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产业经济
中国汽车产业:在与环境的博弈中发展
作者:王海澜    发布:2005-01-20    阅读:2534次   
    汽车,工业化的产物,现代化的怪物,今日人类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现代城市无节制扩张的直接制造者,人类生命的吞噬者,生态环境的杀手,石油、钢铁等各类资源浩劫中的最大掠夺者。理查德.瑞吉斯特在2001年所著《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中披露,世界上有5亿辆汽车,而且每年还以5000万辆的速度增长。人类目前已经无法从汽车产业快速增长的怪圈中解脱。
    一、汽车给人类带来的麻烦、灾害和灾难
    2005年1月14日,有关媒体披露: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2004年,国产汽车产销首次突破500万辆,即生产507.05万辆,销售507.11万辆,分别比2003年增长14.11%和15.50%。同日,《北京晚报》披露公安部当日上午公布的中国2004年交通事故:全年共发生事故567753起,造成99217人死亡,即使如此,还是历年来最好的,称万车死亡率首次降到个位数,为万分之9.2,比2003年死亡人数减少了5000人,下降了万分之1.6。中国的经济增长,汽车产业的贡献不容忽视。然而,中国能源过度浪费与消耗,城市建设无序扩张,交通阻塞,环境破坏,恶性交通事故频出,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功不可没”。
    莱斯特.R.布朗指出:1994年,中国政府决定发展以汽车为中心的交通运输系统,而且以汽车工业作为推动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动力。如果中国真的建成以汽车为中心的交通系统,而且按美国方式每个家庭有一至二辆汽车,每辆汽车的汽油消费量也与美国相当,那么。中国一天需要8000多万桶原油,比目前世界每日7400万桶产量还要多一些。为了提供所需要的道路和停车场,要占用大约1600万公顷土地,相当于中国稻田面积的一半。目前中国种植主要粮食作物——稻谷使用的土地为3100万公顷,年产稻米1.32亿吨。
    理查德.瑞吉斯特概括了汽车给人类带来的10余项麻烦、灾害和灾难,主要有:
    1.每年全世界大约有100万人、数百万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各种鸟类死于交通事故。
    2.大约有33万人死于空气污染,而汽车是世界范围内最大的点源污染。
    3.水被那些充满油污的、黑乎乎的,有时甚至是含盐的公路上冲刷下来的径流污染了,根据美国环保局的资料,其足可以与破坏水源的污水相抗衡。
    4.宝贵的时间都浪费在往返的路上,交通阻塞中,等待修车上,卖或买车,换轮胎,洗车,上光,安装,与交通法庭打交道,挣钱付车款,看望医院里或停尸房里的交通事故受害人等等事情上了。
    5.买车、保险、保养、装饰、事故修理、停车位、车库、车道、高速公路税、注册费、汽油(美国平均一辆车每年500加仑)、停车或开车违规、事故中的财产损坏、事故的医疗帐单以及误工期间损失的收入等等方面浪费了大量的钱财。
    6.汽车发动机、喇叭和讨厌的警报器产生了噪音,如果人们不是坐在窗户封闭的汽车里,并且制造那么大的噪音,火车鸣笛和紧急警报声就不会那么高。
    7.汽车在遇到交通阻塞时容易引起挫折感和敌对情绪,滋养对速度、力量、暴力、侵犯和“道路愤怒情绪”等。
    8.汽车使得城市分布得散落稀疏,竖起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滋生隔离、疏远和推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的钢铁和玻璃墙以及速度使人分离。
    9.汽车太重了,从任何角度来讲,任何时间它们都平均近乎于空载。换句话说,主要是汽车在移动。它们在不移动的时候,通常是95-99%的时间都不移动,又占据了大量的空间,这些空间本可以是商店、公园、操场、自然或农场。
    10.汽车有时还成为一种故意使用的武器,在世界的部分地区,它被当成低成本的坦克,可移动袭击的装置和汽车炸弹。
    11.大量的事故造成了技术灾难,例如,航运事故形成海上石油泄露,造成海洋大面积污染,大批海洋生物死亡。
    二、中国汽车产业:在与环境的博弈健康发展
    福特曾经认为,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就是那些高效率的创造。他因此建立了汽车生产线,成为高效率的奇迹。1927-1955年,通用汽车、迈克制造业、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菲律宾石油、耐火石轮胎和橡胶、快速船装配线勾结在一起,投资建立了几个公司,通过收购100多个城市的铁路交通,进而通过破坏电车轨道,以达到城市居民除使用汽车而没有其他选择的余地。
今天的中国不是当时的美国,不会出现汽车及相关产业不择手段垄断城市交通的局面。但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已经给城市其他交通方式带来灾难。政府苦于资金的短缺,没有足够的投入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对有利于骑自行车人的倾向性法规,在某些大城市受到非议。
    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以石化燃料为基础、以汽车为中心的用后即弃型经济在中国行不通,在拥有10亿人口的印度或拥有另外20亿人口其他发展中国家也会行不通,在一个共有生态系统的世界和一个全球日益一体化的经济系统,在发达国家也终将行不通。因此,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采取追随发达国家发展轨迹的战略,只能是一条走向衰败之路。据有关专家保守估计,到2010年,中国家用轿车保有总量将达到1466万辆,其中城镇居民家用轿车保有量约1400万辆。到2020年,中国家用轿车保有量将达到7200万辆。或许在较长时期内,例如10-20年,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终究不会与给发达国家带来的繁荣相媲美。中国汽车产业必须走出一条适合国情、适合生态环境、资源供给、城市发展的道路。中国汽车产业只有在与环境的博弈中获得较为健康的、持续的发展。这是发展中国汽车产业的大思路。
    三、政府应实施的环境和汽车产业政策措施
