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中国银行业改革思路(上)
作者:易纲    发布:2004-06-24    阅读:7133次   
  一、中国银行体系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银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商业银行体系得到建立和完善。20多年来,银行存款和贷款保持了比较快速的增长,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银行金融服务的品种逐渐丰富。在为经济增长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我国的银行体系还保持了稳定,没有发生过大的银行危机。中国加入WTO标志着银行业将正式对外资银行开放,为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早在1993年,当时发生的严重信贷扩张就暴露了银行体系存在的问题。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引起了更多对国家金融安全的关心。在融入全球经济、贸易和金融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是否拥有一个健康和富有竞争力的银行体系对于中国而言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但当前中国的银行体系仍然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不良资产率高, 潜在金融风险较大

  国有商业银行从建立之初起就担负了大量的政策性贷款, 这些贷款大多贷给了经营低效的国有企业而成为难以收回的不良贷款,这是当前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主要来源。据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2001年11月透露,截至2001年9月末,中国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本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总额为6.8万亿元,其中不良贷款为1.8万亿元, 占全部贷款总额的26%,实际已经形成的损失约占全部贷款的7%左右。当然,这还并不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划转给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的1.3万亿元不良贷款。而从理论上说, 早在1994年国有商业银行就不再承担政策性贷款而由三家新成立的政策性银行代为承担了。因此,除了政策性负担,还有更为深层次的原因导致了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这中间,大约有70%可以归于环境,环境包括产权结构、信用文化、执法力度等,剩下的30%才归于银行体系内部经营管理上的原因。不然的话,就不能解释,为什么所有的银行在浙江不良资产率都低,而在其它一些省份,所有银行的不良资产率都高。

  国有银行的信誉实质上是国家信誉,从这个角度说,当前国有银行并不存在大规模挤兑的危险。但高额的不良资产无论如何都意味着一定的潜在金融风险。当前,银行之所以能够继续运作无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的证券市场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以至于居民在金融资产配置上缺乏选择空间:尽管中国经济、进而居民收入持续、高速增长,居民储蓄(广义)却基本上只能是选择银行存款的形式。(从国际范围看,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要高于亚洲金融危机前受危机影响最大的几个国家的银行不良资产率。当时的中国之所以没有被卷入危机,不是因为中国的金融系统抗风险能力强,而是因为中国实施了审慎的资本项目管理,资本项目不可兑换。中国成功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很简单: 我们没有输球, 因为我们没有参加比赛。国际经验教训表明,银行稳定是金融稳定的关键。即便金融危机的爆发点不在银行(比如在货币、汇率或股票市场),但随之而来的银行危机给经济带来的损害往往最大。例如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大萧条并非归咎于1929年股票市场的崩溃,而在于1933---1934年大规模的银行倒闭。亚洲金融危机也表明,银行系统崩溃是导致经济大幅衰退并阻碍经济复苏的直接原因。中国的银行业不仅规模巨大,目前全部银行存款大约为16万亿元, 约占中国GDP的160%,而且银行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占有支配地位。一旦中国发生银行危机,其对中国经济的打击可能要比别的国家更大。

  (二) 银行资源配置效率偏低,货币政策传导不畅

  近几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一直比较宽松, 广义货币1998--2001年四年的平均增长率是14.6%,几乎是我国GDP增长率的两倍; 商业银行的头寸也已经处于历史上最宽松的时期,银行间的同业拆借利率仅比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利率高六个基本点,接近于实行零利率政策的日本; 国有商业银行对十年期国债的投标利率也仅为2.9%。但是从另一方面看,中小企业贷款难和农民贷款难的现象仍然十分突出。这样一种``宏观松,微观紧'的状况说明了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不畅的。究其原因,问题出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中间环节上。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在中央银行放松银根的状况下,很多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却因为缺乏资金支持而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银行的基本职能是将资源配置到最具有生产力的企业和行业,配置到能创造最多有效就业机会的企业和部门。一个低效的银行体系对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会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阻碍货币政策的传导只是这种不利的一种体现。我国的银行体系是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虽然把大银行和大企业相对, 小银行和小企业相对,认为大银行不能给中小企业贷款的观点有点偏颇,但给小企业贷款确实不是大银行的比较优势。国际经验表明,小银行和社区银行有复杂的区域性信息, 他们收集当地信息的成本较低,更适合于给当地中小企业贷款。我国目前的银行体系并不能够有效的将更多的资源配置给中小企业。

