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都经济圈与京津冀大城市群的现状、趋势与问题
1、京津冀大城市群是我国的三大城市群之一
① 已具雏形。1957年,法國学者戈特曼提出了”大都市带”的概念和形成的基本条件.他认为:一是区域内有比较密集的城市;二是区域内有相当多的大城市形成了自己的都市区,而且核心城市与都市区外围地区有密切的社会联系;三是有便利的交通走廊把核心城市连接起来,各城市间没有间隔,联系紧密;四是必须有相当大的总规模,人口在2500万人以上;五是属于国家的核心区域,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
如果按照这一标准衡量的话,我国目前只有京津唐、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具备形成这种大都市群的初步条件3。
实际上,大都市群的形成有着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古代的人口和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晋、宋、唐时期出现多次人口、经济和文化的南移高潮。虽然京津唐、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城市群是在近现代才形成的,但是,形成这样一种格局的深厚的历史积淀是无法改变的,也是历史赋于我们的一笔财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从国际竞争的角度看,一个国家真正能够参与到国际竞争中的实际上是大城市、大城市圈、大城市群。就是说,21世纪国际竞争的真正主体应该是大城市圈、大城市群。机遇在呼唤,我们不能再等待。
首都经济圈也应该在京津唐大城市群的这样一种迎接全球竞争挑战的理念下去考虑。
②三大城市群发展的内在驱动因素。迎接全球竞争的挑战是三大城市群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外在驱动因素。在强调其重要性的同时,还必须看到我国发展中内在的驱动因素。
第一,区域发展板块和城市群形成的大背景,是我国的工业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最终消费的升级与结构调整,使工业化的驱动力大大加速,这是形成新阶段的一个主要内因。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快速发展,老百姓的生活得到大幅提升。在收入差距逐步拉大的情况下,收入较高的地区和群体已经从万元级消费开始进入以住房和汽车为代表的十几万、几十万的大额消费阶段。汽车和住房都是以重工业为支撑的耐用消费品,在强有力的最终消费支持下,我国的工业化进入了钱纳里模型概括的工业化的第三阶段,即以资本品工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从发达国家的发展进程来看,一旦工业化进入重工业大发展的第三阶段,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将会出现一个相对较长的快速发展时期。
近些年来,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了很大的力量,建成了一大批交通、能源、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这些建设一方面对重工业提出了巨大需求,另一方面在重工业对基础设施依赖性较大的情况下,也为重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国也在以网络化和信息化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中,下力气抓机遇,为现代制造业在我国的兴起,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应该说,我国在进入工业化化新阶段的过程中,比较稳步地增强了我国的工业竞争力,同时,制造业的定位,已经站到了全球化这个平台上,瞄准的是世界制造业中心。这种战略定位是迎挑战、抓住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历史性机遇的结果。
世界制造业中心要求有一批世界性的行业顶级企业。他们必须具有可以在世界竞争中立足的核心竞争力。而产业的区域集聚则是现代制造业形成这种顶级企业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第二,我国城市群形成的另一大背景是我国城市化过程的加速。
1978年以来我国的城市化速度明显出现逐步加快的趋势,特别是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的规模大步进行。预计在今后的20~30年内,大部分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将会转移到城镇。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人口大迁移,其规模是世界史上经历过这一过程的所有国家都望尘莫及的。有的学者预测,到2030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都将形成一个人口总数为3亿的高密度空间4。预计华北与环黄渤海大城市群的人口规模也不会少于这个数字。
