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城市要注重的十大问题
作者:chinastar 发布:2004-07-28 阅读:2386次
经营城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全新理念,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规律还在探索的实践中。在今天,区域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区域城市之间的竞争,而城市之间的竞争已经由单纯的规模竞争转向综合竞争力的竞争。城市政府应该从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发的科学发展观出发,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着力关注当前经营城市实践中的十大问题,防止步入经营城市的误区。
一、经营城市要注重政府的适度退出
管理城市是政府行为,属于市场失灵的范畴;经营城市则是市场行为,属于资源配置的范畴。因此,按照政府宏观调控的边界来经营城市,不仅不会削弱政府管理城市的职能,而且更有助于政府集中精力来管理城市的同时,使城市资源实现有效配置。因此,为了实现城市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配置的最大化,转变行政管理模式和政府职能行为,建立适度的政府“退出机制”,打造服务型政府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政府在经营城市的过程中,将过去行政性简单化管理转为“管制”式服务。这种适度退出,一方面要克服政府包揽一切的做法,另一方面要防止政府无所作为、完全受制于市场的倾向。
一是在城市资源配置领域政府要果断退出。在城市资源配置领域,应该形成“政府制定规制,规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参与竞争、竞争产生绩效”的制度安排。为此,应该调整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建立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把原来由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经济活动的政企关系,调整为间接调控关系。长期以来,我国城市管理一直实行典型的政企、政事合一体制。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部门逐步从所有者、经营者过渡到管理者,但是一些部门仍然掌握或控制着城市公共资源。因此,要建立健全政府适度退出机制,把原由部门掌握的、可市场化的资源剥离出来或捆绑起来,交给独立的资产经营企业按市场原则经营;同时,要充分调动基层组织(乡镇、街道、社区、居委会)以及群众参与和监督的积极性。要打破原来传统城区的管理体制模式,按照“行业管、社会办”的原则,市政管理要逐步实行企业化,使政企、政事、政社、社企分开,同时要建立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新机制,完善全员合同制,实行工效挂钩及推行工作目标责任制,调动市政管理部门和职工的积极性。要将市场机制引入城区资源管理,资源实行市场化运作,如市政工程、道桥、垃圾、污水处理等市政管理应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承包和拍卖,最大限度地降低城市的运行成本;对供热、供气、供水等也应该实行企业化的资源配置和市场运作。
二是将过去行政性简单化管理转为服务。政企、政事、政社、社企分开后,政府在经营城市中的将过去行政性简单化管理转变为“管制”式服务,即建立健全一种政府对经营城市的管制机制。城市政府要制定较完备的政府法律、规章体系和制度安排,建立经营城市的企业许可证制度。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除了社会的独立监管机构(如监理公司)外,政府也要有监督的机制和系统。因此,要进一步改革政府对行业协会、研究咨询机构和社会中介组织的管理,减少官办和垄断色彩,充分发挥该类组织在促进城市政府职能转变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要增加政府在管理城市中决策的透明度。政府的某些会议可以吸收市民参与、政府办公场所也可以实行开放日,以缩短政府与民众的距离,增强政府对民众的亲和力。
二、经营城市要注重统筹城乡发展
城市的核心是城区。城区是城市资产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和最能够积聚资本的场所,其活动具有明显的聚集性、扩散性、商品性、高效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城区是创造力的中心,财富的中心,也是企业竞争的中心。但是,城市是一个既包括大城市城区,又包括县域和小城镇、乡镇的城市发展和建设体系,所以经营城市应有多个层次。纵向看,经营城市应由中心城区向县域、向乡镇延伸;横向看,应把区域内有市场、有效益、能营运的优良资产也纳入经营范围。因此,经营城市要注重统筹城乡,要围绕中心城、卫星城、小城镇的不同层面的发展来联动整个城乡经济,以合理的功能分工,实现城乡经济的互动与交融。
一是显化中心城区功能,促进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按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和优化城区分工。首先,要适当疏散中心城区密度。其次,要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区对各区(市)县的辐射能力。按辐射区域进行统筹规划,协调卫星城建设和发展。第三,要根据城市作为区域经济中心和枢纽的功能定位,进一步增强城区在特大城市经济中的吸引和辐射力,巩固和发展城区的核心地位和作用,促进城市更加繁荣。
二是要进一步显化县域城区功能,联动城乡经济。特大中心城市是大城市带大郊区,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构想。搞好县域城区建设,培育县域城区主导功能,造就经济增长带头区域,带动和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将其建设成为实力较强的县域经济中心。因此,要努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扩张经济总量,提高经济质量,重点抓好体制创新、工业强县和特色经济,促进城乡经济的一体化。经营城市不是孤立地只注重城市与城区的发展,而是以强市富民、农民增收为目标,冲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行城乡统筹发展,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推动新型城市化,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三、经营城市要注重产业培育
