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三农问题
对美国农业产业化的观察与思考
作者:农业部赴美国考察组    发布:2005-04-08    阅读:2744次   

    一、美国农业产业体系的基本情况
  众所周知,美国的农业是世界上最发达的现代化农业。但它为什么发达?为什么现代化?看法多种多样。一般流行的观点侧重从美国农业的经营规模、科技水平、物质装备和政府支持等方面来分析。我们考察后感觉,这些单项的分析各有其道理,都抓住了美国农业的某些方面;但若综合起来从整体的角度看,美国农业之所以成功,关键是它在上百年的历史演化和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农业产业体系,也就是市场化的农业及与其相关产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机制构成的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
  (一)美国农业产业体系的构成
  美国农业部门口的标牌上写着“农业、加工、制造业的基础。”农业历来是美国经济发展的基础部门。直到19世纪80年代以前,农业在美国经济中仍占有绝对的优势。按当年价格的增加值计算,1879年农业的增加值为26亿美元,占全国增加值总额的49.1%,而制造业的增加值只有19.6亿美元。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增加值份额逐渐减小,例如到了1884年,制造业的增加值为30.5亿美元,超过了农业,但农业的基础地位没有动摇,原因就是农业在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动中,内涵及形态也随之变化,其多功能性日益显现,在此基础上派生出众多的产业体系:以谷物、果菜、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为主的农业食品产业体系;以棉花、麻类等纤维制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为主的农业纤维产业体系;以农业园艺、农村景点为主进行观赏、旅游、休闲和教育的农业文化产业体系;以林业、水土保持、资源环境保护为主的农业生态产业体系;以先进的种苗、生物工程、科学技术、试验示范手段支持的农业科技产业体系;以化肥、农药、农用机械为主的农业装备产业体系;以农业数据和图像处理、计算机网络、农业决策支持和信息实时处理为主的农业信息产业体系;以土地、水资源等为资本运营的农业资源产业体系等。这些产业体系都是以农业为基础,但又不局限于原来传统的农业,而是用现代的生产要素将其延伸、改造,与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相衔接,使农业这个基础不仅是人们的衣食之源,是现代科技及新兴产业的发祥地,更是这些产业体系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基石,而且也是社会、文化、生态的重要屏障。以农业为基础呈放射状出现的这些产业体系的发展、更迭、变化,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带动原来意义的农业内部的变化,使之升级换代,富于竞争力。
  (二)美国农业产业体系的层次
  美国农业产业体系是立体的,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微观层次,就是一个或几个企业相联系,完成某些农业产品(包括观光项目等)生产、加工、销售的全过程,这类似国内常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型经济等微观概念;第二个层次是中观层次,就是若干企业或企业群,就一大类农业产品(如食品、纤维类)的生产、加工、销售形成上下游关系的组织运营体系,这类似国内讲的行业(如食品行业、纺织行业)等中观概念;第三个层次是宏观层次,就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各类农业产业体系综合形成庞大的系统并与整个国民经济有机联系,类似国内讲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等宏观概念。
  从美国的情况看,第一层次的产业体系是第二、第三层次产业体系的基础,但第二、第三层次的产业体系也从总体上依次制约着下一层次。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本意上讲,第二、第三层次也应该是产业化经营。第一层次若叫作小产业化经营,第二层次可以叫作中产业化经营,第三层次就叫作大产业化经营。由于有大型跨国公司存在。如我们看到的FMC公司(从事农业生物工程、农药、机械制造和军工生产)、孟山都公司(从事种子、生物工程、农药、食品添加剂等)等,有时第一、第二层次的产业体系都会在这样的大公司中出现,由公司整合。
  (三)美国农业产业体系的运营
