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宏观经济
技术灾害及其减防对策研究
作者:王海澜    发布:2005-01-05    阅读:3237次   

    1961年,查尔斯.佛雷斯对灾害做了如下定义:“灾害是在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发生的突发事件。在这一事件中,全社会或某一社区遭受了严重灾难,生命财产损失很大,以至社会结构紊乱,社会的整体或部分功能遭到破坏。”11975年以后,多数人认同了这个定义。自然灾害是以自然变异为主因造成的灾害;技术灾害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以技术问题为主因造成的灾害。在2000年国际减灾日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一份灾难的文告中指出:人们已越来越多地意识到,所谓自然灾害并不完全是自然产生的,事实上,导致灾害损失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这一判断反映出在世界范围内,人们的灾害观和减灾行为开始发生深刻变化。

    一、中外技术灾害案例

     20世纪,随着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加剧,不断发生技术灾害。20世纪末期以来,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及其环境系统的脆弱性增大,技术灾害不断出现。技术灾害的增长比自然灾害更为迅速,部分原因是由于技术灾害的检测技术有了提高,人们对它更加敏感,更主要的原因是新技术的应用,以及人口的增长、集聚、使社会对灾害的预防更加脆弱。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几乎都发生过在世界上产生深刻影响和对社会造成严重后果的技术灾害。试举以下案例。
    1. 切尔诺贝利核爆炸灾害
1986年4月26日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释放出的放射性云雾
————————————————
1.《人为的灾害》,谭徐明等译,矫勇审校,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78页。
    穿越整个俄罗斯、乌克兰、欧洲大部分,以及全世界。这起世界上最严重的核灾害,造成了125000人死亡,其中有许多是儿童、孕妇及援救人员。核爆炸以后,该地区的癌症发病率急剧增加,在北乌克兰上升16%。医生和科学家发现大多数由于免疫系统薄弱而引起的癌症或其他疾病是在灾害发生20年后才会出现的,因此,灾害造成死亡的人数到2021年可能还要显著上升。当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后,还有3台未被破坏的反应堆继续运行,这是由于有些乌克兰官员低估了事故的灾害效应和日后的危险。在国际压力下,2000年乌克兰才决定关闭反应堆。
    事故发生是在苏联解体之前,灾害后的救援滞后暴露出中央政府的无能,既不能及时向数百万受害者提供急需的医疗和救助,也不能对核爆炸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提出应急方案。有些西方评论员认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引起的另一个作用是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2.日本水俣病灾害
    水俣病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工业污染灾害之一,1953-1956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水俣镇。1925年,这里建成了一个小工厂——日本氮化肥公司;1932年,扩建成醋酸工厂;1949年,生产氯乙烯,1956年产量超过6000吨。
1950年,在水俣附近的小渔村中,发现一些猫步态不稳,抽筋麻痹,最后跳入水中溺死,当地人称为“猫自杀”。1953年,水俣镇发现了一个生病的怪人,开始时只是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痴呆,进而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神经失常,一会酣睡,一会兴奋异常,身体弯弓高叫而死。1956年6月,又在医院出现4个这种病人,没有入院治疗的还有50余人。1958年,这家公司把污水排入水俣川北部,六七个月之后,这个新的污染区又出现18个这类病人。
    1963年,熊本大学医学院进行的调查表明,是由于吃鱼中毒导致疾病产生,这些鱼吃了日本氮化肥公司排放到海水中的含汞废液——氯化甲基汞,人食鱼后出现汞中毒。
    1964年,日本的新泻县阿贺野川流域,由于昭和电工公司含汞废水的污染,也出现了水俣病,45人发病,4人死亡。
