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讲坛 -> 2001年长安讲坛
2001年经济形势的分析及2002年经济形势的展望
演讲者:邱晓华    时间:2001-12-20    阅读:36497次   
 
中国经济50人长安论坛《中国经济政策研讨会》
中技经系列第十八期
 
2001年经济形势的分析及2002年经济形势的展望
主讲人:邱晓华
 
    
   非常感谢长安论坛的安排和孙小系司长的主持,能够在这样一个内部的论坛进行演讲,非常的荣幸。
    
   再过几天十五计划的第一年就要过去了,如何看待过去的一年?在即将迎来的新的一年里,中国经济会有什么样的局面出现?国家统计局正式的年度估计和预测将在12月30日左右正式对外发布。在这里我大致地做一个趋势性的分析,援引相关数据是2001年1-11月的。
    
   首先:谈谈今年的情况
   环顾2001年的全球经济现状, 不景气是普遍存在的,只有为数极少的几个国家似乎表现还不错,比如:俄罗斯,印度, 越南和转轨的少数几个国家,当然还有中国。根据目前情况来分析,世界经济增长率不会超过2%,国际组织对这个增长率的预测是在1.3-1.5%之间,总体来看,世界总体经济增长率在2%以下的概率是比较大的。显然这就意味着2001年全球经济进入了温和性的衰退。去年全球贸易增长了2.4%, 今年估计在2%左右,更悲观地估计只有1%,因而全球的贸易增长估计在1-2%之间,全球的贸易和全球的经济一样, 同步衰竭。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去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4.7%, 今年不到2%。各个国家权威经济学界人士认为:经济增长率在2.5%以内就可以称为“世界经济出现衰退”, 绝对的下降称之为“萧条”。
    
   之所以世界经济出现这样的一种局面,主要是受美国经济的影响,美国经济从去年第四季度就已显现出增长的回调趋势,主要原因是因为前半年的投资过渡,尤其是IT产业股市方面过分的膨胀,引发了股市大幅度地缩水,造成了企业投资信心大幅度地下降,进而引致了美国经济从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年初增长性的回调:即增长率从原来5%(6%)到今年第一季度1.3%。本来大家认为:美国经济这种企业投资的衰竭应该很快就可以恢复,可惜大家没有预料到的“9.11事件”,“9.11事件”引致美国的消费跌入了低谷,这是驱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消费者信心指数由上半年126-128%下降到11月的88.2%,而美国经济的三分之二是依靠消费来支撑的,因此消费投资马上就陷入了低迷。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内需扩张型国家,由于整个经济随之下跌,第二季度的增长率为0.3%, 第三季度下降了1.1%。这就是美国经济的演变趋势。美国经济份额占全球经济的30%(去年全球31万亿美元, 美国9万多亿美元)。作为世界经济的领头车,美国已经失去了作用,因此整个世界经济的步伐也慢了起来。
    
   下面我们接着再来看日本,作为全球的第二大经济体,日本也是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 再次进入了低谷,直到今年第二,三季度,经济开始出现负增长,全年日本经济绝对下降0.5%(去年还增长1.7%)。日本经济占全球经济的17%左右,大概是美国经济的一半。另一方面,欧盟的经济也出现了问题,去年增长率为3%。 而今年只有1%, 至多接近2%,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 今年的经济增长率估计只有0.9%。三大经济体--美、日、欧盟占全球经济的70%,而这三大经济体出现了经济滑坡,整个世界经济也就自然的随之不景气了。以上就是今年整个国际经济环境的格局。受此影响,韩国经济增长率估计只有2-3%之间(去年8.6%)。新加坡经济增长率绝对下降1-2%之间(而去年为8%)。东南亚的印尼, 泰国, 菲律宾, 马来西亚今年只有3%的增长率。很显然,全球经济绝大多数国家都出现了明显的滑坡,只有俄罗斯、 印度、 越南可能有5%左右的经济增长率。
    
   在这样的一个国际大环境下,中国今年全年GDP估计总量可超过9万亿(去年为89404亿),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肯定在7%以上。中国保持经济稳步上升的原因是什么呢?有人认为中国的统计数据有虚假,理由是查处了62000件在统计方面的违法案件,因此可以说有62000件消息是不可靠的。在这里我不想个人去评说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我只想跟大家讲几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大概在两年前,世界银行认为中国统计数据有问题,他们认为中国统计数据是低估的,而目前很多人认为统计数据是高估,因此世界银行每一年对我国上报的数据(GDP总量)进行了调整。随之我们组成工作组,针对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整个体系从最初的环节开始,一步一步地进行计算,工作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之后写了一份报告,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国的统计数据在目前的技术环境下、体制环境下,是基本可靠的”。因此从去年开始,世界银行对中国的经济数据不再作调整了。这件事情表明了凡是对中国统计工作流程了解的同志不会从某件微观的违法事件去得出一个整体的概念。
    
