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半年调控政策分析
1-5月各项宏观经济数据表明,去年年中特别是今年3-4月份以来,采取了包括适合中国国情的行政措施等各项调控措施,调控效果已很明显,局部热的现象正在降温,经济正在向稳定发展的方向转化。预测下半年调控效果将进一步显现.
针对上半年投资增速的直线下降,随着下半年调控政策的进一步改善,加上去年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投资基数下降较快,今年二季度在强烈的宏观调控政策“高压”下,各地收敛了强劲的投资势头,到第三季度,投资增速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正常反弹,投资直线下降的速度要趋稳定,对此要有心理准备.如果出现此情况,这并不意味上半年宏观调控的失败.我们要巩固调控的成果,但也要全面、客观地分析宏观数据.
二、对全年有关宏观数据的预期
6月份的数据尚未公布.根据上半年的经济走势与下半年宏观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我们预期:
GDP:一季度9.8%,受去年同期“非典”时期基数较低的影响,6月份11%,上半年预计约10.5%.下半年如果调控措施得当,尽管短期内煤电油运仍然偏紧,但受上半年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影响,第三季度会有所下降.全年仍可达到9%.
物价:在PPI方面,1997年以后中国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走势与美国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趋于同步。1997年前中国价格传导的理论和经验说法已不能完全套用于中国目前的经济。就中国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的变动幅度而言,去年中国本身因素处于领涨地位。今年美国经济复苏强劲,预计今年及明年美国经济将领涨中国的PPI。全年的PPI为5%左右。
在CPI方面,6月份比5月份高些,为5%左右,但环比的降幅将超过5月份,5月份为0.1个百分点,6月份为0.5到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新鲜蔬菜和夏粮上市。全年仍可维持我们年初的预期,为3%-4%,主要是粮食因素推动。
三、投资增速下降有些意外
上半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月份53%、3月份43.5%、4月份34.7,5月份仅18.3%,剔除价格因素为10%左右。6月份可能还会低些。在短短的3个月内,投资降速如此之快,是近10年来没有的。因此,有人担心调控已经到头或者过头。
如果投资统计数据是完全真实的,如果下半年不及时纠正基层银行和有关部门和地方在落实行政调控措施中的一些片面行为,如果不在相关政策落实及政策宣传上做出适当的改善,下半年投资增速可能跌得更深,经济难以避免硬着陆。
有人怀疑近几个月投资数据有假、不真实。其理由是在实体经济方面的煤电油运紧张状况并没有出现明显好转。因此,不能排除采取更紧的政策。
我认为,不能完全排除投资数据中有少量的“政治统计”的虚假成份。但必须看到,投资增速的下降趋势是非常明显的。理由是:(1)5月份工业增长明显降了下来。4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1%,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5月份同比增长17.5%,环比又下降1.6个百分点。比2月份最高值下降了5.7个百分点。而且去年5月工业增加值增长是全年的最低点仅13.7%,今年5月,在低基数的水平上又实现快速下降。(2)库存增加速度在加快,出现了库存增加比工业增长快的情况(4月同比上升18.9%,提高9个百分点)。(3)应收账款出现增长(4月同比上升17.7%,提高6.8个百分点)。(4)PPI环比下降,减少了0.6个百分点。
四、下半年政策走势
总的思路:仍然会坚持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方向,努力巩固上半年宏观调控的成果。鉴于经济生活中“有热有冷”的复杂性,在保持目前政策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会进一步强调全面落实而不是片面落实国务院政策措施的方针。重点要落实“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方针,既要防止严厉禁止项目的反弹,又要防止经济活动中正常资金需求的不到位,切实纠正某些“一刀切”的现象。
对严禁项目仍然会严加审批控制,对土地市场和拟建、在建项目仍然将抓紧清理整顿。会加快落实增加煤电油运供给的政策措施,检查落实支持“三农”的政策措施等。
结合对拟建、在建项目的清理,对五大控制行业之外的投资项目,经严格论证,符合相关条件的,应给予“松绑”支持。结合对土地市场的清理,对符合国务院有关用地的规定,在严格甄别的基础上,有控制的逐步放开审批。
通过相关措施,要求各商业银行要全面落实适度从紧、区别对待的方针,不能片面理解。杜绝“少贷少犯错误,不贷不犯错误”的思想,杜绝对在建,拟建项目一律叫停的简单做法。提高贷款审批权上收后审贷的效率性。要求商业银行自觉加强全球化背景下行业发展趋势和商业供求市场的分析与研究,提高避免经济周期和政策调整风险的自觉性。
在进一步完善经济、行政、法律手段的组合效应,逐步减弱行政手段负面效应,继续密切关注经济走势,同时加快投资体制改革。随着各项条件的成熟,逐步撤行政手段,上市场手段。
为防止经济大起大落,贷款规模的收缩会有个过程。在努力完成央行年初的2.6万亿元信贷规模指标过程中,要同时兼顾其他宏观经济指标的实现状况。计划指标是可以调整的。至于加息问题,重在进一步观察。美联储第一轮加息已开始。中国不同于美国。即使加息也不能简单学格林斯潘,如果要加,加25个基本点恐无济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