  美国农业产业体系从运营上讲,大体有三类。第一类就是由一个企业来完成农业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的全过程。美国称此为“纵向一体化”。其比较完整的形态最先出现于50年代的养鸡业,当时有关肉鸡的饲养、加工和销售的市场体系还未建立,工厂化养鸡和屠宰加工、销售等专业还未社会化,需要从事这个行业的企业自己直接进行,这样可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效率,但发展到后期,易积累风险,形成垄断。这类“纵向一体化”在美国出现后,欧洲也随之兴起(往往采取合作社的形式),传播到亚洲,在泰国演变为正大公司的模式。我国往往称之为紧密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
  第二类就是不同的企业分别进行农业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由与此相关的企业之间签订的合同将企业和各自的专业化运作过程联系起来。美国称此为“横向一体化”。我们在伊利诺伊州看到的昆腾食品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看到的刘辉肉食公司等企业与外部的联系都是这样运作。这种运作方式通过签订、履行合同,来保证企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均衡经营,提高了企业的专业化水平,降低了企业经营的组织成本。但这往往只适用于产销关系稳定、批量大、变化小、合同履行时间长的产品和产业。此类运营方式也会积累产业风险,容易使产业各环节、各企业在合同关系中忽视竞争力的提高。这类经营在我国经常称为“订单农业”,有些地方把它划为松散型的产业化经营方式。
  第三类也是不同的企业分别进行农业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但它们之间大多数不是“面对面”地签订合同,而是通过批发市场、期货市场、集贸市场、超级市场等市场交换,也就是“背对背”地主要根据市场给出的价格信号,由各种市场中介来联系。例如,我们在加利福尼亚州首府圣克拉门托附近考察的农场,农场主的一部分农产品是根据与加工厂事先订的合同来生产,一部分就是根据其对市场价格变化的判断来生产。我们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看到这里经过许多经纪人的买卖而形成各类农产品、主要是大宗农产品的价格,将对遍布全世界的生产或购买这些农产品的企业产生重大影响。这一类的运营方式适合批量小、变化快、购销即时清结的农业产品,也适合跨国经营的高风险的产品。这类经营与我国常见的所谓“专业市场十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方式有些类似。所不同的是,我国尚处在产业化经营的初期阶段,这类方式很适合独立运作,但还未成为千百万小农户的集合销售和加工、销售的批量采购。而美国则处于产业化经营的发达阶段,农户大都已成为农业企业。在美国这类经营方式仍占主导地位,是因为它可以保证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充分竞争,发挥市场对企业或对产业体系的纠错功能,提高其竞争力,化解各类经营风险。
   (四)美国农业产业体系的特点
  美国农业产业体系是伴随美国的市场经济而发展起来的。182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商品化阶段,农业生产迫切需要农户以外的加工、销售企业的支撑,才能顺利完成产业的良性循环。到了1860年,美国第一次农产品过剩危机爆发,进一步刺激了农业产业体系的发育。为解决农产品过剩,美国采取了多种方法,如在国外发动战争、倾销、扩展国际市场;在国内休耕、销毁部分产品、削减供应量或发放食品券来扩大需求等。但最主要的还是发展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使农业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并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相融合,这不但使产业本身运行有序,而且靠其竞争力,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例如,现在的农业食品产业体系在全球约有2万亿美元的销售额,大部分为跨国公司所控制,而全球从事食品行业的10大跨国公司中,就有6家是美国的公司。
    (五)美国农业产业体系的作用
  美国农业在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等多方面的作用下形成产业体系,而产业体系形成后,又反过来作用于农业,作用于涉及农业的方方面面,使其加速市场化,这又进一步促进产业优势的发展,形成产业与微观主体、产业与宏观经济之间良性互动的关系。
  第一,从农户方面看。美国的农业产业体系是在农户家庭经营基础上产生的,农户家庭经营为产业体系的平稳运行、化解风险做出自己的贡献。与此同时,产业体系以它的市场开拓、科技进步和大范围的配置资源,又促使农户的分工分业,使生产要素向优势农户集中,实现专业化、集约化生产,加速了农户之间的兼并与重组。1940年,美国有农场635万个,到1994年,减少到204万个,平均规模为475英亩,这就增强了农户的产业竞争力,提高了他们的收入。同时,这也使那些不适于现代农业经营的农户重新定位,转换职业,进入城市,自然而然地完成了农业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现在美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由1910年的32%下降到1.8%。
