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频道 -> 媒体报道
刘元春:引导更多年轻人从事新兴职业,教育和产业转型势在必行
发布:2023-04-17    来源:文汇报    阅读:1568次   


2023-04-14 09:07:22 作者:樊丽萍 吴金娇


【人物名片】

刘元春,1972年出生,经济学博士。现任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主要研究领域为开放宏观经济学、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中国经济增长等。


临近毕业季,大学生就业备受关注。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公开信息显示,2023届高校毕业生将达1158万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如何引导广大高校毕业生调整心态、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在当前招聘市场上,“招工难”与“就业难”现象并存,部分大学毕业生的能力、素养与企业岗位的用人需求不相匹配,这类就业结构性矛盾该如何化解?面向未来,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可以出哪些新招、实招?围绕上述问题,文汇报于近期专访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教授。

在刘元春看来,破题大学生“就业难”,首先要在提振信心上做加法,要引导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的氛围;同时,要通过营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劳动保护机制等,让更多95后、00后年轻人愿意走进生产一线,服务实体经济。同时,也应该看到,教育是一个“慢变量”,培养符合未来社会所需的人才,教育转型势在必行。

要把大学生就业工作上升到新高度

文汇报:对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您怎么看?

刘元春:今年,全国大学生毕业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再一次刷新记录。如何解决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

我认为,今年的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和过去几年相比,并不完全一样。首先,百年不遇的疫情目前虽是走出了流行期,但其造成的“疤痕效应”尚未完全褪去,在方方面面仍有一些表现。从全球来看,世界经济贸易增长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冲击,这给就业市场带来了一些变化。从国内来看,预计今年我国经济会出现明显的反弹和复苏,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的目标下,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当然,要完成这个目标,我们需要付出不小的努力。

为了尽可能削弱疫情对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前两年,不少国企和事业单位等已纷纷采取了一些措施,为应届毕业生扩编、扩岗。这可能导致一部分用人单位今年新增招聘需求有所减少。因此,在充分认识到上述供求两端的不平衡情况后,在政策层面,我们要想方设法、有针对性地出台政策,提升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针对就业市场摩擦做一些平滑工作。尤其在大学生就业岗位与毕业规模的适配性方面,可以考虑面向大学生群体建立专门的就业基金,提供他们相应的技能培训和就业准备活动等等。

另一方面,就业市场供需节奏的打乱,也会产生一些错位的信号。走出疫情冲击,给予就业市场一种稳定的预期和信心,从而使企业释放新需求,这一点在当下尤其重要。

首先要解决的是供需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比如,最近一些自媒体对我国外贸形势有所误读。这些错误的信息,也会给大学生就业带来扰乱。因此,要解决这类信息不对称问题,相关部门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要及时、正确引导市场信息,引导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做好正确规划。

同时,要想方设法释放更多招聘需求。随着数字经济的兴起,在不少行业领域、还有大量的潜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要引导更多年轻人瞄准新赛道、从事新兴职业,也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就业市场活力。

文汇报:当前也有企业反映,有些岗位大学生不愿意来。化解企业“用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之间的矛盾,释放更多就业岗位,您对此有哪些建议?

刘元春:当前,一些企业出现普通岗位难招、技术工人紧缺的情况,但大学生又不愿意进厂,形成结构性矛盾。那么,问题出在哪里?我认为,一个核心原因在于,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还缺乏较好的工作环境和劳动保护机制。

我所在的团队专门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约70%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没有空调、淋浴等设备。现在的00后基本成长于小康社会,他们不仅仅是今后的劳动主体,其中相当一部分也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就一些工厂目前的厂房条件、工作环境和能够提供的待遇来看,可能与00后的家庭、父母对他们的预期不匹配。

因此,从推动高质量就业的角度来讲,国家亟需对制造业进行全面升级,不单单是技术层面的升级,在工作环境、社保等劳动保障方面也要跟上。同时,社会就业观念也有待整体转型,全社会要真正建立起崇尚劳动、适合蓝领发展的体系,保障他们既有很好的待遇,也有很好的收入,同时还能受人尊重。这样才能引导更多大学毕业生主动走进工厂和生产一线,服务国家发展和建设。

当然,这样的产业升级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我们不能因为这项工作漫长,就不去做了。有些工作必须要久久为功。

教育是一个“慢变量”,前瞻性布局必不可少

文汇报:这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对比较严峻,这是否也说明,高校人才培养和企业实际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一些不适配的地方?

刘元春:当前,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就在于,教育的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所渴求的人才需求结构之间不相匹配。

从现实来看,一些高新技术行业哪怕开出高薪,也是一员难求。因为企业从事科技创新,需要一批尖端人才围绕“卡脖子”技术开展攻关,这样的高层次人才在各行业都属于紧缺人才。此外,在一些“冷门绝学”领域,也存在青黄不接的现象,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供不应求。

教育与其它领域不同,是典型的“慢变量”。当前,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产业业态,均呈现加速趋势。虽然教育的转型也在进行中,但其转型速度明显低于经济、科技的进步速度。由速度差产生的矛盾,是导致大学生的素质能力和企业需求不适配的根本性因素。

教育之所以“慢”,首先是因为它具有系统性,要先培养师资,构建起教学体系,而后再培养学生。因此,教育系统如何进行前瞻性的布局,教育如何面向未来、而非为当下和过去培养人才,这是一个重要问题。

要充分认识到,用人市场反馈的主要是当下的人才需求。但教育不同,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办学仅着眼于当下,那么我们的人才供给结构与社会的需求结构之间,可能会错位十年甚至二十年。

文汇报:能否以您熟悉的财经领域为例,谈谈面向未来的财经人才培养,大学要开启哪些教学改革?

