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2005年将是一个中性的宏观调控政策
作者:李扬    发布:2005-01-06    阅读:5252次   
 对2004年开始实施的宏观调控我个人的总结有三个方面:一,以收紧土地和信贷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各种数据都显示,中国的经济运行正朝向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健康发展;二,一些指标并不令人满意,加息之所以酝酿这么久,就是由于9月份公布的物价数据依然居高不下,因而需要在紧缩的力度上再加些砝码;三 ,影响投资过热的体制因素并没有解决。关于投资过热问题,国家有关部门也到各地就此做了调查,结果发现有些行业的投资过热根本压不下来。总之,问题表现在经济上,根子是在体制上。

  央行加息反映了两个信息:此次加息,是对现有利率水平不合适的一个确认;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我国利率机制的核心,正在转向把贷款的决定权力交给从事资金交易的机构。前几个月贷款利率的调整,就对银行的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我国利率机制改革的方向是市场化,不断地放宽范围。但利率机制何时改革到位,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一是需要资金的企业和个人对利率是否敏感;二是从事存贷业务的金融机构是否能应对其中的风险;三是监管当局能否适应利率调整范围放宽后的监管要求。

  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中只剩下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没有市场化,其中存款利率的市场化程度比较低。两年前央行松动贷款利率上限的时候,因为资金还比较充裕,银行放贷甚至还有困难,很多人认为商业银行不可能出现向上调整贷款利率的情况,但经济大环境一变,就起作用了,现在银行贷款利率普遍在基准利率基础上浮了20%-30%。所以央行的对利率机制的改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目前央行对利率的控制是“存款管上限,贷款管下限”。因为利率完全市场化后,有可能出现存贷差缩小,银行盈利空间也就相应缩小。所以现在利率改革还不能一步到位,给大家一个缓冲的过程。在未来条件成熟的时候,贷款利率的下限和存款利率的上限将逐步放开,届时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便基本到位了。

  调整利率本来是很灵活的手段,但现阶段在中国,大家对利率手段看得太重了,往往把它视为宏观调控的“杀手锏”。宏观经济一有变化,往往就说“进入加息通道”,这种说法很不严肃。央行加息是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来做出,而宏观经济包含很多方面,有时不同方面的数据揭示的趋势可能是完全相反的,只能说存在加息可能性,但同时也有倾向于不加息的因素。央行此次加息还属于试探性的,未来央行会推出何种后续措施,还有待观察此次加息的后效。

  关于今年银行的信贷规模,年初定的是2.6亿,比去年的接近3万亿就少,而到9月份完成了1.79亿,到年底也剩下8000亿的“口子”,但这部意味着必须要发完这8000亿,事实上,去年四季度的信贷规模也就是2900亿。因此,一些“后三个月要发放8000亿贷款”的说法是极不准确的。

  我认为,2005年宏观经济总的基调是巩固宏观调控成果,加快体制改革,加速市场化进程。宏观调控会利用各种工具,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等,同时协调好各调控部门如发改委、人行、财政部等的关系。总的来说,2005年的政策态势是一个中性的宏观调控政策,通俗地讲就是不松不紧的状态。

  同时,市场化的改革将加快。让政府少做事,市场多做事。这主要包括:在政府和市场之间寻找边界,哪些该管,管到什么程度,都要研究;建立一个顺畅的传导机制,比如职工的收入和物价之间就没有互动关系;提升企业内部应对危机的能力,加强公司内部治理;让宏观调控的工具更加市场化,尽量不用行政的强制手段。

  至于价格问题,我认为2005年商品价格结构性失衡现象仍将存在,这又分两种情况:一是受外部冲击的拉动的农产品、石油等原材料仍将保持高位,这是货币政策不能调节的;二是部分投资过热拉动的可以通过进一步宏观调控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至于大多数制造业产品,供过于求的局面仍不会改变,企业应对原材料涨价的方法是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水平等等。关于农产品价格,我想强调的是,尽管此轮物价上涨与农产品价格上涨又极大关系,但决策层已经达成共识,要把农产品价格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这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