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模式”是指以苏州、无锡、常州为代表的经济发展途径选择及经济发展途径组合,它是一个持续的、发展的概念,不单纯指某个阶段的经济发展选择和组合。苏南地区通常被定义为: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地级市以及昆山、江阴等九个县级市,在具体的地域范围上包括各城市的市区和农村。这一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而且强劲的发展持续时间长,在具体的经济发展路径选择上,具有明显的特征,因而出现了“苏南模式”的提法。在不同的时期结合点上,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总是能出现自适应而转危为安,本文试图总结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并着重分析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策略。
一、“苏南模式”的历史回顾
1983年费孝通先生在研究苏南三个城市经济飞速发展的情景时提出了“苏南模式”的概念,时过境迁,“苏南模式”几经起伏,但是由于其能够自我适应性的改变着,所以这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依旧非常的快速、稳健。根据不同时期该区域模式的核心发展力量的不同,可以将这个模式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以武进为代表的发展政府主导型乡镇企业的模式(1980——1994)。这个阶段的“苏南模式”最核心的发展力量是政府主导下的乡镇企业。以武进为代表的这个时期的苏南,每个市、县、乡镇、村政府都主导建立了很多乡镇企业,采取的是离土不离乡的发展策略,农民成为乡镇企业的工人,亦工亦农,农村劳动力在经过农村联产承包的改革后出现的剩余现象得到了弱化,劳动力资源得到了较其他地区更充分的利用,因而这一时期的苏南经济得到了较全国更快的发展。
最终经济发展的结果是,整体经济实力增强,城市、农村基础建设得到了加强;农民自身经济实力增强,纷纷进城生活,苏南三市全面撤县建市,苏南的城市化水平在这一时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幅度并不是很大;资本进一步集中于乡镇企业的代表——乡镇政府以及部分企业负责人,资本积累得到了加速。
然而由于这一阶段的乡镇企业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所以必然出现类似于国有企业一样的问题——产权不明晰。尽管这种模式以政府为主导,便于资本原始积累的迅速完成,但是,随着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理解的升级以及乡镇企业集资人经济理念的不断增强,以政府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出现了危机。在国家实行经济着陆的过程中,由于乡镇企业实力有限、获取资源能力有限、市场空间有限等的限制,最终,第一阶段的模式发展到了必须改革的地步。
第二阶段:以苏州为代表的接受上海、国外产业转移的发展模式(1994——2000)。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深圳等“珠三角”地区突然发力,加速发展,随后上海浦东大开发,全国的财力、人力进一步倾向于上述两个地区,原本就遇到困难的“苏南模式”更是遭到了唾弃。但是,正是由于全面的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开放大环境,尤其浦东的开放开发,让和上海具有地缘优势的苏州找到了发展的希望。新加坡工业园的落成,成为这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转折点事件。随着苏州新加坡工业园、苏州新区、无锡高新技术开发区、常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国家级开发区和一系列省级开发区的落成,三市吸引外资的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外向型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尤其这个时期的苏州,经济外向性更是明显。
表1 苏锡常1999年外向型经济发展状况
城 市 |
苏 州 |
无 锡 |
常 州 |
全 国 |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
125.55 |
43.42 |
19.30 |
3606.30 |
出口总额(亿美元) |
69.28 |
25.59 |
12.80 |
1949.30 |
外贸依存度(%) |
42.02 |
19.59 |
19.65 |
20.04 |
合同利用外资(亿美元) |
35.68 |
10.01 |
9.02 |
412.23 |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
28.56 |
10.00 |
6.25 |
403.11 |
外资依存度(%) |
17.32 |
7.66 |
9.59 |
4.15 |
资料来源:根据1999年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整理计算及《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
注:①外贸依存度= ;②外资依存度= ;③区域生产总值的折算汇率为8.27(后同);④区域进出口数和合同、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均为当年发生数。
第三阶段:私营、外资共同发力、苏锡常全面合作的发展模式(2000年以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日本、美国、俄罗斯等经济主体的长期低迷,对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苏南再次带来了打击,尽管1999年的苏南在经济的外向性指标的对比上还是遥遥领先,但是其依靠外资为核心发展经济的模式还是受到了威胁,因而再次出现了“苏南模式”终结论。但是苏南三市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积极借鉴了“温州模式”,藏富于民,利用前两个阶段的资本积累,政府积极支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从而出现了一个更具包容性和稳定性的外资、个私双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现行“苏南模式”的分析研究
