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讲坛 -> 2002年长安讲坛
博鳌亚洲论坛及区域经济合作
演讲者:张祥(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时间:2002-05-29    阅读:49256次   
博鳌亚洲论坛及区域经济合作
张 祥
 
   很荣幸有机会到长安论坛来介绍一下博鳌亚洲论坛的情况。
    
   博鳌亚洲论坛是总部设在中国的第一个研究性的非政府国际组织。1997年发生在亚洲的金融风暴对亚洲人的触动很大,因此亚洲政要(包括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日本前首相细川护熙、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1998年在马尼拉提出要搞一个亚洲的论坛。
   举办这个论坛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世界经济问题对亚洲的影响,亚洲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怎样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提高亚洲的竞争力,然后再进一步对世界经济做出重大贡献等等一系列关系到亚洲的问题。
   要办论坛,就要选一个地方,他们觉得中国比较合适。因为中国这二十年来经济一直高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最后选择了海南的博鳌,因为海南是亚洲的地理中心,博鳌是个小渔村,环境很好,没有污染,就这样论坛地点就定在博鳌。
   去年二月份召开成立大会,江总书记,马来西亚的马哈蒂尼等亚洲各国领导也参加了会议。后来就准备开第一届年会,由于种种的原因准备工作没有启动。原来前东盟秘书长辛格先生由于身体的原因辞职,后来几个元老就推荐我作为代理秘书长,来负责这个工作。,第一次年会是4月11号,我们开的是前期会员大会,4月12、13号是论坛的首届年会。当时我们发出了很多邀请函,但是我后来问他们,都说没收到。大概是现在社会上的论坛多如牛毛,所以那些秘书一看到是论坛就丢在一边。当时博鳌论坛的影响力很小,同时通过新闻宣传、广告,通过媒体做了一些工作,特别是朱镕基总理亲自参加了会议,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后来我们又做了些方方面面的工作,日本小泉首相、泰国总理塔信、韩国总理李汉东都来参加,这样影响就比较大了。
   刚开始报名参会的人很少,记者也很少,后来因为朱总理以及其他亚洲国家政要的参加,在开幕的前10天报名人数激增。媒体来了349个,其中境外媒体来了139个,世界上所有大的媒体几乎都来了,而且报名截止之后还有很多人通过各种关系打电话来要求参加会议。最后参会代表人数达到1900人,远远超过了原来的接待能力,这也造成后期接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我们收集了国内外的各种报道,包括互联网、电视台、报纸,等等,大概是1000多篇。除了个别别有用心的之外,多数媒体对后勤工作中出现的不足攻击的比较少。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新亚洲”,原来的题目是“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后来我们征求了一些意见,包括理论学家和经济学家的意见,还听取了一些企业家的意见,后来名字就改成现在的“新世纪,新挑战,新亚洲”,就是“New Century, New Challenge, New Asia”,这样少了一些官方色彩,比较活泼了。副标题是“亚洲的经济发展和合作”。会议分为两个主题会,七个午餐会,七个专题会议。我们定了很多议题,包括国家系列、行业系列等。其中,国家系列的议题有:日本经济的发展展望、韩国经济的发展展望,等等。行业方面,涉及能源、树脂、信息、金融、媒体等行业,这次年会对媒体这个行业进行讨论还是第一次。大家都知道,APEC会议上本来准备讨论媒体行业的问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最终取消。参加讨论的中方代表是国务院新闻办赵启正主任,另外英国媒体大王比尔松、美国的华纳,澳大利亚的多美克也都参加了会议。
   另外,我们改变了会议的模式,不作长篇讲话,只发表简短的演说,大概十五分钟到二十分钟。演讲之后,是二十五分钟到四十五分钟的“Question & Answer”,这不是新闻发布会,是参会人提出问题并和演讲人进行交流,这样气氛就活跃了许多。尽管在朱总理举行的会议上,有个别人提出了一些不恰当的问题,但这也表明会议是开放的,自由的。
    
   在这次会议上,亚洲各国有四个呼声:
    
