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研究》智库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一些受影响较为严重的服务行业得到修复。从目前的修复状况来看,我国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未来仍存在较大修复空间。当前,全球仍处在贸易和库存周期的下行期,在接下来的二个季度,我国外贸出口可能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综合考虑我国经济面临的内外部形势以及去年同期基数变化影响,我们预计二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速有可能达到8%左右,上半年同比有望实现6%以上的增长。当前,应继续恢复和扩大需求,推动社会预期持续改善,以提升经济发展活力、增强经济内生动能。 一、第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 (一)我国经济呈现明显的结构性修复,但修复过程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从生产端来看,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农林牧渔业、制造业等行业增速可能趋缓,而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仍将维持较快增长势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5%,比前三年同期平均增速低0.5个百分点,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经济未来还有一定修复空间,另一方面可能有反映了我国经济潜在增速有所下降的现实;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较前三年同期平均增速提高0.1个百分点,比疫情暴发前的2017—2019年同期平均增速高出0.7个百分点,反映出疫情暴发以来我国第一产业增速持续加快;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较前三年同期平均增速下降2.8个百分点,比2017—2019年同期平均增速低2.6个百分点,反映出疫情暴发以来我国第二产业增速已由加快转为下降;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较前三年同期平均增速提高0.9个百分点,比2017—2019年同期平均增速低了2.3个百分点,反映出我国第三产业已有所修复,但仍存在较大修复空间。总体来看,今年一季度我国第一产业增长良好、第二产业因外需走弱等因素增速由升转降,第三产业增速有所回升但仍存在较大上升空间。 图1 近年来一季度GDP及各次产业增加值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各行业增长情况看,2020—2023年一季度GDP平均增速为4.9%,相当于2017—2019年同期平均增速的73%;如果不考虑短期内的经济结构变化,以73%为基准,可以大致衡量疫情暴发以来各行业的增长情况以及未来的修复空间。今年一季度,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同比增速较前三年同期平均增速出现了较大幅度上升,但自疫情暴发以来(2020—2023年)上述行业一季度同比平均增速分别是-0.1%、4.1%、3.4%、1.9%,分别仅为2017—2019年同期平均增速的-1.4%、38.7%、48.6%、35.2%,明显低于73%的水平。这也预示着这些行业未来仍存在较大修复空间。其他行业,如:农林牧渔业、制造业、金融业,自疫情暴发以来增加值增速明显好于平均水平。 图2 近年来一季度GDP及各次行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需求端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必需品消费增长的动能会继续趋弱,而服务消费增长的动能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今年一季度,我国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6.6%、34.7%、-1.3%,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0.5个百分点、21.3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较2019年同期下降21.8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较2020—2022年同期平均水平提高近9个百分点,已基本恢复至疫情暴发前水平。 在最终消费支出中,居民消费占比在七成左右,因此是主导最终消费变化的关键力量。在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也会逐步向疫情前靠拢。今年一季度,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长4.0%,比2020—2022年同期平均增速提高1.2个百分点。从居民消费结构看,虽然一季度我国服务类消费增长势头明显好于商品消费,但部分生活必需品消费支出占比仍明显高于疫情前水平,而一些服务类消费占比较疫情前仍存在一定差距;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必需品消费增长的动能会继续趋弱,而服务消费增长动能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今年一季度,我国居民食品烟酒、居住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的占比分别为31.6%、23.2%,比2017—2019年同期平均水平分别高出0.4、1.9个百分点,而教育文化娱乐、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支出占比分别为9.5%、5.5%、12.2%,比2017—2019年同期分别低了0.1、0.4、1.0个百分点,与出行密切相关的衣着支出占比为6.5%,比2017—2019年同期低了1.9个百分点。通常来说,随着居民收入增长,食品烟酒等生活必需品消费支出占比会下降,而教育文化娱乐等服务消费占比会上升。因此,如果考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那么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服务消费增长尚未释放的动能将会更大。 (二)内需增强、货物贸易顺差扩大,工业生产放缓、服务业较快修复 受基建投资保持较高增速和制造业投资存在韧性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前三年同期平均水平。一季度,我国房地产投资仍呈现负增长,但在基建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和制造业投资仍有韧性带动下,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1%,增速与去年全年持平,比前三年同期平均增速高出0.3个百分点;从各分项来看,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0%,虽较去年全年下降2.1个百分点,但比前三年同期平均增速提高3.1个百分点;基建投资同比增长8.8%,较去年全年下降0.6个百分点,但比全三年同期平均增速提高4.6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5.8%,降幅较去年全年收窄4.2个百分点,但比前三年同期平均增速低11.1个百分点。