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解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作者:吴敬琏    发布:2005-01-17    阅读:3224次   

  我们赋予2005年以除旧布新的希望。这不仅是因为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更因为最近闭幕的中央经济会议把2005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正确地规定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这一点从中国经济转轨的深刻背景下看,就更加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保持宏观经济形势的稳定非常重要,因为这涉及到为市场取向的改革以及初步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体制创造良好环境的问题。转轨过程中宏观经济往往会呈现过热运行的状态,具体的表现就是容易发生总需求膨胀,与社会的供给能力和可获得资源的支撑能力不相协调的现象。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就多次出现这一现象。对此,经济界和理论界一直有不同的声音。在已经发生过热的情况下,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和如何实施,也成为争议的焦点。

  例如,在2004年开春以后,随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上升,存贷款实际利率降低、甚至由正变负的问题就变成了争论的一个焦点。从抑制投资过热的观点看,贷款零利率是不合适的;从普通工薪阶层,即主要储蓄存款户的观点看,存款负利率直接损害了他们的利益,然而传媒上几乎是一面倒地反映了“投资界”和房地产业的意见,反对提高利率。

  之所以会有不同观点,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学理根据不同,二是利益诉求不同。

  对于学理上的分歧,只能靠百家争鸣,通过自由而切实的讨论去解决;对于不同的利益倾向,执政党和政府则应当根据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考量,协调各方,保证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得到实现。

  1998年以来,针对经济偏冷的情况,中央政府执行了多项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从2000年以来经济逐渐升温,并且在2003年初开始出现过热迹象。由于对宏观经济形势有不同的看法,在2003年除了对部分部门的投资进行控制,没有采取总量措施。从2004年二季度开始,从货币政策和行政手段两个方面采取了适度从紧的措施;到四季度,GDP增长率、广义货币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等宏观经济指标都从年初的高位有所下降。

  不过,由于2004年的调控还是较多地依靠行政手段的微观干预而未能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改善经济结构和整体效率、从而改善宏观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方面,似乎进展不大。为了在宏观稳定和微观效率两方面都取得改善,最重要的是改进政府管理经济的办法:政府应当专注于宏观经济的总量管理,而把微观经济问题,即资源在企业之间、部门之间和地区之间的配置问题,或称结构问题,更多地交由市场去解决。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条件,是完善我国目前还很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机制在经济资源的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由此可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不但非常必要,而且正当其时。

  “加强”宏观调控,意味着对宏观经济态势的判断是,宏观调控以期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协调只是初见成效,不能松劲,以免功亏一篑。这里讲要“改善”宏观调控,则具体落实为更多地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主要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行调控。

  与此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列为2005年的一项主要任务。这就为落实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便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保证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因此,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一个最主要的内容,不是政府强力干预经济,而是应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各项法律制度。以上各点的实现,将使2005年我国经济的“软着陆”和今后长时期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

  我们的国家已于20世纪的最后一年宣布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市场经济体系能够健康运行的重要构架,例如金融体系、法律和司法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种局面的持续,有使我国经济体制滑向坏的市场经济,即权贵资本主义的危险。我认为,2005年的改革重点应该放在金融和证券市场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国有经济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等方面。

  但是,要卓有成效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不能完全局限在经济领域,而必须对我国各方面的制度建设进行全面反思,综合考量。因为经济体制是更大的社会制度的一部分。从体制建设的角度看,2005年的改革应当是全方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