    据1972年日本环境厅统计,水俣市患病者有180多人,其中死亡50多人。新泻县阿贺野川患病者102人,其中8人死亡。共有283人受到毒害,以至面临死亡。而实际受害人数远大于这些,仅水俣市受害的居民就有万人左右。主要原因是日本氮化肥公司长期以保密为借口,拒不提供工艺流程资料和废水试样,致使水俣病因花了6年时间才搞清楚。
    3.美国硅谷的芯片生产导致硅谷地下水严重污染灾害
    以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发展为主的硅谷发生过典型的高新技术污染的技术灾害。根据1986年“硅谷反对有害物质联合会”整理的以行政机关资料为基础的报告,硅谷地区的污染状况是:(1)高度危险的废溶剂等化学物质正从约80%的地下储罐向外泄露;(2)地下水中大约发现了100种化学物质;(3)圣克拉拉郡发现了150多处地下储罐有泄露,并且有200口公共和私人水井被污染;(4)圣克拉拉郡每年产生有毒废弃物10万吨,其中3860吨危险废弃物被排入自然环境;(5)每年有3-12万吨的重金属从硅谷通过地下水道排入旧金山湾。另外,硅谷的大气污染也相当严重,只有傍晚烟雾变薄时周围的群山才能够得以辨认。
    硅谷地区环境污染的主要特点是:(1)除了三废等人们容易见到的物质以外,原料和废液从储罐的泄露成为重要的污染源;(2)在生产环境的污染途径方面,除了通过河流和大气之外,地下水也出了问题;(3)半导体工业使用多种有毒化学品、气体和放射性物质,这些金属虽然微量,但却具有复合化学污染的潜在危险性。
    4.中国淮河水体严重污染灾害
    淮河是中国东南部一条重要的河流,全长1078公里(其中洪泽湖长约50 公里)。为中国第7大河,总流域面积269000 平方公里,汇聚了120多条河流。跨越豫、皖、苏鲁4省,182个县(市),人口1.5亿,占全国1/9以上。
    淮河流域历来以农业生产为主,工业基础薄弱。从20世纪80年代起,沿河建设了许多小造纸、酿造、化工、皮革、电镀等耗水量大、污染严重工厂,且迅速发展,污水废物的数量急剧上升。这些工厂大部分使用那些来自城市工业淘汰的简陋设备,工艺落后,又没有治理措施,使大量高浓度废液直接排入水体,造成淮河鱼虾死亡,沿岸植物毁灭。同时,淮河还被当作生活污水的排水道。造成2/3的河段几乎完全丧失了使用价值。
    经过艰难治理,截止到1998年1月底,淮河流域日排废水100吨以下的超标排污企业1844家,有1506家完成了治理任务,占81.7%,338家关停并转。通过关闭1111家年产5000吨以下的小造纸厂、3876家“十五”小企业1和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全流域消减入河排污量COD占规划排污总量的40%以上。
    由于治理标准较低,治理中走过场现象不可避免及治理后污染企业重新生产,所以治理结果的维持及提高治理标准,仍是十分艰巨的工作。
    5.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导致2003年渭河流域严重洪水灾害
    渭河是陕西省的第一大河,这里聚集了陕西省64%的人口、56%的耕地、72%的灌溉面积、82%的工业总产值和81%的生产总值。在最近10多年中,包括渭河在内的黄河流域降雨偏少,区域内的工农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发生短缺。
——————————————
    1.“十五小”企业: 年产5000吨以下造纸厂、年产折合牛皮3万张以下的制革厂、年产500吨以下的印染厂;采用"坑式"和"萍乡式"、"天地灌"和"敞开式"等落后方式炼焦、炼硫的企业;土法炼砷、炼汞、炼铅锌、炼油、选金、农药、漂染、电镀以及生产石棉制品、放射性制品的企业。
    可喜的是在2003年有3次较大的降雨过程,不幸的是却造成了3次洪灾。其中以8月底和9月初的洪水灾害最为严重,渭河河堤多处被冲溃,几十万居民被迫撤离家园,大量农田、村庄被淹,经济损失严重,社会负面影响深刻,对渭河流域的生态破坏很大。从表象上看这是自然灾害,而其本质却是技术灾害。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对这次洪水的评价是“流量不大,水位高,流速慢,洪水灾害大”,造成大灾的原因主要是:黄河三门峡水库中的泥沙淤积,抬高了渭河入黄河处的水位,使洪水排泄不畅;渭河流域严重的水土流失;安置三门峡水库返迁移民、发展经济、大量占用河流的河漫滩地;河堤工程质量问题。
    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于1957年4月开工,1960年9月建成。在这之后水库运行的一年半中,虽然水库最高蓄水只到达过海拔332.5米,但潼关河床高程却抬升了5米,威胁到西安市的防洪安全,黄河的泥沙把62.9%的库容淤满。从2003年渭河洪水过程中可以明显看出,潼关以上淤积还在继续,渭河下游流域洪水行进的速度一年慢于一年。以渭南市为例,起先一次洪峰通过渭南全境需要七八个小时,后来需要20多个小时,到了2003年洪峰通过渭南全境则用了50多个小时。同样,2003年的洪水流量比2002年小,但是洪水水位却高出1.7米。按照这个趋势继续发展,不用多久,关中平原这个天府将不复存在。因此。有专家建议:只有拆除黄河三门峡大坝,恢复渭河河流生态系统,才是正确的措施。

