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宏观经济
对我国“经济学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作用的困惑
作者:chenjl1956    发布:2004-06-29    阅读:2547次   
    吴敬琏老先生是我国经济理论界中深受众多民众尊敬的经济学家,也是本人所敬佩的正直的经济学前辈。
    读了吴敬琏老先生所帖《经济学家、经济学与中国改革》一文,回顾建国数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学家、经济学者对国家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如果用公正客观的视角,人们不难发现,在我国确实难以找到大师级的既有宏观大局战略眼光和大智慧,又有务实、创新等综合素养的优秀经济学家。人们也不难看到,从共和国建立之日起到目前为止,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的经济学家或经济学人在社会主义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实在有限。

    正像吴老先生在《经济学家、经济学与中国改革》一文所说的那样,建国以后直至1978年,中国的经济学人由于“在“左”的政治路线的统治下受到了致命的摧残”,因此,在1978年以前的年代,也就是在经济学家根本不被重视的年代,我国的崇尚市场经济理论的经济学人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实在是微乎其微的,公正地讲,优秀的经济学家不被重视的现象肯定会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然而,现在许多民众记忆犹新并且十分不解的是,从1949年到1978年的近30年中,在几乎没有任何高明的经济学家特别是崇尚市场经济理论的经济大师的指导下,我国在面对国际各种敌对势力的重重围困和经济、科技文化的国际交流严重受阻的环境下,虽然被迫参与进行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这两场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战争,在“左”倾思潮的危害下,我国也经历了大跃进的失败和十分痛苦的“十年文革的浩劫”,但在我国建国后的29年里,国家经济总量却增长的28倍。对此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和决定因素使我国的经济在这29年如此坎坷的历史时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因为国外敌对势力的重重围困促使国人团结努力奋发图强?还是因为在这段时间里,所实行的计划经济本身是符合中国特定经济发展时期的客观要求的?现在,人们有理由相信,我国长期坚持的以公有制为主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即由广大民众当家作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如果没有在“左”倾思潮的危害下,也就是能够完全避免大跃进的失败和“十年文革浩劫”的发生;如果我们通过务实的外交政策,得以避免卷入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这两场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战争,我国前29年的经济建设成就将会更加辉煌。而这种辉煌的经济建设成就将不会以牺牲环境和社会道德沉沦为代价,更不会以人为地拉大贫富差距而造成腐败现象不可收拾为代价。

    1978年12月,在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倡导对外开放,大胆推行经济改革,恢复高校教育体制,并以杰出的智慧和务实态度调整了我国的对外政策,调整了国内的诸多经济政策,通过大量的裁军压缩军费开支和实行“滔光养晦”政策,使我国的经济在十分有利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下,能够较为顺利地高速持续发展,因此,从1978年至1995年的十多年里,在我国历届优秀党政领导人的领导下,各届政府都能够有效地掌控和整合全社会的各种资源,均衡各阶层的利益,并能够听取一些正直的经济学家的积极建议,所以,在这一时期,由于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而国家经济发展总体比较健康,全社会各阶层人员的积极性都不同程度地被调动起来,使得综合国力提高的较快,广大民众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民众跟随中国共产党参与经济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从1979年到1995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又增长了8倍左右。不可否认,在我国的这一关键的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里,我国的经济学界前辈如孙冶方、马洪、薛暮桥、于光远等一批专家严谨负责的经济理论和积极建议对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些经济学家也因为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而深受广大民众的尊敬和爱戴。

    然而,令国人深感遗憾的是,1995年以后,随着我国久经考验的与广大民众深有感情的卓越的老一代党政领导人相继退出政坛,以及深受广大民众尊敬和爱戴的孙冶方、马洪、薛暮桥、于光远等一批经济专家因年老等原因谈出经济学家主流队伍后,一大批激进的对国情缺乏真正了解的经济学人却成为了经济理论界的主流,于是,全面否定建国以来我国所取得的经济成就,倡导全面照搬西方经济学的所谓“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成为了经济学领域的宠儿。

