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三农问题
农业漫谈
作者:张建平    发布:2005-02-01    阅读:2477次   
    一、 农业的经济化程度
 农产品的特点是什么?
 首先,以粮食产品为代表的农产品是必须需求品,是战略物资。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国家的命脉,这一点就决定了粮食商品的特殊地位。
 其次,人对粮食的需求,在量上非常容易确定,不象其它物品比如衣着等边界非常模糊。这样一来,粮食的价值判断就比较明了:保障生命能量需要,延续生命存在。
 再次,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不像普通工业品一样可以在过程中加以很好地控制,农产品是自然生长的,一旦投入,只有收获而无法中途停止。工业品可以随时停止生产,控制产出结果,剩余的原料可以转作它用,但是农业投入后是没有再收回的机会了。你可以将正在成长的作物毁掉,但这是纯粹的损失,农民是下不了这个手的。要么种,要么不种,没有其它选择。
 “农业经济”这个提法能不能够成立,取决于农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
 《资本论》说到:谁用自己的产品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他生产的就只是使用价值而不是商品(一卷一章一节)。
 中国有近10亿农民,在农民自己的消费中,相当大的部分,尤其是粮食,不是通过市场交换得到的,而是自给自足的。显然,就中国这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度而言,这个量是不可以忽略的。
 考虑渔民吃自己打捞的水产品,菜农吃自己种植的蔬菜,牧民吃自己养的牛羊,林农大量使用木材盖房等等。我们可以把他们广义地列入农民之列,他们的自产自销等视为对粮食的消耗。
 简单的估计,农业人口平均每人每年吃掉150kg粮食,中国农民每年消耗粮食约1500亿kg。即使按照目前的价格1.2元/KG计算,也相当于有1800亿元人民币的总量,这是什么概念?按照中国政府的统计方法,销售额在500万的企业算是“规模企业”,1800亿就是36000个“规模企业”。换句话说,相当于每个省约1200个“规模企业”,而全中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002年全年实现利润也不过2636亿元。
 而这还仅仅是粮食!农民自己种菜;自养家畜吃蛋和肉;自种棉花制作棉衣棉被;自己取用土木建房;少出远门、有的是时间而安步当车;从来没有农民为自己的耕作支付工资……
 全世界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不是商品”的“商品”产出,如果非商品被视为商品,则由此表现的经济总量肯定是具有泡沫性的。
 因此,农业经济的问题就是农产品商品化的问题。
 农业经济的总量是可以估算出来的。粮、菜、油等农产品的经济总量与城市人口的数量及其货币价格有关。
 比如,现在中国约有4亿非农业人口(包括在行政上属于农业户口但已脱离土地耕种的人口),按照每人每天1KG重量的食品计算,每年的食品总消费约为1460亿公斤。如果每公斤食品的平均货币价格为5元人民币,则每年涉及的城乡交换货币量约为7300亿元人民币,这就是城乡之间的经济总量。按此推算,平均每个农民的年货币收入不足800元人民币,仅仅约为城市企业工人收入水平的1/10。除去农业生产的费用支出,节余的、用于附加购买的量寥寥无几。
 政府将目光放在农民收入过低这个问题之上,希望提高农民收入来扩大农民的需求。从2+2的理论来看,需求不足一定是双方的而不是单方面的问题。农民需求不足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城市人口对农产品的需求不足问题,如果要提高农民的收入,减轻农民的税费负担和增加市民对农产品需求的效果是相同的。
 我们从需求理论中需求量的有限性,尤其是必须需求量的有限性得知,我们不可能增加市民对食品的需求量,不可能强迫市民由一日三餐改为一日六餐。
 从相对性而言,需求不足的另一面是存有量过多。这个过多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太多,远远超出了需求。据说,在美国农民与城市居民的人口比例是1∶50,而在中国这个数据是1∶2.25。
 因此,扩大农村人口需求的方法就是扩大工业对农产品的需求以拓宽农产品的商品化渠道,以及通过扶持农民创办企业直接将农业人口转化为工业人口,同时直接将农产品工业化。
  据电视新闻报道,有一家企业在国内建立了一个在世界上规模和技术领先的玉米加工工厂,将玉米深加工为化工产品包括燃油,来替代石油产品。这远远比政府单纯地补贴农业要好得多。
 因此,工业化是解决农村经济化的根本办法。国家可以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研究开发农产品的工业利用工艺技术,研究农业人口非农业化的政策和方法。同时,农业生产的本身也应该向工业化过渡,通过集约经营和工业方法来“制造”粮食,把农民转变为农业工人,而不只是停留在“种地”的概念之上。
 经济学家关注农业经济,应将注意力放在农业产品的商品化这一点上,看看农产品与其它产品的商品化过程有什么特点,价格确立原则有什么不同。假如注意力放在农民如何通过增产提高收入方面就跑题了,就变成了农业技术,而这个问题交给袁隆平教授就可以了。经济学在农业问题上向农业技术倾斜,就像它一贯地把如何管理商品生产企业以提高利润作为主题一样,而变成商人的帐房之术。
 只有农业的工业化,只有将农产品按照工业产品的生产组织原则实行“定单农业”,才能解决农业的经济化问题。

    二、 粮食产量究竟是多少为好
  【资料】:
  据《中国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报告,在2002年,“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399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18万公顷,分别比上年减少209万公顷和63万公顷;油料面积1487万公顷,增加24万公顷;糖料面积180万公顷,增加15万公顷;蔬菜面积1728万公顷,增加88万公顷。