    二、技术灾害的必然性和特征

    人类的工业生产活动,一般是以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来实现的,因此,产品生产工程中必然会产生废弃物,它们一般以污染环境的形态出现。废气物对环境的污染是造成技术灾害的重要原因。目前人类只能对传统的、成熟的工业生产工程采取环境治理措施,并且多数措施是部分的、局部的,可以达到政府部门制订的相关标准。实现污染物零排放的企业只是个别的,有些所谓零排放,只是将这些废弃物作为其他产品的原材料加以利用,而生产这些产品的生产工程中又会产生新的废弃物,进而对环境造成污染。负责任的生产者则能够达标排放。
    一些大型的工程项目,是以对现有的生态资源环境进行人为的扭曲来实现的,如大型水电站的建设,水体的改道满足水资源短缺地区的水需求。这些大型工程项目可能产生的技术灾害,今天的科技水平还不能给以充分的认识,限于人类的智慧,很难对工程建成后给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充分把握,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人类生存与发展伴随着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对环境的破坏与治理,是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进程,技术灾害只能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人类今天的智慧还不能彻底消除技术灾害产生根源。因此,技术灾害的产生是必然的。并具有以下特征。
    1.对新技术和重大工程项目可能产生的技术灾害认识的滞后
一项高新技术形成产业后,对环境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由于受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往往不易认识到,只有待一段时期后环境问题和事件出现,人们才能从中得到反馈。高新技术的前沿性,决定了高新技术在生产中的污染以及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潜在危害具有不可预见性和不可知性,而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如氟利昂对臭氧层的影响,某些遗传基因变异及生物多样性的缺失等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再就是高新技术产生的污染发生后,不易为人们所察觉和得到足够重视。同时又受环境介质传播途径的影响,这种污染又没有从受污染的环境对象中得到立即“响应”,而是经过了数年或数十年才显现出来。譬如高新技术产业形成的固、液体废弃物贮存或填埋对地下水的影响。当一次污染(危害)发生后,由于改变某种环境和维系生态平衡的条件而将产生二次污染影响。
    一些重大工程项目产生的技术灾害也是如此,由于人对自然界认识的不完整性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在一项新工程建设前,就认识到它对环境可能产生的严重破坏,以至造成灾难性的后果。黄河三门峡水电站的建设在40多年后带来的灾难性的技术灾害就是有力证明。
    2.制造商受经济利益制约导致对技术灾害的忽视
    生产者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往往不顾对环境的破坏,中外多数企业基本上是在这样的道路上发展的。通常的技术创新过程是首先寻求技术的突破,技术的成功伴随着新的废弃物的产生,负责任的技术开发商应及时对新生废弃物的处理技术进行研究,寻找新的处理措施。一般情况下,治理措施往往大大滞后于新技术的加速规模化生产。芯片生产的实际就是最好的证明,以至现在还没有有效的对其废弃物的处理措施。今天世界上广泛提倡的在生产的源头和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达到清洁生产的效果,这在多数情况下可以用于成熟的生产技术。今天面临技术快速创新的产业界来说,新技术发明与应用中并不可能循着这个路径发展。因此,技术创新带来的技术灾害可能是人类未来最大的灾难。
    3.高新技术造成技术灾害的隐蔽性
    首先,由于高新技术是创新技术,变革速度快,人们对生产工艺上变化的了解并不能使其潜在的污染因素也能得到同步了解,即使随后得到了解,往往由于受到治理技术的限制,也不能达到清洁生产所要求的程度。其次,由于受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开发商以技术诀窍为借口,对生产工艺保密,对于已经发现的污染源,难于冲破企业秘密的屏障,政府环保机构的工作往往难于同步跟上,社会也不能全面了解新技术对环境的影响。导致日本水俣病的生产商,以及芯片生产商无一例外的采取这种方法,拖延社会人群对污染伤害了解的时间。
    4. 技术灾害对大于自然灾害对社会的危害
    技术灾害在社会上的反应与自然灾害有明显的不同,技术灾害警报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使得技术灾害的后果对公众产生更严重的、更长久的心理健康问题。自然灾害一般被认为是全社会的危机,与之伴随的是社会凝聚力的增强和旺盛的救灾士气;而技术灾害往往加剧社会冲突,加剧人民与政府的矛盾,对社会稳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切尔诺贝利核爆炸灾害加剧了前苏联的解体这一见解,虽然是西方一些人的观点,具有极大的片面性,但也是值得深思的。

