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宏观经济
中美经贸快速发展有利于促进两国政府开展多边合作
作者:温跃宽    发布:2005-03-08    阅读:2250次   

· 布什政府认为美中两国的双边贸易逆差不是衡量贸易关系效益的有效手段。
· 布什政府为什么会强硬地抵制来自美国国内各方面的压力。
· 中美经贸发展途中坎坷并非就是阻碍两国经贸发展不可越逾的障碍,也不是制约中国从
一个贸易大国走向一个贸易强国的障碍

  布什政府认为美中两国的双边贸易逆差不是衡量贸易关系效益的有效手段
  尽管随着美国同中国的经济关系不断迅速扩展,与之相关的政治辩论也在美国各个领域不断扩大。尽管美国对华双边贸易的赤字使美国国内的进口敏感产业及其在国会的代表感到不安,但是中国已成为增长最快的美国产品出口市场,这是成为从美国国会到美国政府各机构及社会各工商团体无可辩驳的事实!

  中国现为世界第三大出口国和进口国。这个经济大国从世界各地进口原材料和边角料,吸引了巨额外国投资,从而使全世界的经济格局发生变化。为此,美国国内就中国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出现越来越多辩论的同时,美国《2005年度总统经济报告》却淡化了双边贸易逆差的重要性,这项逆差在2004年达到1620亿美元。总统的经济顾问委员会 对贸易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从中国进口的增加在某种程度上是从太平洋沿岸其他国家的进口有所减少的反映,因为那些地方的公司把他们的成品组装厂迁移到了中国。把所有进口增加的数量都算到中国头上,显然有失公平。

  这份报告指出:“这有助于说明双边贸易逆差为什么没有太大的经济意义,以及它们为什么不是衡量贸易关系效益的有效手段。” 美国商务部发布的有关过去两年的统计数字完全可以证明这一点。尽管从太平洋沿岸国家的进口额占2004年美国贸易逆差总额的43.4%,与2003年不相上下,但同中国的贸易逆差上升到逆差总额的24.9%,而对日本的贸易逆差则下降到11.5%。

  在美中经济关系发展的问题上,布什政府自执政以来,尤其美国发生“911”事件以后,为了推动两国双边贸易的健康发展,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争议,人们注意到布什政府的官员多次面对美国各界喋喋不休的“中国人民币与美元挂勾的汇率问题”,公开解释指出“中国方面正准备逐步采纳更灵活的政策,取消将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的做法”。

  当中国同其东亚和东南亚邻国谈判自由贸易协定时,美国一些政治经济学家们认为“中国的意图是要将美国拒之市场门外,美国却在一旁无所作为”。当这些肤浅之见从美国一少部分政治经济学家蔓延到社会上引发成美中贸易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时,美国贸易官员却说:“中国同其邻国按照WTO规定达成的任何自由贸易协定都有益于美国,因为它们可能会使贸易开放更加普遍。按照WTO的规定,任何自由贸易协定都必须取缔双方除少数产品或行业以外的各种贸易壁垒。竞争性开放的全部目的就在于此。美国的政策是鼓励形成各国都必须开放的观念,当然,这并不是要设置区域壁垒。”

  近两年来,以美国全国制造业协会为首率先发起认为与中国的贸易逆差带来美国就业机会减少的公众看法不仅反映到美国国会中,还有一些参议员提出令世人不敢想象的贸易立法法案。妄图通过美国国会批准立法强迫中国人民币升值,解除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的现行汇率制,停止在他们看来是操纵货币的不公平做法,否则就对来自中国的进口征收高关税。

  但是,布什政府的贸易官员解释中指出,“鉴于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目的是鼓励让中国消费者享有经济自由,这种立法提案所提出的补救办法──在他看来是在限制美国消费者的选择──似乎是"一项非常奇异的政策方案”。

  美中贸易委员会主席弗里斯比说,这些提案在他看来是适得其反的。他说:“如果考虑到中国是我国第五大出口市场,而且还在不断扩大,我不认为谁会想将它置于死地。”

  布什政府为什么会强硬地抵制来自于美国国内各方面的压力

  根据美国统计,2004年美中双边贸易逆差达1620亿美元,其中包括美方在服务贸易业的小额顺差。这一数字比给美国贸易带来第二大逆差的日本的752亿美元高出一倍多。但是,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2004年美国与中国的货物贸易总额达2314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仅次于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美国第三大贸易夥伴,遥遥领先于位居第四的日本。 就美国2004年货物进口额而言,中国以1967亿美元名列第二,占美国进口总额的13.4%。就美国出口额来说,中国以347亿美元处于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和英国之后,但在德国之前,居第五位。

