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关于宏观调控的几点想法
作者:马建堂    发布:2004-07-21    阅读:4895次   
 

     随着部分行业投资的过度增长,电力供应、铁路运输的持续紧张,以及各类物价指数的明显上扬,促使经济学界、经济部门从年初起对宏观经济形势的认识渐趋一致:1、我国国民经济在从总体上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同时,部分行业、局部领域的确出现了“过热”现象。2、适当调整宏观调控政策,运用货币政策、土地供应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投资规模进行适当控制,减轻通货膨胀压力。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见微知著,未雨绸缪,针对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变化,及时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国民经济总体上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笔者以为,无论我国的经济体制多么市场化,无论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什么样的升级,无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带来多强的供给能力,所有这一切都不能改变这样一个规律,即当投资增长速度超过一定的水平,便会遇到不能同速增长的某些部门的限制(这些潜在瓶颈部门可能是运输、电力、煤炭供应,也可能是钢铁、建材、土地等投资品的供给),这时,如果过度增长的投资继续下去,将会使潜在瓶颈部门变成现实瓶颈部门,从而使部分产品价格上涨,最终经过投入产出链条导致物价的全面上升。我国因体制改革带来的产品供给能力的增强,因扩大对外开放而带来的国内外市场的融合,只不过是缩短了供给周期(价格变动导致供给变动的过程),拓宽了供给范围(世界供应中国),增加了需求强度(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了持续的住行需求)而已。只要切实把握这一规律,就能正确分析经济形势,不为纷纭复杂的表象所左右,就能及时采取科学的宏观调控政策,确保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随着国务院及时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宏观调控的效果已经开始显现。一是投资增幅在高位上继续回落。4月份当月投资3889亿元,尽管投资增幅仍然偏高,但比3月份回落了8.8个百分点,5月投资增幅为18.3%,比4月又回落16.4个百分点,从而使1至5月的平均投资增长速度由一季度的47.8%回落到34.8%。二是生产资料价格水平在高位出现增幅回落。生产资料尤其是钢材价格水平是投资规模是否偏大的重要“晴雨表”。随着投资增幅的下降,国内生产资料市场的价格总水平涨幅明显回落。就月环比看,4月份增长0.9%,比3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比1至2月份回落了3.1个百分点。5月份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月上升0.2%,比4月环比增幅回落0.6个百分点,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月回落0.1%。螺纹钢价格已由2月底最高峰的4210元/吨,回落到目前的3400元/吨,部分地区已跌破3000元/吨。三是货币供应量和贷款增幅回落。4月末M1增长20%,增幅比3月份低0.1个百分点,5月末增长18.6%,比4月末又回落1.4个百分点;5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8.25万亿元,增长19.0%,增幅环比回落1.4个百分点。四是农民种粮积极性普遍提高,粮食播种面积恢复性增长,加之今年春暖,冬小麦单产提高,今年夏粮增产25亿公斤。小麦、玉米、大米价格也在向下微调。
    这些新变化表明,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是及时正确和有效的。随着中央确定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逐步到位,宏观调控的效果将会进一步显现。
    但也要看到,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仍然突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问题仍没有根本解决。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依然过大,34.8%的投资增长速度仍是1994年以来的最高投资增幅,土地、资金以及钢材等投资品的供给仍不能承受如此高的投资水平。二是货币信贷仍在高位运行,广义和狭义货币供应量及各项贷款增长速度仍都接近20%,由此引致的贷款风险和潜在不良贷款依然偏大。三是煤电油运依然紧张。煤炭供给持续偏紧,不少电厂的电煤库存不足一周;前五个月拉闸限电省份扩大到24个,今年2至3季度电力缺口在2000万千瓦到3000万千瓦之间;1至5月铁路运输日请求发车近30万辆,满足率仅为30%;四是消费物价水平仍在上涨,1至5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升3.3%。加之国际原油价格的爆涨(美国纽约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一度突破41美元/桶),我国生产资料仍将可能继续维持较高的价位。
    从上述指标可以看出,尽管国民经济运行中一些过热的现象开始“回温”,宏观调控政策正在发挥积极作用,但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主要关系仍偏紧,投资增幅依然偏高,通货膨胀的危险还未彻底消除,所以还要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基础上,继续认真贯彻中央这次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防止走过场和半途而废,确保国民经济实现平稳协调较快发展。
    从目前的态势看,一是中央采取的不是急刹车式的全面紧缩政策,而是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局部调整。二是由于国内消费需求已经开始加速,头5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以上,汽车、住房、旅游已经开始成为城市居民的主导消费需求;三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市场准入放宽背景下的非国有经济主体投资能力的增强,决定了投资需求不会因国家对局部行业投资的限制而整体硬着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投资将继续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四是经济运行有着巨大惯性,再加之受去年2季度“非典”影响,经济增长基数低,从而使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还会比较高。尽管下半年GDP增长速度会出现一定下落,但全年保持8%至9%的增长速度是完全有把握的,因此,中国经济因宏观调控而出现“硬着陆”的担心是完全不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