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全球性的国际经济组织在讨论世界经济问题的时候,往往着重讨论美、日等国的经济,而并没有将中国经济作为世界经济的范畴看待,它们并不认为中国是世界经济大国。中国经济是在讨论区域经济的时候才被提到,属区域经济这一档次。但是,现在这些组织在讨论世界经济的时候,则将中国的经济同美、日等国的经济相提并论,中国已被视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世界经济大国。应该说,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速度之快是我们始料不及的,因而我们现在还没有极为有效的应对战略,尤其是有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中国企业竞争力与其世界经济地位形成反差 中国经济已经上升为世界经济,这已是全球的共识,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却非常低下,甚至没有全球性的大企业,这一点我们连印度都比不上。也就是说,虽然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正在快速上升,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却并没有随之上升,同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快速上升相比,中国企业竞争力却明显与其不相匹配,这两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种反差表明,中国经济仅仅是以市场广阔和劳动力便宜而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而并不是因为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并不是因为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因而中国并没有充分享受中国经济及世界经济发展的太多好处,这是非常不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的,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为什么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不高,尤其是核心竞争力不强,从而没有形成全球性的大企业?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我们现在还存在着严重的企业性质歧视,有些效益好的有希望走向全球的民营企业得不到应有的支持,而有些亏损严重甚至应该破产的国有企业却受到各种保护,浪费了我们非常稀缺的资源,从而使有希望成为全球性大企业的企业却没有发展起来,而那些本应破产的企业却仍然负效益地存在着。 第二,没有良好的能促使企业快速发展和扩张的环境,主要表现为:一是没有一个发达的融资体系,企业无论是间接融资,还是直接融资,都比较困难,尤其是存在着行政性货币资源的配置体系,从而严重地阻碍了市场对货币资源的高效益配置;二是没有一个高效的产品流通贸易体系,产品无法快速的流通,不仅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都不发达,而且营销团队、营销机构、营销物流等都不发达,尤其是信用制度非常缺欠,阻滞了产品快速流通的行政性及非行政性壁垒严重存在,企业无法在市场扩张的基础上快速发展;三是没有一个良好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无法获得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因素的原创性技术,从而导致企业无法通过技术创新而快速扩张,使得企业失去了快速扩张的技术基础。 从上述分析可见,我们要使中国的企业提升竞争力,尤其是使得一些企业成为全球性大企业,从而使中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能同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一样不断上升,我们就必须做到这样几点:一是放弃各种形式的歧视民营企业的法律和政策,把效益作为评价支持企业的惟一标准,全力以赴支持那些有希望成为全球性大企业的民营企业快速发展;二是推动融资体系的创新,形成快速和高效的融资体系,使企业能够顺利地获得资金要素;三是形成快捷和顺畅的产品流通贸易体系,使企业的扩张和发展拥有雄厚的市场基础;四是建立高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能够顺利地获得技术创新的支持,具有扩张和发展的内在核心竞争力。 经济资源边界约束制约中国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国经济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并未根本改变,属于高耗性经济,即经济增长以对资源的高消耗为代价,例如2003年中国电的消耗量占到世界耗电量的13%以上,石油的消耗量占到世界耗油量的26%以上,钢的消耗量占到世界耗钢量的30%以上,煤的消耗量占到世界耗煤量的30%以上,水泥消耗量占到世界耗量的55%以上,等等,中国经济虽然各种资源消耗都非常之大,但中国经济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却仅仅为4%。这种高耗性经济增长,不仅会受到中国资源边界的限制,而且也会受到世界资源边界的约束,因而必然会引起世界的关注和抑制。这种以资源高耗性为基础的经济增长,虽然已经使中国经济上升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是很难以较长时期维持的。 因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经济虽然已上升为世界经济,但是我们很快就会受到资源边界的约束,资源短缺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为此,我们必须要做到两个方面的应对:一是尽快改变高耗性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提高资源效率,以较小的资源消耗而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二是把资源战略作为重要的国际化战略,经济国际化必须以资源国际化为基础,从而实行多国化和多元化资源开发战略,而且增强中国有效使用世界资源和保护资源的能力,维护中国应有的公平使用世界资源的权力,从有效使用世界资源的角度调整和完善中国的外交战略和贸易战略。 中国融入世界经济要求中国产业结构加快升级 中国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是以中国劳动力便宜为基础的,也就是中国经济是通过以劳动力便宜为特点的成本优势而融入世界经济的,因而中国的产业链基本上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而并不是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因为中国劳动力便宜,所以中国以劳动密集型的方式进入世界经济之中,这是由中国现阶段的国情决定的,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对此我们不应有所非议,但是我们如果长期以这种方式融入世界经济,那就必然会带来这样一个结果:一方面,我们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强,国际市场的任何变化都会对中国国民经济有影响;另一方面,我们却对世界经济没有影响力和控制力,因为我们没有原创性技术,从而没有核心竞争力。