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但与以往相比,机遇和挑战的内涵以及两者间的关系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机遇更具战略性、可塑性,挑战更具复杂性、全面性,挑战前所未有,应对好了,机遇也前所未有。在这一“关键时期”,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创新包括技术和业态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具有重要的划时代意义,集中体现于对“关键时期”,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所要求的体制机制健全和变革,对新质生产力发展所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完善,做出系统的部署。
《决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主要任务是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了深入分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明确了主要任务和时间表。
一是在市场经济主体制度上,明确要求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高水平的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有高素质的市场竞争主体,因而需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一方面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要求明晰不同类型国有企业功能定位,明确国有资本重点投资领域和方向,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推进能源、铁路、电信、水利、公用事业等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另一方面要坚持为非公有制经济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深入破除市场壁垒,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有机构成的统一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展开充分的公平竞争。
二是在市场经济竞争制度上,努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高水平的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完备的竞争体系和公平的竞争秩序。一方面,统一规划和联通,推动市场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在产业组织上强化反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在竞争秩序上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行为,规范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法规制度,建立健全统一规范、信息共享的招标投标平台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提升市场综合监管能力和水平,健全国家标准体系,深化地方标准管理制度改革。另一方面,在市场体系上,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包括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促进资本市场规范发展基础制度,培育一体化的技术和数据市场,完善要素价格机制,主要由供求关系矛盾运动决定价格,防止政府对价格形成的不当干预,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同时推进水、能源、交通等领域价格改革。
三是在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上,需要特别强调法治和信用制度建设。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和信用经济,高水平市场经济需要高质量的制度保障和约束。产权制度既是对竞争主体的根本激励也是根本约束,《决定》进一步强调要完善产权制度,依法平等长久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完善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构建商业秘密保护制度,市场竞争的公平性重要的在于信息的对称性;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同时完善企业退出机制,健全企业破产机制,探索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监管制度,在制度上保障弘扬市场经济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理念,弘扬市场经济以“契约”为基础的企业家精神,提升责任感和履约自觉性。
四是在宏观经济治理上,需要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高水平的市场经济体制需要高水平的政府与市场间的协调,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决定》提出,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机构定位和治理,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此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在 2029年完成《决定》所列出的各项改革任务,在 2035年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者:刘伟,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一级教授)
注:本文转载自经济学家(2024年第10期)。文章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统一注明出处人大政治经济学论坛 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