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经济学智库 2024-03-12 18:30 北京
黄群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特聘教授。
盛方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摘要:每次人类社会大变局都蕴含着生产力的巨大革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内在要求孕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发展的质变跃迁,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从系统论视角来看,新质生产力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生产力要素、生产力结构、生产力功能构成的“要素——结构——功能”系统。其中,新质生产力要素由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对象、新型劳动工具、新型基础设施等构成,新质生产力在结构承载上表现为由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主导发展形成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质生产力功能则凸显新发展理念、追求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取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应扩大新型要素供给、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强化新质生产力系统功能取向,通过继续深化改革塑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关键词:新质生产力;新型生产要素;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时强调,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为第一项任务,其中要求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1】。“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为社会生产方式变革与生产关系改革提供新方向、提出新要求。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生产力的每一次重大跃迁,都将加速人类社会的变革。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质变跃迁,其孕育、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是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生产力新形态。
关于生产力的内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2】作为社会制度变迁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无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是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虽然存在科技革命的“迸发”时期,但生产能力及其要素都经过了长期孕育的量变积累阶段,最后发生了质变、生产效率发生了革命性的提高,从而形成全球范围的新生产力形态。这种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生产力要素优化组合而产生了质变的新生产力形态,正是新质生产力所描述的核心要义。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化时期,生产能力及其要素也正处于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的关键变革时期,也就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规律,顺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既是掌握经济社会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又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大国竞争的关键。生产力是一个复杂系统,从系统论角度看,一个系统可由“要素要结构要功能”这三个维度进行解构。生产力系统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工具)、劳动对象要素组成,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组合(如生产单元、企业、产业等)存在,具有改造和利用自然、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功能的有机整体。在不同时代,生产力系统要素内涵变化以及生产力要素组合结构的不同,都将推动形成那个时代的现实生产力,发挥相应的功能作用。新质生产力系统,是当代的生产力系统,由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工具、新型劳动对象组成,这些新型要素的“新型”内涵主要是以智能化、绿色化为主要趋势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发生产力要素发生的质的变化。新型生产力系统的结构,体现在产业层面,表现为新型要素优化组合形成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通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未来产业、新兴产业、新业态等蓬勃发展,而逐步形成的。新质生产力的功能,则体现为新型生产要素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带来的生产能力提升和效率改善。新质生产力发展,会推进人类改造自然能力提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全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这意味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也正是发展质量的提高过程。具体而言,新质生产力系统具有突出的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开放融合、人本内蕴特性。第一,新质生产力具有创新驱动特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快速迭代升级与突破,科技在生产力构成要素中的主导作用将愈发突出。只有颠覆性、突破性、引领性科学技术的发明、突破、扩散和使用,才能使生产力的能级出现裂变式的提升。数字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元宇宙等前沿技术的攻克和使用,将加速驱动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人类社会大跨步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新质生产力创新驱动特征的具体实现,需要借助最新科技成果运用,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发展未来产业。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跃迁的底层逻辑是人类知识累积并裂变式爆发的结果,并且伴随知识创造驱动的科技创新周期的日益缩短,以知识创造为内核的新质生产力的变革性力量将加速壮大并逐步成为主导性生产力,人类社会也将进入智能化乃至全面深度智能化时代。第二,新质生产力具有绿色低碳特性。过去生产力的范式是指改造自然的能力,将大自然作为人类无节制索取的对象,带来的是人与自然的对立,导致人类赖于生产生活的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趋于极限,这种生产力不可持续。新质生产力基于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的新生产力观,按照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理念,展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能力,是促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能力,是一种保护性的生产力,这是对传统生产力的突破性超越,也是生产力理论的新拓展。新质生产力将绿色低碳理念、技术、标准、管理等贯穿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始终,以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的绿色化水平提升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第三,新质生产力具有开放融合特性。生产力发展历程与全球开放水平提升是高度吻合、高度同步的,并且伴随世界交流交融深度、广度、强度等的不断深化拓展,生产力传导延伸的场域得以拓宽,生产力演变迭代的周期得以缩短。作为生产力的最新形态,新质生产力超越了传统地理空间范畴的场域维度,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地深海深空等现代技术以及各类新型基础设施,在天、地、空、网等立体链接的开放场域快速拓展延伸、融合跃迁,特别是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要素,本身就孕育于生产过程和人类社会活动之中,具有快速传播、极速反馈、有机融合的天然属性。第四,新质生产力具有人本内蕴特性。