  第二,从企业方面看。美国的农业产业体系大多数是由产业链上的多个企业组成。这些企业是好是坏,产业体系在运作时就可以随时检验。这样,农业产业体系无形中将无数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加以分类,演变成行业内的竞争,使其竞争范围更加明确,程度更加激烈,行为更加符合规则。这就培育了优势企业,促使优势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极大地推动了企业的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此外,在产业体系的运作中,企业定位更为准确,企业之间的组织联系更加灵活而富于弹性,更加与市场相适应。
  第三,从产业方面看。农业产业体系本身就是对涉农经济的某一行业、产业进行整合,只不过这种整合不是政府用行政的办法,而是企业(包括农场)在竞争中,用市场的办法将行业与产业按经营的上下游关系重新优化配置起来,使其每个环节都有优势,富于竞争力,那么这样的产业自然是优势产业。“大河有水小河满”,这就使整个产业活跃起来,在竞争中能胜出,不断扩张,并在龙头企业的推动下,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实现升级换代,演化、分蘖、成长出新的产业分支,十分自然地与国民经济的其他产业与部门相融合。回顾美国的历史,正是在优势产业发展的推动下,产业结构调整也就真正有序地展开,从而有了整体效益。
  第四,从区域布局看。由于美国各地的资源禀赋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优势产业体系为了获取优势,自然要跨区域经营,大范围、多层次地优化配置各地的资源要素。这就使广泛分布的资源要素在产业体系的运作下重新组合,沿着优势企业集聚的轨迹向优势区域集中,并逐步分化出生产优势区域、加工优势区域和销售优势区域,使农业的自然区划与经济区划紧密结合。例如,美国的果菜生产集中于加利福尼亚、佛罗里达等州,而销售则集中在东、西海岸的城市密集的州。
  在美国可以清楚地看到,优势区域中必然有企业集聚,形成企业群落;在此基础上通过分化农民、农村形成的城市化,正是在这种产业体系作用下资源要素集聚的物质体现。这种集聚反过来又沿着产业体系,将自己的能量辐射到农村、农业、农户,形成现代的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关系,使其相互协调,有机结合。
  第五,从体制环境方面看。一个农户、一个企业的行为会对体制、规则提出变革的要求,但其力量太弱,影响也太慢。而一旦整合为产业体系,则无论是对微观层面,还是对宏观层面的制度都将产生巨大影响。在美国,产业体系要在市场中竞争,必须随时调整内部的运行规律和机制。这就从外部对整合为一起的众多企业施加压力,要求其改变;并从行业的角度,用龙头企业为其树立变革的榜样,使产业内的企业在改有动力的同时,改也有方向。更为重要的是,产业体系以其行业的整体经济实力和行业协会的政治活动力,向宏观层面的管理体制发起挑战,直接要求政府机构、职能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为产业体系的发展服务。这种以涉农的各种组织和院外活动集团为代表的社会力量推动着美国涉农的管理体制、机构及其相关政策的变革;变革中创造的宽松的体制、政策环境,反过来更促进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

 二、美国农业产业体系中值得注意的几个关系
   (一)销售与加工
  国内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普遍重视加工环节,认为加工企业是龙头,有了它就可以开拓市场;在企业内,也是重生产轻营销,强调生产的数量和质量上去了,企业的日子就好过。美国则不是这样,无论是企业家还是专家,都认为农业产业体系中的流通、销售环节最重要。当然,在那些以高度工业化方式生产的产业体系中,加工是重要环节,但越是那种可以大批量、标准化生产的体系中,流通的制约性就越大。更何况,人们日常所需的大量的鲜活农产品是未经加工的,而且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追求无公害、回归自然,这种不要加工的趋势还在扩大。从美国食品产业体系现在的产值构成中也可以看出,农业生产占25%,加工占33%,销售占42%。所以,在美国看农业产业体系,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它发达的、多样化的销售和流通。在一个企业内同样是这样,市场销售决定着企业的成败。当我们在加州看到世界上最大的罐头厂,为它高度自动化的生产而连声称赞时,企业老板却告诉我们,这个厂下个月就要倒闭,原因之一就是新上任的管理层不懂市场营销,客户大量流失导致“卖难”。为了解决产业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卖难”问题,无论是我们在伊利诺伊州看的肉食分割厂,还是马里兰州的啤酒厂,都把营销工作摆在首位,投入大量的精力和金钱。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有更多的企业将生产与营销分离,通过合同关系,把流通、销售环节完全让渡给专业厂商来经营c,像我们在加州看到的饲料厂,专门从事养殖业所需的以玉米为主的各种专用饲料的生产,其包括广告等所有环节的销售业务就全部由从事流通的厂家来做。可以说,美国的农业产业体系的运作,很多都是这样围绕大型的销售商而展开。20家最大的食品杂货连锁店的销售额约占全部销售量的40%。这种社会化分工,使专门从事生产和流通、销售的各个厂商都更有效率。