刘元春:讨论财经类专业的发展,离不开时代背景。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国际化快速推进,需要大量的财经人才,相关专业应运而生,甚至大幅度扩张。可以说,财经类院校、财经类专业已经享受了近40年的发展红利,学科发展的确在经历繁荣后出现了些许“泡沫”。

当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数字社会的到来直接导致经济形态发生变化。社会经济形态中的各种要素比例开始发生变化。比如,国家更加注重发展现代产业,“脱虚向实”、服务实体经济,与之相应,相关资源和高水平人才也向战略科技、高端制造业等行业领域流动。新技术、新产业催生了新的就业方式。

同时,社会对未来财经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金融科技、数字经济、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新金融”将兴起,而按照传统教育模式培养的传统金融人才,恐怕就会被淘汰。原因在于,后者不具备对数字技术全面掌控的底层技术,也无法适应行业产业发展的需要。

可以说,财经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改革箭在弦上,势在必行。不仅一些院校、专业要直面办学规模的冲击,亟需加快专业内涵建设,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大学教育“传递知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面向未来,教育的重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知识创新的能力,这就必须教会学生把握知识演变的基础过程。在大学本科阶段,我们依旧要强调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尤其是数理化等基础学科的底子,务必要打牢。只有让学生掌握知识演变的基本规律,才能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建立起适应力和引领力。因此,创新思维的培养,也将成为未来大学教与学的重点。

在上海财经大学,我们也开启了相关人才培养改革。一是加强数学学院建设,对财经人才的数学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加强学科的交叉融合,我们先后建立了数字经济系,以及金融科技研究院、ESG研究院、碳金融研究中心等等,紧贴产业发展。此外,我们还在学科布局和学生培养模式上加强改革,比如推出双学位试验班等等。

不必焦虑,时代会给予年轻人充分发展的空间

文汇报:随着新经济新业态的兴起,不少年轻人选择了“灵活就业”,加入新兴行业。但正因其新,这些职业可能不被一些家长所接受。对于有意向从事灵活就业或创业的人,可否分享您的观点和建议?

刘元春:首先,对于“零工经济”等新就业形态,必须从社保等方面进行支持和保障。其次,面对新职业,无论是家长还是社会,都应该转变“打零工”的刻板印象,不能将居家办公、灵活就业简单等同于“躺平”“啃老”。我们对这些新职业、包括新的就业方式,需要有更加理性的认知。

另一方面,大学生面对新职业、新就业形态时,也应当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年轻人要奋斗,这在任何时代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只不过在不同时代,奋斗的方式不同而已。就拿灵活就业来说,因其工作方式的灵活性,从业者可以摆脱传统产业模式和工作环境对个人的束缚,但这并不等于从业者可以“放养”自己。相反,为了支撑自己活下去、活得好,反而需要比传统就业更加拼搏。

文汇报:结合您自己的成长经验,您对现在的学生有哪些建议?

刘元春:首先,请大家不要焦虑。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要相信,时代会给予年轻人发展的机会与空间。现在很多人给00后贴标签,认为这是“内卷的一代”“大转折的一代”,有意无意地渲染一种焦虑的氛围。我觉得,焦虑并不能改变什么,不如坦然、乐观地面对,这样才能解决问题,迎来机会。对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其实也期待一个更宽松的氛围。

其次,要理性认识未来社会的变化。不要因为一些外在因素的变化而失去自己的判断力,盲目跟风,患得患失。

第三,要打牢基础,将自己从表象思维和浅层次的阅读中摆脱出来,培植自己的思考力、判断力、思辨力和创新力。现代社会中充斥着大量的快餐文化,快餐式阅读让很多年轻人失去了深层次思考的能力。实际上,拒绝深度思考,就等于拒绝了创新。

这里我特别想谈谈“冷门绝学”。很多人只看到了“冷门”,认为学这些专业不容易谋生,但没有关注到“绝学”二字。“冷门绝学”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要求,另一方面对学科素养也是一大挑战。之所以会成为“冷门绝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太难了,并不是任何人都能从事相关研究和工作。

也正因其难,很多人担忧学习相关专业将来难以生存。其实,很多“冷门绝学”恰恰是引领创新,补足底板的关键。比如考古学、古文字的一些研究突破,和民族历史、国家发展息息相关。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众在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也在提升。而精神文明的提升很多时候要依靠“冷门绝学”的进步。可以发现,国家也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更多有爱好、有素养的人才投入其中。

对于有情怀、有兴趣的学生而言,不妨勇敢选择自己的所爱、勇于追梦。要相信,在任何一个行业里钻研到底,都会取得卓著的成就。



  作者:樊丽萍  吴金娇

       摄影:袁婧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