人是人类社会的主体,生产力演进的终极目标是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生产力的最新形态,新质生产力的功能在于实现更具质量的发展,强调发展的质量导向,而衡量质量的关键标准在于是否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与外延日趋丰富,涵盖物质文明层面、精神文明层面、生态文明层面、个体价值实现层面、社会治理参与层面等。因此,新质生产力的质量导向必然内含人本内蕴属性,关注的是绝大多数人,而不是少部分人,强调的是生产力的内在质量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这不仅体现在物质资源和技术能力的提升上,而且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性以及生产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新质生产力突出的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开放融合、人本内蕴四个主要特性,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耦合,共同构成新质生产力区别于传统生产力的鲜明标识。新质生产力的要素包括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对象、新型劳动工具等新型要素,并且各新型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有机统一体。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新形态,其发挥作用过程就是具备相应知识、技能和素质的新型劳动者通过新型劳动工具作用于新型劳动对象的过程。新型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主体。在生产活动中,劳动者是主动的、有目的的,其技能、知识、经验和创新能力等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不同生产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技能和其他相关因素的差异。不同于传统以简单重复劳动为主的普通技术工人,新型劳动者代表现代劳动力的转变,是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通常拥有更高的教育水平、更强的学习能力,不仅掌握传统的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能适应数字化、智能化的现代工作环境,具备跨界融合的综合能力。新型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的主体,培养壮大能够持续创造和熟练操作新型劳动工具、拓展和创造新型劳动对象、使用和维护新型基础设施的新型劳动者,是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新型劳动对象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对象是指劳动过程中人们所加工、改造或服务的对象,既包括实体性劳动对象,又包括非实体性劳动对象,实体性劳动对象通常指原材料、零部件等,非实体性劳动对象则包括数据、知识或者某种服务对象等。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新生产技术的发展,使得海量数据和信息可以被有效地收集、处理和利用,从而催生成为新型劳动对象;海量的数据等新型劳动对象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丰富“原料”,并驱动新的生产技术发展。运用数据等新型劳动对象,可动态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极大提高生产效率、精准有效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等,伴随科技革命的深入演进,以数据为主要代表的新型劳动对象的重要性在不断提升。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等新型劳动对象的形成和发展,迫切需要培育壮大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新型劳动对象的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对象的变化又推动新型劳动工具的发展和应用,新型劳动对象的运用需要新型基础设施的支撑。新型劳动工具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劳动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指示器”,不同历史时期的新型劳动工具,是反映该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其创新和应用直接推动当时生产力的快速提升,如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是新型劳动工具的代表,体现当时的新质生产力,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信息时代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是新型劳动工具的代表,代表当时的新质生产力,其应用和发展极大改变了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因此,新型劳动工具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和载体,其创新和应用能直接推动生产力的提升和社会的进步。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当下,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机器人、物联网、自动化制造设备等新型劳动工具迭代涌现,这些新型劳动工具的创新使用必将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巩固壮大、未来产业加快培育,进而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发展。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新型劳动工具的效能发挥呼唤新型劳动者的创造性劳动、需要新型劳动对象的丰富场景、依赖新型基础设施的强有力支撑。作为劳动工具的一个集合,基础设施需要在生产力要素中单独提及。与工业化社会之前的生产过程不同,基础设施代表着生产力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生产活动开展的重要基础。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完善的现代基础设施,既是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动力,又是现代化实现的重要标志【3】。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基础设施,不仅反映了生产力的水平,而且影响和推动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基础设施的类型和功能也在不断演变和更新。新型基础设施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支撑。作为体现新型劳动工具、新型劳动对象等要素的新质生产力,其作用力、辐射范围、力量传递速度等,都需要新型基础设施的强有力支撑。新型基础设施以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为核心,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特征,是服务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设施,包括高速网络、大数据中心、智能物流系统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是新质生产力培育形成的基石。新型基础设施网络的健全完善,将为新型劳动者提供高效、便捷的工作环境,为新型劳动对象的生成和新型劳动工具的应用提供必要条件,进而支撑新质生产力的跃升。总之,新型劳动者是新型劳动工具的操作者和新型劳动对象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新型基础设施的使用者和维护者;新型劳动对象的变化推动新型劳动工具的发展和应用,新型劳动工具的革新又促进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新型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新型劳动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纵观生产力的变迁历程,正是不同发展阶段中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和基础设施等的变化,推动生产力结构的持续演变,而承载生产力结构变化及生产关系适配性变迁的主体则是当时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结构是要素的载体,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要素的产业载体。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新质生产力的结构承载,具体可从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特征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本特性的内在一致性进行分析。