  (二)专业化与一体化
  国内普遍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特征就是一体化。到美国后才知道,发达的农业产业体系首先是专业化的,专业化是一体化的基础。而国内所谓“龙型经济”的较紧密的一体化经营,在美国的比重较小,约占整个农业生产量的10%左右。笔者为此专门询问伊利诺伊州昆腾食品公司的老板。他回答说:“我的企业的专长就是牛肉分割,这是我赖以赚钱的优势,若我不集中精力做这个环节,而是向上游、下游随意延伸产业链,那我就分散了精力,而且在其他方面,别的企业更专业,它们的优势比我强。”在美国这样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竞争极其激烈的国家,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竞争力,而培育竞争力则是靠专业化分工。美国棉花农场专业化的比例为76.9%,大田作物农场为81.1%,果树农场为96.3%,牛肉农场为87.9%,奶牛农场为84.2%。美国的很多优势企业的成长壮大,都是紧紧围绕着该企业的专长,即核心竞争力展开的。即使它要扩张,也是抓住这个主业,在此基础上与别人协作。像伊利诺伊州的鼎弗公司,1925年由当地一个小奶牛场起步,数十年来紧紧抓住乳制品这个主业,创出“鼎弗”这个首屈一指的乳制品商标,发展成为13000个员工、年销售收入超过30亿美元的大公司,其股票在纽约上市。美国的农业产业体系的经营,更多地表现为或是通过合同关系或是通过直接的市场购销关系来实现这种分工基础上的协作,而不是我们国内常见的那种不讲分工与协作关系的“大而全、小而全”的所谓一体化经营。
  (三)企业与农户
  在国内最困扰人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企业与农户的关系。而这个问题在美国并不突出,因为美国现在的绝大多数农户就是企业,农户的主人就是农场主,或叫农业企业家。我们在马里兰州随便考察的农场主,家中就有几千英亩的饲料地,挤奶设备投资近百万美元。加州的种植葡萄的农场主,也有几千英亩土地,固定资产达600万美元。这些农场除了产品和生产作业方式与别的企业不同外,其按照市场需求生产、追求利润与别的行业的企业没有什么不同。所以,美国的农业产业体系的公式表达,不是我国常见的“企业十农户”,而是由一系列的企业组成:“企业+企业+企业”,只不过这些企业从事的经营环节不同。农户作为企业,在这条企业链上没有任何的特殊,不存在受欺负、被剥削的问题。对这个国内习以为常的问题,加州的一位农场主这样回答:“我的经营规模与实力不比加工企业差,我俩是平等的。再说,就算我早年的实力较弱,但我那时可以选择其他加工企业,当双方都可以自由选择时,就不存在谁弱谁强、谁剥削谁的问题c另外,加工企业也不能为了保护我们而吃亏。若它为此把收购价定高了,那么它在经营中就比不过其他企业,以后的收购能力将受到影响。同时,高价会刺激农户生产过剩,这种错误的信息最后还会使农民吃亏。”由此看来,农户作为独立运作的农业企业,与其他行业的企业一样,都是根据市场给出的信息来经营的。他们与加工、销售企业之间的关系,尽管外部形式不同,如有的是较紧密的股份制关系,有的是契约关系,有的是合作关系,有的是市场买断关系,但其本质却是市场交换关系,只不过这种市场交换关系是平等、自由和自愿进行的。这样就能给出准确的价格信息,有效地配置资源,合理地进行利益与风险的承担,从而不论在微观环节上,还是在宏观总体上,都可以提高农业产业体系的竞争力。
  (四)区域化与全球化
  在国内,都认为美国提倡市场自由化,市场体系发达,农业肯定是大型跨国公司的天下。到美国一看,情况并不是这样。圣路易斯市有世界最大的百威啤酒厂,其产量占美国啤酒产量的50%,但我们参观的马里兰州的年产5万吨的弗兰雷格小型啤酒厂,自1996年创办以来照样可以赚钱,原因就是该厂商研究了马里兰州一带居民的特殊口味,推出近20个种类的啤酒满足当地市场。美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大,人们需求多样,这就为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再加上这些企业“船小好调头”,勇于创新、勤于开拓,所以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在这些企业的运作下,区域化仍是另一种发展的趋势。同时,区域化、全球化这两种趋势也在转换,有的区域化可能随消费方式的模仿和行业的扩张而演变为全球化,如中餐在发达国家乃至全世界,以其风味口感和历史文化内涵而大行其道;也有的全球化随当地文化习俗及青年人消费方式变化的影响又变成区域化,如发源于美国的麦当劳在美国的生意反而不如其他国家的好。这两种趋势交织在一起共同发展,才会使人们多样化的需求都得到满足,生活丰富多彩起来。