  2004年,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加了22.4%,而从中国的进口增加了29.0%。 虽然美中贸易进出口都在增加,然而,20年来,美国在双边贸易中的逆差几乎不间断地持续增长。1985年,双方的进出口都不到40亿美元,双边贸易大致平衡。(见下表) 到1995年,美方的贸易逆差已增加到338亿美元。到2004年,美国对华出口几乎是1995年的3倍,而从中国的进口是1995年的4倍多。

美中贸易1985年-2004年 (单位:百万)
年份 美国出口 美国进口 差额
2004 34,721.0 196,699.0 -161,978.0
2003 28,367.9 152,436.1 -124,068.2
2002 22,127.7 125,192.6 -103,064.9
2001 19,182.3 102,278.4 -83,096.1
2000 16,185.2 100,018.2 -83,833.0
1999 13,111.1 81,788.2 -68,677.1
1998 14,241.2 71,168.6 -56,927.4
1997 12,862.2 62,557.7 -49,695.5
1996 11,992.6 51,512.8 -39,520.2
1995 11,753.7 45,543.2 -33,789.5
1994 9,281.7 38,786.8 -29,505.1
1993 8,762.9 31,539.9 -22,777.0
1992 7,418.5 25,727.5 -18,309.0
1991 6,278.2 18,969.2 -12,691.0
1990 4,806.4 15,237.4 -10,431.0
1989 5,755.4 11,989.7 -6,234.3
1988 5,021.6 8,510.9 -3,489.3
1987 3,497.3 6,293.6 -2,796.3
1986 3,106.3 4,771.0 -1,664.7
1985 3,855.7 3,861.7 -6.0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

  根据美国商务部统计对中国出口的的数据,发现美国的机械和机器零部件,特别是电脑部件和集成电路,占美国向中国的出口商品的相当大的比例。中国企业将这些零部件装配成电脑、电视机、电话机、玩具及其他办公用具和电子产品,然后将成品销往第三国,部份成品返销美国。美国近三年来还不断向中国出售大农产品,大豆等土地密集型农作物、商用飞机等资本密集型技术产品和废金属等材料。 这些出口的数据正式反映了中国是美国第五大出口国的重要贸易伙伴。

  随着美中两国政府关系的向前发展,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将会不断扩大。因为美国政府认识到他们的绝大部份贸易是同中国经济最发达的沿海地区进行,那是吸收绝大部份外国直接投资的地区,只占中国区域经济区的五分之一,而在这五分之一的中国东部地区却吸收外来了外来投资总比例的89%以上,是美国对中国贸易所集中的地方。还有五分之四的中国经济发展区域是美国对中国扩大贸易的最大的潜在市场。

  美中贸易委员会主席弗里斯比最近说:“美国公司已开始从沿海地区转向内陆地区设立生产设施,在四川,向长江中上游地区,甚至在传统的东北工业基地设厂,百威啤酒(Budweiser)已在哈尔滨设厂“。美国政府看到了这一点,因为这一系列等举措,都将是美
国对中国扩大贸易出口的前奏曲。我们也可以看到美国对中国投资从沿海开始向内地的延伸,无疑给中国西部开发带来了莫大的益处。

  中美经贸发展途中坎坷并非就是阻碍两国经贸发展不可越逾的障碍,也不是制约中国从一个贸易大国走向一个贸易强国的障碍

  中美双边贸易额在过去20年内日新月异。“2004年中美双边经贸关系是非常有成果的一年。”美国加图研究所贸易政策中心研究主任格里斯沃尔德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美国的普通家庭每天都能买到中国价廉物美的商品,企业和整个商业都从与中国的贸易中获利不菲。

  尽管美国政府早在2003年就公开宣言:美中两国政府关系已发展到最好阶段。但是中美在两国在贸易发展的道路上仍然在喜人的经贸关系中隐藏着不少暗流。中美间的巨额贸易逆差正连年攀高。纺织品配额年底到期带来隐忧;人民币升值压力日益明显;就连美国人饭桌上的中国虾,也成了被打击的对象,去年12月初又被美国被套上沉重的进口关税。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访问学者,中国经贸问题专家朱文晖说,“这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最起码在今后十年中还会持续”。并指出:“中国经贸的根本分歧在于双边经贸关系中由来已久的高度不平衡。”

  我们必须看到中美两国当年在缔结WTO条约中,美国没有马上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其次,美国对中国的进口商品留下了过度保障的缺口;第三是纺织品配额的问题。”这三重限制让中国在中美贸易关系中处于被动地位。中国虾进口的限制和家具、彩电的经贸分歧一样,正是由于美国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而将之作为倾销贸易对待,进口征收重税。
 
