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中国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变动中银行业的角色
作者:管涛    发布:2024-08-19    阅读:43762次   

管涛 凭澜观涛 2024年08月19日 10:47 

注:本文发表于《第一财经日报》2024年8月19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探索实行国家宏观资产负债表管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强化开放条件下金融安全机制,建立统一的全口径外债监管体系。

国际投资头寸表(IIP)反映某个时点上一国对外金融资产负债状况,是国家资产负债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全口径外债监管体系的基础是全口径外债统计监测,这又是IIP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家外汇管理局按季公布IIP数据,同时还自2015年四季度起按季公布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负债数据,自2015年一季度起按季公布对外证券投资资产数据。一国对外金融资产负债的交易部门可分为银行业与非银行部门,后者包括政府、非金融企业、家庭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部门。将中国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负债与IIP、对外证券投资资产数据结合在一起比照分析,我们有以下几点发现。

银行业在我国对外金融资产负债中的重要性下降

我国金融开放是渐进式的,表现之一为先放松银行部门跨境资本流动限制,再放松非银行部门,故银行业在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和对外金融资产负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加快金融双向开放进程,这种情形有所改变。

由于我国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负债数据仅可以追溯到2015年底,故对于此前的情形只能用IIP数据去做合理推测。截至2023年底,我国民间对外金融资产余额(剔除储备资产)6.13万亿美元,较2008年底增加5.13倍;对外金融负债余额6.67万亿美元,增加3.24倍;民间对外金融资产负债总额12.81万亿美元,相当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的71.9%,上升16.9个百分点(见图1)。1998年和2008年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受外部金融冲击较小,主要是因为彼时资本外汇管制较严,金融开放程度较低。而前述情况表明,2009年以来,我国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的风险暴露均有所增加。

image.png

2015年以来我国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变动也印证了前述变化。到2023年底,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余额1.49万亿美元,占同期民间对外金融资产余额的24.3%,较2015年底下降1.9个百分点;对外金融负债余额1.32万亿美元,占比19.8%,下降1.2个百分点;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负债总额2.81万亿美元,占比21.9%,下降1.0个百分点(见图2)。鉴于“宽进严出”是我国渐进式金融开放的另一个重要特征,银行业在民间对外金融资产中占比下降更多并不意外。

image.png

2015年“8·11”汇改之后,民间对外净负债大幅减少、对外金融失衡大幅改善是我国外汇市场韧性增强的根本原因,银行业在调整中发挥的作用不容低估。到2023年底,民间对外净负债余额5415亿美元,较2015年底锐减1.17万亿美元,下降68.3%。其中,银行业对外净头寸由净负债2096亿转为净资产1696亿美元,净负债累计减少3791亿美元,贡献了民间对外净负债降幅的32.5%(见图3),高于其在民间对外金融资产负债的占比。

image.png

另外,我国早在2018年之前就开始降低对美债券投资的风险敞口,但近年来有所反复。根据对外证券投资资产数据,到2018年底,我国对外债券投资资产中,美国占比26.3%,较2015年底回落17.8个百分点。2018年之后进一步下跌,低至2021年底的20.4%。此后触底反弹,2023年底升至26.6%,高出2018年底0.3个百分点。银行业是主要推手。到2023年底,我国银行业对外债券投资资产中,美国占比26.6%,较2021年底上升10.0个百分点;我国对美国债券投资资产中,银行业占比71.0%,上升15.7个百分点。

“8·11”汇改以来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负债的新变化

2015年以来,我国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增加多于对外金融负债,逐渐由对外净负债转为净资产。到2023年底,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1.49万亿美元,较2015年底增加7509亿美元;负债1.32万亿美元,增加3717亿美元;净资产1696亿美元,增加3791亿美元(见图3)。

分币种看,本币对外净负债减少、外币对外净资产增加驱动我国银行业对外净头寸变动,其中外币净头寸变化是主要原因。银行业人民币对外金融资产负债持续为净负债,反映了人民币国际化初期,本币作为投资货币的重要特征。到2023年底,净负债2873亿美元,较2015年底减少911亿美元,贡献了同期银行业对外净负债降幅的24.0%。外币对外金融资产负债持续为净资产,反映了在经常项目长期顺差的背景下,银行业是对外外币资金运用的主力,是“藏汇于民”的主渠道。到2023年底净资产4568亿美元,增加2880亿美元,贡献了76.0%(见图4)。

image.png

从交易工具看,我国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中,传统存贷款业务占比下降而债券投资占比上升,反映银行业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海外投资。截至2023年底,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中,存贷款占比62.8%,债券投资占比22.7%,股权等其他投资占比14.6%,分别较2015年底下降15.2个百分点,上升14.1和1.0个百分点。银行业是近年来我国民间对外资产多元化运用的重要力量。2016~2023年,债券投资在民间对外金融资产占比上升4.2个百分点至7.8%,银行业在对外债券投资占比上升7.3个百分点至71.0%(见图5)。

