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既持续扩张,又兼顾公平(2002.11.14)
作者:盛洪    发布:2004-04-16    阅读:3457次   

盛洪:既持续扩张,又兼顾公平


  (50人论坛·北京)自1998年以来,中央政府可谓是一心一意地实行扩张性宏观政策。人们已经不会为新发500亿元国债而振奋了。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国家税务局即将出台的税制改革,以及中央政府对助学贷款的贴息政策,就会发现它们不仅是将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扩张性宏观政策,而且蕴含着公平的原则。而后者又会极大地促进效率的提高。
  
  不太了解税收制度专业术语的人,也许会让"生产型增殖税改为消费型增殖税"等几个字从眼前溜过。但这几个字价值连城。两种类型的增殖税的区别在于,前者将资本品也纳入到税基之中,因而等于向投资征税。据许善达等人研究,17%的生产型增殖税,约等于26%的消费型增殖税。因此,将"生产型增殖税改为消费型增殖税"等于大幅度减税,其幅度相当于将17%的生产型增殖税率降低到约11%。好处还不仅如此。由于在我国的外资企业一直享受着免征进口资本品的关税和增殖税的优惠,它们实际上一直是按消费型增殖税纳税的。我们知道对一些企业的优惠就是对另一些企业的歧视,它使市场的竞争机制无法正常发挥作用。效率较高的企业会因较重的税负而败在效率较低的竞争对手脚下,从而最终导致全社会的效率损失。将生产型增殖税改为消费型增殖税,实际上是通过减税的方式部分地纠正了对外资企业不恰当的"超国民待遇",如果再将其它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转变为对所有企业的公平税制,所有企业将会享受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显而易见地,增加对餐饮、娱乐和奢侈品的消费税,是为了弥补上述减税政策可能带来的税收的减少。但由于餐饮娱乐业的特殊性质,征收消费税的成本可能会非常高,以致达不到税收当局的预期结果。但这一点并不见得令人担心。因为对以国有企业为主的国内企业的永久性减税,将等价于这些企业税后利润率水平的相应增加,如果将这种变化放到资本市场中去衡量,将等价于这些企业市场价值的大幅提高。以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所有者权益26759亿元(1998年)计,如果税后利润率水平提高1%,它们的市场价值将会增加数千亿。作为国有资产的国有企业,将会成为我国财政政策的重要后援。
  
  我们同样也要对助学贷款的贴息政策细细品味。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它是一种特殊的货币政策。在美元连续提息的情况下,我国的一般货币政策已经没有什么空间了。但由住宅商品化和教育产业化共同构成的货币化过程,又提出了对货币的巨大需求,其数额可以万亿计。为助学贷款贴息,在不改变一般利率的同时,能够为教育服务的货币化提供大量的货币供给,也会产生扩张性的宏观影响。如果贴息比率从50%提高到100%,并且根据人力资本的特征放宽贷款条件,这一政策的效果会更为显著。如果考虑到一个社会的公平最根本地体现为受教育机会的公平,为助学贷款贴息,将会降低接受高等教育的门坎,不仅会奠定未来社会公平的基础,而且由于资助了可能会被贫穷扼杀的青年人才,而使整个社会在效率上受益。类似的,如果将这种贴息政策运用于住房的货币化过程,也会同时收到既扩张了货币供给,又促进了住房改革的双重功效。
  
  我们应该对同时实现几个目标的政府政策抱更为乐观的态度。事实将会证明,兼顾市场化改革与公平的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将会导致"有底气的"和更为持久的经济增长。因为市场化会通过改善资源配置、而不是增加投入来促进经济增长;而通过减少冲突,公平不仅会推进市场化、而且会使"经济增长"更为持久。            

(中评网, 盛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