一季度,资本形成总额拉动当季GDP增长1.6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提高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升了0.9个百分点。 图3 2022年2月至2022年3月固定资产 及各主要分项投资增长情况 注:2022年各月数据为2020—2022年三年同期平均增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消费呈明显复苏态势,3月份消费复苏步伐有所加快。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8%,较前三年同期平均增速高出1.9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6%,较1-2月份累计同比高出7.1个百分点,即使剔除去年同期基数下降影响,今年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也明显加快,表明我国消费仍在持续修复过程中。一季度,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商品零售同比增长4.9%,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3.9%;在商品零售中,汽车销售同比下降2.3%,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8%;3月份,在降价促销等多项措施的推动下,汽车销售同比增速已由1-2月份的下降9.4%转为上涨11.5%,即使剔除基数下降影响,3月份汽车销售增速也明显加快。一季度,虽然线下消费场景较快恢复,但网上实物商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比达到24.2%,比2022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也高于有统计数据以来的往年同期水平,这表明受疫情冲击而加速的居民消费习惯改变和社会数字化转型步伐并未应疫情影响的消退而放缓。 货物出口增长实现小幅正增长、进口增速下降幅度较大,外贸顺差创同期历史新高。一季度,我国实现货物外贸进出口总额14390亿美元,同比下降2.9%,较前三年同期平均增速低了15.6个百分点;其中,货物出口为8218亿美元,同比增长0.5%,较前三年同期平均增速低了13.7个百分点,货物进口为6171亿美元,同比下降7.1%,较前三年同期平均增速低了17.9个百分点。一季度,我国实现货物贸易顺差2047亿美元,同比增长33.1%,顺差额创同期历史新高。从一季度各月我国进出口情况来看,1、2、3月份我国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10.5%、-1.3%、14.8%,受基数下降、前期积压订单释放以及我国稳外贸政策推动,3月份货物出口同比增速较前两个月明显回升;进口同比增速1、2、3月份分别为-21.3%、4.2%、-1.4%。3月份,我国货物出口增速提高、进口负增长使得贸易顺差明显扩大。 图4 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我国外贸进出口及顺差情况 注:2021年的进、出口增速为近两年复合增速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从生产端看,工业生产明显放缓,前几年受疫情冲击较为严重的一些服务业较快修复。一季度,我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较去年全年下降0.5个百分点,比前三年同期平均增速低3.9个百分点。在规上工业中,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较去年全年下降4.1个百分点,比前三年同期平均增速低3.0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较去年全年下降0.1个百分点,比前三年同期平均增速低3.8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较去年全年下降1.7个百分点,比前三年同期平均增速低1.9个百分点。 一季度,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较去年全年提高3.1个百分点,比前三年同期平均增速高出0.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前三年受疫情冲击较为严重的一些服务业较快修复。一季度,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6%、6.0%、5.5%,较去年全年分别提高15.9、2.6、4.6个百分点,比前三年同期平均增速分别高出17.9、2.5、2.8个百分点。 (三)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但结构性失业问题仍然突出 一季度,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5%,较去年四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一季度各月呈现先升后降态势,2月份,受季节性因素影响,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6%,较1月份上升0.1个百分点;3月份,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回落至5.3%。一季度,我国生活性服务业较快修复、建筑业也保持较高景气度,这增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得外来户籍人口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由去年四季度的5.9%下降至5.7%;但疫情影响消退带动了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较快增加,造成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月均收入增速放缓,这部分解释了为什么我国服务业消费物价增速仍维持在较低水平。一季度,我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同比增加2.3%,比前三年同期平均增速高出2.1个百分点;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月均工资仅增长1.5%,不仅低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工资性收入增速5.0%的水平,也比前三年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月工资同期平均增速下降了2.0个百分点。从年龄结构看,一季度我国25-59岁人口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4.6%,较去年四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但16-24岁人口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高达18.3%,比去年四季度提高了1.1个百分点。结构性失业问题仍然突出。 (四)主要受翘尾因素影响,PPI同比负增长,CPI因食品价格下降和劳动力供给增加,增幅维持在较低水平 一季度,我国PPI同比下降1.6%,主要受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因素影响,同比连续3个月回落;1至3月份我国PPI同比分别下降0.8%、1.4%、2.5%,其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因素贡献分别为-0.4、-0.9、-2.0个百分点;1月份,受国际原油和国内煤炭价格下降影响,我国PPI环比下降0.4%,2、3月份,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和国内重点项目加快推进的综合影响,PPI环比均为持平。