶、飞机、卫星等产业也都有巨大进步。三是培育新支柱。目前我国已基本进入工业化后期,机械工业、冶金工业、石油化学工业、轻工制造业、电子工业等支柱产业将发生变化,下一步要加快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四)深化改革,着力建设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

要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下图展示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2”的分析框架(见图8),即三大支柱和两大辅助性支柱。三大支柱分别是现代产权制度、要素市场体系、宏观监管和调控体系。两大辅助性支柱指收入分配和保障、法律制度和体制建设。改革的重点是什么?概括起来就是“三改两加强”,“三改”就是政府改革、市场要素配置改革和收入分配改革;“两加强”是加强社会保障和法制建设。

image.png


(五)着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水平

总的来说,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开放,包括制度型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一是推动国内国际生产的联动循环,二是推动国内国际科技创新的联动循环,三是推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联动循环,四是推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的联动循环。我认为,从科技创新来看,国际交流、科技人才的国内外联动循环仍需加强。要坚定不移地引进来和走出去,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科学中心,从而推动我们经营全球资源,成为真正的教育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