产业是立城之本、强市之基和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芯片”。城市作为经济圈的增长极,必须要注重产业培育和优势产业的支撑。笔者以为,产业的培育可以说是经营城市的“重中之重”。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发展的城市,生产力布局已经展开,产业阵容已有相当规模,其产业基地的功能已初步显现。城市要从新型工业化的演绎轨迹出发,大力发展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众所周知,制造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因为,制造业结构越趋向于技术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制造业的增长速度也就越快,从而经济增长就越有绩效。一是促进制造业的技术结构升级是未来相当一个时期经济结构调整的立足点,实践证明,当一国制造业的技术竞争力弱化时;其经济竞争力也就下降了;二是当社会资源日益集中到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时,制造业结构升级的速度便会大大加快,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随之迅速提高,从而经济结构的调整速度加快;三是制造业技术结构的快速升级将带动出口转向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导的结构;四是制造业不仅可以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产业部门延伸,而且也能包容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部门;五是制造业可以实现高科技与传统产业的结合。技术结构升级的基本趋势是不断提高技术产业的比重,通过技术创新来建立新的技术产业优势和提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也就是减少非技术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和持续地提高高新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以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技术优势。促进企业技术结构创新的路径主要有如下:一是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实现技术结构的升级换代;二是依靠产学研联合创新,实现技术结构的升级换代;三是依靠技术引进,实现技术结构的升级换代;四是通过高新技术对传统技术进行改造,实现技术结构的升级换代;五是通过模仿创新,实现技术结构的升级换代;六是以上多种创新途径组合运用,实现技术结构的升级换代。
城市在技术结构创新过程中,既要跟上高科技发展的步伐,又要防止技术升级过程中的“虚高度化”,不要片面追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城市在发展高科技制造业的同时,还须注重运用高科技来整合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以形成合理的制造业结构。一是既要造“飞机”又要造“皮鞋”,扩充制造产业领域与空间,以高新技术加速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在新技术条件下发展传统的劳动密集性产业。二是传统制造业仍是看家本领。包括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今后还是国内市场需求的主体部分,因为今后几十年的市场需求是全方位的,而传统制造业在其中占有最重要的部分,不能轻易提发展高科技而忽视传统制造业的发展。三是要通过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来后发制人。传统产业技术相对稳定,很多技术不是专利,由于别人已经历了探索商业模式的过程,这对落后国家来说是最易赶上的产业,因此,传统制造业是中国利用后发优势占领国际市场的捷径,是我国降低成本降低风险、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首要领域。四是眼睛既要“朝外瞄”也要“向内看”。加入WTO后,我们除加快进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外,还要更多地强调国内因素。全世界跨国公司来中国,说明中国劳动成本低廉,到国外尤其到发达国家办厂没有竞争力;忽视业已形成国际市场一部分的国内市场,必然增加开发成本。在今后相当长时期,中国经济的增长、制造业增长的一个重要形式是先给大的跨国公司做配套,成为全世界生产和销售网络的组成部分,这是今后中国经济和许多企业采取的发展战略。市场竞争的基本规律是专业化竞争。中小企业要趁早走专业化发展道路,集中力量攻一个项目,这是国际化的趋势。
四、经营城市要注重规划先行
经营城市必须规划先行,把确立科学的战略规划和进行有效的规划管理,作为经营城市的基础前提。
一是必须高度重视城市发展规划的战略论证。我国的城市规划学科源于建筑学,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城市总体规划受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以空间布局为主,偏重于城市功能分区,就城市而论城市,忽略了城市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城市与周边其它城市的关系,致使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为此,城市政府必须重视城市发展战略的论证。首先,要从“五个统筹”的高度明确城市在不同区域范围内的地位和作用。我们既要看到城市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也要看到区域内其他城市的优势和发展趋势,把整个区域的城乡一体化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进行综合考虑;其次,要研究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把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再次,要挖掘、探索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特色,包括城市的历史文脉、城市的地理特征、城市的优势设施、城市的传统工业、城市的建筑风格、城市的知名度等等。
