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以一致性的政策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
作者:都阳    发布:2024-04-28    阅读:33644次   

都阳 中国人口科学 2024-04-26 14:14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高质量充分就业不仅是民生保障的主要基础,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成为实施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

一、 充分就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把握好其中“质”和“量”的关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高质量充分就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高质量发展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质量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国的非农就业总规模由1995年的2.08亿人增长到2020年的5.30亿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8%。如果将经济增长的来源归为劳动力市场规模扩大和劳动生产率提升两个部分,可以发现,非农就业规模不断增长一直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20152020年,非农部门增加值增长的57%可以归因于非农就业规模的扩大。

其次,实现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平衡、保持高水平宏观调控的重要特征。实现充分就业历来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政策目标,使经济发展在较长时期内保持充分就业,是检验宏观经济政策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标准,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第三,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另外一个要素是劳动生产率的持续增长,劳动生产率增长是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收入分配的基本保障。在人口快速老龄化的情形下,劳动生产率增长更是获得充足的经济资源,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基础条件。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提升劳动生产率最重要的手段是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推动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二、 把握好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阶段性特征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四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劳动供给与非农就业总量变化

首先,人口转变进程加速推进,劳动年龄人口的规模将持续减少。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在2012年已经达峰,此后转入下降。据预测,2064岁年龄组的人口数量将由2023年的8.80亿人下降至2030年的8.59亿人、2040年的7.90亿人和2050年的7.01亿人。在劳动年龄人口持续下降的趋势下,就业规模达到峰值具有必然性。

其次,通过提高劳动参与率扩大就业规模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劳动参与率随年龄呈现“倒U形”趋势,2549岁是劳动参与率最高的年龄段,50岁以后劳动参与开始下降。影响劳动参与的因素很多,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总体劳动参与率呈现一般性的下降趋势。

综合上述因素,劳动供给总量的下降对非农就业规模持续增长产生重要制约。因此,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充分就业的含义将发生转变,需要更多地从劳动力资源存量的利用程度出发考虑就业的充分性,不断提升就业质量并使其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变得更加重要。

(二) 就业结构变化的新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快速发展造就了中国就业结构的伟大转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78年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7.7%2022年相应比重已下降至7.3%;同一时期,农业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由70.5%下降至24.1%。由于年轻、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村劳动力在非农部门就业的比重已经很高,农村劳动力进一步向非农部门流动的余地较小,就业从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流动的结构转换逐渐进入尾声。

就业结构变化并不会停滞,只是以新的形式出现。在就业非农化进程中,制造业的发展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在后工业化阶段,新型工业化发展展现出诸多新特征。一方面,继续保持制造业比重不变的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制造业本身的提质增效仍然存在广阔空间。在新的发展阶段,就业从制造业等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将成为就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形式,因此,非农部门内部的劳动力再配置将取代以往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的劳动力流动。就业结构变化的新特点,决定了高质量充分就业应该着力的主要内容和方向。

(三) 新一轮科技革命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日渐突出

新一轮科技革命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较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突出,构成了新阶段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就业政策需要关注的主要内容之一。“十三五”以来,资本和技术对劳动的替代效应逐渐增强,并由此推动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在新的发展阶段,由于人口结构变化将加速演进,劳动稀缺性也将持续增强,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引致技术变迁的因素还会继续发挥作用。

推动新型工业化的过程既是对新技术革命浪潮的主动反应,也是促进经济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为此,中央经济会议要求“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脑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鼓励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要运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为传统产业注入新动能,加快实现转型升级。”

三、 高质量充分就业需要各项政策的协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以一致性的政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同样需要各项政策协同发力,既要扩大积极就业政策的外延,也要进一步丰富就业政策的内涵。

首先,实施一致性的政策要针对性地确立就业优先地位。就业在各项宏观经济政策中的优先地位一直受到高度重视,202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出,“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地位,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在新形势下,应更加明确就业优先地位的内涵,尤其是在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与其他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发生冲突时,需要明确政策目标的优先序是以稳定和扩大就业为主要政策取向。

其次,要与时俱进地丰富就业促进政策的工具箱。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一方面有着丰裕的劳动供给,另一方面,新就业岗位的创造也比较充分,就业中面临的大部分问题可以通过发展经济的方式自动得到解决。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时期,形势出现了一定的变化,既要注重短期的就业平衡,也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升就业的质量。

第三,促进就业的政策要抓住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点领域。要推动服务业的转型升级,改变服务业部门以低端的生活性服务业为主的格局,利用好新技术革命的有利形势,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可以为大学毕业生等就业重点群体提供更充足的就业岗位,解决当前劳动力市场上面临的突出矛盾。

第四,妥善处理好新技术革命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关系。新一轮技术革命推动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要积极利用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主动化解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市场可能形成的负面冲击。

(作者工作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