  (三) 中资银行被“边缘化”的危险

  与中国银行业已经存在的问题相比,中国即将开放银行业所带来的各种潜在风险也十分迫切。根据入世协议,5年之内中国将逐步取消对外资银行业务范围和地域的限制。5年之后外资金融机构将与中资银行展开直接的全面竞争,这将是一场凭投资回报和经营绩效决胜负的争夺。中资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低效决定了它们在这场竞争中并不占优势。如果不抓紧这最后4年多时间对我国的银行业进行改革, 可以预见,一旦现有的各类保护性措施取消后, 中资银行将会面临被外资银行“边缘化”的危险。这主要表现在:

  1. 客户“边缘化”。

  它是指中资银行失去质量高、信用好的优质客户,而只拥有质量较差的客户。在银行业中,丰厚的利润通常是由少数优质客户创造的,客户边缘化的直接结果将是中资银行的利润下降。

  事实上, 尽管银行业尚未完全开放, 中外银行的客户争夺已经开始。2002年3月,在华的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宣布对低额存款客户收取账户管理费。花旗银行把收费标准定在“日平均存款低于5000美元每月收费50元人民币”。而汇丰表示,“6个月以下平均存款余额不低于2000美元的不收费,2000美元以下的则收取20美元服务费。”这无疑是外资银行定位高质客户战略的具体体现。而且,中资银行原有优质客户流失的现象也已经出现。2001年,南京爱立信公司陆续归还江苏省内各家中资银行的贷款19.9亿元(含有追索权保理业务),至2001年末,南京爱立信在江苏省内金融机构的所有贷款已全部还清; 同时南京爱立信与汇丰银行上海分行、渣打银行上海分行签署了8.27亿元的无追索权保理业务协议。南京爱立信从中资银行转向外资银行的这一事件可以看作是未来中资银行客户“边缘化”的一个征兆。

  2. 价值链“边缘化”。

  它是指中资银行将失去风险低、附加值高的业务,如信用卡、信用证、国际结算、银团贷款等,而只能保留风险大、附加值低的业务。中资商业银行目前仍主要以存款、贷款、结汇等传统业务为主,产品品种少, 利润来源单一,缺乏核心竞争力。而外资银行大部分已进入现代银行业务阶段,风险小、成本低、利润高的国际结算等中间业务已成为其重要的利润来源。目前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收入构成中,利息收入均在80%--90%以上,而美国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平均起来已经达到40%。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后,必将利用其竞争优势向一些处于价值链高端的业务领域进军。目前在部分地区,国际结算领域外资银行的份额已经高达40%,预计这一比例在此后几年还会有大的增加。这样的行为将会把中资银行推向价值链的低端,使得中资银行在价值链上被“边缘化”, 其最终的结果将是中资银行的利润下降,风险上升。

  3. 金融创新“边缘化”。

  它是指中资银行将在金融创新中处于被动模仿的地位,而失去利用金融创新创造利润、占领市场的主动权。任何一种金融创新在其创新的初期,由于缺乏竞争者, 都能够为创新者带来可观的利润和市场份额。总体说来,目前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所谓的金融创新大多停留在模仿阶段; 而外资银行由于其熟悉国际金融领域,长期分析国际金融形势, 注重市场开发, 有丰富的市场竞争经验,因而具备很强的技术和金融产品开发能力。南京爱立信转向外资银行的起因,就是相关中资银行难以提供“无追索权保理业务”这一金融产品。在金融创新上的“边缘化”将会导致中资银行在未来的竞争中失去先机,中资银行的盈利水平也会因此大受影响。

  4. 人才“边缘化”。

  它是指中资银行优秀的管理和专业人才将流向外资银行。出于开拓本地市场的需要,外资银行将会展开与国内银行人才的争夺。外资银行有着优厚的报酬和合理的激励机制,而国有银行目前的用人体制和激励制度则相对僵化。国有银行按照平均生产率付工资,外资银行却根据边际生产率付工资。这样, 国有银行容易使优秀人才流失,而外资银行需要的正是这些优秀人才。现在,一些对外资银行开放的城市已经出现了银行人才流失的现象,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了外资银行的管理人员,并且带去了原来的客户。如果这一状况一直持续下去,将会对国内银行的经营管理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

