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全球化进程仍在加速,中国经济韧性十足
作者:姚洋    发布:2023-01-18    阅读:19298次   


北大同学资本圈 2023-01-07 10:10

以下文章来源于瞭望智库 ,作者库叔说



采访整理丨崔赫翾  瞭望智库观察员

来源:瞭望智库(zhczyj)



近年来,全球经济似乎从多边接触与国际合作转向民族主义推动的竞争。许多观察人士指出,完全逆转全球化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这并没有阻止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继续追求这一目标。这些国家带来的部分“去全球化”已经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通胀、债务风险加剧等。“去全球化”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促使人们更加抵制经济碎片化。

与此同时,全球产业的“去中国化”也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事实证明,无论是经贸摩擦还是新冠肺炎疫情,都没有阻止中国与世界的融合,世界的一体化仍在加速,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

什么是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国经济的韧性从哪里来?伴随着全球化进入调整期,中国如何直面外部挑战?就相关问题,库叔专访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


1

中国不可能永远做产业链最低端的工作



全球价值链的转移和形成有其自身规律。全球价值链之所以形成今天的模式,是因为分工以及专业化。每个企业专注于做一个产品的小零件,精益求精、越做越好。

这就是所谓的“产品内分工” 。今天几乎没有一个主流产品完全由某一个国家制造,比如,苹果手机只是在中国组装,其内部零配件来自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甚至包括一些美国企业,这是过去二三十年形成的格局。

中国身在其中,对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在全球产业链上,我们最初仅限于装配类的业务,如今已经能在关键零部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当然,中国也有部分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比如一些东南亚国家也开始生产服装。中美经贸摩擦后,中国对美国出口下降的部分,也被墨西哥、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替代。有人将这些都理解为“去中国化”的过程。其实不用如此担心,近几年的出口数据显示,中国对东盟、东盟对美国的出口都大规模增加。其中,中国出口东盟的主要是中间品,比如棉纱,而且出口的棉纱越来越多,服装生产越来越少。

中国也已经主要不是依靠自己生产的棉花来制造棉纱,而是进口棉花纺成纱、染上色甚至织成布,再出口到产业链下游的国家,由它们裁剪制衣。这是很好的产业升级,毕竟中国也不可能永远做产业链最低端的工作,这也是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根本性原理。

此外,近年来,关于中国制造业向东南亚、南亚国家转移的讨论热度不减。这批国家政治、经济、地理、文化等要素相近,越南是其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分析样本。由于美国对华大幅增加进口关税,中国制造业确实出现了部分向越南转移的现象。越南政府推出了雄心勃勃的战略规划,试图争取“世界工厂”地位,并在2035年成为高收入国家。

对于甚嚣尘上的产业链转移的担忧,数据表明,越南替代中国,这是短期内不可能发生的。越南的出口额大概是3600亿美元每年,中国2021年的出口额已经是3.3万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超过了6万亿美元。越南的出口额就是中国的零头,越南把出口增加50%,也只能占中国一个很小的百分比。越南的出口要增长50%谈何容易,越南替代中国没有这种可能性。

印度是有潜力,但是要把潜力转化为实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2010年到2020年,印度的制造业增加值占全世界的比例是略微下降的。中国这10年增长了11个百分点,从18%增长到29%,排在中国后面的三个国家都是制造业强国,美国、德国、日本加起来差不多跟中国的一样大。大家说印度的潜力说了二十多年,我也没看到发挥出来。中国的人均收入是印度的4倍到5倍,可是在1992年的时候,中国的人均收入刚刚超过印度,在1992年之前中国是比印度还穷的国家,倒退到1978年,中国是比印度还穷四分之一的国家,可是现在我们的人均收入是印度的将近5倍。

2

“去中国化”不会发生,全球一体化在加速



2021年初,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超过美国,成为2020年全球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国。相比之下,美国在这一年的外资流入近乎“腰斩”,大幅下降49%。由于疫情刚开始,我国供给复苏速度较快,全球资金都愿意到中国来投资,而其他国家经济是停滞的。

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生产网络等,这些都使得中国的经济有强大的韧性,进而吸引外资。

很多企业之所以在中国设厂,就是因为中国的市场足够大。比如各大车企不太可能把企业转回本国,中国的汽车市场比日本和美国加起来还要大,没有人愿意放弃中国市场。特朗普自上台之初就要求美国企业回流,但落实不下去,美国只有少数能源企业回流,根本原因还是美国国内的能源成本下降。日本政府也出钱让日本零配件企业回流,但响应的日本企业也很少。

日本的零配件厂更愿意跟着大厂走,比如丰田到中国设厂,大批零配件厂也会跟着来到中国。因此,日本企业脱离中国也是系统化工程,不会轻举妄动。不仅如此,基于中国巨大的市场,别国对中国的中间产品完全禁运或封锁也不太可能。

