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未来5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轨迹(2002.12.11)
作者:梁优彩    发布:2004-04-16    阅读:3462次   

梁优彩 伞 锋: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未来5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轨迹


  (50人论坛·北京)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新世纪我国经济建设的宏伟目标,吹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角。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里,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0亿美元以上,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按照十六大的战略部署,今后20年我国要建设成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从而实现十五大提出的到建国一百周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发展目标。
  根据十六大描绘的宏伟蓝图,我们在假定一些参照水平,包括物价水平和人民币汇率水平不变的前提下,从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这两项指标的变化看一下未来50年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同阶段,中国经济总量和人民富裕程度在世界经济中的动态变化情况,通过相关数据的比较更能深入地体会到中国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发展轨迹。
  
  1.未来50年中国经济增长
  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今后20年我国经济将保持年均7.2%左右的增长水平,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基本实现工业化。在此基础上,我们预计从工业化向现代化过渡的后30年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将保持4.7%左右的增长水平,到205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20年再翻两番。在假定现行的生育制度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参考了国家计生委的人口长期规划,对未来50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进行了初步预测。根据对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的预测数据,估算出未来50年我国GDP和人均GDP的增长水平,结果见表1。

表1 未来50年中国GDP、人均GDP增长预测

年份 人口数(亿人) GDP(亿元) GDP(亿美元) 人均GDP(元) 人均GDP(美元)
2000年 12.6 89403.6 10800 7084 855.8
2010年 13.6 178807.2 21600 13177 1591.7
2020年 14.3 357614.4 43200 25061 3027.2
2050年 15.6 1430457.6 172793.6 91637 11069.4

        预测结果显示,我国经济总量在2000年达到1万亿美元以后,分别在2010年和2020年步入2万亿美元和4万亿美元两个重要台阶,并将于2040年前后达到10万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美国的水平。如果现行生育政策不变,预计2010年人口总数将在14亿以内,到2035年左右新增人口增长达到峰值后将逐年下降,到2050年人口总数将控制在16亿以内。按此推算,我国人均GDP从2000年850美元的下中等国家,经过20年的发展,到2020年左右将达到3000美元以上,进入到上中等国家行列,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2050年前后,人均GDP将突破1万美元,进入到高收入国家行列,全国人民将充分享受到经济持续发展和现代化所带来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提高的好处。
  
  2.未来50年世界经济增长
  20世纪最后40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为4.45%。但经过60、70年代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后,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逐渐减缓,到90年代仅为2.6%(见表2)。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这种变化,一方面是占世界经济总量近80%的高收入国家经济明显减速的结果;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些发展中国家自80年代以来不断遭受债务危机、金融危机等的困扰而出现经济衰退,一些转轨国家经历痛苦的经济转型过程的反映。

表2 1960-2000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

1961-2000 1971-2000 1981-2000 1991-2000
世界 4.45 4.35 2.8 2.6
发达国家 3.09 2.88 2.6 2.3

         来源:根据IMF相关数据计算
  
  上世纪60、7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在今后将不会重现。今后50年,外延型经济增长将被越来越多的内涵型增长所代替,过去建立在人口增长和资源大量消耗基础上的经济增长将被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所取代。而当时推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制造业(占各国GDP近一半的比重),已经让位给服务业(占GDP的近70%),制造业退居20%以下,这就决定了经济增长速度也将下降,由过去的投资主导型过渡到消费主导型。同时,一些70至80年代经历过工业化高峰的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变的问题,而一些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欠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正被日益边缘化。未来50年转轨国家可能比过去有更快的增长,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过去20年经济低增长的回补,而由于其占世界经济总量的5%左右,不会对世界经济总量的增长产生大的影响。在全球市场日益饱和,竞争更加激烈的未来50年,全球经济增长越来越多地依靠消费,而不是投资的增长,长期的投资已经带来生产能力的严重过剩。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全球经济将面对一个低投资率、低资金成本、低物价和低增长率的时期。

表3 未来5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两方案预测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2050年
方案一:未来50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为3%,高收入国家为2.5%
世界(亿美元) 319,800 429,800 577,600 1402,000
        高收入国家(亿美元) 246,000 327,700 419,500 879,900
                    高收入国家占全球比重(%) 80 76 73 63
   中国经济(亿美元) 10,800 21,600 43,200 172,800
               中国经济占全球比重(%) 3.4 5.0 7.5 12.3
方案二:未来50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为2.5%
世界GDP(亿美元) 319,800 409,000 524,000 1100,000
             中国经济占全球比重(%) 3.4 5.3 8.2 15.7

  数据来源:表中世界和高收入国家2000年数据来自世界银行《2002年全球经济展望》,中国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按年均3%和2.5%两个方案对未来5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做了的测算(见表3),结果表明世界经济总量到2010年将达到40至43万亿美元之间,到2050年将达到110至140万亿之间,50年的时间翻了一番多。而现在的高收入国家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将从80%下降到60%左右,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中低收入国家所占的比重将逐渐增大。
  
  3.未来50年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位次
  我们借鉴了国际粮农组织(FAO)对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预测,对未来50年中国和世界人均GDP进行了估算,结合上述对世界经济总量两种方案的推算结果,我们认为如果中国经济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那么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跃上新的水平,由现在的发展中经济大国变为世界经济强国。其主要标志是:第一,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将处于12%至16%之间,相当于现在日本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届时,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将明显增加,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之一。第二,中国经济总量在2000年处于世界第7位的水平上,到2010年将跃居世界第4位,2020年晋升到第3位,到2050年将位于第2位,仅次于美国,成为名符其实的经济强国。第三,今后50年如果世界经济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那么到2050年中国人均GDP将与世界平均水平持平。这意味着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与世界人均生活水平相当,从而真正实现了数代前人追赶其他国家的愿望。即使世界经济保持3%的增速,中国人均GDP与世界平均水平也日益接近。

表4 未来50年中国与世界人均GDP比较  
  

  2000 2010 2020 2050
世界人口(亿人) 60.6 68.3 75.8 93.2

中国人口(亿人)

12.62 13.57 14.27 15.61
中国人均GDP(美元) 855.8 1592 3027 11069
世界人均GDP(美元),方案一 5277 6290 7620 15040
世界人均GDP(美元),方案二 5277 5990 6990 11790

        展望未来50年,我国将从工业化中期阶段向基本实现工业化再向现代化阶段迈进,经济体制也将从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向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更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演进,经济增长仍将具有相当的潜力。日本和前联邦德国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经济保持了近20年的高速增长,美国在上世纪60、70年代经济也曾实现了较快增长,并且在90年代创造了长达10年的繁荣。尽管当时一些有利的条件现在已不复存在,但这些经济增长绩效都是在工业化完成之后取得的。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三大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在东部沿海地区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时,西部一些地区的工业化才刚刚起步,广大农村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2000年,我国人均GDP最高的上海市是人均GDP最低的贵州省的9.6倍,1999年占全国人口总数36%的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是占人口总数64%的乡村人口的3.5倍。这些不平衡和差距意味着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丰富而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不断提高的受教育水平,以及低成本的国际资金的大量流入,必将成为今后相当长的时期我国相对落后地区和相对落后群体人均收入增长的重要保证。而在全球市场日益饱和的情况下,惠及十几亿人的小康生活水平的建设过程就是中国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启动的过程,这对拉动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增长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国家信息中心, 梁优彩 伞 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