自2000年开始苏南地区经济发展再次涌现出无限活力的迹象,“苏南模式”成功的实现了二次转型,变革成为以外资和个私经济为双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实力进一步加强。
表2 苏南三市2000——2004年经济总量、均量指标 单位:亿元,元
年 份 |
苏 州 |
无 锡 |
常 州 |
GDP |
人均GDP |
GDP |
人均GDP |
GDP |
人均GDP |
2000 |
1540 |
26700 |
1201 |
27680 |
600 |
17625 |
2001 |
1760 |
30317 |
1360 |
31246 |
673 |
19707 |
2002 |
2080 |
35700 |
1601 |
36632 |
760 |
22260 |
2003 |
2802 |
47700 |
1901 |
42962 |
900 |
26110 |
2004 |
3295 |
56095 |
2232 |
50437 |
1100 |
31600 |
资料来源:历年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注:①2004年数据为预测数,增长比率依据常州市统计局预测作出,苏锡常三市增长率分别为:17.6%、17.4%和15.5%;②GDP即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一)个体、私营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2000年开始,苏南三市积极学习借鉴“温州模式”,加快释放民间投资的张力,个私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发展,苏南三市民间资本积累情况较好,为这一新阶段“苏南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资金源,据苏州统计局的信息2004年该市个私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9.95亿元,较上年增长29.9%,高于其他类型投资主体投资增速19.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28.9%,比上年上升了4.3%;常州市2004年前11个月非国有经济体实现投资413.6亿元,同比增长41.6%,在全市投资总量中所占比重由去年同期的76%上升到76.4%。
表3 苏南三市2000——2003年个私经济发展状况
项目
年份 |
苏 州 |
无 锡 |
常 州 |
户数 |
产值 |
资产 |
户数 |
产值 |
资产 |
户数 |
产值 |
资产 |
万户 |
亿元 |
亿元 |
万户 |
亿元 |
亿元 |
万户 |
亿元 |
亿元 |
2000 |
2.99 |
…… |
175 |
15.5 |
603 |
192 |
10.2 |
210 |
86 |
2001 |
4.26 |
…… |
296 |
13.9 |
759 |
269 |
10.8 |
332 |
126 |
2002 |
5.91 |
…… |
509 |
15.4 |
1332 |
406 |
11.4 |
452 |
191 |
2003 |
7.27 |
…… |
887 |
15.9 |
2088 |
651 |
13.0 |
915 |
329 |
资料来源:各年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注:①“总值”指当年完成的工业总产值;②资产指个私经济体的当年累计注册资金余额。
三市的个私经济不仅在户数和注册资本、产值、投资等经济总量上在2000以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同时,个私经济体为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提供了很强的推动力,具体指标见表4。从表4中的资料可以看出常州市的经济发展结构应该说是更具这一时期“苏南模式”的特征,其经济社会发展超过一半依赖于个私经济的发展,发展模式与“温州模式”更加趋同,该市出现了一些比较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个私企业,如红星家具和月星家具等。
表4 2003年三市个私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贡献指标
项目
城市 |
从业人员 |
投 资 总 额 |
上 缴 税 金 |
人数 |
增长 |
金额 |
比重 |
增长 |
金额 |
比重 |
增长 |
万人 |
% |
亿元 |
% |
% |
亿元 |
% |
% |
苏 州 |
136.5 |
36.4 |
346.29 |
24.60 |
47.3 |
82.37 |
25.7 |
55.4 |
无 锡 |
73.3 |
13.3 |
193.12 |
21.62 |
39.3 |
52.20 |
19.7 |
19.7 |
常 州 |
48.3 |
44.7 |
266.70 |
59.75 |
85.0 |
79.75 |
58.6 |
47.3 |
资料来源:2003年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外资经济以提升发展质量为主,外资经济体稳定发展。2000年以来苏南三市的外资经济体的发展稳中有升,和个私经济一起为这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着巨大的推动力。
表5 2001——2003年苏南三市外资经济体发展状况 单位:亿美元
年份
项目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苏州 |
无锡 |
常州 |
苏州 |
无锡 |
常州 |
苏州 |
无锡 |
常州 |
合同利用外资 |
72.3 |
30.04 |
11.5 |
100.7 |
29.00 |
25.7 |
124.96 |
50.08 |
20.5 |
实际利用外资 |
30.2 |
13.57 |
6.2 |
48.1 |
17.40 |
9.8 |
68.05 |
27.01 |
8.2 |
外资依存度(%) |
14.19 |
8.25 |
7.62 |
19.14 |
8.98 |
10.66 |
20.09 |
11.75 |
7.53 |
出口总额 |
123.1 |
36.00 |
21.7 |
185.2 |
51.40 |
26.6 |
326.34 |
73.25 |
35.3 |
进口总额 |
113.5 |
30.67 |
10.9 |
178.7 |
46.00 |
12.6 |
330.29 |
70.56 |
17.2 |
外贸依存度(%) |
57.84 |
21.89 |
26.67 |
73.64 |
26.02 |
28.94 |
96.32 |
31.86 |
32.43 |
资料来源:历年各市《统计年鉴》。