    三、高新技术产业对环境影响的认识误区

    20世纪后期以来,世界、尤其是中国对高新技术产业对环境影响存在着明显的认识误区,即高新技术不但技术先进,而且为清洁产业。实际上高新技术导致的技术灾害对人类更具杀伤力。最典型的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即芯片)的生产带来的技术灾害。
芯片是在超洁净的环境中进行生产的,具清洁生产的表象。由于技术变革、生产工艺变化速度太快以及企业秘密壁垒,使人们对芯片产业对环境的破坏性灾难不能全面了解。芯片在整个生产工艺流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是不容忽视的。它的生产涉及300多种不同性质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参见表1)。

表1:    芯片生产工艺涉及的污染物
工艺名称 主要污染物
晶片生产
蚀刻(湿法)
蚀刻(干法)
离子植入
扩散
化学机械抛光
化学气相沉积

金属化 蒸汽态砷、磷、硫化物
NO、NO2、HF、HNO3、CH3COOH
Cl2、BCl3、氟利昂、NF3、SF6、HF、HCl、CO、NO、HBr、HS、烷烃
BF3、AsH3、PH3、H2
SiH4、SiH 2Cl2、N2O、BBr3、AsH3、BCl3、BF3、PH3、B2H6
NH4ON、NH4Cl、NH3、KOH、有机酸
SiH4、SiH 2Cl2、SiH Cl3、SiCl4、CF4、Si2H6、PH3、NO、N2O、NH3、PH3、HF、WF6、HCl、H2、NH3
SiH4、SiH Cl3、SiH 2Cl2、SiCl4、BCl3、AlCl3、TiCl4、WF6、TiF4、SiBr4、AlF6、BF3、SF6、HF、HCl、HBr
资料来源:《高新技术污染特征分析及控制对策》,王瑞贤、罗宏、彭应登,载于《环境保护》(2004/2),第45页。

    由于工艺和管理上的原因,制造芯片产生的部分危险废弃物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挥发、泄露等形式进入环境。芯片制作工艺许多是以精细处理技术和多层线配技术所需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高周波和微波以及X射线等都被用于加工技术,这类变频辐射的危害是惊人的。用于清除晶片上的涂料(光敏腐蚀剂)的等离子工艺越来越普遍。而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在有关化学反应的基础研究和有关监测技术完善之前,有的企业可能会引入新的原材料和新工艺,并且把尚处于实验室阶段的成果直接应用到生产工艺中去,根本不考虑对环境的破坏问题。可收集的废弃物是有限的,美国一般芯片制造厂每天产生数千加仑可用储罐收集的化学废弃物,并产生400万加仑的废水,通过管道进入公共排水系统。
    除技术灾害案例中所叙述的美国硅谷芯片生产导致硅谷地下水严重污染灾害外,日本也曾遇到过同样的芯片生产造成的技术灾害。1980年,日本政府规划到1985年建立25个工业区, 但没有推广控制污染的政策, 认为高新技术是一个清洁而不是肮脏的产业,未考虑到高新技术产业经常使用多种有毒化学物质。1982年,日本环保部门对15个城市的地下水进行调查, 发现地下水被大量的有机溶剂污染, 并进一步向临近的地区蔓延。1987年, 日本政府公布的超标准排放污水的企业共有349家, 有机溶剂污染了全日本的地下水。
美国和日本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向新加坡、台弯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大规模转移芯片生产的适用技术。