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先进性+协同性”,承载体现着新质生产力的创新驱动要求;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绿色化+可持续性”,承载体现着新质生产力的绿色低碳要求;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安全性+开放性”,承载体现着新质生产力的开放融合要求;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完整性+包容性”,承载体现着新质生产力的人本内蕴要求。(一)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先进性+协同性”,承载体现着新质生产力的创新驱动要求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顺应契合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服务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和核心,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先进性和协同性,是指产业体系中的各类产业技术水平处于创新、前沿状态且产业体系之间协同发展的基本特性。推动实现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先进性和协同性,唯有科技创新,这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创新驱动要求所在。我国产业体系门类齐全且制造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一,但一些产业还存在“大而不强”“全而不优”以及产业体系之间存在“结构失调”“时空失调”等问题,部分领域关键技术和设备、关键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等受制于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具有技术外溢性强、产业关联性广、引擎作用强劲等特质,是科技创新活动最活跃、科技创新成果最丰富、科技创新应用最集中、科技创新溢出效应最强的产业,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4】。在“强起来”的发展阶段,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面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集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前瞻部署攻关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以新型工业化的全面深入推进辐射带动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并推动产业体系之间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先进性水平和协同化程度,加快建成制造强国、农业强国、质量强国等。(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绿色化+可持续性”,承载体现着新质生产力的绿色低碳要求产业体系的绿色化程度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往往标志着生产力发展的阶段和质量。面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气候变化等约束条件的日趋收紧,传统产业体系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以绿色为底色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是生态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追求实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路径,承载体现的是新质生产力绿色低碳的内在要求。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降碳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战略方向,而降碳的主要领域在产业领域,特别是工业领域。研究表明,我国工业碳排放约占碳总排放量的68%,如此之高的占比在所有主要国家中也是绝无仅有的,这是我国作为“世界工厂”、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呈现压缩式发展等因素所决定的【5】。当然,无论是碳达峰还是碳中和,其主旨并不是要抑制产业发展,相反,能源供应端、能源消费端、人为固碳端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均离不开先进技术水平及先进生产制造能力的支撑。为此,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绿色转型,应聚焦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不断研发和应用新技术,将绿色设计、绿色技术和工艺、绿色生产、绿色管理、绿色供应链等贯穿于产品全生命周期中,推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全方位、全流程绿色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实现环境影响最小、资源能源利用率最高,获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中的贡献和作用。(三)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安全性+开放性”,承载体现着新质生产力的开放融合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要求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安全性”是我国在强国建设中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要求,也是推进高水平开放的应有之义。在参与全球开放与国际竞争中,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金融安全、数据安全等至关重要,而这需要国内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等的全面系统有序推进及融合发展,以全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自主可控、安全发展保障新发展格局的深入推进,这也是新质生产力开放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沟通全球经贸往来、促进世界开放发展的纽带是以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今天,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中已经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6】,但这种地位的基础仍需不断夯实。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挑起贸易摩擦、实施脱钩断链、建设“小:高墙”等,既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开放过程中确保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又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进一步扩大开放才能真正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此,在高水平开放中应将产业体系的安全性前置,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强化制度型开放,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以高水平开放来不断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自主安全可控能力,以现代化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能力的持续增强来推进高水平开放,进而在全球场域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四)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完整性+包容性”,承载体现着新质生产力的人本内蕴要求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国语境下的概念,是中国式现代化在产业层面的具体体现【7】,必然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这也是新质生产力的人本内蕴要求所在。对我们这样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产业体系的完整性至关重要,在应对新冠疫情中我国规模巨大、体系完备、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优势与快速转换能力对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就必然要求打造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体现人本导向的包容性。伴随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领域与现代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在各个产业领域应用的广度、深度将不断拓展,在看到其带来加速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其可能带来的区域发展、就业和收入分配的“极化”效应,即先发达地区虹吸资源要素导致区域发展差距拉大,“超级明星企业”占有绝大部分利润、数据和市场份额等。