二是城市总体规划应抓住影响城市发展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综合考虑,不能指望城市建设中的所有矛盾和问题,都由城市总体规划来解决。在城市性质确定以后,城市总体规划应该着重突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预测城市人口规模;其次,确定规划区的范围和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其三,确定城市布局形式;其四,确定城市功能分区;其五,编制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在此基础上,对重点项目在分区规划以下的层次,引入“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法定图则”,为进一步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提供整体控制依据,如主要道路定位,确定用地的性质,建筑密度、高度、容积率、停车场、公共绿地等规划指令性指标,以及建筑尺度、色彩、屋顶形式等环境协调要素等引导性指标,以充分增加其规则性和弹性度。
三是政府要以规划的刚性来保证城市的有序发展,保证经营城市的理念得以深入贯彻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具体而言,就是要进一步理顺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加强规划管理机构建设,严格实行城市规划的集中统一管理;要严格规划审批制度,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严格执行,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更改;要加大对规划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完善的规划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对违规审批的责任追究,严肃查处各类违法建设,切实做到“清前堵后”,把监督检查贯穿于规划的全过程,力争把规划管理中的各类违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五、经营城市要注重机制创新
经营城市机制按其作用可分为自身的运行机制和实施操作的运作机制。经营城市的运行机制创新的关键是市场机制的综合运用。其核心机制是城市资源市场化与要素资本化运作,即把城市资源纳入市场化经营轨道,从而使市场真正成为城市资源集散、配置的基础性机制。
一是加快要素市场建设,着力增强中心城市的要素集散和配置功能。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的要素集散能力决定着它吸引和配置各类要素的范围、能力和效率。在这方面实践得最好的城市,除了特区深圳之外要数温州。据有关专家分析,温州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程度已达90%以上,比多数城市高出一倍。这正是温州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源泉所在。城市政府应建立健全要素市场管理机构,把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彻底分开,加强对城市要素市场的统一管理;推进土地资本的市场化运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积极推进为要素市场服务的中介机构产权制度改革,着力提高中介服务市场化程度;尽快制定和完善引导要素市场发展的规范性文件,搞好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促进其在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上健康有序地运作和发展。同时,要加大对要素市场发展的投入,尽可能用高科技手段装备要素市场,提高其信息化和网络化程度。
二是加快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着力健全投资市场化的经营机制。首先,尽快组建各类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确立其城建投资主体的法人地位,实行企业化运作,赋予其更加灵活优惠的政策,使其成为政府经营城市的投融资主体和企业法人实体,并努力培植成为有竞争力的上市公司;其次,对建设系统的国有资产进行重组,优化组合,全面归集和盘活现有土地和基础设施存量,促进城建资产滚动增值;再次,研究制定和调整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有偿使用或消费政策,逐步扩展有偿使用的范围和项目,加快城建领域产品与服务的市场化、产业化步伐,从而为进一步鼓励外商、私营个体企业以独资、合资或BOT、TOT等方式投资经营城建项目创造更好的条件;第四,逐步建立和强化城市建设的成本机制,在注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同时,着力实现低成本投入、高效率运行、高效能管理。三是推进准公益性事业产业化。随着经济信息化和社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社会事业对于城市发展具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的意义。制约城市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仍然在于其对政府投入和直接管理的过度依赖。为此,应该把社会事业分为三类区别对待:对于营利性的社会事业如电影院、歌舞厅、应用性研究机构、部分人造景点乃至医疗诊所、书店等,实行完全的企业化管理、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政府投入应尽快撤出;对于纯公益性社会事业,如图书馆、博物馆等,应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同时加强内部管理,加快体制改革;对于准公益性社会事业如非义务教育、新闻媒体、公园、体育机构等,应尽量鼓励实行企业化管理,鼓励投入多元化、社会化,使政府的职责放在兜底保护方面。对于纯公益性的社会事业也应尽量摒弃政府完全包办的办法,可以探索在鼓励引导捐赠、赞助等方式的基础上,适当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投资,鼓励创办民办学校、医院、图书馆等。
