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一揽子增量政策的逻辑框架不同于以往的刺激政策
作者:刘元春    发布:2024-10-23    阅读:19755次   

 刘元春 中国经济时报 2024年10月23日 15:10 北京

打好一揽子增量政策“组合拳”

  编者按 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锚定全年目标任务,对经济全局工作作出部署——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为此,中国经济时报约请国内知名学者,主要围绕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资本市场政策,详解一揽子增量政策的逻辑框架、发力重点。专家们强调,一揽子增量政策绝非简单重复以往的刺激政策,将从行为模式、激励体系上发生根本性改变。



      社会各界对于当前的中国经济有三大疑问。第一个疑问,9月26日,中央为什么作出政策调整,推出了一揽子增量政策?第二个疑问,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性质是什么?属于“急救章”,还是意味着中国政府在稳增长上已上升到一个特别的高度,从而全面逆转目前的经济态势?第三个疑问,一揽子增量政策下一步还有什么,效果会怎么样?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给出了明确答案,中国经济出现了一系列新现象和新问题。

  一是国内二三季度的经济增长不是很理想,与年初设定的经济增长目标相左。

  二是中央从去年年底布局的存量政策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房地产下滑没有明显收窄;地方政府不仅面临无钱可用的难题,同时还面临着“给了钱用不动”的难题。这个新现象是原来没有想到的。

  三是国内对中国经济问题形成了一些新共识。我国房地产行业从2021年调整到现在,大家深刻认识到这一轮房地产调整不是重复以前的简单调整。中国经济短期稳定的逻辑不是传统上把房地产市场从中期的结构调整和制度改革作为优先项。大家认识到,房地产行业稳定、资本市场的稳定和改革是国内稳预期、稳信心、稳企业的焦点,同时也是扩内需的前提。中央对短期政策框架作出较大调整——将房地产行业的稳定、资本市场的稳定从中长期布局定位全面转向短期定位。

  四是国内经济政策的窗口期。世界经济由于持续疲软,原来从紧的货币政策将进入宽松通道,包括美联储降息,外部环境为国内经济政策一系列调整腾挪出空间,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窗口期。

  9月底以来,国内有关部委,如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等,围绕房地产止跌回稳、股票市场提振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同时对逆周期宏观调控、扩大国内需求、企业纾困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不是“急救章”,不属于短期行为,后续还会进一步跟进。

  第一,稳房地产行业、稳资本市场成为扩内需重要前提。目前,稳地产、稳股市是关键,而稳信心更是至关重要的变量,稳信心是稳短期需求的重要前提。

  第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框架转向。这其中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我们围绕提振资本市场提出两个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即回购再贷款以及借贷便利和资产抵押。这两个政策开启了央行通过间接渠道进行资产购买的先河。为什么此次中国人民银行也出手?主要是中国资本市场定价出现了持续的市场扭曲、市场失灵。截至9月25日,国内5300多家上市公司,接近800家上市公司“破净”,还有接近100家“破净”上市公司的股息率、分红率超过5%,这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定价出现了系统性扭曲。如何进行系统性纠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鼓励大股东回购,同时鼓励符合条件的机构增持股票。该举措为中国资本市场构建了一个可见的底部,这个底部就是不允许普遍性、持续性出现“破净”现象。这将对资本市场功能发挥、投资者行为理性回归起到根本性作用。

  二是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组建了国债买卖联合工作组,这是国家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上未来定位的重大调整。这个重大调整与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全面完善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利率市场化以及国债市场的深度、广度要进行全面扩容,这为货币政策的操作和未来财政政策框架带来了转折性变化。

  如果说我们的政策是“急救章”,简单地进行刺激,我们大可不必在宏观政策框架上进行较大调整。同时,在一揽子增量政策中,不仅有短期扩内需的政策工具,同时还有结构调整和改革方案。因此,这绝不是简单的“放点水”,让大家缓缓气。一揽子增量政策将从行为模式、激励体系上发生根本性改变。

  我们一定要看到此轮政策调整所体现的决心,以及暗含的结构性、制度性调整的深刻内涵。对于股票市场底部的构建,使股民行为模式发生变化;上市公司重组和长期资金的鼓励,对整个资本市场结构进行调整;对地方政府的化债方案、职能重构,从而改变目前地方经济“发动机”动力不足的状况。

  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微观主体行为模式变化的一些新现象。稳房地产首先是一线房产要稳、头部企业要稳,这一个目标目前已经基本完成,诚如住建部部长所言,在系列政策作用下,经过3年的调整,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筑底。

  扩内需主要是在社会建设和民生建设的基础上进行扩消费,而不是简单地进行扩大投资和消费。促进消费重在提升未来收入、在于不同部门资产负债表的全面修复等。

  这一轮出台了很多政策,我们还会看到有不断的增量政策出台来巩固目前的经济增长态势。因此大家要坚定信心,更要看到此轮政策与一般刺激政策内涵是不一样的。

  (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校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