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消费者偏见
作者:茅于轼    发布:2004-10-05    阅读:2529次   
     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保罗·萨缪尔逊在他写的那本修订了十几版、行销百万册的《经济学》一书的开头说道:由于经济学研究的是人,而不是无生命的东西,因而在一定意义上我们的条件比自然科学家有利。他们不能说:“假如我是水分子,在这种情况下,我该怎么办?”社会科学家不管自觉不自觉,经常使用推测别人的心理状态这种有用的内省方法。

 萨缪尔逊在这里强调了学经济比学自然科学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因为学自然科学不能用自身的经验去推测客观物体的行为规律,而学经济时却常用自身的经验去理解甚至发现人们经济行为的规律。他的这点意见当然不错,但从另一角度看,这又成为人们在理解经济规律时的一个不利点。因为经济规律是客观的,用我们自身的经验去认识一个客观规律容易掺进主观因素,把规律理解得片面化。消费者偏见就是一个例子。

  消费者偏见是指从自身作为消费者的利益出发,去认识一个需要全面理解的理论,从而产生对理论的片面性观点。例子之一是对于通货膨胀的态度。对消费者而言,通货膨胀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物价上涨。如果这是一位领固定工薪的人,尤其是如果他又有辛苦挣来的钱存在银行里,他从自身利益出发,必定强烈地反对通货膨胀,对通货膨胀所能产生的刺激经济的效果往往视而不见。另一个例子是所谓“稳定物价,保护消费者利益”。用这种偏见去处理物价,必定是顾了消费者,忽视了生产者。生产受打击,最终消费者自己也要吃亏。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将粮食的价格压得过低,这些国家无例外地都人为地造成了粮食供应的紧张。附带说一句,发达国家多半是把粮价定得偏高,政府每年要花费巨额补贴。

  为什么人们容易产生消费者偏见而很少产生生产者偏见呢?虽然我们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但绝大多数人的生产活动只是重复性劳动。除了少数经理阶层的人要面对市场作出决定,大多数的工人并不对生产过程作出决定。相反,作为消费者,几乎每个人每天都要花钱,他要在自己财力有限的约束下,选择最佳的购买计划。这就培养了人们习惯于从消费者的立场看问题,偏见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萨缪尔逊的这段话引发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一个最本质的区别,即社会科学是研究包括研究者本人在内的人类社会现象。如果社会科学中的某一“客观”规律果真被发现并被人们所掌握,这个规律本身就会起变化。例如,如果有人猜中了股票涨落的规律,就可以发财。但如果这个规律被大家所掌握,没有任何人会从中发财,因为人们认识了规律将改变自身的行为,这个规律本身将发生变化。这也是理性预期学派整个理论得以建立的基础,而自然科学中却不存在类似的现象。

  然而从哲学的层次上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又都有其共同的规律,即“客观”规律终究要受观察者的影响。例如当人们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水温因温度计的插入而偏离原先的水平;在电路中用电压表并联测量电压时,量到的电压已非原来未接电压表时的数值。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正说明由于观察者试图对亚原子粒子(如电子)测定其速度,粒子必将受到撞击,因此同时测定其位置成为不可能。人的眼睛必须通过光线才能对客观事物进行观测,但事物受到光粒子的撞击,其状态已经不同于光粒子撞击之前。而不通过光粒子的撞击,人又无法对其观测。消费者偏见深层次的含意是,人对于社会科学规律的掌握同样受到类似于测不准原理的限制。

  再说,即使在自然科学领域内,人自己被置于规律控制之下,未见得就有助于人对规律的认识。例如人的身体各部包括五脏六肺无时无刻不受地心引力的作用,可是这丝毫也无助于人们去认识地心引力。再如人人都会走路,因此以为走路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事实上正相反。要设计一个两条腿能走路的机器人是一种超级高技术,至今还没有十分成功的例子。可见人的自身经验未必能导致对规律的认识。这正是理论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