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论新型工业化与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黄群慧    发布:2023-07-24    阅读:14146次   


中国政治经济学智库 2023-07-13 17:07 发表于北京



群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特聘教授 。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研究。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进行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擘画,要求推进新型工业化,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引擎和基础,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发展动力,如何以新型工业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疑是一项重大论题,具有重大意义。新型工业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内在一致性,以新型工业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着力点、战略协同性和过程包容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正确把握新型工业化的战略着力点,持续推进制造业的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服务化的转型升级,大力提高实体经济供给质量,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实体经济根基。二是高度重视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协同性,通过促进城乡、区域、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新型工业化战略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协同性,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三是持续提升新型工业化的过程包容性,充分考虑到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重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以包容性的新型工业化战略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 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擘画,一方面指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路径,另一方面也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全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经历了长期的探索过程——从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到建设现代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再从新型工业化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同步发展,从实现总体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在我国踏上了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引擎和基础,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发展动力,党的二十大要求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如何以新型工业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疑是一项重大论题,具有重大意义。
一、从“工业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演进
现代化是一种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的转型发展、社会经济达到世界先进和前沿水平的过程。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收入的提高和经济结构高级化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现代化过程,其本质是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是其关键特征,工业化几乎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同义词。从现代化历史来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和发动机,对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大国而言,工业化是其成为现代化国家的必要条件。
近代以来,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是众多仁人志士的伟大梦想。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可以说是近代中国工业化开端的标志。1919年孙中山提出的《建国方略》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化蓝图。在近代现代化思想史上,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强调以农立国的重农主义学派与强调以工立国的重工主义学派的思想之争,前者提出“保全农化”“农村立国”“振兴农业论”“复兴农村”等农本主义思想主张,后者提出“以工立国”“农化为工”“农工并重”等工业化思想主张,体现出早期我国学术界对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初步探索;1933年7月《申报月刊》创刊周年纪念刊推出“中国现代化问题号”特辑,体现出当时知识界试图用“现代化”这个术语去分析中国所面临的民族危机和民族发展出路问题,提出赶快顺着现代化方向推进中国发展,重点讨论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和现代化发展的运作机制两方面问题。
关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开始关注中国的工业化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就认识到工业化对于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意义。1944年5月毛泽东就向全党指出了中国工业化的重要意义:“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必需工业;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保障,就必需工业化。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毛泽东的现代化思想中坚持了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核心的认识,认为现代化社会要以工业为基础,并将其归结为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致力于领导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53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一化三改”总路线为指导思想,以五年计划为抓手,中国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全面铺开。也就是说,新中国成立之初,确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方向是社会主义工业化,与西方发达国家所走的以私有制商品经济发展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不同,新中国要走出一条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随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目标进一步具体化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进中出现的又一标识性概念。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强大的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国防被具体化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总任务。1956年,党的八大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形势,提出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党提出努力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领导人民开展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这就是耳熟能详的“四个现代化”。
在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核心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遵循了马克思关于两大部类比例关系和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理论,强调优先快速发展重工业,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国家指令性计划作为配置资源手段。虽然是重工业优先发展,但这个时期的工业化指导思想与苏联的斯大林工业化思想并不完全相同。斯大林主张: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算作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和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除了强调重工业优先发展外,还强调要处理好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农轻重关系、沿海和内地工业关系,以及煤电、运输等先行工业部门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尤其是将农业现代化视为工业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工业与农业同时并举。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讲到农业与工业的关系,当然,以重工业为中心,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条毫无问题,毫不动摇。但是在这个条件下,必须实行工业与农业同时并举,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和现代化的农业。过去我们经常讲把我国建成一个工业国,其实也包括了农业的现代化。”总体而言,在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强调正确处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大关系,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始探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小康之家”的概念,明确了什么是“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982年,党的十二大首次提出到2000年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把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综合表述为“小康”。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进一步把经济现代化战略部署分为“三步走”,首次明确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2002年,党的十六大在确认实现了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在21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并将基本实现工业化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还首次提出我国应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也继续被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
