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的可持续性及相关问题
——第八期中国经济政策研讨会摘要
现在关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最大的争议是:有人主张继续使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也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的政府支出、公共工程建设的效率低,是对资源的浪费,所以不主张积极的财政政策,或是反对主要通过增加政府的支出来弥补有效需求的不足,以此来推动经济的增长。
我们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弥补有效需求的不足。因此当我们谈论积极财政政策的时候,不要过分强调效率,因为效率的问题而否认积极财政政策的观点是片面的。
中国与日本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日本现在已没有公共工程可做,但中国的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中国仍是一个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脆弱、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不健全的社会。中国的公共基础建设的开支不一定是低效率的,也可以是高效率的。
另外,还有观点提到了政府投资的挤出效应,实际上中国可投资的地方是很多的,中国的利息率是受到控制的,政府投资不一定会影响利息率的上升。相反的,在中国有一种挤入效应,即在政府投资之后,私人投资往往会跟进,从而促进经济的起飞。
现在还有一种观点是通过减税来刺激经济增长,但是这种作用是间接的,因此我们在考虑减税的时候要慎重,减免企业所得税的作用在中国是有限的,因为这些税的比重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比较低,而且中国已经实行了很多税收减免政策,进一步减免的空间是很小的。
关于财政可持续性的问题,其定义是:在未来政府有没有能力或公众认为在未来政府有没有能力偿还到期的债务。衡量一个国家财政是否可持续的标准是债务对GDP的比重,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债务余额在GDP中的比重是会逐渐增加的,但是会趋于一个极限,这个极限是38%,但是有一个前提,即中国的赤字要控制在3%内,经济发展控制在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