  (五)劳动密集与高科技
  正如在国内时所料,我们在美国考察时看到很多高科技的农业企业,但给人印象更深刻的则是遍布美国各地的大量的劳动力密集型农业企业。当我们到伊利诺伊州参观昆腾食品公司时,原以为这家知名度很高的企业必是科技含量很高、用人很少的,但推开厂房门一看,原来这里和我国内地的企业一样,550个员工中有500个是工人,站在加工线旁分割、挑选牛肉。他们的工资每小时6~15美元不等,是我国工人的数倍。为什么这样的企业也会存在,而且数量还不少?原因在于市场经济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像昆腾食品公司的牛肉分割,用的人工比较贵,竞争不过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但该公司设在美国本土,紧贴着变化莫测的本地市场,以其产品的新鲜和迅速变化而占领市场,从营销、运输及管理方面得到的优势来弥补工人工资高的不足。另外,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快,当别的企业以更全面的优势来进入这个市场竞争时,它们又转到其他发挥优势的地方,而且这时的市场也可能随着人们需求的变化又变化了,那些后进入者可能又在竞争中慢了一拍。此外,还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很多农业企业虽不是单纯的劳动密集型的,但也不是高技术的,而是劳动密集型加一些适用技术。像我们在圣路易市随意参观的“塞得洛”农机设备公司,始建于1937年,是一家专门设计、生产用于抽取谷物和其他固体于散货样品的取样设备的企业。我们看到的这些取样设备,和国内粮库里常用的取样工具在外观上差不多,只是质量好,品种多,有一些非常实用的小改进。而就凭这些特点,其产品畅销美国、加拿大、日本及许多国家。此外,该企业的技术服务人员能够向客户提供取样设备及与此相关问题的一切服务。总之,在美国并不是只有高技术企业才能生存发展,劳动密集型及适用技术推广型等多种类型的企业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关键是企业的产品及其运作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是否有整体的竞争优势。只要能从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出发,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开发出有特色的产品,就能在美国的农业产业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获得发展。
  (六)市场与政府
  国内很多人都认为,美国政府的财政雄厚,机构庞大,在与市场的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可以左右市场,因此在培育农业产业体系中起到中坚的作用。其实,到美国仔细考察,就可看到美国政府部门与市场的关系,是受市场所支配,而这种关系恰恰有利于政府在培育农业产业体系时遵守市场经济规律,能不由自主地使其功能在市场导向下运作。这首先是因为美国的政府分为联邦政府和州政府,50个州又各有法律,处于比较独立的状态。此外,政府外部受到立法和司法部门的制约,政府内部的部门之间也有制衡关系,这就无形之间形成一个由各类政府及其部门构成的“市场”,它本身的运作就使政府及有关部门不能为所欲为。其次是因为美国各级政府都要受到定期选举的巨大影响,像美国农业部中就有很多官员是随着选举后的党派情况共进退的,而美国的选民往往是从经济发展角度来判断政府的执政情况。这也使各级政府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第三是因为国会对政府部门有巨大的制约作用,来自全国各地、代表社会各阶层的国会议员在时时监管着政府,而国会中的农业委员会更是由专家组成,决定农业发展的大政方针,讨论、批准和监督有关预算的情况。第四是因为美国有代表各产业体系、由企业家为主组成的行业协会以及院外集团等非政府组织(NGO),它们的游说活动主要就是为企业及产业的发展服务。正是这些大的制度构架和运行机制,使市场大于政府,并与政府的结构有机地融合为一体,迫使各级政府听命于市场,服务于市场,围绕经济的发展来运作,起到了为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创造宽松环境的作用。
  三、美国农业产业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不可否认,美国的农业产业体系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但它也有其所处阶段的特有问题,需要在发展中给予重视,加以解决。据我们接触到的,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一)企业垄断问题