   第二件事情:新加坡东亚研究所前所长、高级研究员王朝汉博士在前几个月写了一份论文,题目为“中国的统计数据越来越靠近实际”,他从目前中国微观,宏观的变化以及统计方法的变化总结阐述了一个基本结论,就是:相对于过去来说,中国的统计数据越来越靠近实际。
    
   第三件事情:在三个星期之前,我会见了全球首席经济分析师罗奇,我们讨论了中国的统计数据,他提出,在海外做中国经济分析时,一是中国数据的取得比较困难;二是获得后看不懂;三是所获得的统计调查数据的来源不清楚。我就把中国大致的统计工作流程讲了一遍。他听完之后,得出一个结论:很有把握了!也就是说,他以后使用中国的统计数据很有把握了,他可以和他的客户说“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完全可以说明问题”。
    
   通过以上的三件事情,希望帮助大家搞清楚一个问题:目前中国经济之所以一枝独秀,并不是统计数据弄虚作假,而是中国眼下客观实际的一个反映。
    
   中国经济今年能够保证7%以上的增长, 有三个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 中国政府在观察整个世界经济变化方面、在调控整个国家经济方面,比别国政府具有预见性、科学性、有效性。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宏观政策的一个根本性的转折就发生了;即1997年以前,也就是从1992-1996年,我们称之为宏观调控时期,当时的政策趋向是:压投资,紧银根,控速度,消除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整个政策采取的是:利率连续6次提高,对投资加强严格的管制,对银行贷款方面加强控制,整顿秩序;然而,1997年以后,政策趋向转为:一个方针“扩大内需的方针”,两个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这样一个大的宏观政策下,从1996年下半年开始,加上利息税,央行8次下调利率。美国从今年开始,才连续11次下调利率,而我们早在96年下半年就开始,目前已把利率调到了2.25%。美国目前调到了1.75%。
    
   第二:这四年期间,扩张性的财政政策,5100亿的特别国债(其中4600亿用于基础设施为主的投资项目,500亿用于西部开发),把相关的银行贷款和地方企业、个人的配套等都发展了起来。这5100亿创造的价值在于:第一我国的交通状况。 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建设,我们是以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有的速度发展建设,去年新增2000多公里, 今年新增3000多公里, 总里程接近2万公里。目前高速公路的增长速度仅次于美国,如果整个高速公路网全部建成,那么中国在发展经济的硬件方面跟发达国家的差距将大大地缩小。这个成绩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第二大江大河的治理和生态环境的恢复。 近几年这个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是对当代人,更是对后代人的一件功在千秋的大事。因此,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对于解决投资领域需求不足的问题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第三: 去年政府调整了中低收入阶层的工资,提高幅度为30%,今年年初和10月又先后两次提高职工的收入,累计在一起幅度为30%,加薪频率之快,幅度之大,在我国近50多年的历史上是没有的,这对于改善低收入(或弱势群体,相对弱势群体)的消费能力,增强他们的消费信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消费总体保持平稳地增长。反映在统计数据方面:今年投资一马当先,前11个月国有及其他单位投资增长了16.3%,比去年同期加快了6个百分点,今年投资对经济拉动的贡献肯定要比去年还高。另一方面,在市场上购买的消费品,前11个月增长了10.11%, 比去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国内的需求有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增长。
    
   如果没有这一政策的实施,中国将难免和世界同步衰退。为什么呢?
    
   首先,中国的出口和世界是同样的趋势。一季度增长13.9%,二季度增长4.5%, 三季度增长3.9%,10月份0.1%,11月份8.4%,1-11月平均增长6.3%,如果不再下降,全年增长率在6%左右。全球贸易增长不到2%, 而我国为6%,如果仅靠6%的出口增长,而没有内需,中国的经济肯定会与世界同步大幅度地衰退。然而,实际的情况是:我国一季度经济增长为8.1%, 二季度为7.8%, 三季度为7%,四季度略低于7%。全年经济增长在7%以上,这就是内需拉动增长的功能。
    