六、经营城市要注重非公有制经济的培育
1.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做到“四个不争论”,即发展民经济的思路不争论,民营经济进入的领域不争论,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争论,民营企业家的身份和地位不争论;做到“五个不限制”,即不限制民营经济的发展速度,不限制及人才管理法规,使人力资本运作的环境进一步优化。笔者以为,人力资本投资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人力资本运作的方方面面。
1.实施四大人才工程:围绕着广纳外来人才,开发本地人才,盘活现有人才,城市政府应该实施人才制度创新工程、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人才环境建设工程、人才市场培育工程。
2.创新五项人才机制:进一步加大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建立健全面向市场的开放有序的人才流动新机制,建立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新机制,建立健全面向国内外吸纳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新机制,建立健全形式多样、管理科学、运行规范的人才培养开发新机制,建立健全以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新机制。
3.强化六支人才队伍:适应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建设以行政领导人才为主的公务员队伍,以高层次人才为主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以企业家为主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以外向型人才为主的国际经贸人才队伍,以新技术人才为主的技术工人队伍,以实用型技术人才为主的农村乡土人才队伍。
4.创新人才管理机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和人才结构调整中的基础性作用,在机制建设上要做到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有机结合,确立人才的分类管理机制。对公务员队伍,要依法行政,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管理机制;对事业单位,要建立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管的管理机制;对企业家队伍和经营管理人才,要逐步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新型管理机制。
5.构筑人才支撑体系:城市政府应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留住本地人才,吸引外来人才,培养未来人才。对于本地人才,要委以重任,提高待遇,视为主力,加以依靠,大胆起用;对于外来人才,要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流动”原则,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智力引进;对于未来人才,要加大培养力度,增加教育投资,大力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在人才激励、收入分配、产权保护、社会保障等方面,要制定和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要努力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建立一个催人奋进、促人提高的良性发展机制,搭建一个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自由表演舞台,紧紧围绕最有利于人才创新能力的提高和最大限度的发挥而进行制度创新。
当前,人力资本的教育和培训的重点,应以掌握和操作高科技手段、工具的技能培训为切入点,多层次、多形式地展开。一是要采取政府、社会、企业与农村集体、个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二是要形成以技术培训和业务培训为重点、以素质培训和岗位培训并重为特点、以职业培训和扩大就业相结合为基点的培训模式;三是要把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四是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外派劳务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外语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的严格培训;五是继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实施科技兴省的大战略,特别是要大力发展网络及远程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鼓励省内高校与大企业合作,培养技工型、实用型、操作性人才;六是有重点和有选择地引进国外的人力资源培训课程和培训模式,以及权威性的技能资格证书制度,扭转当前只重视毕业证书而忽视培训证书和技能资格证书的倾向,通过人力资本教育培训机制与国际接轨来大幅度地提升城市人力资本的品质与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