劳动力便宜的成本优势,虽然也属于竞争力范畴,但是并不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以技术优势为特征的,尤其是以原创性技术优势为特征的。因此,核心竞争力表现在产业结构上,就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因此,中国要长期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就必须在继续发挥中国劳动力便宜的成本优势的同时,要注重技术创新,推动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从目前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上升为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结构。为此,我们应该坚持国家是科学创新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的战略,将技术创新的活动转移到企业之中,从各个方面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国家通过科学创新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尤其是应该注重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将是中国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民营企业普遍反映技术创新方面国家支持不够,但国家每年却要为技术创新而支付大量财力和物力,这表明中国技术创新的体制有问题,必须尽快改革技术创新体制。 中国经济体制对经济发展的阻滞仍很大 中国经济虽然已经上升为世界经济,中国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经济大国,但是中国经济运行的规则及经济体制,却并未完全国际化,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阻滞还很大,因而我们应该在中国经济上升为世界经济的同时,尽快推动中国深层次的体制改革,在经济活动中实行国际规则和国际准则。 国际规则和国际准则的内容很多,但核心内容有四条:第一,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机制,任何资源都要由市场机制配置,因而反对任何形式的垄断,尤其是行政性垄断,行政性垄断不仅破坏了市场经济的高效运行规则,而且还会带来影响社会稳定的腐败;第二,社会评价企业的惟一标准是效率,谁的效率高,就应该支持谁,这里没有任何意识形态方面的歧视;第三,政府是为企业服务的,政府的经济性管理和审批权力要受到最大限度的约束,政府不具有经济性审批功能,而且政府的任何经济行为都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第四,法律和信用是任何经济主体的“上帝”,整个经济活动是建立在法律和信用制度的基础上的,国民经济表现为法制经济和信用经济。 由上述可见,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一是要消除各种垄断,尤其是行政性垄断,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二是要以效率为准则,消除各种非效率性的歧视政策,尤其是消除对民营经济的各种歧视;三是要深化政府体制改革,政府要从以管为主的格局上,转向以为企业服务为主,最大限度地限制政府在经济领域的权力;四是要加快法律与信用体制的建立,形成法制经济与信用经济。 应将外资依赖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中国经济上升为世界经济,与外资的大量进入有很大关系。应该说,在对外开放中,吸引外资是我们的一个重要战略,对此我们不应有所怀疑。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中国经济对外资的依赖性极强,甚至GDP增长及就业等都要极强地依赖于外资时,而外资的撤资,就将会极大地影响到中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假若出现此种情况,我们将如何保证中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外资,既发挥外资对中国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又能在外资的撤资时而不至于影响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就成了我们必须要研究的问题。 我认为,我们在吸引外资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利用外资,但又不能对外资有过度的依赖性,也就是说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要通过外资的引进而带动中国经济的提升,不能单从就业、税收及GDP增长上考虑引进外资,而是要考虑外资对中国经济的提升作用,从而处理好引进、利用和依赖的相互关系,确定好依赖度,将依赖程度控制在应有的范围内。同时,我们要注意满足外资所要求的法律及信用体系,使外资深层次地融入中国经济之中,外资若撤出,对其自身也是巨大的损失,甚至其损失超过我们,从而实现利益的共损与共赢,以保证有利中国经济发展。考虑到外资进入中国,是因为中国有与别国相比,有着某些方面的比较优势,因而应通过对中国一定时期的比较优势的分析,而确定我们引进外资的战略,使引进外资的战略同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融为一体。 要协调好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关系 在国际经济及国际事务中,无论哪个国家,无论哪个民族,其地位都应该是平等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有些人眼里,国家及民族的地位是由其经济力量决定的,甚至有些人有民族歧视倾向。因此,国际上有的人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中国经济上升为世界经济的现实,表现出极为不快,在他们的眼里,好像中华民族就不应该强大,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有人总是诬蔑或丑化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各种污水泼向我们,一会说中国经济泡沫,一会又说中国经济输出通缩,一会又说中国经济输出通胀,甚至说中国经济发展会威胁到别国的安全。 对于国际上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我们应该坚决地给予痛击,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因为有些人不了解中国经济,会在这种非议中不明真相地跟着别人走,从而会形成一种思潮,这对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是极为不利,因而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如何认真对待?我认为除了我们实事求是地宣传中国经济外,有三件事情必须要做:一是在国际交往中坚持法制和诚信的原则,信守国际规则,使中华民族成为以法制和诚信性为基础的民族;二是要不断提升中华民族的素质,无论从行为及言行上,都要向世界展示一个优秀民族的风采,从而使我们的民族素质与中国经济发展相匹配;三是要推动民主和完善产权制度,使中国的人权状况是世界一流的,从而使中国经济成为充分体现人权的经济,把以人为本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