    四、中国更应重视对技术灾害的减防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技术灾害将继续增多和加剧。中共十六大提出实现工业化的目标,此前曾提出西部大开发,目前正在极力推进的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它们都是以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或建设新项目为实施方案的。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必须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技术灾害的本源,尽量避免技术灾害的爆发。
就目前国家支持东北地区技术改造项目看,基本上属于适用技术的范畴。比较而言,适用技术对环境的污染治理的措施比较成熟,因此,在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过程中,必须将环境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同时对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的欠帐一同加以解决。例如,振兴辽宁规划和重点推进150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有: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丹东至庄河高速公路新建工程,烟大火车轮渡、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东边道”铁路,大连港大窑湾二期工程、30万吨级原油码头,大连国际机场新建工程,阜新电厂三期、华能营口电厂、华能丹东电厂、庄河电厂,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锦凌水库、青山水库,大连海水淡化等。同时提出环境目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主要行业能耗、水耗和资源消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将完成29个重点污染源的治理,工业废水全部达标排放,辽河流域及近岸海域水质基本达标。全部省辖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
    在中国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必将从发达国家引进大量适用技术及部分先进技术。引进这些技术时,一定要十分注意这些技术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引进它们正在使用的环境治理技术与设备。对于那些发达国家还没有有效治理技术、又必须引进高新技术,要十分重视在国内的产业布局,一般来说,在国际化大都市或国家政治中心不适宜安排这类项目。否则旧的传统产业的环境问题花费巨大的代价解决了,新的灾难性的环境问题作为替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新的障碍。
    近年来,中国技术灾害频发,并且十分严重,应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例如,中石油川东钻探公司天然气井井喷灾害触目惊心。2003年12月23日夜,重庆大巴山南麓川东北气矿16H井发生井喷,该井的硫化氢含量达151克/立方米。正常情况下,人吸入760毫克-1000毫克后就会出现急性中毒,呼吸加快直至呼吸麻痹而死亡。这次灾害造成243个无辜百姓命赴黄泉,4000多人中毒就医,9.3万人连夜疏散,事发地重庆市开县高桥镇一度处于瘫痪。经济损失6432万元。 井口附近的晓阳村和高旺村是罹难者最多的村庄,中毒死亡者占死亡总数的80%至90%。27日,在压井成功之后,在这个曾是山清水秀的地方,却没有丝毫的生命迹象。倒毙在山路旁的狗处处可见,老百姓家中的猪、兔尸横遍地,山间高飞的鸟、水中的鱼都中毒死亡,连生命力顽强的老鼠也横尸于地。

    五、中国技术灾害减防对策

    1.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化目标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日本、美国等国把发展循环型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形式。德国、日本已经将它看作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并制订了相应的法律加以推进。循环经济的实施途径是: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区和生态农业。目前中国政府很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并在个别省市探索循环经济的实施与推进机制。从中国工业化的实践看,在一些地区、或一些行业、或一些企业进行循环经济的试点是可行的;从中国的生态环境现状和环境治理的水平看,近一二十年内在一个省(市)的范围内实现循环经济是不可能的。但是应该按照循环经济的原则在较小的区域中建设生态工业园,发展生态农业。应十分重视在一些工业化发展快的大中城市进行生活垃圾的能源化处理,尽快寻找日益增多的塑料废弃物的有效处理措施,设计在部分大城市已经产生的电子废弃物处理方案,等等。
    2.制订所有行业清洁生产/污染预防方案
    技术灾害的预防需要所有具有废弃物排放的生产单位共同遵守清洁生产/污染预防方案。大规模的技术灾害往往是无数企业非法排放所导致的,淮河的污

表2:   美国康涅狄格洲废弃物管理局制订的《照相洗印业污染预防方案》
废物来源 废物类型 污染预防和循环利用方案


原材料 贮存过期或不合规格化学品不合规格纸张
过剩胶片装胶片卷盒、卷轴 ·控制生产用化学品的库存量,以便在失效前用完
·避热避光
·在低温下存放纸张
·回收银
·改用无银胶片(如多孔、重氮或静电胶片)
·由胶片制造厂回收利用
·回收银

