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地方保护主义错在哪里?(2002.10.24)
作者:茅于轼    发布:2004-04-16    阅读:3279次   

茅于轼:地方保护主义错在哪里?


  (50人论坛·北京) 最近参加一次物流会议,会上有人说到汽车运输中的地方保护主义,降低了总体经济效率.从南方运货来到北方某地的汽车,返程不能利用回空,因为当地禁止把货运让给外地车,而要让本地车来承运.这种做法看起来是帮助了当地的运输业.其实他不但损害了外地的运输业,还损害了当地的经济,因为当地的托运人支付了较贵的运费.总起来看是得不偿失的.
  
   地方保护主义都有类似的片面性,看起来它好像帮助了当地的经济,其实,这样做不论对当地经济还是外地经济都是有害的.例如北京政府曾经宣布禁止外地打工人从事一百多种行业,为的是增加本地的就业.看起来似乎帮助了当地经济,但是且不说这一措施损害了外地打工人员,还损害了当地的用工单位,缩小了他们的选择范围,用不到工资更低,质量更好的劳动力,结果是降低了当地企业的竞争力,岂不是坑害了当地经济.
  
   较为普遍的保护对象是啤酒生产.因为啤酒利税较厚,生产啤酒对当地政府增加收入有明显好处,所以许多地方政府都想方设法禁止外地啤酒进来,叫消费者喝本地产的啤酒.其实.不光是啤酒,任何一种生产都能增加当地经济的产出.当地政府希望发展经济,增加政府税收,自然会鼓励当地的生产.但是用行政力量阻挡更有竟争力的外地产品的进入,必然会损害外地经济.从总体来看,不让更有效率的企业生产而让效率较低的企业生产,显然是不利的.市场经济的好处就是通过市场的竞争,淘汰效率低的产品和企业.行政力量的介入,造成竞争的不公平,结果是损失了效率.
  
   经济学是一门讲辩证法的学科.每件事物都有两面性.拿经济学来讲,这两面就是生产者一面和消费者一面.或者说供应方和需求方.对生产者有利的事可能会损害消费者.地方保护主义就是犯了片面性的毛病,只从供应一面出发,结果损害了需求一面;或者只从一个地区的利益出发损害了另一个地区的利益.
  
   国际贸易的保护主义就是扩大了的地方保护主义.它和地方保护主义具有同样性质的错误.它不但损害对方,同时也损害自己.用自己低效率生产出来的产品代替外国以高效率生产的产品,表面上是发展了本国的生产,但是损害了本国的消费者.各国政府乐此不疲,而且往往被本国的企业所拥护.而消费者是一群分散的人,他们所受的损害又不明显,虽然受到了损害,要纠正却是很困难的.保护主义是会遭到报复的,外国也会用保护主义对付保护主义,最后是两败俱伤.可是大多数国家还执迷于此,以为从保护中能捞到什么.幸亏世界贸易组织应用经济学的原理,指出保护主义之不可取,硬性规定各国不得实施保护主义,使国际贸易得以避免保护主义之害.但是许多国家仍然阳奉阴违,用一些似是而非的借口,暗地里还在搞保护主义.依我看来,这是不明之举.所以我曾经对出口退税提出质疑.出口退税也是一种保护主义.我怀疑出口退税的理由很简单,为什么要对外国人在价格上优惠,在国内销售就不退税,不让自己人享受这种优惠?何况退了税政府的好处没有了,干吗还要这样做呢?
  
   让各种资源有充分流动的机会,能够改善资源利用的效率.人总是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法去生产,去消费.而这一方法恰好也是资源最优利用的方法.个人的自由选择和社会目标是一致的.所以贸易的自由化可导致资源的最优配置.这是经济自由主义的立论依据.它和计划经济的想法截然不同.计划经济要求每个人无私奉献,为了集体的利益牺牲自己的利益.这两种不同的伦理观,造成两种完全不同的经济运行方式.事实证明,市场经济的道理是正确的.世界贸易组织正是按照市场经济的理论来运作的.
  
   保护,听起来是一个动听的词.国家保护某个生产行业,似乎更是国家的责任,其实这可能反而害了这个行业.因为一个需要保护才能立足的行业是没有竞争力的行业,在外来的冲击下它必定是要收缩的,国家花钱保护它,勉强维持,不让别人发挥优势,也不让消费者享受更廉价优质的产品,实在是没有道理的.保护到最后还是不得不放弃.过去保护的钱全都是白花了.除非被保护的是一个幼稚工业,经过保护之后,行业能够从没有竞争力变得有竞争力.一般来讲,这种情况是相当少的.地方保护和国家保护并没有本质的不同,都是吃力不讨好,最后都会劳而无功,不得不放弃的.地方政府希望发展本地经济,这并不错.但是发展经济的方法很多,改善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是最有效的,这只有正面作用而没有负面作用.而实施保护主义是害大于利的.
  
   保护一个行业是不必要的,但是保护人是完全必要的.在一个没有竞争优势行业里工作的人,遇到外来的更有竞争力的产品的竞争,很可能要改行.而改行是有成本的,还需要信息,知识.政府应该在知识,信息,和资金上帮助他们改行.对行业的保护虽然不必要,但是应该减缓外来的冲击,使得冲击的过程容易适应.这才是政府应该做的事.
  
   地方保护和国家保护,在宏观经济上会有一点区别.当一个国家在宏观上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增加出口可以用外国的需求补国内需求之不足,可以带动国内经济.这时候出口退税可能是有好处的.反过来也一样,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则应该减少出口,应该对出口加税.再说,总需求和总供给不均衡,应该寻求导致不均衡的原因,而不是用临时性的进出口来调整.治病下药要对症,经济上也一样,出口已经超过了进口,还要用增加出口来刺激需求,会导致其他的问题.总需求不足有它自身的原因,要对症下药才能才根本上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选择当前经济对策时加以注意.

( 东方企业家, 天则经济研究所, 茅于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