发达国家的人口迁移不仅没有如此规模,在时间跨度上也较长。我国是工业化的后发国家,赶超型工业化的进程不可能给我们那么多的时间去从容地应对这种前所未有的人口大迁移。我们不仅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走过工业化先发国几百年走过的道路,还要应对劳动力从农业几乎同时向所有现代产业进行转移。就是说,区域经济和三大城市群必须具有相应的城市功能和产业集聚的支撑,才能承载大规模转移的人口。也可以说,我国加速的城市化进程,要求新阶段的工业化为其提供产业支撑,而城市化形成的大规模人口的空间集聚,也为新一阶段的工业化准备了产业集聚的条件和空间。
总之,农村人口对现代生活模式和水平的渴望,将和城市人口对更高收入水平的追求汇成一股巨大的能量流,形成现有城市群和新城市群发展的无法抗拒的力量。总之,我国的城市化加速形成的激流和巨流,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城市群快速成长的重要内在推动力。
2、京津冀大城市群与首都经济圈形成中存在的的最根本问题
京津冀大城市群主要指的是以京津唐为骨干的城市群或城市圈。应该说,这一大城市群目前已经具有北京大城市圈和天津大城市圈,和唐山城市圈。但是,大城市圈之间的紧密关系并没有建立起来。最主要的原因是:
①北京虽然已经形成了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格局,但是第三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尚未完成,新兴第三产业的主导地位还未完全确立,其与第一、二产业的高效链接与融合还有待进一步培育。所以首都经济与京津冀其他城市的差异性尚未展开,其独特的辐射力还没能充分发挥作用。
②除北京外,其他各地产业结构雷同,形不成具有层次结构的产业集聚。
③计划经济下的行政区划意识还比较强,跨行政区进行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机制目前尚没有形成。
④京津冀大城市群中,国有经济比重比较大,私营和民营经济的成长较长三角、珠三角弱得多。目前国有经济改革还处于攻坚阶段,最活跃的私营和民营经济还没有足够的力量由下向上打破行政区划的空间限制,进行跨行政区域的行业集聚和整合。
在以上多种因素的作用下,目前的情况仍然是各城市单打独斗,形不成互联互动的城市群。2003年9月17日的经济日报第四版上,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饿着肚子”忙扩建》,说得是在环黄渤海的640公里长的海岸线上,从南到北密集的四大港口(天津、秦皇岛、京唐和黄骅港)的扩建问题。这四大港口目前都吃不饱,但仍在进行“大跃进”式的扩资和重复建设。这不仅造成了吞吐能力的闲置和浪费,还必将形成区域内的恶性竞争。
为了适应加入WTO以后的竞争格局,不少地区的高层决策者已经意识到,以行政区划为界的国内竞争过时了,以产业集聚为支撑的区域联动和大城市群正在成为世界竞争舞台的主体。长三角和珠三角中的各大城市都在找准各自模式的基础上努力寻找区域合作的路径和空间,用合作博奕替代恶性竞争,加速区域经济的优化和提升,正在成为一种识时务的战略。京津冀的区域整合战略也应当抓住机遇,尽快出台。
二、促进首都圈与京津冀大城市群加速形成的政策建议
1、北京、天津等大都市圈的规划与建设,都应当放在京津冀大城市群的基点上与以考虑。这是一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加剧形势下审时度势,在发展理念的重要变化
如果把北京放在这一角度来看的话,应该说首都圈要因“势”而动,而这一“势”就是:
①首都的发展正在形成了强大的聚集、辐射功能;
② 首都的发展需要产业的梯度转移;
③ 首都的发展需要产业集聚;
④ 首都的发展需要区域联动;
⑤首都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的优化。
首都圈的规划与建设要全面考虑以京津冀大城市群为龙头的产业集聚和产业带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这不仅有利于北京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避免大都市发展中出现的城市病,更重要的是还将奠定北京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竞争地位。
2、京津冀大城市群的功能定位
从我国目前正在崛起的三大产业带的情况看,长三角和珠三角正在以蓬勃之势打造“中国制造”的东南板块,华东南四省一市(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上海市)制造业的产值2002年已经占到全国制造业产值的49.4%,拿下了中国制造的半壁江山。
在世界经济的大调整中,抓住制造业正在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梯度转移的机遇,发展现代制造业,构造世界性的制造业中心,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首都大城市圈和京津冀大城市群如何抓住这个机遇期,构造区域经济的制高点,在未来的世界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已经迫在眉睫。
在与世界经济大调整的互动中,我国经济结构与空间布局也在进行调整。在这种迅速发展的动态中,三大经济带都有一个功能性战略定位问题。但是,我们认为,首都大城市圈和京津冀大城市群的发展有着与长三角和珠三角非常不同的特点;区域性合作和协同发展,从观念到实际操作,都比长三角和珠三角要慢一些,也和对这种特点的认识有关。下面的思索虽然还是理论层面的问题,但是基本问题不说清楚,是难以形成战略性政策的支撑体系的。