制作 

不合格样张

受污染的生产用液 ·在照相机上装置检测仪表(如光电密度计),以保证第一次即得到合格样片
·调配干化学品时,避免进入空气中的粒子污染其他溶液
·胶片上不要留下过多的化学品,以延长显影液的使用寿命
·对于非自动化设备,可使用擦拭器擦掉胶片上和纸上过多的液体,避免剩余化学品进入下道工序
·使用吹气法,减少从化学定影液进入漂洗水中的残液
·对于自动化设备,定期检查工作池出口处的擦拭器、擦拭器辊轮,必要时更换零件或加以调整
·使用无吸收性的“双检”程序
·使用定影液前先用酸处理
·化学溶液要盖严(显影液上可用浮盖)
·将易受损的生产用液装入容器中保存
 

  废液 ·胶片一旦加工停止,即停止水流
·使用控制阀以控制用水
·按建议速度供水,检查泄露
·精确检测溶液浓度并及时添加化学药剂
·控制定影液的温度和pH值
·使用无管道的小型实验室
·改变容器的几何尺寸
·将定影液与废显液分开,以回收银
·向定影液中添加乙酸
·回用定影剂
·在定影液、第一次漂洗液和废显影液中安装电解沉淀装置
·回收显影剂
·在可能条件下,用对环境危害较小的铁系漂白剂,代替氢化铁漂白剂
·回收还原漂白剂(如通过臭氧氧化、电解、应用高硫酸盐类或液体溴等,产生出氢化铁)
·回收还原漂白定影剂(如通过电解或离子交换系统)
·采用逆流飘洗代替平行漂洗系统
·回用冲洗水
·从废溶液和冲洗水中回收银:可用金属取代法、电解回收法、沉淀法、反渗透法、离子交换法或蒸发法等
·将两个化学回收桶串联使用,以最大限度地回收银
·向被银污染的定影液中加入硫代硫酸铵
资料来源:《国外清洁生产  实施与启迪》,国家经贸委节约与综合利用司组织翻译,学苑出版社,2004年3月,北京第1版,第214-215页。
    染便是如此,再如,我们如果不对在城市已经形成网状的干洗店、照相洗印店采取污染预防方案,其后果必然是产生技术灾害。例如美国康涅狄格洲废弃物管理局1995年9月制订了《清洁生产/污染预防方案》,其中包括通过加强管理的污染预防方案、工业通用的污染预防方案、钢铁工业污染预防方案、化学工业污染预防方案、航天(空)工业污染预防方案、干洗业污染预防方案、照相洗印业污染预防方案、冷却器修理业污染预防方案、印刷电路版业污染预防方案、科研教育业污染预防方案等25项污染预防方案。现将照相洗印业污染预防方案引录(见表2),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污染预防方案全面、细致的控制措施。
    3.严格区分技术灾害与安全生产事故
由于技术的原因可以造成安全生产事故,也可以进一步导致技术灾害。我国的许多所谓生产安全事故实际上已经成为对环境和社会造成伤害的技术灾害。2003年12月23日发生的中石油川东钻探公司天然气井喷灾害, 井喷时间是晚9时55分,但当地的开县县政府接到钻井队的报告电话已是晚11时25分,间隔了1个半小时。如果井队能向当地政府快速通报,使群众尽早撤离,便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事故伤亡人数。显然,这是囿于处理生产安全事故的做法,没有考虑到这是一起技术灾害,会对社会人群引起重大伤害。因此,应转变观念,严格区分技术灾害与安全生产事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在技术灾害的减防方面制订严格的、切实可行的预案,政府也应制订相应的技术灾害减防法规与措施。
    4.通过对生态系统的重大扭曲而建设的工程项目的决策要慎之又慎
有些工程项目是通过对生态系统的重大扭曲而建设的,即使项目的综合论证获得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会产生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的结论,但不可忽视可能产生的技术灾害。在没有能力建设完全可靠的减防预案的情况下,是不能决策实施项目的,否则,就会出现黄河三门峡工程建设的决策失误。因此,通过对生态系统的重大扭曲而建设的工程项目的决策要慎之又慎。

  1. ——————————————
    参考文献:
    1.《人为的灾害》,谭徐明等译,矫勇审校,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2.《环境问题案例教程》,林培英、杨国栋、潘淑敏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3.《国外清洁生产  实施与启迪》,国家经贸委节约与综合利用司组织翻译,学苑出版社,2004年3月,北京第1版。
    4.《环境保护事典》,孟浪编著,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5.《高新技术污染特征分析及控制对策》,王瑞贤、罗宏、彭应登,载于《环境保护》(2004/2),第44-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