  “边缘化”带给中资银行的冲击是十分巨大的,中资银行将直接面临着市场份额的流失、盈利能力的下降、流动性的恶化以及人才的流失等危险。对于状况已经不佳的国有商业银行而言,这种冲击将会危及银行的生存。当然,这说的只是一种可能性,并不一定就会发生。

  中国银行业存在的巨大问题和银行业开放后所可能面临的潜在危险,使得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而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无疑将是整个银行改革的关键所在。2002年2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 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综合改革,是整个金融改革的重点。

  国有商业银行如何改革? 在提出我们对于改革的设想之前,有必要先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如此之多的问题。这样,我们的改革才能对症下药, 有的放矢。



二、问题的根源: 产权和治理结构的缺陷

   (一) 产权缺陷

  国有商业银行的各种问题究竟是来自于规模约束还是产权约束? 我们的回答很简单,问题主要来源于产权约束, 然后才是规模太大导致的各种弊端。

国有商业银行惟一的所有者是国家, 银行所有的损失最终将由国家通过财政来承担,而真正的破产或关闭则基本不会发生。同时,政府目标的多元化造成了国有银行除追求利润最大化外还担负着许多政策性的负担。而在银行和政府主管部门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这就引发了对经营者进行绩效评估的困难,国有商业银行的经理们完全可以利用政策性负担来解释经营上的失败和追求个人的其它利益。这无疑将助长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具体表现在不计成本、不计风险或者不关心盈利。一些国有商业银行经理的行为不是银行利润最大化,而是仕途最优化或者努力最小化。

  理解了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状况,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过去经常盲目扩张信贷的国有商业银行现在却发生了“惜贷”的行为。90年代初期, 国有银行风险暴露的还比较少,国家对于银行的风险强调也比较少。那时,一些国有商业银行的经理出于个人利益上的考虑贷出了大量的关系贷款,对利用银行资金进行投机炒作的行为也没有有效制止。正是这些行为造成了过去国有银行不计风险扩张信贷的事情屡屡发生,而所有这一切造成的损失则是今天国有商业银行高额不良资产的重要根源。随着银行风险的暴露,国家开始强调控制银行风险, 将风险水平作为考核银行经理的重要指标。于是,国有银行经理为避免风险, 不去努力开拓中小企业贷款客户,尽管这样的贷款需求较大而且有利可图。努力最小化成为当前国有银行的主要行为方式。所以,应该看到,银行过去不计风险的扩张贷款和当前的惜贷行为都是其产权状况所导致的结果,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二) 公司治理结构缺陷

  产权缺陷必然导致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国有银行治理结构和内控激励制度存在着很多的缺陷。这也是各种以改善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改革方案所依赖的理论依据。

  首先, 国有银行太大,管理层级过多。规模过大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管理成本过高和由此导致的低效。在组织体系上,国有商业银行采用的是与行政层级对应的总分行体制, 总分行体制由以下五级构成:总行,省级分行,市、地区分行,县支行,县辖办事处、分理处及储蓄所。过长的代理链条加上国有商业银行过大的规模使得总行对于下级分支行的控制力很弱。最近披露的中国银行一个县级支行的三任行长在九年内利用管理上的漏洞向国外转移了4.83亿美元的案例,正是这一问题的突出表现。为了避免总行控制力太弱带来的各种风险,各家银行不得不上收下级分支行的贷款权限。目前,四家国有银行的县级支行大都是主要做负债业务而贷款权很小,这是导致当前县级企业和农民贷款难的原因之一。

  其次, 在人事安排和激励制度上,国有银行沿用了很多政府机构的方式从而缺乏效率。银行高层管理人员的任命和职位的提升都和行政级别挂钩,这种选拔和考核通常偏离经理市场准则,对正常的选拔和任命机制造成扭曲, 银行管理人员的工资标准也是比照公务员的标准制定的。高层管理人员并不直接负责选拔和提升职员,也很难处罚、解聘和替换工作人员。这些制度安排造成了国有商业银行看起来更像一个政府机构,而与真正的商业银行相比,仍然差距很大。

  国有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外部审计这些内部治理结构的基础设施上,也与一个成功的银行差距很大。总而言之, 国有银行诸多问题的根源,是它们在产权和治理结构上的缺陷。这同时也为我们的银行改革指明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