这个时期的外资投资有着明显不同于前两个阶段的内容,外资主要投向的是高新技术企业及研发、贸易等第三产业。以外资为主导的企业出口能力在这一时期进一步增强,地区外向性程度比较稳定,外资依存度变化不大,只有苏州的外资依存度超过20%,而无锡、常州的外资依存度依旧比较低,尤其常州的外资依存度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趋向,这是由于常州个私经济发展相对外资经济体更快而导致的;外贸依存度除苏州达到96.32%,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外,无锡、常州的外贸依存度提升较为平稳。
上面的分析说明苏州并不明显具有新“苏南模式”的特征,其主要的发展动力依旧在于外资经济体的推动。但是,其他两个市的发展比较符合前面模式的定义,然而随着苏州民间投资张力的释放,其个私经济必然会得到强化,而外资的比重将出现一定的相对下降,同时随着国内消费能力的提升,其外贸依存度也将出现下降。通过EXCEL的统计分析(置信度为95%,主要采用的指标值:因变量为区域生产总值,自变量为当年实际利用外资与个私投资额之和由于指标值数据较少,因而在数据的汇总上,将数据按照月份进行了平均和按比例递增的调整,因而观测值为48个),2000——2003年的苏南三市经济发展与个私经济体、外资经济体的发展是高度相关的,三市汇总计算结果输出如下(经重新调整排版):
表6 回归统计
Multiple R |
R Square |
Adjusted R Square |
标准误差 |
观测值 |
0.993144 |
0.986336 |
0.979504 |
140.6221 |
48 |
注:由于指标值数据较少,因而在数据的汇总上,将数据按照月份进行了平均和按比例递增的调整,因而观测值为48个。
表7 方差分析
差 异 源 |
SS |
df |
MS |
F |
P-value |
F crit |
组 间 |
20564086.13 |
1 |
20564086 |
34.97373 |
0.00104 |
5.987374 |
组 内 |
3527919.542 |
6 |
587986.6 |
|
|
|
总 计 |
24092005.67 |
7 |
|
|
|
|
从输出的结果看,三市的经济发展与实际利用外资和个私经济体的投资额密切相关,在95%的置信度下,相关系数为0.993144,实际利用外资和个私经济体的投资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解释程度高达0.986336。因而可以说,从经济发展的核心资金来源来看,当前的苏南主要依托的是外资和个私经济。
(三)加大教育投资的力度,加速各层次人才的培养,加强人才的引进。苏南三市在2000年以后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并加强对优秀人才的引进,常州市2003年全年引进人才1.1万名,较上年增长20%,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就有208名,比2002年增长68.3%;目前三市共拥有高等院校43所,在校大学生18.54万人,占三市总人口的13.43‰,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26.4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基本稳定在45%左右。
表8 2003年苏南三市教育发展情况
城市 |
高校(所) |
大学生(万人) |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职业教育学生(万人) |
中学生(万人) |
初中升学率(%) |
苏州 |
16 |
8.40 |
45 |
10.68 |
36.75 |
96.30 |
无锡 |
17 |
4.84 |
…… |
8.24 |
30.96 |
95.38 |
常州 |
10 |
5.30 |
42 |
7.50 |
23.00 |
96.40 |
合计 |
43 |
18.54 |
—— |
26.42 |
90.71 |
—— |
资料来源:2003年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苏南三市在新的形势下,加大对科技投入的力度,科技实力不断增强,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稳步提升。2003年常州市共投入科研经费1.4亿元,其中市级科技计划经费979.5万元,其他来源科技经费3010万元,科技进步对工业和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4%、56.4%,分别比上年提高1.2%和0.3%,实现全年专利申请1647件,专利授权922件,分别比上年增长47.7%和13.0%;无锡市在2003年启动了知识产权第一批万人培训计划,全市专利申请量达2160件,同比增长27.4%,授权量1351件,增长44.2%,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工业贡献率分别达到57.96%和48.04%;苏州市2003年被列为全国专利工作试点城市,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科技对工业、农业增长贡献率亦分别达到49.7%和57.1%,全年专利申请量3780件,专利授权量2593件,分别比上年增长21.6%和11.6%。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提高,为三市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四)以提高城市品味为龙头,以开发区为发展载体,实现经济规模总量的扩张。苏南三个城市在2000年以后特别是2004年在提高城市品味上都作出了比较大的动作,通过举办一系列的经贸活动,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如无锡举办的“太湖博览会”、常州举办的“2004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等,三个城市在2004年“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评选中均入围前20名,而苏州和无锡更是顺利当选“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通过一系列经贸活动的开展和评选活动的参与,三市的城市品味在无形中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为将来外资的进一步引进、产品市场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较高的平台。
