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金融
提升外汇储备效率
作者:张江红    发布:2005-04-19    阅读:2246次   
     巨额的外汇储备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资金的使用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大量的外汇储备为金融安全增加了保险系数,增强了我国经济的国际信用度,但另一方面却也导致了高成本、低效率占用人民币资源,产生经济结构的失衡等负面影响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04年末我国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6099亿美元,同比增长51.25%。全年外汇储备增加2067亿美元,成为2004年全球外汇储备增加最多的国家。2004年我国外汇储备增加额相应占用人民币资金达17114亿元。
  利弊互现
  决定一个国家外汇储备水平的既有政策因素,也有经济因素,其中经济因素具有根本影响。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外汇储备增长也较快,外汇储备是国际公认的国家经济实力的一个标志,也是国家抵抗金融风险的重要武器。但过多的外汇储备则会使资金利用不足,形成资源浪费。
  外汇储备充裕,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际清偿能力,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对外信誉,提高海内外对中国经济和中国货币的信心。也有利于应对突发事件,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国家安全。
  然而,巨额的外汇储备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资金的使用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大量的外汇储备为金融安全增加了保险系数,增强了我国经济的国际信用度,但另一方面却也导致了高成本、低效率占用人民币资源,产生经济结构的失衡等负面影响。外汇储备作为中央银行的对外资产,是用人民币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购买的,外汇储备的增加势必占用央行人民币资产,从日前央行公布的国家银行人民币信贷收支报表,我们注意到2004年底外汇占款就达到50438.73亿元人民币。大量的资产占用,会影响到国内经济的货币投入、货币传导及实体经济投资等方面对资金的需求,影响到资源配置的高效率。
  此外,一个国家巨额的外汇储备,更要求其在资金运用上有一个长期的战略性的构想和创新。事实上,自2003年起,我国政府就开始了外汇储备政策的调整与创新。从外汇储备稳定的储备政策,向稳健与充分利用并重的储备政策调整,正是新一届政府在金融宏观调控上科学发展观和求真务实的体现,也是面对国际国内复杂金融形势的积极创新。
  四项措施
  第一,注资国有商业银行实现股权投资。2003年底国家动用45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占外汇总储备的11%,注资了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两家股份制试点银行,动用外汇储备注资商业银行是资本性投入,也是我国政府外汇储备首次进行股权性投资,是外汇储备资金运上的一个大胆的创新。
  第二,多币种经营债权投资。此前我国外汇储备总额80%的美元资产,主要用于购买美国债券,其中绝大部分购买的是美国国债或政府担保的债券,在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中我们看到,2002年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就达到820亿美元。2003年美元贬值幅度高达20%,由此影响到美元债券的投资回报受到汇率变动的间接影响,事实证明,单一币种的外汇债券投资风险相当集中,更多的金融专家及政府决策者注意到了这一点。因此,多元化的债券投资或许会降低投资风险成为另一种考虑,多币种债券的分散投资将是中央政府的又一个创新选择。
  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两会后的记者会上,曾表态称“香港最近要发200亿港币的债券,中央政府对此持积极的态度”。有关政府部门的金融专家认为“中央可用外汇储备购买香港政府发行的政府债券”。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投资香港政府发行的港币债券,对支持香港经济发展,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竞争具有重要的政治与经济双重战略意义。港币是可自由兑换的币种,投资港币债券将实现继美元债券后外汇储备的债权多币种的投资格局。
  第三,鼓励境内到境外投资。2003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为境内企业境外投资进一步放宽了政策。2004年12月,国家发改委和中国进出口银行联合发出《关于对国家鼓励的境外投资重点项目给予信贷支持政策的通知》,共同建立境外投资信贷支持机制,这两个通知都可以看作是政府消化巨额外汇储备的举措。
  第四,探索其它形式的投资。国家外汇储备作为公共应急性储备,除了作为长期、战略性的结构安排外,也越来越将应急与收益相互结合。由此可探索出更多的创新投融资渠道。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稳健的外汇储备政策向稳健与充分利用并重的外汇储备政策调整的过程中,我国政府也应当把握好无论创新如何进行,国家的外汇储备资金在使用上仍然要坚持: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和盈利性的四性原则为出发点,在保留一定比例的外汇储备作为支持贸易进口、外债和QFII境内资本市场变化等支付需要的安全前提下,更好地实现股权、债权及信用支付权等多元化投融资运用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