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产业经济
腾飞我们的企业
作者:李继平    发布:2004-08-03    阅读:2558次   
         随着全球经济、文化、科技不断的相互融合、高速发展,21世纪的人们正面临着百倍于过去的挑战。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成功”已经成了绝大部分人的价值取向,这就注定了我们每个人将在这个竞争残酷的大环境下求得生存。随着我国全面入世的临近,国外的各大公司正虎视耽耽,瞄准了眼前这块“肥肉”,而肩负振兴国家经济的中国的企业该如何在这强手林立的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又该怎样发展、腾飞我们的企业,已成为中国的创业者们不断摸索,寻求解决的问题。
    在中国现今的经济结构中,私营经济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私营企业已成为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靓点,一些成功的私营企业已成为同行业中的骄骄者,但大部分私营企业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经营上还存在诸多问题,稍不留神便有阴沟翻船的危险,功亏一匮,因此找到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便显得尤为重要。
    让我们先看一个例子,一位年轻的画家向他的朋友请教一宗棘手的生意,他想投资一家印刷厂,由于缺少工商管理的基础知识,所以总在一些宏观问题上兜圈子,例如:印刷行业在本地有什么发展机会?目前印刷科技究竟发展到哪种水平?本地印刷水准如何?等等。朋友奇怪的反问:你有没有想过下列一些问题:这间印刷厂拥有什么机器?在多少工人?厂房是自置还是租用的?哪些是基本客户?它的营业额如何?如何找寻客户?客户与印刷厂的关系如何?印刷厂是否赢利?它有没有任何期限借贷?为何选择你作为买家?等等。
    后者的问题是一般收购旧企业考虑的党识问题,而这位男士竟然在前面的问题上纠缠不清,实在是没有抓住问题的核心,白白的浪费时间。然而,这是许多初为创业者的人的通病。他们以为自已正在创办一家“很重要”的企业,将反映着在时代的动向。其实,绝大部分新创的企业都微不足道,它们只是市场上的蜉蝣,有可能朝生而暮死。因此在企业创办的初期,一定的从切身利益出发,以站稳脚根为主要目的,精打细算,从点滴做起,绝不可好高骛远,打好企业立足的第一仗。
    国不可一日无法,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经济实力不断的提高,企业职工日趋增多,因此必须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为企业的继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组织环境。私营企业是集君权、相权于一身的专制政体,这可以从广大公司老板身兼董事长和总经理那里得到明证,甚至边管理人员也都由亲族担任,外人莫说“取而代之”,边门都没有,这使得私营公司很难吸收家族外的人才,更谈不上为企业矢志终生了。
    针对这一部题,私营企应从健全经营理念,建立管理制度等多方面着手,才能脱胎换骨,再创生机。私营公司应尽量做到:
1、私营公司应认识到企业是神圣的事业,以使命感来创建企业最好的形象
2、私营公司应学习“无私之美”的哲学,建立“开明”的人事制度,应力行人性的理念
4、私营公司应加速推动专业化制度管理
5、私营公司应建立公平考核、定期评估经营绩效的制度,并积极肯定创新的价值   
    在经历了原始资金的积累,企业制度的完善后,企业的发展基本上已步入了正轨,在社会上也拥有了一定的影响力。这时,一些目光短浅的创业者便会沾沾自喜,以为自已已经拥有的足够了,便开始停步不前,至使整个企业开始走下坡路。而大部分志向远大的企业家是不会安于现状的,他们给自已定下了远大的目标,并不断学习,更新思想,与时代同步,给自已“充电”,更加不停的为企业“充电”。因此在经历了从无到有,又从有到富的过程后,我们更应该为自已规划出更宏伟的蓝图,正视自已,认清自已的位置,时刻告诫自已,现在所拥有的只不过茫茫商海中的一叶扁舟,只有不断的发展、壮大自已,才有可能在这处处暗礁险滩的大海中扬帆远航,否则定会被滔天巨浪所掀翻,石沉大海。
    21世纪是充满竞争、充满机会的时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带动着各行各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成度向前迈进,因此,我们的企业家必须培养自身敏锐的洞察力,用变化的眼光看世界,随时根据形势的变化来改变企业的经营策略,做一个识“时务”的企业家。
    美国著名的因特尔公司是这方面极为成功的例子,提起它,人们便很自然的想到“微处理器”,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因特尔公司一直是微处理器的代名词,它几乎笼断了全世界的微处理器的销售,成为同行业中名副其实的“龙头老大”。但又有多少人知道这样一个成功的微处理器制造商,在企业成力的最初确是制造内存储器的呢?上个世纪80年代,因特尔公司是世界上最大内存储器制造商,公司的经营、设备、员工几乎都是针对该产品而设的,因此,没了内存储器,整个公司便有可能不复存在。但随着日本科技的飞速发展,日本所制造的内存储器,以生发成本低,价格低廉,很快便占去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并直接威胁到因特尔公司的市场。因特尔公司的高层很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并做了细致的研究,发现随着PC机的出现,并不断普及,微处理器将成为最有利可图的产品。因此做出了放弃内存储器,转为生产微处理器的决定。为了使生产顺得进行,公司共投资12亿美元,并裁员1200多员工,全力以赴,终于缔造了今天的辉煌。
    因特尔的例子告诉我们,在商场中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更没有永远畅销的商品,只有不断的对市场进行研究,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