  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和人民透过中国近20年的发展和研究发现过去,东亚各国采取直接出口美国的方式;中国开放后,邻国们发现了这个拥有廉价劳动力和巨大市场的投资宝地,纷纷将资本转入中国。 朱文晖说“东亚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国际生产线,“日本制造最核心的技术,韩国、台湾负责加工包装,最后把最需要人工的一道程序在中国完成,然而贴上‘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的标签,出口美国。”但钱却流入了外资公司的腰包,中国能赚到的只是廉价劳动力换到了零星收入”。 由此可见,中国做了东亚出口的全权代表,却成了美国同行们沿街喊打的对象,而钱却一分没有多赚。在这样的宏观不平衡背景下很难奢求在今后10内有个了结。

  尽管美国布什政府在高度注视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向本国发出提升美中经贸关系的的信号,但是美国定有《反倾销法》,允许各行业对他们认为不公平的贸易待遇进行申述。鉴于法律的限制,美国政府对企业的申诉能做出的反应有限。”

  中国目前对美国纺织品市场的占有率是15%~20%。鉴于中国的纺织产品价廉物美,2004年底配额解除后,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市场占有率可能一跃为到达50%。事实是,只要美国人认为有必要,就能单方面限制中国纺织品进口。2004年,美国已对中国的针织布、浴衣、胸罩和袜子的进口“开刀”设立了增长上限,预计2005年开始的所有纺织品的进口增长都将被限制为7.5%。换言之,原本可以达到50%的市场占有率加上这道紧箍后,可能降到不到30%。

  根据美国相关部门的市场调查结果认为,正是由于广大美国消费者和零售商都欢迎中国价廉物美的纺织用品,而中国的进口对美国国内的纺织企业的冲击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大,而是替换了过去大量从墨西哥等国进口的商品。

  综述各方原因,因此布什政府在2004年中并没有因为国内纺织行业对中国纺织产品占据美国市场的沸沸嚷嚷说教动用进口增长限制条款。

  不过,中国的纺织品进口对他们的美国同行而言,的确是个威胁。 为此,美国人早有准备,在与中国进行入世谈判时,就以保留了对纺织品进口增长设立上限的条款,限制年限到2008年底为止。”美国独立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国际商业项目主任 卡兹替美方辩解道,“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政府会为了保护本国企业的利益继续延长配额。美国更可能做的是设立进口增长限制。”

 彻底解决贸易摩擦要靠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2005年是布什连任后的第一年重要任务之一是解决自己的预算赤字问题。卡兹总结说,“作为世界经济举足轻重的推动力,美国来年首先要搞好自己的‘家政’。一个健康繁荣的美国经济会让全世界都受益。这其中当然也少不了蓬勃发展的中美贸易。”

  美国右翼智库的格里斯沃尔德不无保守地说,“我希望美国在双边贸易关系中处于主动的。其实美国为健全发展中美贸易也是不惜花费很大代价的。比如,美国给予了中国永久性最惠国待遇,双边贸易不需要市场审议。即使是邻国加大拿,也没有得到美国这样的优待,还要每月、每周审议双边贸易呢。”

  我们认为,中国政府和中国对外贸易团体应该充分了解美国布什政府的对华经贸政策,应该正确、客观对待美国对华采取的一些反倾销措施。同时,我们在对美贸易中,也要让美国政府、美国各工商界、美国人民了解中国今天国内经济及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及实际发展情况。为此,“21世纪中国经济与贸易”英文版刊物《CHINA ECONOMY & TRADE IN 21st CENTURY》将请美国中国商会、美中自由贸易促进会在美国境内赠送给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和华盛顿DC政府的相关机构,赠送给美国各州政府相关机构、赠送给美国各州商会、协会及工商团体,以增进两国政府和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虽然,中美WTO条约中写明的15年过度期,让美国有了很大的回旋余地。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进入WTO后,中国已经先后得到了新西兰、东南亚,还有南美诸国关于“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认。中国政府在这些方面的努力及所取得的成就,必将促使美国这个注重实效发展的国家会应顺国际大环境改变的趋势来改变他们对中国的态度。尽管中美经贸发展的道路上还要经历许多坎坎坷坷,我们可以相信,这些坎坷并非就是阻碍两国经贸发展不可越逾的屏障,也不是制约中国从一个贸易大国发展成为一个世界上贸易强国的障碍。因为,从两国25年来发展的数据分析,中美经贸在发展中尽管尽管遇到不少坎坷,非但没有形成阻碍两国经贸发展不可越逾的屏障,相反还促进了两国政府的合作,促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因此,我们可以断言,在未来的中美经贸发展关系中,即便是双方遇到再大的矛盾和问题,也未必能妨碍两国政府的合作,更不用会是制约中国从一个贸易大国走向一个贸易强国的障碍。(完)

温跃宽(旅美经济学者、美中自由贸易促进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