  随着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往往会形成一些大型的龙头企业。在初期阶段,这样的大型企业对产业体系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若不加以引导,发展到后期,这类企业依据自身的优势,出于追求高额利润的动机,很容易形成垄断。如对市场的垄断、科技的垄断和信息的垄断等,这就会影响市场的均衡、公众的利益、政府的监控。例如,用于农业领域的转基因技术,目前被孟山都、FMC等大公司所控制。它们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往往在信息发布上侧重讲转基因技术的积极作用。我们多次询问其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时,这些大公司的有关人员总是闪烁其辞,而从别的地方则很难了解到这些大公司在这些方面的科研情况。当我们走访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时,有关专家讲到美国的农业产业体系时,强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大企业的垄断问题。他们正在密切关注,并援引微软公司的例子,说明美国政府反垄断政策的必要性和及时性。
  (二)转基因等农业科技问题
  到美国后,我们也感到转基因等农业科技问题在日益为社会所关注。这类问题首先从欧洲引发。欧洲人称转基因食品为“弗兰肯斯坦”。该名来源于19世纪女作家玛丽?雪莱(诗人雪莱的夫人)所写的一部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科学家,创造出一个四不像的怪人“弗兰 肯斯坦”,它反而追杀创造出它的科学家和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现在欧洲人,还有日本人,越来越注意转基因食品的负面影响,并对来自美国的这一类食品加以抵制。应当看到,美国的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确实促进了转基因等农业科技的发展。现在世界上这类科技的运用,在美国最为普遍,像90%的棉花、40%的大豆均为转基因品种。但产业体系中企业追求商业利润的运作,使美国人得不到这类农业科技的全部信息,容易轻视其对动植物的伤害及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如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家生物公司利用动物胚胎克隆的巨型绵羊和乳牛,就像怪物一样,其制品的安全令人担忧。另外试验已证明,有害基因一旦转移到其他动植物和人体内,并在脱氧核糖核酸(DNA)中转承和表达,就不可避免地遗传下去,造成难以逆转的后果。当然,美国历史形成的科技至上主义,也使他们不像欧洲人和日本人那样敏感。但若在产业体系发展中忽视这类问题,就像过去的杀虫剂、除草剂及很多种化肥和农药的运用一样,等到产生严重危害时再治理,就为时已晚了。
  (三)生态环境问题
  以企业为主体,以生物工程等高科技支撑的农业产业体系高速运转起来,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生态环境问题。现在无法预测由大企业生产的产品、排出的废料垃圾和释放出的科技成果,将会对亿万年自然形成的生态环境产生多大影响。从我们考察的情况看,美国这种大规模利用生物、化学等现代科技手段,在非常广阔的领域进行深度开发的农业产业体系,确实不像我国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很容易对生态环境产生危害的。我们访问的马里兰州的奶牛养殖农场,农场主承认他的经营对环境有影响;圣克拉门托附近的从事种植的农场,在附近河道取水灌溉不要付钱,但排水进河要交费,这意味着也有污染。我们在马里兰、伊利诺伊、加利福尼亚等州接触的农业部门的政府官员,都讲到农业企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现在美国各级政府也在抓这类问题。像我们参观的昆腾等公司,都有污水处理系统,其特点是先在企业内经过一次处理,然后排放到污水处理厂再集中处理一次。为了保持生态环境,有利于人体健康,美国现在也兴起了“有机农业”,采取不用或少用生物、化学物品的生产加工方式,但不像欧洲、日本那样为人重视。
  (四)合作社问题
  发达国家在发展农业产业体系,走向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在由小农经营的阶段走向完全由大企业控制的道路时,也遇到种种问题。所以,发展由农户组成的合作社,就成为一种选择,并为许多专家和官员所认可。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美国的农业合作社在过去的产业体系发展中,确实起到了增加交易量、减少交易成本、提高农户谈判地位等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农业合作社和欧美的合作社类似,参加的农户绝大部分不是自给自足的小农,而是主要从事商品生产的专业农户。从经济角度讲,这样的农户有内在的合作要求、所以美国的农业合作社不用行政推动,就能沿着经济的轨道运行。