   其次,我国的改革和调整仍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因而使得微观层面的活力有了一定的恢复和加强,整个经济生活体系中也有了新的成长亮点。比如:(1)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一方面国有企业上年改革脱困目标的实现使得一批国有企业增强了活力。另一方面非国有企业在调整的同时也在稳健地发展。因而在去年89404亿的总产值中,纯国有占三分之一,纯私有占三分之一,两者之间的混合型经济和其他经济类型占三分之一强。这三个增长级支撑着中国经济的发展。(2)在地区结构方面。去年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了积极的进展。西部地区的投资,生产,消费增长的速度都在加快,前11个月,投资增长了22%,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整体经济的增长速度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使得原来一些发展较慢的地区,有了新的成长动力。(3)产业结构。我们的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的改造还是有进展的。关停并转、兼并重组、技术改造、开发区等一系列的措施使得我们的产业结构有了很多新变化。比如:信息产业,以三倍于经济的速度增长,到去年已成为整个制造业的一大产业。5年中翻了一番。比如: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国家给予贴息,带动了一大批企业技术改造增长加快。因此今年投资之所以保持较快的增长,跟技术改造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是有关系的。农业结构的调整也是比较明显的,沿海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得到了一定的调整,大量高附加值、有市场销路的农产品的播种面积明显地扩大。服务业,保持稳定增长。
    
   最后一点:从今年的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工业的发展速度受外需的减弱从去年的11%回落到10.1%, 回落了1个点。这是由于:(1)在外贸出口交货时,增幅的下降使得工业减速(减了31.7个百分点),这属于受外需的影响,但是整体来说,仍保持稳定增长。(2)从微观层面来看, 消费结构也在悄悄地调整, 尤其是城市中用于住、行、通讯、教育、旅游方面的开发明显地增加,因此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得这些领域有了新的增长动力。所以说,在改革调整中,微观层面的活力还是有所恢复和加强的。(3)近几年来,尤其是今年,中国还是国运比较顺的一年。大事、好事、盛事一件接一件!再加上自身经济保持稳定地发展,投资环境不断地改善,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的投资信心也在改善和加强。反映在统计数据方面:1-11月份,FDI达到42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6%,在一定意义上减缓了出口增幅的下降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外资进入既是扩大投资的一个动力,也会带动相应产业的发展。这三个因素表明了在外部因素严峻的情况下,中国还能够保持一枝独秀的原因。
    
   当然,并不是说中国经济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还是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的。
    
   第一:农民的收入。尽管今年增幅止跌回升,比去年2.1%的幅度要高,但相对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就显现的比较突出,从而制约了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就是说农民买不起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明显地改善。
    
   第二:总体来看,社会投资的恢复与预期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前9个月,全社会的投资增长为15.8%,其中国有及其他单位的投资增长了18.2%。可以说,在此之外的投资增长幅度肯定低于平均的增长幅度。集体,个体的投资增长幅度还没有达到理想的平均水平。社会投资活跃的问题还没有明显地改善。
    
   第三:全国统一市场的问题。市场的分割、封锁、市场秩序不规范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尽管今年在整顿规范市场秩序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相对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来说,存在的问题仍是比较突出的。如果国内不能形成统一的、规范的大市场,那么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面对的挑战会更大。因此,对于如何打破地区之间这种人为造成的封锁和分割,尽快形成规范的统一的大市场我们应给予高度关注。
    
   第四:整个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具体表现在:结构调整与预期目标相比较,或者与经济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率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中国经济发展到了今天,要从增量上做文章用好每一分钱,还要学会如何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打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所有制之间的人为障碍。靠市场力量整合使用资源,是今后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很重要的源泉。
    
   以上这四个问题:农民买不起、民间投资不活跃、市场秩序还不很规范和力度不够。这些都需要我们继续关注,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下面讲讲:明年的趋势:
   现在来谈明年的经济发展的确非常困难,因为经济的分析和预测不像天气预测,更何况天气预报也常有错的时候。经济的预测既有经济的因素,也有自然的因素,还有人们心理的因素。所以就算是把自然,经济因素充分地考虑进去了,也很难把主观的愿望考虑清楚。而恰恰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主观的愿望越来越多的左右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信心足不足?人们的偏好如何?人们的心理预期发生什么变化?这些恰恰在现阶段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些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我们只能假定人们的心理预期大致基本正常,不会发生跳跃式地变动,在此基础上来预测和讨论中国经济明年的发展问题。
    
   对于明年的国际经济发展形势,目前存在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悲观(很悲观)。理由是眼下出现的三大经济体不景气的局面在明年看不到希望还将维持,因此,人们认为世界经济在明年不可能有大的改变,仍然会处于不景气的状态。
    