    虽然这批经济学者头顶着经济学博士、经济学教授等光环,也受过较系统的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熏陶,但这批人正如吴老先生所帖文中所说:“有些经济学教授对经济学教科书上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讲的具体问题统统都知道,但是他们对于市场制度到底是怎样运转的却并不清楚,也就不能够把关于市场经济的系统知识真正传授给学生”。于是,在这批经济学者的主导下,社会上滥用西方经济学的现象;脱离中国实际国情给中国经济发展胡乱开处方的现象,就成为了一部分所谓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嗜好,而我国政府高层领导集体中因缺乏既懂得经济又具备象邓小平、陈云同志那样有杰出政治大智慧的卓越领导人掌舵,使得在那一时期,政府给了这批所谓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受追捧和重用的机会,同时,这批经济学者也自然获得了推销其“经济水货”的机会和职权,随后,我国的社会经济改革特别是国企改革就出现了与改革初衷严重背道而弛的现象。

    1995年以后,在我国的经济界,围绕着如何进一步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课题,出现了各种有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学术观点,一时间,在社会上,那些既不成熟也不科学的并严重伤害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经济谬误和谬论十分猖獗。而脱离国情,脱离民众利益的经济自由化政策的屡屡出台,使得我国宪法所确定的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体系惨遭肢解,许多可以任由执行者自由理解的经济政策的出台,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严重偏差和决策失误,这就导致了国人在经济观念上的混乱,也直接导致了大量国有资产被那些打着改革旗号的不法之徒所非法占有。

    据观察,1995年以后,一些经济学者提出的以下几项有着重大影响,但却显然缺乏科学论证的经济政策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后果:
    1、缺乏全局意识所提出的“离土不离乡政策”;
推行“离土不离乡政策”的直接后果是,各地鼓励村村冒烟办企业,乡镇企业不加选择地遍地开花。而低效率、低水平、低质量的乡镇企业在中国农村到处可见,加上法制建设不健全与管理失控,使得我国许多农村地区成了污染重灾区。期间,因为对我国绝大多数乡镇企业来讲,在微利时代,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的废水、废渣、废油、废气等有害物质,对绝大多数乡镇企业来讲,是根本就没有人力、物力和财力给予妥善处理的,而将这些废弃物倾倒入乡村的河流中几乎是所有企业唯一的选择。于是,在短短的数年里,我国的无数河流成了超级污水沟,而土地、水源等环境的严重污染以及生态失衡现象,已经严重地危害了国家的经济与民众的生计,我国大量宝贵的自然资源被加工成了价值低微的商品,许多假冒伪劣产品也多出自于这类企业。现在,人们无论从经济的、政治的或社会的其他角度都可以看到,“离土不离乡政策”已经产生了严重的恶果,市场经济发展所遵循的效益、竞争和均衡等经济原则荡然无存,试问:面对这种情况,当初倡导“离土不离乡政策”的经济学者现在对此有何感想?

    2、违背中国国情而推出的“下岗分流”、“减员增效” 政策:
自九十年代国家推出“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政策以后,在我国的许多地区,许多国有企业片面理解这一政策并以企业裁员作为企业改革的重要标志,于是,无数产业工人的基本权益受到的严重的损害,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穷数十年时间培养造就而成的雄厚的产业工人队伍,被人为地大幅削减或被毁于一旦,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一方面,大量具有数十年从事工业生产的熟练的产业工人因“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政策的实施离开工业生产工作岗位,另一方面,许多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农村劳动力却替代了许多工人的工作岗位,一时间,这种工人农民职业错位现象成为了共和国的一大奇特现象。在这一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无论是“东三省老工业基地”,还是产业工人力量十分强大的上海市,作为构成生产力三要素中的最重要要素之一的广大劳动者,却遭受到了无情地打击,出现了奇怪的生产者“逆淘汰”现象,也直接导致大量城市贫民的出现,造成了贫富严重失衡的局面。而企业将职工简单地推向社会,虽然微观上讲,企业可能会减少支出,但从宏观社会角度看,“减员增效”政策造成的社会危害远大于企业所得。现在,这一工人大量失业的问题与农村中的“三农问题”交织在一起,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重大的危机,也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对此,人们不禁要问:当初倡导“下岗分流”、“减员增效” 经济政策的经济学者和经济领导人,面对这种政策带来的严重后果,你们有何感想?