注重开发区的建设。截至2003年底三市共拥有国家级开发区7个、省级开发区26个。苏州5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1个省级开发区2003年共新增合同外资81.7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4.12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6%和23.3%,占全市的65.4%和64.8%,其中苏州新区和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昆山开发区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实现财政收入118.58亿元,占全市的28.93%,进出口总额达394.23亿美元,出口总额达196.18亿美元,在全市总量中的比重分别达到60.04%和60.12%;而三市中开发区建设较差的常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在2003年也实现业务收入885.6亿元,增长41.8%,实现工业产品销售收入590.9亿元,增长38.8%,合同利用外资15.0亿美元,增长50.1%,占全市的比重达到72.9%,实际利用外资5.2亿美元,增长119.5%,占全市的比重达到61.2%,开发区内企业自营出口12.8亿美元,增长49.9%,占全市的36.3%,实现财政收入18.3亿元,增长30.5%。开发区尤其国家级开发区的飞速发展为这一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载体,随着开发区的不断完善和不断升级,经济规模将不断扩大,苏南经济将会实现更大的跨越。
(五)苏锡常三城市开始全面合作。一是在江苏省政府的统一安排下,苏南三市积极进行合作。江苏省省委、省政府批准了《苏锡常都市圈规划》,苏南三市在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有了上级政府的支持,三市的合作深度将进一步加强;二是三市自主的合作意向在2000年后有很大的加强。考虑到区域合作的成本和效益,三市对产业结构雷同、发展思路雷同、招商引资竞争激烈等的危害都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三市主动联合,加强合作,出台了一系列减少区域竞争内耗的政策措施,如统一规定招商的优惠条件,不再恶性竞争的给予特别的、畸形的优惠政策等;三是苏锡常加强了与浙北嘉兴和湖州的联合,积极参与打造“环太湖都市圈”。这些措施的出台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将为这一区域甚至环太湖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稳定发展的平台。
(六)现行发展模式的本质分析。无论是苏州以外资外主、个私经济为辅的发展模式,还是无锡、常州外资个私平均发展的模式;无论是在教育上加大投资,加速人才引进,还是加强互相的相互间合作以避免内耗方面;无论是三市在提升城市知名度方面作出的努力,还是在城市品味本身的提升努力上,苏锡常都在围绕着一个目标——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这一阶段的“苏南模式”不再是一种带有盲目性的经济发展模式,而是一种理性的选择、长远的规划、全面的考虑的模式。而且苏南三市在具体经济发展路径选择上更是采用了有利于发挥自己优势和潜力的路径,因而新时期的“苏南模式”是一种统一而又存在内部差异的模式。
三、总结
“苏南模式”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成功,及其自身出现问题时的顺利转型,以及现存模式的无穷活力说明了“苏南模式”的正确性和实用性,但是,模式只是在某种特殊环境中的一种发展路径选择与组合,“苏南模式”在苏南是成功的,却不能放之四海。需要总结的是模式发展本身的规律:
1、“苏南模式”的变革进一步证实了应该与时俱进。没有哪一种选择可以亘古不变,没有一种组合是永久稳固的,调整必须依形势的变化而适时的作出,否则必将导致发展失败,并且增加将来改革的成本。
2、发展地方经济应该注重于自身优势的发掘和利用。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要考虑自身在资源、技术、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因素,要注重自身优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经济发展模式要和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不能超越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限制,要注重资金资本、人力资本等方面的积累,注重人文环境、法律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等方面的建设和完善。
4、认清发展地方经济的根本动力在于留住人才、开发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注重在留住人才方面下功夫,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策略时要充分认识到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无可替代性,将人力资源建设放在首位。
5、地方政府发展经济路径选择上眼光要远。制定经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以及在具体路径选择上不能目光短浅,如在资本积累这一角度看是否应该引入发达地区的“夕阳产业”来发展本地区经济,必须要考虑自身资本积累的速度是否可以承受不引进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经济发展缓慢方面带来的损失,权衡利弊,做出具有长远性的规划选择。
参考文献:
[1]徐国祥、刘汉良等编.统计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2001.
[2]John Stuart Mill.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With Some of Their Applications To Social Philosophy [M]. London: Green & Longman Print,1923.
[3]朱黎.21世纪的苏南经济“横向联合”[J].江苏经济.2002(5).
[4]邓聿文.农村经济三大模式殊途同归[J].中国经营报.2003-10-13.
[5]顾介康.论“苏南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创新发展[J].群众.1997(12).
[6]朱通华、孙彬.苏南模式发展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7]伞锋、刘志英、魏海涵. 苏南、温州模式的比较研究[J].经济参考报.2001-6-20.
[8]江苏省统计局.对江苏省苏锡常都市圈城镇发展情况的比较分析[J].中国统计信息网.200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