  但现在这类合作社也像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合作社一样,处于转折时期。因为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在WTO规则的制约下,过去那种社区性的、小范围的农户合作越来越不适应形势。例如,我们在加州圣克拉门托附近参观的那个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罐头制造厂,这个厂要倒闭的根本原因还是该厂是由附近500户农民组成的合作社举办的,合作社内部的情况必然影响到工厂的管理层。管理层一变动,就使该厂的营销有很大变化。另外,该厂必须用附近合作社的农户生产的原料。而原料又不如中美洲的便宜,这也影响了产品的竞争力。这个实例突出地说明,在贸易自由化的影响下,全球性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要求农户、企业的经济活动必须突破传统的合作社的局限。所以,现在美国的许多农民经济组织表面上还打着合作社的旗号,但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其中已有很大部分公司化了,实际上演变成为企业。而原有的服务于农户和企业的各类合作系统(美国的农业合作不像日本、韩国那样有垄断性,而是由农场主自愿组成,多种多样,在为农户服务的竞争中优胜劣汰)也在适应形势的变化,纷纷转变职能,由过去侧重于农业生产、销售的合作转向科技推广和环境治理方面的服务。这样一来,这些原来意义的合作系统已有很大的变化,成为类似行业协会的非政府组织。由此看来,美国的农业合作社经过这样的演变,已和专家、官员认可的,我们国内所想像的那种合作社相距甚远。在发展产业体系过程中,很难成为农户与企业之间的“第三条道路”。那么,合作杜该如何办,如何避免以企业为主的农业产业体系发展所带来的弊端,保持农业经营所特有的文化、生态及社会特色(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欧洲人和日本人很重视这类问题),是美国农业产业体系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五)政府管理问题
  以上4个问题,都是以企业为主发展产业体系时必然出现的伴生现象,其弊端是企业自身很难解决的。对这类外部性问题,需要政府发挥其独特的作用。美国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政府职能部门主要是农业部c尽管在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的推动和制约下,美国农业部的机构、职能不断调整,但作为上层建筑,有相对独立性,政府的行政官员也有独特的群体利益,因此,其变化必然落后于现实的发展,对此需时时警觉并加以改进。比如,美国农业部对农业产业体系的指导与管理,不像我们事先想象的那样严密。我们在出访前拜会美国驻中国大使馆的农业处,那里的由农业部派出的官员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农业部只管生产、加工和销售要问别的部门”。我们到美国后,走访农业部及其它相关机构,也感到其职能并不是像国内宣传的那样,由“田间到餐桌”,只要是涉及农业、农民、农村,都由农业部统一管理,而是与其他许多政府部门交叉配合。像商店出售的农产品及加工制成品,主要就是由“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管理;农用生产资料、农产品及加工制成品的进出口等由美国商务部管理。而且美国农业部虽机构庞杂、人数众多,但很多也限于过去管理农业的职能,对现在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并不怎么掌握。我们到美国考察农业产业,想了解掌握系统的材料和数据非常困难。比较有收获的还是到美国的商务部系统,那些在地方的派出机构工作过的、对实际情况较了解的官员能谈出些东西。据说,对这类问题比较了解的,还有在美国的某些大学中专门做研究的教授们。由此想到过去考察过的日本农林水产省,那里对农业、农民和农村的重大问题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而且及时出版有关这些问题的大量材料。相比之下,美国农业部对农业产业体系的有关职能还是有不足之处。
  当然,美国人能够认识到,像美国这样的大国,尽管已有民主制度的制约和监督,但行政官僚机构仍难以克服与生俱来的弊端,其正确的调控作用也有限。所以在学术界或公众舆论中,始终对政府管理持怀疑态度,不希望其扩张势力。而美国的长处就在于这种对政府的态度。以及由此而必然加强的非政府组织和多种民间力量对社会的自律作用。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农业产业体系运转流畅,很少会因政府部门的扯皮和行政干预而影响效率。但是,政府管理若总停留在这样的滞后状态。就不利于解决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带来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