   第二种意见:相对来说是谨慎的乐观。主要依据是世界经济明年年终会有一个新的转折。人们认为美国经济在明年第二季度后止跌转稳,稳中取胜,认为欧洲经济也会随之同步的发展变化。当然,对日本经济还是没有报太大的希望(日本经济内部存在的问题比较多,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勇气)。
    
   在这样两种意见背后,究竟整个世界经济会怎样走?我认为既要看到世界经济对我们不利的方面,也要看到一些有利的方面。首先,在目前全球要求恢复经济、稳定经济、发展经济的共识下,要采取措施扭转经济下滑的局面,因此可以认为国际间的协调,相互的配合会比以往任何时期更顺利,这样就有助于世界经济尽快摆脱下降局面。其次,如果我们自己能够保持目前向上的局面,来自海外的投资会稳定地增长。我国吸收外资的有利条件比别国多。再次,世界经济大致以1-2%的速度增长,过去的历史表明,中国的对外贸易没有出现必然下降的局面。关键在于自己的产品,结构的调整,竞争能力的改善和政策的配套。目前在我国,市场多元化、产品结构调整、对外政策配套放慢等方面都比过去实施的更成熟,更好。因此我们可以预计2002年中国经济整体的走势是:
    
   第一:我国的出口空间还是有的。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整个世界上还是有竞争力的。我国对日本出口增长9%,对欧洲增长6.7%,对美国增长4.%。这意味我们还存在着出口的机会。就国内来说,政策运用的空间较大,可以发债、降息、减税、加薪、动用一定的外汇储备、减轻农民负担、健全社会保障等,只要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些方面都有可使用的空间。
    
   第二:稳定和持续。
   对中国的整体经济来讲,方向已经明确,力度也很得当。继续保持目前正实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保持必要的力度继续扩大内需政策,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稳健的货币政策,使得整个宏观经济政策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
    
   第三:我国的经济环境宽松
   通货膨胀是典型的标志。前11个月,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只有0.8%,全年估计略低一些。意味着价格水平处于比较低的状态,宏观供求环境比较宽松。国际收支继续保持经常性项目、资本项目双顺差的局面,信贷存款数量明显大于贷款的数量,可动用的信贷资金比较宽裕,已经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在资金安排方面,接转的工作量很好。今年的1500亿会有一部分剩余留到明年继续使用。
    
   第四:一系列的政策所累积的物质基础比较坚固,作用会逐步显现
   一大批工程的建成,各种设施的完善,必然会对整个经济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
    
   第五:各项改革进一步完善。
   如社会保障体制、投融资体制和改革的完善。政府职能要转变到有利于微观方面积极性的进一步发挥中来,要解除政府管制和审批,这些对于民间投资是有利的。
    
   我国现有的资源条件是不错的,主要表现在国家的外汇储备,我国百姓有72000多亿的储蓄,811亿美元的外汇储蓄,1万多亿的现金,还有上万亿各种各样的债券和股票,百姓的金融资产已超过10万亿人民币,这是中国经济最大的潜力。而就在1978年,老百姓的银行存款仅为206亿人民币,现金2.3亿。发展到今天,经济资源越来越向微观层面聚集,这显然决定了中国经济未来可持续增长的动力是具备的。问题是我们怎样进一步解除或消除体制性的障碍?把他们的活力激发出来。我们回顾这些年的变化,可以看出,1978年以前,政府说了算;1978年以后,企业说了算;从90年代末以后,消费者说了算。那么,从变化的过程中就说明我们已经逐渐在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扩大消费者的人力,引导消费者的行为,规范消费者的秩序。
    
   未来中国经济成长的动力会越来越大,这是对当前中国经济总的描述。
    
   如果我们希望把这些工作从预期变为现实。
    
   第一:要把政策贯彻好,落实好。
    
   第二:对外部环境、内部矛盾问题的严重性看得更重些。对不利影响看得更深些,争取一些预警性的方案,工作准备得更充分些。
    
   第三:我认为保持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是对改善投资、改善消费、稳定信息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我们需要规范资本市场,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这对于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第四:进一步调整好政府和民间经济的角色。政府从事经济的职能从直接的转为间接的, 不要再过多地陷于具体的经济事务之中,要做好为经济服务的工作,如果能够做好,转变的到位,上述所预测和分析的积极因素会不断地变为现实。
    
                                         中国经济50长安论坛秘书处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2002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