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指导思想实现了质的飞跃,不仅强调实现工业化和“四个现代化”,更加突出工业化和现代化目标是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小康”,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拓展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个领域,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突出科学技术在发展生产力上的重大意义,强调在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条件下利用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式,确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现代化实现的体制机制,工业化战略和政策的重心逐步转向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低成本出口导向、建设开放经济、基于产业演进规律不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探索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总结40年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时,强调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发出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总体而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领导中国人民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的十八大强调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从2020年到21世纪末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分两个阶段部署,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一步对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行了两步走的战略擘画,指出到2035年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一步拓展,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明确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方面中国特色——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九方面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及五方面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尤其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直接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这初步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新时代在现代化建设上“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特别是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二、“新型工业化”与“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的内在一致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推进新型工业化,在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作为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概念,是一条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新型工业化既是基于对世界工业化共同特征和时代发展趋势的把握和认识,更是对中国基本国情认识和中国特色的体现,是具有“世界时代特质”“中国国情特质”的工业化,如同“小康”概念一样,是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正是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深化和拓展的重要体现。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进一步推进和最终实现新型工业化,是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要求。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型”具有两方面基本含义。一方面是相对于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工业化道路而言,新型工业化道路融合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现代化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这是新型工业化的“时代特质”。工业化如果抽掉技术创新的具体内容,单纯从经济学含义上可以一以贯之地认为是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连续发生的由低级向高级的突破性变革。但是,在世界历史200多年的工业化进程中,大体经历了三次(维度不同,可以有不同划分)工业革命,实质上不同时代工业化的技术创新的主要内涵并不相同。当今时代技术创新的趋势是信息化、绿色化,我国是后发赶超型工业化,不会也不可能完全重复传统工业化道路,不应该“先机械化后信息化”,“先污染后治理”,必然走一条与信息化融合的、绿色可持续的工业化道路。中国工业化整体上是一个并联型、叠加型工业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
另一方面,“新型”的含义是基于中国国情和中国发展阶段的“国情特质”考虑的工业化战略。从发展阶段看,相对于以前工业化初中期更注重劳动要素数量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经济粗放型发展的工业化道路而言,工业化进程进入中后期阶段,推进经济发展需要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尤其是在工业化进入后期、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型工业化战略要求从赶超跨越式的高速度工业化转向技术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工业化。从中国基础国情看,中国是第一人口大国,人口规模巨大,这要求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作为中国工业化战略的基点,既要认识到劳动力资源丰富、具备基础供给充分的特点,也要认识到在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劳动力教育培训转型、岗位就业匹配等问题的复杂性、艰难性、长期性;既要认识到人口规模巨大是消费需求潜力巨大的基础,也要认识到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复杂性、艰难性、长期性。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基于这两方面“国情特质”探索自己的新的工业化战略和政策,需要探索出注重创新与包容、效率与公平协调的工业化道路。
党的二十大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基于上面对新型工业化的分析可以看出,新型工业化的“国情特质”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具有内在一致性,这意味着坚持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新型工业化,本身就是深化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实际上,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的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目标到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从党的十二大提出到2000年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到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党的十六大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到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实现,直到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既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和拓展,也体现了对中国式现代化规律的深入认识和把握。
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看,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从工业化视角衡量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意味着中国基本实现了工业化。最初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时,就将基本实现工业化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任务,并首次明确了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奋斗目标。从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要求看,基本实现工业化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或者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就意味着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实际上,基于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具体测评,也可以判断到2020年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虽然中国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但工业化进程中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没有全面实现工业化;虽然中国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但还没有实现工业现代化,中国工业发展的现状是大而不强,这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工业产出国,规模巨大,但从效率、结构、质量等方面与世界工业先进水平还有差距,工业现代化水平还有待提升;虽然中国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但没有实现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关于高级化(科技含量高)、信息化、绿色化、包容性等方面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特别是还面临着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新四化”同步实现的高质量工业化任务。总之,基本实现工业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年奋斗取得的中国式现代化的辉煌成就,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但是,面对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还面临着全面实现工业化、实现新型工业化、实现工业现代化和实现“新四化”的重大任务。
三、以新型工业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着力点、战略协同性与过程包容性
第一,正确把握新型工业化的战略着力点,大力提高实体经济供给质量,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实体经济根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推进制造业沿着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服务化的方向转型升级。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而实体经济发展正是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核心内容,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需要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新型工业化进程。当前我国实体经济总体发展质量还有待提高,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无论是产品层面、企业层面还是产业层面,我国实体经济供给质量都有待提高。尤其是近些年我国经济呈现出“脱实向虚”的倾向,呈现出过快去工业化。这要求围绕提高实体经济质量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进我国工业化从快速的工业化进程向高质量工业化进程转变。这尤其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融资结构和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健全资本市场功能,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和核心,要通过深化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形成高技术含量的现代化产业基础能力、产业、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从而建成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虽然我国产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产业体系比较完整,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产业基础能力还不强,存在大量“产业基础短板”,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还不高,产业还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一些核心技术还受制于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更面临着多重压力。针对我国产业体系的突出问题,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建设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和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就成为深化新型工业化进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