   一、呼吁亚洲要加快发展。
   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人口占全世界的60%。但是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亚洲是水平比较低的一个洲,与欧洲、北美洲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不仅表现在亚洲的经济活动总量和人均产值收入比较低,还表现在现实发展的条件比较差。比如,在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数字鸿沟比欧洲和北美要大得多。因此,加快亚洲经济的发展,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亚洲人和亚洲各国的强烈愿望。
   在这次会议上,亚洲各国对这个问题反响很大,很鲜明。朱总理在主题会议上提出:亚洲的资源丰富,历史渊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亚洲在上个世纪的巨变和崛起谱写了亚洲辉煌的篇章,也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在新的世纪,曾经拥有着光辉灿烂历史的亚洲也必将创造出绚丽多彩的文化。在场的新闻媒体对朱总理这段话反映非常强烈。大家都知道,在90年代初,亚洲曾受到广泛的关注。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亚洲又成为关注的焦点。到2001年,世界经济衰退,亚洲受到的关注程度下降了。因为亚洲的竞争力低,而且经济政策是出口导向型,如果美国、欧洲和日本经济发生衰退,亚洲的出口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世界上对亚洲的关注就少了。因此,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次论坛重新唤起世界对亚洲的关注。
    
   二、亚洲各国普遍要求改革和调整。
   亚洲是一个整体,亚洲要加快发展,特别是加快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亚洲内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加快发展起来。那么,将什么问题摆在首位呢?就是改革和调整。这次在论坛上谈及发展,无论发达国家(比如日本),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一致认为要改革,要调整结构。
   下面介绍几个国家发言的情况:
   韩国
   韩国发展学院院长King教授在发言中讲,1997年的金融危机像风暴一样席卷了韩国。危机过了以后,人们认识到韩国的体制(官商联邦)和结构存在一些问题。这种制度,就是政府向企业提供贷款,支持企业到世界各国去投资、发展。这种投入驱动式(Input-Driven)的制度,导致了大量资金的坏死。这种制度曾经有力地推动了韩国的工业化,造成了“巨人不倒”的神话,就是大的企业倒不下来。韩国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在1997年高达400%,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大下降,在韩国经济内部孕育着巨大的风险。金融危机爆发后,对韩国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韩国痛定思痛,大力推进改革,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使企业成为风险的真正承担者。同时,通过制度的安排来规范政府的行为,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确立生产力导向型(Productivity Lead)的模式,自主发展信息产业。通过改革,韩国经济取得较快的发展。
    
   日本
   大家都知道,七八十年代亚洲经济发展中曾广为流传的一种所谓“延性”的理论,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产生了“四小龙”、“四小虎”。现在这种模式渐渐不行了,造成了许多泡沫。日本在这个阶段就丧失了40%的国民财富,进入长达11年的经济低糜期。日本现在的经济运行情况还是不容乐观。
   日本前经济大臣在论坛的发言上认为,日本的经济结构必须进行调整。日本不介意有些人说日本现在的经济空洞化。空洞的含义是它把许多附加值高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比如信息、通信、环保产业、城区重建等)放在主要地位。现在日本的经济碰到很大的困难,失业率上升。所以日本要以官、产、学三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和发展,日本的经济结构要进行有效的调整,必须要有明确的经济政策,财政和货币方面的体制和政策也要进行调整。日本现在面临的困难很大,但是他们很有信心。他讲到芬兰发展的例子,大家都知道芬兰在90年初经济状况不是很好,于是他们在知识结构方面做了调整,使得芬兰在93、94年GDP快速增长,占领了很大市场份额,特别是在信息产业方面。
   其他国家
   中国的经贸委主任李荣融、经济学家吴敬琏、菲律宾亚太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印度工商联主席都分别就各自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三、呼吁“亚洲要融入世界”。
   泰国总理在在论坛上提出:当今世界局势已经发生改变,我们已经不是生活在一个自内向外(Inside-Out)的世界,而是一个自外向内(Outside-In)的世界。他以前是企业家,现在是政治家,无论是管理公司还是管理国家,他都提出一个观点,就是要“自外向内”。他认为,“自外向内”无论是用在管理经济上,还是管理国家方面,都已经成为完成任务和克服困难的有效办法,这是全球化造成的。全球化不仅仅意味着商品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和无限制以及资本流动的自由化,它还有另外一个含义,就是世界上所有国家之间要不分时间不分地域保持着On-Time的联系。全球化问题是亚洲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
    
   另外,跨国公司爱立信公司也做了发言。爱立信公司在中国发展目标分为三个阶段:80年代开始主要是搞营销和销售,就是进入市场;90年代初开始在中国投资,创建合资企业;90年代中期对全局性的非生产性供应链进行重组,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四个中心,中国被选择为亚洲的中心。爱立信在中国发展前两个阶段是属于本土化的发展阶段,而第三个阶段是属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阶段。本土化是要在中国内部形成一个供应链,而区域一体化则是要使中国成为爱立信全球供应链中的亚洲中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市场和全球市场是一体化的,因此,爱立信在这三个发展阶段中开始是进入,后来是一体化。这说明在全球化浪潮中,亚洲融入世界的呼声很高。
    
