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当前改善企业心理预期的发力点
作者:白重恩    发布:2023-02-16    阅读:13050次   


清华大学CIDEG 2023-02-15 17:07 发表于北京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3年经济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可见改善社会的心理预期和恢复发展信心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弗里曼讲席教授、CIDEG学术委员白重恩在《北京日报》上发表观点,“清华大学CIDEG”特转载如下 ,以飨读者。




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改善民营企业心理预期

过去这一年影响人们预期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就是疫情防范。现在中国已经调整疫情防控措施,也许今年一季度我们还会因为疫情受到一些影响,但是总体上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要比以前小很多。到了二季度开始可能就会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状况。这对于预期的转正是非常重要的。


近段时间社会上对我们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有一些不正确猜测,影响了民营企业的社会预期。如果看2022年的数据,中国总的投资增长还是比较快的,但是民营经济的投资增长非常慢,这很大程度上跟民营经济的预期是有关的。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含糊地亮明了态度。这是让民营企业恢复信心很重要的一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要求从制度上、法律上把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实下来,这有助于进一步恢复信心。除了这些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措施之外,还有一点可能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202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应该利用纪念改革开放45周年的机会,大力宣扬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所起到的不可或缺的作用,让人们在认识上能够更加统一,更加明确,这对于民营经济的信心恢复和提振是非常有帮助的。



充分肯定和宣传民营企业的作用,

有益于增强民营经济发展信心

2018年11月,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五六七八九这几个数来高度概括民营经济的特征。这点大家耳熟能详。其他的一些数据,也值得去广泛宣传。一个就是民营经济的效率还是比较高的,从资产利润率上看,和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平均资产利润率是明显高的。我们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一定要提高效率,而民营经济对于提高效率是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的。


再说就业,民营经济是创造就业的重要力量。在2012年到2020年的8年间,全国城镇就业增加了将近九千万,而民营经济就业增加了1亿人,相当于全国城镇就业增量的100%以上,说明其他类的所有制企业的就业总量是在下降的。现在青年群体面临比较大的就业挑战,而青年群体中从事服务业的比重高达61%,灵活就业等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手段,而平台经济则是提供这样就业机会的重要模式之一。所以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特别强调了平台经济的发展。


甚至在创新上面,民营经济都占了半壁江山。在2022年企业的研发投入中,国有企业占20%左右,民营经济占60%左右,外资企业占20%左右,如果看专利的话,民营经济也占50%以上。特别值得说的是,民营经济也帮助解决了很多卡脖子的问题。比如通讯基础设施,如果说没有像华为这样的企业发展,很难想象我们现在的通讯基础设施会遇到什么样的卡脖子问题。还有在移动支付、高性能计算机等方面,民营经济都做了很大贡献,帮助我们解决了一些卡脖子的问题。如果能够大力去宣传民营企业所起到的作用,那么民营经济主体可能就会有更强的信心。



政策制定坚持专业性、协调性、可预见性,

让企业有更稳定预期

政府对企业的政策也是影响企业社会预期的重要因素。要坚持政策制定的专业性、协调性和可预见性,这也是政府和企业有效沟通的前提,这样,企业才会对政策有理性的预期。


社会对企业有期待,监管者对企业也有期待,有些期待需要有一定的监管才能满足。为了让监管者的监管措施能够更加合理,企业应该主动地与监管者合作来制定更加合理的监管措施,使其既能保证企业的活力,又能让企业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也提到要提升常态化的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和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怎么来促进常态化监管水平的提升?那就需要政策制定的专业性、协调性和可预见性。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遵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一个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坚持系统观念和底线思维,把实践作为检验各项政策和工作成效的标准。如果我们坚持了这样的理念,政策就会得到企业更好的理解,企业也就会形成更加稳定的预期。



正确看待经济增速放缓,端正预期

还有一些影响企业预期的因素,比如说中国经济趋势性的变化,经济增长速度不可避免地会减慢下来,所以增长速度减慢本身只要减得不是太多,企业应该对它有合理的看法,不能因为增速减慢了就灰心丧气。


2023年我们需要保证一个比较快的增长速度,这是有利于市场恢复信心的。给定2022年的GDP基数,由于政策多方面的优化,特别是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我想2023年可以获得比较快速的增长,这样对于提升人们的预期有很大的帮助。


国际环境有很多不确定性,如果我们在国际上能够团结更多的国家,和更多的国家搞好关系,尤其像欧洲、亚洲的国家,可能我们遇到的挑战可以稍微少一点,这对于人们形成好的预期也是很重要的。



抓住新技术带来的机遇,对于形成正面预期也很重要

新技术,包括绿色技术和数字技术等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机遇,利用好这些机遇,对于形成正面的预期也是很重要的。要把握好在创新中解决已知的卡脖子的问题和未知创新之间的关系,否则我们因过度强调解决眼前看得到的卡脖子问题,可能就会忽视一些探索性创新,这样就会在未来形成新的卡脖子问题,这可能对长期的预期是不利的。


同时,应用创新会增加科技的应用场景,增加其产生价值的机会,所以不能因为强调硬核科技而忽视应用创新,尤其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这对于形成有效的预期也是非常重要的。2023年的情况要比2022年有比较大的改善,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做很多工作来使社会心理预期能够更加稳定地向正面发展,从而使我们未来几年的经济都能够得到比较快速的增长。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