    1.大力发展以轨道交通系统为主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提高公共交通占出行总量的比例。轨道交通又应以地铁交通为主,根据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虽然在城市规划中具有百年的战略考虑,地面轻轨交通给以后城市发展带来的燥音依然成为再次治理的难题。北京的轻轨交通系统也表明,在轨道交通旁进行房地产开发已经带来如何有效消除燥音的课题。《北京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确定,到2020年公共交通出行总量的比例,由2000年的27%提高到50%以上,其中轨道交通及地面快速公交承担的比重占公共交通的50%以上。另外,建议应进一步提高公交系统快速、便捷的质量,如让出行者在北京二环路以内的任意一处5分钟之内可以找到公交车站,城市的其他区域的为10分钟;二环路以内地区的公交出行比例应大幅提高,早日达到50%的标准,以80%的标准较为适宜。
    2.北京市规划委指出,在必要地区不排除使用行政手段,以调节私人汽车的出行量,从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因此,应在公交设施极为发达的前提下制订在城市中心区禁止私人汽车,还应包括一般企事业单位的公务车出行制度。例如,在北京的旧城保护区内首先考虑实施这一措施。可将这一措施扩展到二环路以内的所有范围。但中央机关和北京市机关的公务车,外国政府机构公务车除外,这是由首都北京的主要职能——为中央政府办公服务决定的。
    3.积极推进开征燃油税的工作。近期,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在国务院新闻办记者会上透露,将选择适当时机开征燃油税,取消养路费、统一开征燃油税的工作一直在推进当中,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去年就燃油税的问题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测算,为开征该税做了很多准备工作,这项工作目前已经进入审批程序。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已经注定了油价不可能在今后更加便宜。建议因汽车尾气排放引起的环境治理费用也应包括在燃油税内。将部分税收用于汽车产生的废气的环境治理和对汽车产业有关节油、尾气排放的研发项目进行支持。
    4.政府应积极支持汽车产业的技术研发活动,提供不同形式的资金支持,目前主要用与开发节能、低耗新型汽车。由政府创造机会,提倡国内汽车产业在技术开发活动中形成联盟,以达到共同使用研发成果,降低研发费用的目的。
    四、中国汽车产业应实施的战略措施
    近期,由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得出结论: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极弱,远远落后于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等汽车产业强国。中国汽车产业综合竞争力分别是美国的41.7%、日本的42.4%、德国的47.3%和韩国的61.6%。由于中国汽车企业未能在20年的合作过程中逐步培养起开发能力和自主品牌,对汽车工业的长远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也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安全。中国汽车产业应该实施赶超世界一流汽车厂商的目标的战略,有所作为,对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有所贡献。毫无疑问,未来引领世界潮流的汽车必然是技术先进、材料与燃料消耗日益减少、尾气排放无害化、车与环境更加和谐、给人类带来更加安全与舒适。
    1.同世界一流汽车厂商合作战略。在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依然低下的形势下,同国际一流汽车厂商进行合作仍然是现实的选择,也是无奈的选择。这是一般企业常用的追随战略。切忌不可选择同在世界汽车产业处于追随战略的厂商进行合作,那样,中国汽车厂商只能处于间接追随战略的地位,进一步加大了与一流厂商差距,不利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应当指出的是,目前中国存在处于间接追随战略汽车厂商。
    2.创建中国汽车名牌战略。中国汽车改革开放以来获得快速发展,但遗憾的是还没有创建出中国汽车产业的名牌。中国汽车厂商面临的是如何在与国际一流汽车厂商进行合作的同时,构建自己的名牌战略。中国汽车厂商面临如何整合资源,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商标,走向创建中国汽车名牌的战略。
    3.加大研发力度,在重大领域取得突破,具备更多的关键性的专有技术,引领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目标。包括:首先是汽车轻量化、小型化、安全化、节能化、环境清洁化,其次最为重要的是应在材料替代、能源替代上有所突破,这样才能使中国汽车产业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积极贡献,引领未来世界汽车产业新潮流。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产品工程部负责人透露,上海大众要研发燃料电池车,这种车最大魅力是找到了一种理想的替代能源,使用氢气和氧气的合成反应,产生热力,转换成蓄电池的动力,再转换成汽车动力,排放的是水。而汽车的外形、行走性能完全可达到汽油汽车水平。如果上海大众真能首先在世界上实现燃料电池车的商业化运作,就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屹立于世界汽车产业之林的日子。燃料电池已经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家用电器上开始应用,燃料电池车的问世,是指日可待之事。中国汽车厂商如果不抓紧开发,其他国家汽车厂商必然捷足先登。
————————————————
参考文献:
1.《生态经济》,(美)莱斯特.R.布朗著,林自新、戢守志等译,东方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2.《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美)理查德.瑞吉斯特著,王如松、胡聃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