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三农问题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体状况与特征
作者:范小玉、且淑芬    发布:2004-07-14    阅读:2527次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如何解决1.7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规模与结构
  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为4.82亿人,比上年增加267万人,增长0.6%,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比重约为70%。从性别上看,男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51.7%,女劳动力占48.3%;分行业看,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74.5%,第二产业的占11%,其中工业为7.4%,从事第三产业的占14.5%。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中18岁以下占5.2%,18-30岁占27.6%,30-40岁占25.6%,40-50岁占24.9%,50岁以上占16.7%,18-30岁人员占比重最高。
  受教育程度情况是:初中及以下程度劳动力的比重高达87.8%。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7.4%,小学程度占31.1%,初中程度占49.3%,高中程度占9.7%,中专程度占2%,大专及以上程度占0.5%。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体状况与特征
  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30个省(区、市)6万多农户、18万多农村劳动力进行的抽样调查,2001年我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量18.6%;当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占劳动力总量的比重为4.5%,当年返回到农业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增减相抵,2001年净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1%,比上年下降4.6个百分点。据此推算2001年农村外出劳动力为8961万人,当年转移农村劳动力人数为1514万人。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较高,边远地区较低。2001年当年转移农村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达到5%以上的有:江西、福建、重庆、四川、湖南、安徽、广西和宁夏。转移比重较低的省份有:新疆、海南、吉林、云南和黑龙江。
  (二)向建制镇和各级城市转移的热度开始降温。2001年农村劳动力转向省会城市的占18.5%,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转向地级市的占17.7%,下降2.4个百分点;转移到县城的占14.9%,下降3.1个百分点:转移到建制镇的比重为8.7%,下降11.3个百分点;转移到非农行业的比重为40%,上升17.1个百分点,当年转移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只有9.2%,比上年又减少4.5个百分点。
  (三)异地农业、工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仍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从转移的行业看,第二产业比重下降,到异地务农的比重有所上升。转移到工业的比例为36.5%,上升0.9个百分点;转移到建筑业的为13.3%,下降4.7个百分点:转移到第三产业的为44.6%,上升1.2个百分点:转移到外地仍然从事农业的为5.5%,上升了2.5个百分点。
  (四)东部地区仍是转移热点。在2001年转向省外的农村劳动力中,转向东部地区的比重为84.2%,转向中部地区的为7.7%,转向西部地区的为8.1%。
  (五)在省内转移就业的比重上升较多,乡内转移人数大增。2001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本省内转移就业的比重达到65.8%,比上年上升7个百分点转向省外的占34%,下降7.1个百分点。转向外省的劳动力又以就近转移为主,如流入北京的以河北、河南为多,流入上海的又以苏北为最多。就近转移的背后有经济成本在起作用:转向国外的占0.1%。2001年农村劳动力在乡内转移的人数占当年转移总量的比重为35.1%,上升了10.2个百分点;县内乡外转移就业的占15.4%:转移到省内县外的为15.4%。
  (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方式上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盲目性。目前农民外出就业以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为主。据调查,2001年农村劳动力通过有关部门或亲属有组织进行转移的占27.8%,其余人员的转移仍然属于自发进行。
  (七)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这些转移的劳动力绝大多数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性转移。兼业长短因家庭劳动力的多寡与从事劳务收入的高低而且不同。农村劳动力兼业转移人员在外工作时间1-5个月比率为3.4%,而在本乡从事非农行业1—5月的比率为18.3%。
  三、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面临着诸多困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增农村劳动力数量巨大,待转移劳动力数量众多。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劳动力总量大、增长快,仅每年新增的农村劳动力就有几百万人,劳动力资源的增长远远超过了社会生产的需求,劳动力明显过剩。据最新的模型测算,我国目前大约有1.7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待转移,占现有乡村从业人员总数的35%,就业压力相当大。
  (二)入世对我国第一产业的就业格局将造成较大冲击。根据协议,我国在2005年将完成入世的各项承诺,入世虽然有利于对外贸易的长期稳定发展,但从短期看,入世将使第一产业就业机会减少。入世后,从国外进口优质低价的大宗农产品,可能使我国粮食和棉花价格在国际市场的压力下走低,影响农民收入,进而影响农村就业,如果按进口3%的粮食计算,同比减少的就业机会约上千万个,这将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三)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减弱。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发展迅猛,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六五”时期,乡镇企业劳动力就业人数平均每年增加552万人;“七五”进期,平均每年增加596万人;“八五”时期,平均每年增加688万人:而1995年以来,随着乡镇企业有机构成和吸纳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接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趋于减少,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减弱,平均每年仅增加90多万人。
  (四)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而且呈现下降的趋势;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在2001年当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当年转移总量的比重为23.5%,比上年上升4.7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的比重为62.9%,下降2.2个百分点: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比重为10.2%,下降1.1个百分点: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比重为0.7%:经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比重为12.7%;下降12.4个百分点,这样素质的人员只能从事较为低级的劳动,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
  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一)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契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供给已经摆脱了长期短缺的局面,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成为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充分利用这次退耕还林、还草等结构大调整带来的机遇,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篇大文章。目前我国中低产农田占现有耕地的2/3,综合开发的潜力非常大。通过合理垦殖、综合治理、技术改造等多种形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可以增加大量的劳动就业机会。
  (二)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我国农村第三产业主要集中于交通运输和商业饮食服务业上,二些农村亟需的第三产业如科技服务、技术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等行业发展严重不足,潜力很大,此外,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以休闲。观光、度假为内容,大力发展旅游业,以促进城郊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容量。
  (三)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增强转移劳动力的市场竞争能力。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大城市为了控制城市转移人口和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对素质较低的体力型民工进入做了一定的限制。为此,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以增强劳务输出的竞争力。从近期看,要着重抓好外出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和输入地企业的要求,定向举办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班。
  (四)大力开拓国际劳务市场。我国劳动力资源占世界劳动力资源的五分之一,而劳务输出仅占世界劳务输出总量的3%左右,两者极不相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放宽政策,开辟多种渠道,共同开拓国际劳务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