①北京作为首都,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产业结构大调整,已经从一个典型的重化工业城市,变为全国唯一一个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在2002年超过60%的城市。在全国领先团队步入工业发展的第三阶段,即重化工业为主导的新阶段之时,北京不可能再重走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回头路,那么战略性步代该如何迈出,又如何在首都大城市圈和京津冀大城市群中发挥龙头作用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北京为了支撑首都的功能,已经有了比较发达的第三产业,开始显露出某些后工业化时期的特征。但是,即使如此,它也是先头兵,不可能完全脱离进入重工业化过程的主力部队。它的第三产业将以为后续大部队服务的新型第三产业为主导。
②如何审视新兴第三产业在未来经济中的作用:
一是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进步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是促进社会分工的扩大和深化。随着分工的细化,各经济部门间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性的强度也加大了。体现各部门内部相互联系的一个个专业性很强的服务部门逐步从生产各阶段自然分离出来,形成新的服务行业。生产的全过程都有这种专门服务的分离。比如生产的“上游”阶段,分离出来的专业化服务有:投资和新产品生产的可行性研究;风险资本;产品概念、品牌设计;市场接受程度与容量的研究、咨询服务等等。在生产的“中游”阶段,与生产本身结合在一起的有:质量控制;设备租赁;后勤供应;保存和维修服务等等。与生产并行的有:会计、人事管理、电信、法律、保险、金融、安全服务等等。在生产的“下游”阶段,有广告。运输、销售、售后服务等等。5可以看出,这其中已经包括了众多的生产性服务。与生产现代化并行而兴起的这些服务业称为新兴服务业,以和仅为居民生活服务的传统服务业相区别。总之新兴第三产业的崛起是科技革命促进社会分工逐步细化的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在以现代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化第三阶段,这种分工细化过程也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的程度,同时是一个国家科技现代化的标志。
二是如果仅仅看到诸多生产性服务从生产性企业分离出来,融入了第三产业的服务行业流,认识到此还是不够的。从近年来的趋势看,第三产业所复盖的领域,有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知识流、技术流、人力资本流等等,这些社会资源在新兴第三产业的运作中已经逐步流动化,这些活化的资源在新机制驱动下的聚集和流动,不仅囊括了生产领域各部门内在联系的方方面面,而且通过高效的资源配置,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在资源配置上的主导作用,已经彻底改变了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地位。区域经济的迅速突起,也将得益于资源的活化和配置上的高效。
三是“知识经济”或称为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主的“新经济”的兴起,对第三产业的作用更要拭目以待。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在进化中不断地演变:从自然资源、劳动,到资本,而在近半个世纪的工业化进程中,则逐渐转向科学技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在世界各国取得重大进展,引发了工业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技术进步的主导作用在明显提高,并以强劲的态势推动着经济的增长。随着资本、劳动与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角色的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化也将向更高层次演进。在这一过程中,知识密集型服务日益起着把技术进步转化为生产能力,强化国际竞争力的作用。这些顶尖服务的人才的流动和聚集则直接关系着高科技中的核心技术掌握在那些国家的手里,哪些国家可以控制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四是新兴第三产业中的一些行业,特别是信息和金融,涉及国家的主权、机密和安全。所以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到重要的战略高度。
总之,第三产业已经不再是仅为居民生活服务的一些传统行业,其中新兴服务业,不仅包括居民由于生活提高而新产生的一些消费的服务需求,还包括生产性服务,而且其已经逐步上升为第三产业的主体。同时第三产业还在活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上起着独特的作用。
现代制造业需要新型第三产业服务相匹配。预计新世纪的头二十年里,北京第三产业将完成内部结构调整。新兴第三产业的布局也将快速适应现代制造业的布局。