实体经济最核心、最主体的部分是制造业。以新型工业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把握好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方向,持续推进制造业沿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方向转型升级,这需要在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强化高水平自主技术要素供给,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卡脖子”薄弱环节,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提高产业基础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共性基础建设,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等。二是适应产业融合发展的大趋势,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化农业的深度融合。同时,积极推进内外产业的深度融合,鼓励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进行国际贸易投资合作,以产业为载体联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联动国内国际两种生产要素资源,在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中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产业竞争新优势。三是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同时前瞻谋划类脑科学、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未来产业,抢占产业变革制高点,为形成未来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提高未来的现代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四是加快建成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以有效投资促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探索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相统一。五是应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问题,尽快明确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政策在我国产业和经济政策体系中具有前置功能和基础性地位,建立起权责清晰、多部门紧密协作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完善专业化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信息情报收集和动态评估体系,加快培育链主企业和关键节点控制企业,提高我国企业全球产业链掌控能力,积极有效推进产业链的强链补链稳链。六是积极推进制造业绿色化转型,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构建以开放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为核心内容的绿色制造体系,强化绿色监管。以绿色制造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第二,高度重视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协同性,通过促进城乡、区域、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新型工业化战略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协同性,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求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要求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作为一个现代化强国,不仅是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还必须是一个农业强国;不仅是城市现代化,农村还必须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无论是从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看,还是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要求看,无论是从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的高质量发展要求看,还是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看,以及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求看,推进新型工业化时必须注重战略协同性。
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大战略,是我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战略支撑,提高新型工业化推进的战略协同性,关键体现在新型工业化如何与新型城镇化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协同,而政策的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城乡、区域和产业之间融合发展,只有城乡、区域和产业的融合发展才能很好地实现战略协同,才能在工业强国基础上实现农业强国建设目标,在工业现代化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在“两横三纵”城镇化格局上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要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依靠信息化、数字化和绿色化技术手段,破除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融合发展的制度藩篱(如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这是提高新型工业化战略协同性的关键。这要求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产业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完善的政策体系,打破城乡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乡村与城镇的融合发展,在推进都市圈建设、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中包容和带动县城、乡镇发展。
第三,持续提升新型工业化的过程包容性,充分考虑到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重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以包容性的新型工业化战略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一种资源优势,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要充分发挥规模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在工业化初中期,是我国低成本工业化战略的基础,正是大量的甚至是无限供给的低成本劳动力,支撑了我国快速的、跨越式的工业化进程,实现了快速的经济赶超。但是,对于已经处于工业化后期的未来的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而言,人口规模巨大作为一种资源优势的内涵发生了变化。除了还在一定程度上是层次丰富的劳动力供给源泉外,大量低成本劳动力供给的比较优势逐步减弱,主要优势转换为巨大人口资源所形成的超大规模的市场需求。与以前不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拥有将近4亿人口的中等收入群体,这形成了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大国经济内部可循环提供了需求条件。我国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工业化战略需要从基于低成本比较优势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转向基于技术创新优势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新型工业化,需要把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转化为高水平自主创新优势,这正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本质和关键。
面对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其艰巨性和复杂性无疑是前所未有的。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必须重视实现共同富裕这个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工业化在促成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会产生分配效应,影响收入分配格局。在工业化进程的不同发展阶段,收入不平等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与传统工业化进程中欧美发达国家一般呈现出收入不平等与工业化推进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不同,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数字化、经济全球化和去制造业化的趋势逐渐显现,发达国家大多都呈现出收入差距逐年扩大的趋势。在未来的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国新型工业化必然呈现数字化、经济全球化和去制造业化趋势,这对我国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提出了更大挑战。面对如此庞大的人口,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技术升级转型带来的就业岗位转换必然是大规模的,由此产生的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也会比较严峻,这必然要求推进新型工业化要考虑到过程包容性。
这意味着,一方面,要注意避免现代化进程中的“极化效应”,不能单纯从技术转型升级、制造业高级化考虑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技术创新要考虑社会责任,要推进有道德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还必须兼顾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新型工业化应该是创新驱动的、可持续的、包容的工业化,在推进制造业高级化、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要注意到这个过程的包容性,使得更多人群参与新型工业化进程。当今全球商界日益流行的ESG(环境、社会与治理)投资理念就很好地体现了这方面要求,应该大力提倡推动。另一方面,不能信奉经济发展过程一定会产生所谓“涓滴效应”,而要不断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通过分配制度的完善来提高工业化进程的包容性,使得全体人民都能够分享到新型工业化的成果,从而推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


(来源:《世界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注和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