   亚洲有各种各样的宗教,亚洲的文化也很多,所以Diversity特别厉害,这也是亚洲区域经济合作起步很慢的一个客观的历史原因。区域合作搞得最好的是欧洲。欧洲国家经济、文化、宗教发展水平相对比较接近。欧盟已经实现金融统一,货币统一,外交政策也都已经统一。与欧洲高度的区域经济合作相比,亚洲的区域发展差别很大,但是亚洲现在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
    
   四、亚洲各国要合作。
   合作是以竞争为主,还是以合作为主,还是两者兼有呢?中国总理朱熔基在主题会议上演讲时提出四个建议:以经济建设为重点,逐步拓展全方位的合作。发展经济是亚洲各国的首要任务,可以把贸易、交通、农业、信息、能源作为先期合作的领域,因为在“10+1”、“10+3”的谈判中,有些国家提出的合作进度太快,我们中方还是主张以经济合作为重点,逐步全方位的开展合作。依托现有的合作渠道不断扩展的合作范围。这次在上海召开的“10+3”、“10+1”的谈判中,经贸部作为中方的代表,提出首先加强次区域经济的合作。进一步拓展双边的合作,增强区域合作和互动实行开放式的地区合作。合作不可能自我封闭,更不能形成排他性的集团,亚洲国家可以通过APEC、亚合会议、东亚拉美合作论坛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
   总理提出的这四个观点在会议上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
    
   另外,我想把学术上的一些观点介绍给大家。
   韩国的资产负债率高达400%,2000年下降到200%。“Too Big To Fail”,巨人不倒的神话破灭了,公司开始致力于发展核心竞争力,谨慎地进行投资,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资本市场自由化使公司不得不提高其透明度和注重股东的价值,不少公司允许外国投资在公司所占的股权可以超过50%。三星电器、SK电信在经营领域和劳动力市场方面都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另外从Input-Driven方面来看,投入驱动模式向生产力导向型经济的变化,使韩国的经济变得更加灵活。另外,韩国一直致力于促进东北亚的区域经济合作,它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经济方面。韩国地处东北亚区域的中心,完全有可能成为本地区制造和研发的基地,如果和北美、欧盟相比较,韩国去年的贸易额占贸易总量的比例远远低于后面两者。因此,东北亚继续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而且,随着人口的增加,私人消费可以支撑本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样东北亚的发展可以通过区域贸易的发展来不断加以推动,从而减少在贸易上对美国的过分依赖。因此,韩国在区域经济合作中表现一直是很积极的。另外,韩国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也还有安全方面的考虑。
    
   日本财务省副部长在发言中谈到日本的经济结构和金融合作问题。他认为今后两年对日本来说是强化调整期,采取全面和强有力的措施解决不良贷款和通货紧缩的问题;要推动私人需求的扩张,要修改对私人部门的一些规则,改变政府支持的方式,这样将有利于私人部门的发展,使经济形式变得更加灵活。另外,他认为在东南亚经济联系不断紧密,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加强各国货币当局双边和多边的合作,对现有国际金融机制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基于这样的认识,他积极支持《清迈倡议》。另外,对“10+3”框架里双边性的货币互换和货币回购的安排,他认为各国财政部门负责人的对话是很有必要的,日本对此持积极态度。
    
   日本经济产业省政策局长在发言中谈到了日本贸易政策的调整。他认为日本对外经济政策的调整具有转折性意义。以前日本几乎都是跟着WTO走,是多边的,区域合作是双边的和地区性的合作,但是从2001年以后就转向多层次的,区域合作要加强。日本和新加坡、智利、墨西哥的合作在加强。日本希望通过墨西哥进入北美市场,通过智利进入拉美市场。
    
   中国社科院亚太所所长张蕴岭认为,推动东亚发展主要有三种力量。一,在过去二十年间,东亚国家贸易关系不断加强,一体化不断升华,目前区内贸易和投资已占总贸易投资的50%,因此发展速度是很快的。二,全球化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挑战面前东亚有必要加强对话和合作。三,金融危机加快了合作过程。他提出要四个轮子一起转,“四个轮子”就是“10+3”(东盟和中日韩的合作)、“10+1”(东盟和中国的合作)、3(中日韩三国的合作)和10(东盟10国的合作)。
    