③随着传统产业的世界性梯度转移,发达国家将在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展开新一轮的竞争和市场争夺。权威人士预计:以IT为主导的的信息产业将从技术创新转向技术扩散;而下一轮技术革新的制高点将在生物技术产业。到2002年底,全世界生物企业主要分布于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瑞典和瑞士八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只有印度进入竞争行列。在这一领先行列中,仅美国的生物企业就拿走了全球收益的3/4。
预计首都将以其深厚的研究力量和高科技产业的实力,在新一轮高科技产业的全球竞争中找准目标,奋起直追。
④在京津冀大城市群中,北京与其他城市将显示出较强的差异性。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北京将以第三产业的辐射力见长。新兴第三产业对跨入工业化新阶段的区域经济协作,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的集聚的领航以及保驾护航作用,将使首都经济圈和京津冀大城市群以崭新的面貌和实力,步入世界区域竞争的行列。
3、战略:整合“双子星座”,形成京津冀地区区域龙头
从目前大城市群或区域产业布局的发展规律来看,以一个大城市为核心,若干个具有专业化产业分工的中小城市或镇形成外围状的幅射区域,从空间上看,宛如一种鸟巢状的分层结构。区域资源按照产业链合理配置。
但是,京津唐地区却有两个直辖市,人们称之为“双子星座”。吴良镛教授称之为“双核”。权威人士认为,大城市群的活跃与世界级竞争力的形成,关键在于是否有世界级的超级城市作为龙头或内核。北京和天津虽为“双核”,但是2002年这“双核”的GDP值(北京的GDP值为此3130亿元;天津的GDP值为2000亿元)只等于上海一个“核”的GDP 值,更称不上世界级。所以只有“双核”共同协手,共筹共建环渤海地区的京津唐大城市群,才能争取尽早进入世界竞争的行列。
北京以第三产业为主导,天津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应该强化这种差异,并在这种不同构的情况下形成优势互补。
应该看到,我国北方大城市群发展的滞后已经影响到整个经济的竞争力。迫切需要整合,需要在历史已经奠定的基础上,整合我们可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空间,形成有利于大城市群形成的社会协调机制。
4、强化城际间的交通网络
在整合“双子星座”,形成京津唐、环渤海地区区域龙头的大战略已定的情况下,首要的任务是强化京津唐城市之间的交通网络,迅速完善大城市群之间的交通功能。同时,推动要素资源沿这些交通网络便利而有效地流动起来,形成“点线布局”大中小城镇相结合的经济带。
有一点必须引起注意:从世界大都市群的发展来看,以汽车为主的交通骨骼已经不可能支撑起高密度城市群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应该尽快形成以通勤铁路和高速铁路以及地铁为主的高速轨道交通体系。目前北京与天津之间的火车一天只有十几个班次,与东京至大阪的新干线高峰期几分钟对开一班不能相比6。
北京市的城市交通也要从北京经济圈的角度进行重新思索。城市群是以区域内各主要城市的城市圈的扩大,经济的幅射力加强为基础的。近年来北京的交通网络及其功能有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如果以目前城铁速度这准的话,一小时的通勤圈仅为32.8公里,不仅低于高速交通网的50~70公里/每小时,更低于目前世界级大城市群的100公里通勤圈。
可靠消息指出,在天津和北京的协同发展上,有关方面已经有了思路。据悉,加强京津合作,改善两市之间的交通,已成为两市领导人的共识。两市已在酝酿策划京津唐城际铁路专线,增建2条京津高速公路,接通京津塘轻轨交通等建设方案。
城际间的交通网络是形成大都市圈的基本条件,京津唐城际间的交通网络的完善与强化,将成为京津唐经济迅速整合的加速点。
5、弱化行政区划,强化市场功能,培育新的经济区划的合作机制
在阻碍大城市群形成的因素中,行政区划已经成了各界具有广泛共识的最重要因素。原因在于:
①我国各级行政区划划分严格,行政管理以行政区划为限,已经成了一种定式。
②政府对区划内的经济活动干预过多、过大。即使在经济改革已经深入的今天,由于京津唐地区国有经济份额较多,国有经济改革难度较大,从而使得行政对经济的干预程度难以降低。
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分灶吃饭”的财税体制,从利益机制上刺激了地方对经济的控制管理。从地方的经济利益考虑,以财权为中心的各自为政自有道理。
在这样的体制下,我国的地区经济具有十分强烈的地域属性也就不奇怪了。大城市群要求各大城市圈的功能有科学地分工,在分工基础上形成紧密地协作。这些分工与协作并不以地域属性为界。这就要求打破这种长期形成的以行政区划为资源配置限界的体制,在大城市群的建设中引入、培育区域合作机制。应该说,这种新的合作机制是我们所不熟悉的,必须进行大胆探索。既要考虑市场运作机制,也要考虑非市场运作机制,因为市场也有失效的领域,不是万能的。可以预料,这对我国的行政体制将是一次巨大的撞击,同时也是对市场功能的强化。我国的三大城市群都将接受这一洗礼,能够顺势而动者,将在改革中成为世界级的竞争参与者。
6、促进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与产业带的形成是大城市群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目前京津唐地区并没有形成能够凝聚本地区大中小各类城市的这种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带。
形成产业带的基础是专业化分工。目前这个地区形不成专业化分工的原因主在有两点:
