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农民收入(2002.09.26)
作者:林毅夫    发布:2004-06-23    阅读:9766次   

林毅夫: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农民收入


  (50人论坛·北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迅速,1978~2000年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高达6.4%,为同期世界各国之冠。但是,90年代后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停滞,成为各方瞩目的问题。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农村人口在我国总人口中还会占相当大的比重,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现代化始终将是我国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的问题。
  中外的历史经验表明,农民收入的持续提高,不仅要依靠农业生产的不断增长,而且,更有赖于农业就业人口的减少。改革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一直沿着上述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但是从1997年起,农村就业出现了逆向调整,1998年、1999年农业从业人员不减反增,农民收入增长也就出现了滑坡、停滞的严峻现象。
  
  非农产业的不断增长是一个国家农业就业人口持续减少的前提。1997年底,我国开始出现通货紧缩的势头以后,一方面,生产能力普遍过剩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主要问题,城市企业开工不足,导致投资下降,新增就业机会减少,阻碍了农民“离土离乡”的就业调整。另一方面,生产能力普遍过剩,竞争加剧,导致技术、管理、产品质量水平较低的乡镇企业停工、破产,使“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回流农业,并且,据调查因而使全国每个镇政府平均负债高达400万元,这些债务最终必须由农民来归还,农民的负担问题更为雪上加霜。
  
  在生产能力出现普遍过剩时,一般企业很难找到好的投资机会,投资意愿必然下降;同时,企业开工不足,利润下降或亏损,职工面临企业破产和失业的危险,消费趋于谨慎,加上我国这几年的住房、医疗、保险、教育、福利制度改革增加了职工未来的支出预期,整个社会的消费意愿因此下降。投资需求和居民的消费需求在2000年占我国国内总需求的84.8 %,当企业的投资和居民的消费意愿双双下降,则会使原来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形更趋严重,这又反过来进一步导致投资和消费的意愿更加不振。因此,当前要实现农民就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当务之急是启动内需,消除国民经济中的过剩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的普遍过剩是存量的过剩,要在短时间内消除普遍过剩的生产能力必须要启动一个巨大的有支付能力的存量需求。在一个发达的市场经济中,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必然都已经得到满足,不可能找到一个这样的需求存量,因此当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出现生产能力普遍过剩的通货紧缩现象以后,国民经济总是每况愈下而难于走出困境。但是,我国是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二元经济国家,城乡市场隔绝,农村消费条件不足,市场发育不完全。在占全国总人口64%、户数占三分之二的农村地区,和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落后,电网老旧、电压不稳、电价高昂,有一半的农户没有自来水,大大限制了农村地区对现代消费品的需求。2000年农村每百户居民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的拥有量分别为48.7、12.3和28.6台。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53元,比1991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2025元高出11.3%;且2000年上述三大件的价格仅为1991年时的一半或更低,但2000年农村居民的拥有量仅为1991年城市居民的71.l%、25.3%、35.5%。可见,基础设施不足是限制广大农村地区的居民消费的主要原因。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在1999年12月对全国18796个农户所做的抽样调查和计量分析发现,农村电价每调低一毛钱,对彩色电视机需求的作用相当于农村人均纯收入提高370元;对电冰箱的需求相当于农村人均纯收入提高667元;对洗衣机的需求相当于农村人均纯收入提高909元。如果做到城乡居民用电同网同价,在农村安装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备做到村村通电视,建水塔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农村地区将会出现一个家用电器的消费高潮,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将不再有过剩的生产能力。水、电等和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问题解决后,农村还会自发地掀起厨房革命、厕所革命等和改善生活质量有关的建设高潮,把许多制造业现存的过剩生产能力消化掉。
  
  而且,修筑乡村公路、架设乡村电网。建立自来水供应系统和广播电视接收装置等都是高度劳动密集的项目,以使用农村廉价劳动力和当地材料为主,所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能够在农村地区创造出许多就业机会,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任何一个社会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离不开城乡的协调发展,城市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向农村扩展,而良好的农村基础设施恰好是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的桥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推进农村现代化,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为广大农村居民参与经济发展过程,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创造必要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使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长期受益,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可以扩大全国的市场规模,不断为全国经济增长提供新的空间,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在当前生产能力普遍过剩,以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启动国内需求、消除过剩生产能力的最有效措施,是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政策,同时也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以政府财政支持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此正其时。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林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