由于数据等数字化资本要素深度参与利润分配对劳动收入产生“挤出效应”,数字技术替代操作性技能劳动者引发收入分配极化趋势【8】。为此,中国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道路既要满足人口规模巨大的这个“条件约束”,又要满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个“目标函数”,这就要求在推进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体系现代化进程中把握好体系的完整性、过程的包容性、结果的共享性,使得更多人群参与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进程,减少现代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极化”现象,进而助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新时代的硬道理,需要内在统一地把握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和安全发展【9】。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在功能取向上表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体现的是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一)新质生产力体现创新发展理念、追求更高质量更为安全的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征是科技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技现代化,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科技创新的核心引领作用体现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驱动的生产力发展,及其带来的生产力要素结构中实体性要素与非实体性要素结合广度、深度、频度的深入拓展,从而带来生产力内在结构变化的更多可能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生产综合能力的迭代跃升,并且这种能力跃升的速度在显著加快、能级在明显强化,进而驱动社会变革的周期在缩短,由此带来社会物质财富的急剧增加和社会发展形态的急剧变革。因此,体现创新发展理念的新质生产力,因其生产力要素系统中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对象、新型劳动工具等的涌现和新型基础设施的完善,将重塑新质生产力结构承载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进而加速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从而实现更高质量、更为安全的发展。(二)新质生产力体现协调发展理念、追求更为健康的发展从哲学方法论看,协调发展理念遵循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唯物辩证法,认为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各发展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性运动,必须从内在联系观点去把握整个发展过程曰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经济体系运行的必然要求【9】。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发展,需要在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过程中改革优化相应生产关系以更好适应发展新要求。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实质就是社会化大生产中生产力要素系统在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等的配比失衡,进而制约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由此促使生产力功能系统表现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质量水平有待提升等,并且这种失衡正成为制约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的主要矛盾。新发展理念中的协调发展理念,给出了解决发展问题的方法论【10】,就是要破解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力图在更长时间段、更广阔的地理空间内促进时空转化以回应人全面发展的诉求,重在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改进生产力系统中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的结合方式【11】。为此,体现协调发展理念的新质生产力,追求的是人与人、人与物、时间与空间等更为健康的发展。(三)新质生产力体现绿色发展理念、追求更可持续的发展绿色发展理念蕴含着重大的理论价值,是对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传承和创新,将生态环境纳入生产力范畴,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9】。新质生产力强调自然生产力的作用,并在实践中践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银山银山”理念,拓展“绿水青山与银山银山”的双向转化路径,推动形成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新范式。体现绿色发展理念的新质生产力,将生态环境等要素纳入生产函数,将生态经济系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将显著变革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与结合方式,内在要求技术的革命性突破、理念的系统性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转型,重在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进而为永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导航。(四)新质生产力体现开放发展理念、追求更加繁荣的发展从经济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来看,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不可阻挡,特别是随着陆、海、空、数字等软硬件基础设施的不断互联互通,社会化大生产的全球化特征将愈发鲜明。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新将加速经济全球化进程,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催生万物互联社会的加速到来,发展的边界和场域不断拓展融合,而体现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的新质生产力,是基于开放发展理念的经济全球化概念。科技创新需要在开放场域的交流、碰撞、合作、互促中得到发展,围绕人工智能等全球性的技术难题和技术治理进行合作,这是人类应对共同挑战、实现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新质生产力需要在不断的开放发展中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在开放中得以不断拓宽其生产力要素系统边界,进而支撑其生产力结构系统的升级,并驱动其生产力功能系统的整体协调与全面发展,进而实现全球更加繁荣的发展。(五)新质生产力体现共享发展理念、追求更加公平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价值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共同进步。作为生产力的最新形态,新质生产力的目标追求就是要践行人人参与、人人建设、人人享有的生产力发展观,将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推动最广大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良性互促的正向循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的良好格局,进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培育壮大。为此,体现共享发展理念的新质生产力,回归人本导向,追求的是人的价值实现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享的内涵、数量、质量、结构、形式等将伴随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持续丰富,人类社会公平程度也将不断提高。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制高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制造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我们需要很好地释放“独特制度红利”“市场需求红利”“制造大国红利”“人口质量红利”,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第一,强化新型要素供给,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基础。