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频道 -> 媒体报道
江小涓:外资在华投资处于调整阶段,应理性看待、努力争取
发布:2024-01-22    来源:第一财经    阅读:8165次   


根据商务部数据,2023年1-11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078家,同比增长36.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403.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0%。


1月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举办的“第十届(2024年·春季)宏观形势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在论坛上表示,外资在华投资处于调整阶段,但外资比重受多重因素影响,对此我们应“理性看待、努力争取”。


外资比重受多重因素影响

江小涓认为,不要过多将跨国公司在华政策的调整和中国自身的环境与外资信心完全联系起来,要对中国现在局面的变化有正确理解。


江小涓解释,一方面,中国产业竞争力迅速增强。2016年后,中国相对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水平分工比重显著上升,中国头部企业和跨国公司处在同一档次的产业和产品迅速增加。这些变化令许多跨国公司感受到与中国头部企业竞争不易。


例如,江小涓称,家用电器、通讯设备、工程机械、LED面板、电子商务多个领域,都有国外公司感受到本土企业的强大竞争力而主动退出的案例。因此新进入的公司需要斟酌的因素更多。“当然他们都不会明示是竞争不过而离开。”她称。


另一方面,江小涓认为,国内企业现在并不缺资本。如果外资不能带来更好的技术或海外市场,国内企业利用外资的积极性在下降。


江小涓表示,一些企业的调整可能是出于自身经营问题或战略收缩的决定,另一些调整则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正常转移,中国不必都“解读成我们自己的问题”。


江小涓还援引外媒报道称,由于缺乏近距离产业链端的支持,这是一些把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出去的企业,又把产能和订单拿回了中国国内产线来做。


从政策上看,2023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要求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更大力度、更加有效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去年10月,我国宣布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措施。


江小涓表示:“从中国这样一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1万多美元的发展中国家来讲,开放的力度是非常大的。”


开放仍然很重要

江小涓表示,疫情之后,全球化进程再次加速。一般而言,当经济下行时,贸易受到的冲击程度往往会更深,但当GDP回升时,贸易的反弹也会更快。疫情之后,全球贸易增长快于全球GDP增长。如果以贸易作为重要指标,全球化在加速。所以,外部给贸易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机会。


跨国投资止跌回升的趋势也非常明显。江小涓称,据其测算,跨国公司开放指数约在2020年跌到低点,但疫情后期又出现稳步回升。该指数与海外资产、海外雇员和海外销售比重等因素有关,因此这一数字的回升说明跨国企业仍在全球布局。


此外,江小涓表示,全球技术合作也发展迅猛。“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一些最顶级产品很少只由一国或两三个国家制造,很多都是多国用各自优势组合起来的产品。”江小涓称。


江小涓强调,中国仍然需要通过开放获得发展新动能。一方面,中国拥有最完整的产业链和巨大的市场。另一方面,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大幅增加,但一些特别重要的生产要素难以增长,仍需要外部资源。


江小涓称,中国经济稳定发展需要政策支撑更需要改革开放的新动能。外部环境仍然提供多种机遇,面对那些企图将我们排除在全球化进程之外的挑战,“我们自己决不能主动跳水”。“要克服并举克服障碍抓住新机遇,参与全球分工体系并不断提升水平,继续以开放赋能发展和促进改革。”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