   中国经济学家吴敬琏在论坛上说,亚洲有可能成为二十一世纪最具有持久活力的地区。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做到继承和发扬亚洲人重视教育的传统,提高国民素质,这是第一点。第二,要加强协调,充分发挥成员国之间的互补优势,大力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第三,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府,建立一个法制国家,建立法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中国国家经贸委主任李荣融指出,中国工业机构的调整和亚洲的共同繁荣与发展关系很大。包括四方面的调整:一,积极推动国有经济布局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二,积极推进企业组织机构的调整;三,积极推进技术结构的调整;四,积极推进地区经济的调整。
    
   日本总理小泉认为,亚洲地区在新世纪追求自身繁荣时应该具有自由的、多元的、开放的价值观。所谓“自由”,从政治上讲就是民主和人权,从经济上讲就是市场经济。亚洲国家有着自身不同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因此亚洲各国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是很自然的。当然,在尊重多元化的同时强调共同的利益和目标,重视不同国家之间正面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换句话说,我们必须抛弃狭义的民主主义和教条主义,在平等的基础上促进互利合作,这种合作必须建立在透明和开放的原则上。小泉同时还指出亚洲面临着三个方面的挑战,即改革、合作和将亚洲的信息传递给世界。改革对于亚洲发展来讲是至关重要,对日本尤其如此,日本GDP占整个亚洲的60%,日本改革是否成功显然是很重要的。日本的改革就是要通过分权化使日本从一个政府主导型的社会转变为一个以民间为主导的社会。另外,他并不认为中国的发展对别国构成威胁,日中之间可以加强具有互补性的商品经济关系。这是日本官方第一次正式表态中日合作是主要的,中国的繁荣发展对日本不构成威胁。
   发表主题演讲后,小泉和其他参会代表进行了交流。在向世界传递信息这个问题上,小泉认为,在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亚洲是起关键作用的,亚洲人口占全球的60%,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亚洲现在面临的一个重大的挑战就是如何以集体的声音说话,并共同为世界的繁荣做出贡献。这也是博鳌亚洲论坛的一个宗旨。当今的世界经济面临着三大挑战:一是建立一个没有恐怖主义的世界;二是扩大贸易与投资;三是追求可持续发展。亚洲在这几个方面都可以有所作为,比如以积极的态度支持在阿富汗进行的反恐怖斗争、参与阿富汗的重建、积极参与世界贸易新一轮的谈判,以求得成功,等等。
    
   韩国总理李汉东的发言认为,技术正以空前的速度进步,全球化的加快和地区的一体化是形成二十一世界全球经济的基本框架,亚洲必须发挥其潜能去面对这种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在新的世纪亚洲各国自身的经济必须更加开放,必须在信息和技术方面加强合作,深化彼此之间的经济合作。这种合作包括几个方面:一,加强地区的贸易和投资合作;二,在确保地区金融和外汇市场稳定的情况下合作;三,在地区文化、教育技术的交流迈出一个合作的步伐;四,强化通过发展去消灭贫困。这是李汉东提出的观点。
    
   我个人认为报告最精彩的是朱总理,总理谈了四点,引起了在场媒体的轰动,唤起了世界对亚洲的再度重视。这次参会记者有439位,报道的文章大概有1000多篇,外国的报道我们收集了六七百条,报道力度相当大,引起了世界对亚洲方方面面的关注。
    
   这次会议的影响相当大,讨论的风气很自由,我们收集了一些材料,进一步分析后可以送给大家,供大家参考。
   博鳌论坛要搞好,我们认为一定要把研究院建立起来,因为研究院提供了一个智力支撑。但是搞一个实实在在的研究院又不可能,因此,怎样建立一个虚拟化的研究院,怎么跟各国的学者和研究机构加强联系,共同研究关心的问题,这都是我们一直在考虑的。我们准备和世界各国的经济学家合作,每年推出一个《亚洲评估报告》;还准备办一些杂志、报纸。我们希望进一步拓宽思路。
    
   很高兴能跟大家认识,今天我把论坛的情况简要地向大家作了介绍,希望和大家能够有机会保持联系。我们很想听听大家的看法,包括对亚洲经济的看法,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对亚洲的影响,亚洲区域经济怎样开展,等等。希望有机会能够跟大家合作。
    
   谢谢!
    
    
   (长安论坛秘书处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2001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