比如芯片。特朗普禁止高通将芯片卖给华为但几次禁令都是延期实施。中国市场约占高通全球市场的1/3,芯片行业又是“高举高打”的行业,一旦失去市场就没有资金,其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就无以为继,在市场竞争中也会很快失去竞争力。台积电5纳米制程技术投资额是300亿美元,如此大规模的投资也与台积电在大陆市场占据高份额和高收入有关。 

中国制造业占全世界制造业的27%,远超美国和日本。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完备的工业体系,一家企业搬离中国,会发现自己脱离了生产网络,生产成本明显增加。都决定了“去中国化”不会发生。

包括中国美国商会、中国日本商会数据在内的调查数据都显示,考虑过搬出中国的企业占10%~20%,但真正实施搬离的比例仅为1%~2%。当然,这也不是说中国就可以高枕无忧。政府还要继续高度重视制造业,短期的产业链中断,比如国外企业供应不上的零配件,国内厂商如果刚好能替补进去,对中国的整体竞争力提升有利。

自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后,很多人都认为全球化在减速,全球产业链在断裂,然而目前这些事情都没有发生。数据上看,无论是经贸摩擦还是新冠肺炎疫情都没有阻止中国和世界的融合,世界的一体化在加速。

由于关税上升的因素,在2018-2019年我国出口受到了短暂的影响。疫情初期我国供给复苏速度较快,这三年以来出口大涨,特别是2021年。


2021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人民币,比2020年增长21.4%。其中,出口21.73万亿元,增长21.2%;进口17.37万亿元,增长21.5%。2021年,以美元计价,我国进出口规模达到了6.05万亿美元,外贸增量达到了1.4万亿美元。

而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31.11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9.9%。其中,出口17.67万亿元,增长13.8%;进口13.44万亿元,增长5.2%;贸易顺差4.23万亿元,扩大53.7%。

3

未来经济增长更多依赖科技创新


在习惯了全球化黄金时代的国际分工和资源配置后,全球化进入调整期,我们该以怎样的姿态去应对?可预见的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将更多依赖于国内的科技创新。

说到创新,很多人只关注硅谷所谓的从0到1的创新。从0到1的创新是什么?苹果手机就很典型。苹果手机一出来,原来传统的手机基本上没有市场。2006年之前很有名的手机牌子,比如摩托罗拉、诺基亚等都因为苹果手机的创新而倒下。这就是从0到1的创新,它是颠覆性的,一个新产品出来使旧的产品完全被淘汰,美国多年都是从0到1创新的大国和引领者。

从0到1的创新优势是永远站在世界技术前沿,可以拿到巨额的垄断利润。智能手机品牌虽然已经发展到过百上千家,但苹果一家的利润就将近占所有智能手机企业利润的90%,尽管它的销量并不是最高的。剩下的华为、三星、小米等加起来也就占10%多一点。根本原因就是苹果在颠覆性创新上先行一步,功能和创新性一直领先,这就是从0到1创新的好处。

但是我们还要看到从0到1创新的另一面,即成本非常高。一个新产品出来,旧产品就要死去。它是创造性的,对传统产业是毁灭性的,毁灭的不仅是传统产品,还有对应的设备甚至产业带。美国经济靠从0到1的创新实现了持续增长,但主要增长都集中在西海岸、东海岸,加上中间创新能力较强的个别城市,剩下大部分地区没有多少发展。美国中西部的贫困超乎想象,这里的工作机会几乎全部被创新毁掉,因为从0到1的创新不培育中间产业,相应的工作机会自然也不会有。富士康即便在美国设厂,也找不到合格的工人,只能从中国招工人。

从0到1的创新走得太久以后,美国就缺少好的工作机会给到普通人,最终使美国形成了两极分化,大量的穷人和少数极其富有的人之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

相比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创新模式更多是从1到N的创新。德国默克集团专注于手机屏幕的液晶研发和生产,全球75%的液晶都是默克公司生产的,它就把这个东西做到极致。默克公司已经有300年历史,到今天一直做得非常好。

德国人知道他们和美国竞争互联网和芯片领域没有优势,因此采取差异化的创新战略,推出工业4.0,为自己的传统制造业插上翅膀,进行柔性生产,不求技术大突破,只专注于一个接一个的微创新和优化,然后把一类产品做到世界最好,从而占领全球市场。这就是德国模式。德国的自主主义属于秩序自由主义,先把秩序搞好,在秩序基础上追求自由。因此,整个德国社会也很稳定和谐。到今天,德国的工业就业仍然占全部就业的25%,美国的这一比例不到10%。

如开头所讲,我们已经出现两大转变,今后的发展迫切需要我们正视创新,但创新一定要正视自己的历史与地理,一定要从自己的文化出发,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创新之路。从0到1的创新要做,从1到N的创新也一样要重视。每个地方根据自己的阶段和特质,都一步一个脚印把现在的事情做好才是我们最好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