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产业规模扩张与就业问题的关系分析
作者:东方评议 发布:2004-06-28 阅读:2421次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化的问题,也就是第二产业的发展问题,所谓国家的工业化也就是说第二产业所带来的解决方案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中国现阶段发展面临的几乎所有问题,都必须依靠第二产业的持续高速发展来解决。其中首要的问题就是就业。我国的就业问题的特点就是规模大——公有制企业的下岗人员、农村的潜性失业者、每年新增就业人口三项累计起来,就有数亿计的人口等待合适的工作岗位。如果发展过程稍有迟疑,过载的经济列车就会被紧随其后的人口的滔天巨浪所淹没。所以,关于产业结构、发展速度、产业规模等经济学的问题不能常规性地将视眼局限在经济系统内考虑问题,“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回答了经济发展的目的问题,当我们将经济发展的速度问题与人口就业需求相联系时就会得出科学的结论。
我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大约为50%、21%、29%,而发达国家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各国有所差异,大约为3%、25%、72%的比例。从这两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已经与发达国家相近了。这个比例数据的相似性提示——对于现有经济规模而言第二产业的规模已经接近了饱和状态。现阶段国内市场大部分工业品销售过冷,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现实形成了对这个观点的有效支持。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我国第二产业规模的扩张已经受到了产品消费市场的硬性制约。我们观察我国的产品消费市场,可以理解所谓硬性制约的含义是说低收入人群消费能力增长受到分配体制的制约、开发新的消费需求受到技术创新能力的制约、消费品的更新换代受产品寿命周期的制约、新增人口消费受绝对数量的限制,这些方面的限制表现在消费需求上就只能是一个渐增的过程。消费需求的这种属性预示,由国内消费市场提供的制造业规模扩张能力已经十分有限。这种有限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比例的方法无法解决规模扩大的问题,在现有经济总量条件下即使达到或超过国外第二产业25%-30%就业比例,所容纳的就业人口数量也是有限的。二是第二产业按部就班地随国民经济增长,到2020年翻两番的过程中,虽然可以容纳4倍于目前从业人员的数量,但这个远景仍然无法面对现在惊淘般涌来的就业需求。而且随着工艺技术水平的提高,就业弹性系数会越来越小。由此可知,第二产业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尽快地扩张规模的问题。
应对国内市场不足现状的有效方法,显然是将新增规模扩张的着眼点放到扩大出口上,以投资和出口需求构成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从进入国际市场的角度看,我国家电(电视、DVD、手机、冰箱等)和机械行业(摩托车等)是成功的例子。其共有的发展历程大概是:先建立超过国内需求的生产能力,接着通过企业间的竞争兼并,淘汰没有创新能力和管理文化低劣的企业,形成几个有实力的企业,然后以性价比优势在国内市场上扫荡国外品牌,最后走出国门向世界市场发展。这就是我国民族工业走向强盛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条具有普适意义的成功经验,应该用制度和法规的方式予以认可、规范和推广,成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成长机制。由此可以成就一批能在国际市场上博奕的中国产品,进而成为输出劳动的一个有效方法。从国际分工的角度看,我国工业品只占世界7%左右的份额,这预示着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比如达到日本15%的水平,则从业人员的数量还有在目前水平上增加一倍的可能。相对于人口数量占世界的比例,中国制造业大于美日的规模才是国家富强的具体标志。加入WTO之后,要想能够在世界上不被国际大资本掠夺而生存下去,需要平衡国外资本投资中国市场所获得的自由支配利润,只有什么时候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的自由支配利润等于或大于国外资本在中国获得的利润了,则中国的资源付出才是平衡的,才能积累起国家的富强来。
如果以国际市场作为着眼点的话,显然有意识地增强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必须的。构成这种国际竞争力的要素,除了廉价劳动力之外,还要有效地配套以下七个方面的支持条件:①有效提升新产品的技术开发能力。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投资:一是支持高校与企业协作开发研制新的产品,这些产品可以是市场上现产品的替代产品,也可以是新的消费需求产品。这些投资应该以成形的产品作为研制对象,同时应该大幅度地减少或延迟单项技术研制的投资。用强制性措施提高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和旧产品换代的积极性。比如提高产品准入技术标准、提高污染排放指标、将产品开发与贷款额度挂钩、增加新建企业研发能力考核等,以此维持工业产品的升级换代能力。这个过程会形成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我国的核心就业。