  粮食、油料、糖料等主要农产品增产,蔬菜生产在提高品质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棉花因种植面积下降较多而减产。全年粮食产量45711万吨,比上年增长1%。
  畜牧业、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达6590万吨,比上年增长4%;全年水产品产量达4513万吨,增长3%。
  林业、水利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74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51%,其中退耕还林工程完成退耕造林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共540万公顷。长江中下游干流3576公里堤防加固工程基本达标;黄河下游堤防加固完成断面达标982公里。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90多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40多万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
  2002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28453万人,按照每人每年消耗150KG粮食,粮食的总需求约为19260万吨;每公顷(15市亩)耕地年产粮食按照4500KG计算,需要的耕地面积是3420万公顷。
  2002年中国的粮食实际种植面积是10399万公顷,是估算的需求面积3420公顷的3倍;全年粮食产量45711万吨,达到估计需求量15400万吨的2.4倍。这就是粮食价格严重超跌的根源。
  “谷贱伤农”的道理无须再讲。粮食是国家的战略物资,如果粮食短缺,国家安全就会有忧,但是粮食盈余太多,同样不是好事,也会影响国家安定。

    三、 中国农业的出路
  可以说,中国农业是中国现代化的基础,中国农民的状况直接反映中国国家的状况。近些年由于农村改革的相对停滞,占人口总量比例~70%的农民收入相对严重下降,最终表现为国民购买力的大幅度下降,已经表现出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影响。
  一本《中国农民调查》的书集中反应了中国农村的状况,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中国政府充分注意到了这种状况,因此,开始在农村税费、农民负担及粮食商品化等方面进行深度的改革。2004年度的农村税费已经大幅度降低并逐步趋于零税费,粮食流通放开后价格持续上涨,这也为城市居民所感受到了。
  粮食价格上扬,当然农民得到了利益。但是,仅仅靠税费改革和粮食流通改革带来的效益是短暂的,是不可能长久的,因为价格是一个体系,粮食价格的上扬的影响很快将表现出来,就是许多工业品价格的跟随上扬。因为价格总是会相对涨落的,涨价效应是不可能长久的,最终农民依靠粮价上扬带来的收入增加,还是要被强劲的通货膨胀所淹没。
  中国农民的经济地位是由国家的农业政策决定的,现行政策决定了中国农业的小农经济水平。而小农经济只能解决温饱问题,是不可能让中国农民富足起来的。即便是工业品的价格不足以抵消粮食价格上涨的收益,农民也不可能摆脱小农经济地位所决定的处境。
  我们看一看工业的历史就知道,假如工业资本受到比如工厂面积,设备规模的限制,就无法扩大。如果一直停留在小资本的手工业,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大工业水平。同样,农业资本如果一直无法膨胀,或者无法容纳大资本的进入,就会一直是小农经济而不会发展为大农业。土地过度分散于农户,个人占有土地量很少,因此,农业本身就无法形成大资本。而没有农业大资本的出现,就不可形成农产品的工业化生产过程。十亿农民在各自有限的土地上,进行着一模一样的生产作业过程,毛泽东的“八字方针”全部由一个人来贯彻落实,农业生产形不成分工合作的工业化模式。
  近些年,农业向大农业发展的苗头已经在国家政策的边缘悄悄开始。比如在广东,有港人租种较大面积土地并雇佣农业工人来种植蔬菜,每天直接将鲜菜供给港澳市场;也有外商深入内地承包山地种植经济林木比如建立造纸原料基地。在中原平原地区,已经有农户演变为专业的农业服务者,比如购置康拜因、大型拖拉机等专门从事一年一度的小麦收割和土地深耕。在某些地方,由于种田无益,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导致土地无人耕种,便有人将土地出租给某些种田大户耕种,甚至是做起了在城市生活、但在农村有土地出租的新地主。
  但是,由于对耕地用途的严格控制(这是正确的!)和长达30年土地分散承包期限,中国农业要摆脱小农经济水平是不可能的,除非国家在土地经营权政策上面有新的突破。这种突破主要指土地的可规模化耕种。如果生产环节无法规模化,既便是袁隆平教授,你只给他一亩三分地,他也是难有作为的。
  要使农业真正现代化,必须摆脱目前这种小农经济形态。但是如何规模化使用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如何集中,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在集中的过程中既要保护农民的长远利益不受到侵害,又要防止出现有地不耕而转租出去的情况出现。对中国这个农业人口大国来说,农业政策的出台必须慎之又慎。
  现在各种舆论都在宣传市场化的农业政策使得农民得到了多少实惠,然而,需要我们清醒的是,就市场运作本身来说,从来没有只涨不落的价格,如果是粮食价格上涨给农民带来了实惠,那么就有粮食价格下跌损害农民利益的那个时候在后边。退一步说,任何商品生产,追求的是利润即净得而不是收益,粮食价格上扬的同时没有人可以通过市场阻止粮食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扬。根据2+2的需求理论,粮食作为必要需求品,并不宜实行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