image.png

从交易工具看,我国银行业对外金融负债中,存贷款和债券投资占比上升而股权等其他投资占比下降。截至2023年底,银行业对外金融负债中,存贷款占比55.0%,债券投资占比19.7%,股权等其他投资占比25.3%,分别较2015年底上升3.6、4.9个百分点和下降8.5个百分点。股权等其他投资占比下降,主要是因为2006~2010年间我国完成了四大国有银行的海外上市,现在这类上市和其他股权融资行为逐渐正常化。另外,2016~2023年间,债券投资在对外金融负债占比上升5.3个百分点至10.2%,银行业在外来债券投资中占比回落25.4个百分点至38.2%(见图6)。这反映了近年来我国金融开放从直接投资逐渐转向证券投资的过程中,非银行部门成为国内债券市场开放的主力。如到2023年底,债券通(北向通)项下外资累计净买入境内人民币债券中,记账式国债占比62.7%,商业银行债、政策性银行债与同业存单合计占比仅为22.9%。

image.png

从交易工具看,债券投资对我国银行业对外净资产增加贡献最大,存贷款和股权等其他投资的贡献大体相当,三者变动方向一致。2016~2023年间,银行业债券投资由对外净负债转为净资产,净资产累计增加1548亿美元,贡献了同期银行业对外净资产增幅的40.8%;存贷款持续为对外净资产,增加1204亿美元,贡献了31.8%;股权等其他投资持续为对外净负债,减少1039亿美元,贡献了27.4%。

从交易对象看,我国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负债中,对境外银行部门占比上升,对境外非银行部门占比下降。到2023年底,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中,对境外银行部门占比50.7%,较2016年底上升2.2个百分点;对境外非银行部门占比49.3%。对外金融负债中,对境外银行部门占比43.4%,上升4.1个百分点;对境外非银行部门占比56.6%。总体上,在对外金融资产业务中,银行业对境外银行和非银行部门占比大体均衡;而在对外金融负债业务中,则更多偏向境外非银行部门(见图7)。

image.png

从交易币种看,尽管人民币占比有所上升,但银行部门比非银行部门更加分散化。到2023年底,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负债中,人民币占比34.7%,较2015年底上升5.4个百分点,但仍低于美元的44.3%(同期美元占比回落1.6个百分点);二者合计占比79.0%,较2021年底高点回落1.7个百分点。2023年,非银行部门跨境收付中,人民币占比48.6%,较2015年底上升19.6个百分点,超过美元占比46.1%(同期美元占比回落15.5个百分点);二者合计占比97.4%,为有数据以来新高(见图8)。如果从外币看,前述差异更加明显。到2023年底,银行业外币对外金融资产负债中,美元占比67.9%。2023年,非银行部门外币跨境收付中,美元占比89.8%,高出前者21.9个百分点,2017年二者缺口更是高达22.3个百分点。

image.png

过去两年银行业在我国对外金融资产负债调整中的作用下降

2020~2021年,我国面临汇率升值和外资内流压力。同期,民间对外净负债累计增加3175亿美元。其中,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增加3601亿美元,负债增加2388亿美元,对外净负债减少1213亿美元,对民间对外净负债增幅为负贡献38.2%,也就意味着民间非银行部门对外净负债增加为正贡献138.2%(见图3)。显然,银行部门是这一时期吸收贸易顺差的主力,促进了国际收支自主平衡。

2022~2023年,我国转向面临汇率贬值和外资外流压力。同期,民间对外净负债累计减少6994亿美元。其中,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累计减少410亿美元,负债减少2484亿美元;由于对外金融负债降幅大于资产,2022年起银行业由对外净负债转为净资产,对外净资产累计增加2074亿美元,贡献了民间对外净负债降幅的29.7%,略低于2016~2023年的平均值32.5%(见图3)。

2022~2023年,民间对外金融资产累计增加373亿美元,较前两年增加额减少97.5%,这部分与民间减少海外资金运用有关,反映了“藏汇于民”对于平滑跨境资本流动的“蓄水池”作用(同期,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资产方累计净流出4621亿美元,较前两年累计额减少65.9%);负债减少6621亿美元,前两年为累计增加1.79万亿美元(见图3),这部分反映了外资流向逆转的影响(同期,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负债方累计净流出52亿美元,前两年为累计净流入1.26万亿美元)。

从交易工具看,过去两年我国银行业对外净资产增加,主要是因为债券投资项下净资产增加1758亿美元,贡献了84.8%;股权等其他投资项下净负债减少808亿美元,贡献了39.0%;存贷款项下净资产增加492亿美元,负贡献23.7%(见图9)。

image.png

从交易币种看,我国银行业人民币对外净负债减少是主要贡献项。2022~2023年,银行业人民币对外金融资产增加1139亿美元,负债减少613亿美元(反映了外资净减持境内人民币银行债券的影响),净负债下降1752亿美元,贡献了同期银行业对外净资产增幅的84.5%。这主要与中外货币政策分化、人民币成为低息货币、我国银行业增加本币对外资产运用、人民币作为融资货币的功能增强有关。同期,银行业人民币对外金融资产负债中,存贷款和债券投资项下净负债分别累计减少565亿和914亿美元,合计减少1479亿美元,贡献了同期人民币对外净负债降幅的84.4%。2022~2023年,银行业外币对金融资产减少1549亿美元,负债减少1871亿美元,对外净资产增加322亿美元,贡献了15.5%(见图4)。可见,银行业减少了外币资产运用,但因为外币负债下降更多导致对外净资产增加。

(作者系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