    3、很难正确理解和实际操作的“抓大放小”、“国退民进”政策:
“抓大放小”、“国退民进”政策是近年来在“国企改革”中一些“经济学者”倡导并被政府采纳的“国企改革”政策。从这些年各地将此项政策具体落实到“国企改革”所暴露出的问题来看,这些政策因为很不严密,很不科学而给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混乱。首先,对于“抓大放小”政策,人们难以知晓何谓大,又何谓小,相信,不同的人对此有着不同的理解,于是乎,在执行落实“抓大放小”政策中,全国出现了各自理解,层层“抓大放小”的局面;其次,在“国退民进”政策的实际操作中,国资如何退法,民资又如何进法,都缺乏确实可行的法律依据和规则,更无公正公平可言。推行这些政策其必然结果是,什么大的都没能有效地抓好,却造成了国有资产被大量流失恶果。
人们记忆犹新的是,前总理在刚当选总理时的记者招待会上,明确说明了中央政府要抓500家国有大企业,以示抓大之决心。当时,几乎全国百姓都对此信以为真,然而,到了2003年下半年,中央国资委代表中央政府说:“要抓189家国有大企业”,于是,人们开始深感疑虑。2004年3月,又有媒体披露,国资委现在只抓80家国有大企业,而且在这80家国有大企业中,许多要采用股份制形式吸收多种经济成分加盟。就这样,在短短的几年里,人们看到,全国上百万家国企和集体经济企业,都在“抓大放小”、“国退民进”的游戏中被放掉了,宪法所确定的众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实体就这样被逐步地卖掉、分掉和送掉了,亿万民众通过数十年的辛勤劳动所取得的物质成果被社会上的一小部分人利用手中的权利给占有了,政府和民众原本寄希望通过职工作出某种牺牲来成就国企(或集体企业)转改制取得成功的努力并没有能够取得令广大民众满意的结果,相反的,在国企(或集体企业)转改制过程中却出现了大量企业资产的“吏有化”现象,广大民众赖以维持生计,曾经十分雄厚的公有制经济的物质基础成了少数原企业领导层的囊中之物。这种现象的发生,使政府用来支撑和解决全民养老、医疗等体系的经济物质基础变得十分的脆弱,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大量的农民变成居民,我国的全民养老和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会因缺乏物质经济基础的支撑而有随时崩塌的可能,面对如此糟糕的损害广大民众利益的经济局面,试问:当初倡导 “抓大放小”、“国退民进”经济政策的经济学者,以及提出“破窗谬论”、“雪糕谬论”的经济学人,面对这种政策造成的严重危害,你们有何感想?

    4、严重脱离国情且伤害广大民众的“教育产业化”、“国有医院民营化”政策:
综观当今世界,教育和医疗事业作为维持社会稳定和最能体现精神文明象征的两大行业,在绝大多数国家里,都被作为造福民众的福利事业来运作。再穷不能穷教育和救死扶伤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等观念,曾经是深植于中华民族社会中的优秀传统,也是我们民族振兴,提高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然而,近十年来,脱离国情,伤害百姓的“教育产业化”政策和目前社会上的一些经济学人正在倡导的“国有医院民营化”政策,在教育界,造成了广大学生家庭教育成本急剧增加而教育质量未能同步提高的负面结果,相当多的中低收入家庭被那些腐败现象成风的学校里的各种难以负担的子女教育费用支出压得苦不堪言,广大市民不得不为承担超过国情水准的家庭教育费用支出而牺牲其他应有的家庭正常生活消费,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因内需不振而出现了不确定因素。而从“国有医院民营化”政策在一些地方先行实施的情况来看,在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许多民营医院的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严重滑坡,有些已经发展到为牟取私利不择手段坑害病人地步。在“教育产业化”和“国有医院民营化”政策的驱动下,教师和医生这两个曾经代表和体现社会精神文明的崇高职业,现在已经沦为多数民众深感痛惜的道德沉沦重灾区。
    现在,广大民众已经看到,虽然,政府将实行“科教兴国”战略作为基本国策来倡导,但是,面对接受基础教育广大民众还需要付出巨大经济代价的冷酷现实,面对教育高消费现象严重阻断了中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民众对此已无话可说。而在现行的社会道德环境下,“国有医院民营化”政策的推行,也将对广大民众带来可以预料并且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生的危害。试问:当初倡导 经济政策的经济学者,面对这种给民众造成如此严重危害的政策,当初倡导“教育产业化”和现在正在倡导“国有医院民营化”政策的经济学人对此有何感想?
    以上列举的几种“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所倡导的谬论给我国经济造成的严重危害,相信,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对此会有同感。
    目前,中国的经济已经处在一个很关键的时刻,新一届政府为扭转经济乱象而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需要全体国民的积极配合,一切有良知的中国人,包括经济学界的专家和学者,应当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刻发挥积极作用,再不要使广大民众对我国“经济学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作用感到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