在新型劳动者方面,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加快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逐步推动我国义务教育年限“前展后延”,向前拓展至学前教育,向后延伸至高中阶段甚至大学阶段,并在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义务教育阶段的质量。与此同时,积极构建全生命周期学习的制度体系,以不断提升全社会劳动者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推动人口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现代化人力资源分布合理等与高质量发展相适配的人口高质量发展格局,壮大新质生产力中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劳动者规模。在新型劳动对象方面,探索建立健全数据、信息等新型劳动对象相关的标准体系、政策举措、法律法规等,加快构建成熟稳定、可靠安全、运行高效的数据要素交易市场体系,坚决清除妨碍数据等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在新型劳动工具方面,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通用性、基础性、前沿性技术研发攻坚力度,着力提升现代新型劳动工具赋能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在新型基础设施供给方面,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加大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尤其是促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尽快建成布局完整、技术先进、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创新基础设施体系。第二,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增强新质生产力载体支撑。一是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高水平自主技术要素供给,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等,前瞻谋划类脑科学、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技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二是建立完善产业基础能力评估制度,加快实施针对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的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围绕大飞机、燃气轮机、电力能源装备、船舶与海工装备、工业母机、高端医疗装备和现代农机装备等领域,积极推进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努力突破一批带有创新性、标志性的装备。三是加快推进数字技术发展,以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激励企业加快数智化转型,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四是积极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促进制造业绿色化转型,积极建设完善以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为核心内容的绿色制造体系。第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新质生产力功能取向。一是促进创新发展。围绕“四个面向”,强化创新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造超级创新生态系统,动态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效性、便捷性、及时性,畅通“科技要金融要产业”的循环体系,以创新夯实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底座”。二是促进协调发展。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贯穿高质量发展全过程,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三是促进绿色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以能源革命和绿色制造为突破口,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体系和以绿色制造为主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推进绿色生产和消费转型。四是促进开放发展。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着力打造“投资中国”品牌。积极主动对接并争取尽快加入CPTPP和DEPA等,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强化与其他国家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增强我国深度参与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主动权和主导权。积极开展重点领域产业竞争力调查和产业安全评估,建立健全产业安全现代治理体系。五是促进共享发展。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切实提高居民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合理调节城乡、区域和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水平。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塑造适配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一是进一步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形成充分弘扬企业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文化氛围和制度基础。二是深化使命导向的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建立长期主义的激励导向、容错机制,更好地实现中央企业的原创性技术策源地和产业链链主的使命,持续增强国有企业的核心功能、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坚持市场中性原则,加快建设统一大市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确保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市场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平等地位。四是探索建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经济治理和法律法规体系。保护数字知识产权,促进公平竞争,完善数字治理。健全通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生产要素获取报酬的市场化机制。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实现技术先进性与过程包容性的有效协同,拓展全体人民共享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的渠道,消除数字鸿沟,内在统一地把握好创新发展与共享发展的关系。
【1】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详解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N].人民日报,2023-12-18(004).【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黄群慧.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0(11):28-31.【4】黄群慧,杨虎涛.中国制造业比重“内外差”现象及其“去工业化”涵义[J].中国工业经济,2022(3):20-37.【5】丁仲礼.碳中和对中国的挑战和机遇[J].中国新闻发布(实务版),2022(1):16-23.【6】黄群慧,倪红福.基于价值链理论的产业基础能力与产业链水平提升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20(5):11-21.【7】李娅,侯建翔.现代化产业体系:从政策概念到理论建构[J].云南社会科学,2023(5):83-90.【8】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新征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与政策[J].经济研究,2023(9):4-21.【9】黄群慧.新发展理念:一个关于发展的系统的理论体系[J].经济学动态,2022(8):13-24.【10】田鹏颖.协调:从发展理念到方法论创新[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3):18-23.【11】杜黎明.论新发展理念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2):6-9.
(来源:《改革》202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