一是群龙无首。虽然北京和天津都想成为龙头,但是都不具有龙头式的企业或行业,经济幅射力不强。两个“双核”又存在着强烈的竞争动机,互补合作的动力不足。这状况如不彻底改变,就会形不成核心城市,带不起这一地区的城市群。
二是在核心城市缺失的情况下,虽然环渤海地区围绕京津唐的诸多城市都处于城市开发的热潮中,但是都还没有从区域经济,从大城市群的角度去审视和规划,仍盲目地以能源和重化工为主,形成结构雷同,相互之间进行低水平的恶性竞争。这种内耗式的开发,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这两大问题是京津冀城市群成长不起来的关键。而解决这两大问题的牛鼻子,是京津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变内耗式的竞争为合作式的竞争,把单打独斗变为京津唐城市群的真正的“双核”。
长三角和珠三角已经以积极的姿态,冲破行政区划,打造跨区域经济带,撑起“中国制造”的半壁江山,京津冀也没有时间再等待了。
7、产业整合与集聚,要同时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的生态产业链的形成
华北地区是水资源的匮乏区。水资源是制约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硬板的约束条件。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建议:
①产业集聚的战略要以生态产业链的形成为基本条件。为不仅要求主导产业的上、下游之间,整体与零部件,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之间相互依存、合理衔接,还要求其以本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立符合生态平衡的产业链。
②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产业的集聚要考虑相关带动的人口集聚。因此,空间格局以及空间规模的经济,首先要把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性给予充分地计算和考虑,正确处理人地关系和人与生态的关系。
③在充分认识水资源短缺的制约性的同时,要看到华北地区水务市场的重要性。大城市群的建设,可以首先协同培育水务市场。这一领域与区域高速交通网络的形成同等重要,而且商业前景要比前者更为看好。
④以人为本,通过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的合谐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这种发展观要作为一种根本的理念深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应该说,这也是一种核心竞争力。
8、以信息化促进区域规划和决策的科学化
在城市化激流澎拜的形势下,以信息化促进区域的战略规划和区域决策实现科学化、使资源配置合理化,是当务之急。以地理信息为主的大城市群基础信息系统不是可有可无的。特别是在人的大规模迁移,形成区域聚集,城市的发展快步加速的情况下,城市的、以及城市之间的人口管理、地籍管理、交通管理、投资与基础设施建设,如果没有动态的确切信息,如果信息系统不能走在前面的话,势必影响城市群的战略选择和正确决策。
由于城市与城市群的有关信息大都具有明显的空间定位特征,所以,以地理信息系统为主干的城市与城市群的信息系统,应该说是城市与城市群社会、经济活动的神经网络,是现代城市和城市群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以前只要记住若干组数据就可以大致明确城市或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势的话,在大规模的人流迁移,城市建设十分快的今天,以往惯性的思维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了。
以地理信息系统为主干的城市信息系统,从80年代初期在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立项,到首先走向沿海城市;从面向土地资源管理到面向城市规划,再到面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已经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磨合,不断创新,成为不仅具有存储、查询、检索功能的空间信息载体,还具有了模拟、评估和科学预测的功能7。显然,这对于现代城市或城市群的建设与管理是一种必要的智能工具。
从目前多数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来看,还局限于土地资源管理。虽然在交通、通讯、火、气管网等方面,已经从静态记录开始走向动态监测与模拟,但是对于动态人流、物流这样一些城市的最基本经济、社会元素的空间布局,还没有定式。
我们认为,这方面的探索具有广濶的前景。在大城市幅射力逐渐加强,周围卫星城市环绕,城市群落由产业带的联系渐渐形成,龙头城市的建设与管理必将辐射所及腹地。在城市化的推动下,区域经济走向同步的时候,地理信息系统为主干的城市信息系统,也将通过联网而形成更大范围的信息系统,并逐步具有宏观调控的支持功能。
建议:北京强化以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为主干的城市信息系统。这对于北京在华北城市群,即京津唐城市群中的核心作用是相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