我国高校的工科性专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现正处于研发能力逐渐成形的过程中。前40多年国家对高校进行的投资只能是一种技术储备——完成了由纯粹的书本知识向知识与研究手段相结合的实用开发能力过渡的历程。现在正处于收获阶段——实用开发能力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创造实用成果的过程。二是建立长效的新产品开发研制能力。新增的博士、硕士授予点应绝大部分建在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内,使产品的实用研制队伍壮大起来。未来中国的硕士和博士生的培养重点应该是工业应用型研究者(类如比尔·盖茨),而不是培养一批又一批的论文型研究者。如果中国的硕士和博士数量再增加一倍,主要用作培养这种实用型开发能力,就是产品技术升级的保证。为此应该建立工业应用型硕士、博士研发产品的分级审查、选拔机制。通过种分级选拔机制的设计相当于在国际核心杂志发表论文,专门建立国家性的博硕士产品展览和推广的机制。三是应在产品的功能设计之外,强制性地增加工业设计和质量设计的内容。我国产品往往外观的美学价值不良而影响到销售,或者因为质量问题影响使用,这是工业产品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建立高级别的产品设计研究机构和教育机构,颁行强制性的法令。产品的工业设计水平和产品质量不仅是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更是一个民族现代化程度的标志。②不断地加快速度建立产品技术标准与国际对接的煤电油运大型工业项目,形成足以支持第二产业国内外扩张的原材料供应和基础设施体系。原材料产品和基础设施的建立有四个作用:一是直接容纳大量的人口就业。二是为制造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降低成本的条件。如果说我国工业产品不仅具有人力成本低的优势,同时还具有原材料供应廉价的优势,这就具有了双重的竞争优势。原材料具有储存价值不变的特性,过剩的原材料不会造成浪费,相反会是工业的增长动力之一。原材料供应充足时,就不会形成经济稍有加速必然引起上游产品供应紧张,而为了适应原材料供给能力,就必须牺牲发展速度的反常状态。原材料供应不足直接导致了我国经济在人口压力和增长速度的两难选择中不断徘徊的困境,突破这个困境需要解放思想,区分经济过热与高速度发展之间的异同,解构其中的关联关系,建立一个可以高速发展而不过热的经济发展体制。而这一切就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建立一种稳定和适度过剩的原材料供给体系。对于消解人口压力而言,发展速度毕竟是一个正面的因素。将第一产业提供剪刀差支持工业发展的历史责任转移到原材料工业体系,这应该是具有多方面战略意义的发展思路。三是只要原材料产品的价格低廉,产品符合国际技术规范,作为一种工业品也是可以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的。我国不是从日本和俄国大量进口钢材等原材料吗?为什么不想着我国的原材料也出口呢?这也就是说,我国原材料工业除了满足国内制造业的需求外,自身也可以是一个出口产品,这也不失为是一种输出劳动的途径。所以,国内原材料的价格一定要降下来才是不损失发展时间机遇的最佳选择。原材料工业建设规模的大小不要单纯地以国内市场的需求作为评价标尺,还应该充分考虑加入WTO后国际市场的需求。四是较低的原材料价格就是营造了实实在在的良好投资环境,这比软新的措施更有效,对外来资金更有吸引力。③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业的经理人队伍。合格经理人数量是产业规模扩张的又一个硬性限制条件。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某种停滞现象。其成因除技术、资金等门槛增高之外,合格经理人供给数量不足,减少了创办新企业的冲动是重要原因之一。对于中国的特殊情况而言,公有企业经理人一般是技术人员从事了多年技术工作之后才开始从事经营活动的。这直接造成了一种现实是——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脱离了技术创造岗位使得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而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却总是在一个初级程度上徘徊。而民营企业经理人,普遍意义上说其知识素质甚至还没有达到公有制企业经理人的水平。靠这样的经理人素质是无法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所以,我国第二产业能不能达到扩张规模,高素质企业家队伍的建设是重要的因素之一。④建立合理的工业产品链,容纳更多的劳动力。国家的强盛主要取决于符合消费取向的大型工业产品体系——即跨国性企业集团。例如微软、三星、东芝、大众、通用、波音等等,而几乎不取决于中小型企业的数量和规模。靠大公司瓜分世界市场这是一种世界性的竞争趋势。在培植大型企业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将配套的部组件、零配件等相关产品及服务留在国内,形成产品配套的链接关系,是扩大就业的一个有效方法。日本的大中小型企业结构应该对我国产业发展有明确的借鉴意义,⑤进行产权改革,建立能够激发全民创造热情的新型公有制企业。⑥采取措施鼓励建立有外销能力的外资或合资企业,产品内销只有技术溢出效益,而外销则是消化劳动力的措施。⑦国家有意识地主动投资建立、推广中工业产品的知名品牌。
如果能够在产业政策上充分注意到这些方面,就可以使我国工业及建筑业长久地保持盈利空间,也就是可以快速地扩张产业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