一季度,我国CPI同比上涨1.3%,处于非常温和的区间。1月份,因春节效应带动食品价格上涨、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和节前务工人员返乡造成服务类价格提高,我国CPI环比上涨0.8%,叠加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因素贡献了较高的1.3个百分点,我国CPI同比上涨2.1%;2、3月份,因节后食品消费需求回落,食品价格环比分别下降2.0%、1.4%,因疫情影响消退带动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较快增加以及服务需求变化,服务价格环比2月份下降了0.4%,3月份也仅增长了0.1%。在上年翘尾因素贡献仅为0.7个百分点的情况下,2、3月份,我国CPI同比分别上涨1.0%、0.7%。 二、近期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及对我国的影响 在货币政策持续收紧之下,美国经济增速出现较为明显的放缓迹象,在前两个月季节性走高后,3月份美国通胀环比增速较快回落;欧元区受能源危机缓解和周期错位等因素影响,经济有所修复,但修复的重点主要在服务业领域。当前,全球仍处在贸易和库存周期的下行期,在接下来的二个季度,我国外贸出口可能会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在货币政策持续收紧以及通胀下行的情况下,今年一季度,美国10年期国债实际收益率均值已超过1.3%,较去年同期提高200个基点,实际利率提升对经济的紧缩作用正逐步显现。最新公布的美国一季度GDP环比折年率仅为1.1%,较去年四季度下降1.5个百分点;3月份,美国货物和服务个人消费支出增速均较上月有所放缓,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制造业PMI下降至46.3,创2020年6月以来的新低。在经历了前两个月增速季节性走高后,3月份,美国个人消费支出(PCE)平减指数环比增速下降至0.1%,同比增速下降至4.2%。欧元区受能源危机缓解和周期错位影响,近期经济有所修复,但修复重点主要在服务业领域。4月份,欧元区服务业PMI上升至56.6,创2022年5月以来的新高,但制造业PMI继续下降至45.5,这是2020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在通胀仍然高企的情况下,欧元区货币紧缩的步伐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从而会对未来的经济增长形成较强的抑制作用。当前,全球仍处在贸易和库存周期的下行期,与我国临近的韩国、越南3月份出口同比分别下降13.6%、13.2%。随着全球贸易增速的下降以及我国前期积压的出口订单已经释放,在基数明显抬升的情况下,今年二、三季度我国货物出口可能会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三、下一步我国经济运行可能的基本态势和简短政策探讨 (一)二季度我国经济将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靠前协同发力,“三重压力”得到缓解,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进入二季度,我国服务业修复的动能将继续释放,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将得到增强,社会预期有望继续改善。从三大需求看,二季度,消费向上修复叠加去年同期基数下降,同比增速可能超过15%;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房地产投资降幅可能收窄,制造业投资在出口承压、产能利用率下降的情况下,增速可能放缓,基建投资受上年基数抬升影响,增速可能小幅回落;货物出口受国际需求收缩、前期积压订单已释放以及上年基数在5、6月份抬升的综合影响,增速有可能再次转负。综合考虑我国经济面临的内外部形势以及去年同期基数变化,我们预计二季度GDP同比增速有可能在8%左右,上半年有望实现同比6%以上的增长。 (二)失业率有可能继续下降 在国内服务消费需求继续较快修复、投资仍有望维持较高增速的情况下,二季度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可能继续下降。今年一季度,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较去年四季度有所下降。3月份,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较去年底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25-59岁人口城镇调查失业率以及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呈现较大幅度下降。二季度,随着我国经济继续回升向好,我国25-59岁人口城镇调查失业率以及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可能继续下行;同时,根据往年季节性规律,二季度16-24岁失业率也将低于一季度。因此,预计二季度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将较一季度继续下降。 (三)PPI同比读数将继续下行、CPI同比可能继续低位波动 虽然,近期OPEC+国家宣布减产引发国际原油价格有所上涨,但在全球经济增速下降背景下,未来国际原油价格仍将趋降;同时,有色金属价格也可能延续震荡下行态势。在我国基建投资维持较高增速情况下,一些国内定价为主的黑色金属和非金属建材价格可能获得一定支撑。环比来看,二季度PPI可能小幅下降;考虑到翘尾因素平均贡献较一季度下降1.5个百分点,因此PPI同比降幅可能较一季度继续扩大。从影响CPI走势的猪肉和能源价格来看,目前我国生猪存栏头数仍维持高位,国际原油价格总体下行也将带来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下降,但国内需求增长将对服务类消费价格形成支撑;考虑翘尾因素平均贡献较一季度下降0.5个百分点,二季度CPI同比可能继续处于低位波动状态。 (四)需继续恢复和扩大需求,推动社会预期持续改善 从目前我国各行业恢复情况来看,虽然一些服务行业得到一定程度修复,但还有较大修复空间;同时,制造业增速较前几年有所下降,外需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在此情况下,继续恢复和扩大需求特别是国内需求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向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常来说,实际经济表现与社会预期之间存在较为复杂的关系,预期彻底改善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这需求实际经济表现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好转,从而推动微观经济主体预期和发展信心的持续向上修复,从而形成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课题负责人:黄群慧 执行负责人:杨耀武 课题组成员:刘洪愧、李天健、孙小雨、贺颖、周慧珺 本报告执笔:杨耀武 (编辑:熊晨玮、张佶烨;责任编辑:张佶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