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产业经济
积极开发信息人力资源
作者:杨宜勇    发布:2005-06-09    阅读:3235次   
    人力资本和教育是知识经济的驱动因素,也是使信息通讯技术发挥最大作用,使社会最大限度的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好处的关键一环。然而在中国目前的信息化建设中最短缺的资源却恰恰是信息化人才,所以,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层次合理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并全面提高公众的信息意识和他们对信息化的参与能力是中国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加快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所谓信息化人才一般是指掌握信息化技能和知识,传播信息技术,推动信息化建设的人才,根据信息化的主要构成要素,信息化人才可分为以下四类:信息技术研究和开发人才,这主要指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或者软件等技术方面因素的技术专家;信息化管理人才,信息化管理人才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中指导和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人才、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人才;信息技术应用和开发人才,这类人才是技术转化为商品、将市场需求传递给技术专家、高层管理人员的关键;信息化普及人才,这类人才致力于提高全民使用信息、利用信息、提升信息的能力,致力于改善全民的信息化素质,以适应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的推进。
    (一)我国信息化人才现状及与未来需求的差距
    2003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全行业从业人员408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23.5万人,增长了11%,大大高于全国就业总人数0.9%和全国城镇就业人数3.5%的增长率。其中:电子制造业从业人员349.5万人,比2002年增长了7.2%;软件业从业人员59万人,比2002年增长了18%[1]。但根据美国商务部的预测,到2006年,美国将有一半劳动力在信息技术企业和信息密集用户中工作。欧盟也估计,2005年以后80%以上的劳动力将从事服务业,其中大部分属信息技术工作[2]。而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劳动力的比重不到1%。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信息化人才在数量上还存在着极大的差距。2004年7月,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苟仲文在首届计算机(微机)调试员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启动大会上强调:“大而不强,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软肋;人才短缺,则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硬伤。”在2002年《洛桑报告》中,我国“国内劳动力市场上是否有合格的信息技术人才”排名是第49位,也就是最末位。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2000年公布的我国国家信息化指数(NIQ)[3]为38.46,而信息化人才资源指数[4]仅为13.43,从这两个数据的巨大反差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人才的严重匮乏与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对人才的巨大需求极不对称。
    2004年2月12日浙江省省长柴松岳在该省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提出:今后五年内全省共增加各类信息化人才120万人,其中软件开发人才20万人,分别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1.5倍和4倍。从浙江省这个案例分析推广开去,全国五年大约需要2000万信息化人才。而据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交通部、卫生部共同发布的人才需求报告初步测算,我国大专院校每年只能培养约4万名专业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大学生,信息化人才的缺口可谓巨大。从信息化人才类型来看,据2001年《全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十五”规划情况调查报告》[5]对于638户典型企业的调查,638户企业信息技术人员达到3929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666人,占11.9%;工程师17235人,占43.9%。按照这一数据,企业信息技术人员中高级工程师、工程师、一般信息技术人员之比约为1:2.5:3.5,根据这一比例,按照目前各行业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未来五年我国共需要三类人才分别约为285.7万,724.3万,1000万。
 
    (二)通过多种途径加快各种类型的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信息化人才的匮乏和我国未来信息产业发展的矛盾要求我国采取多种措施加快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尽快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信息化人才队伍。由于各类型信息化人才自身的供需特点、成长规律、发展态势以及产业的能力要求不同,因此对不同类型的信息化人才应采取不同的培养办法:
    1、对信息技术研究和开发人才的培养
首先,这类型人才的培养应以高校培养为主。目前我国高校集中了全国最好的教育资源,因此各类高校要挖掘潜力,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增加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招生人数,并且适时的、前瞻性的开设新专业以满足新兴的人才需求。重点大学和高水平的信息技术研究机构,要重点扶持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硕士点和博士点,提高教学水平,尽可能的培养高层次的紧缺人才。研究机构、重点高校、信息设备制造业、软件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博士后流动站,尽快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商品。目前在技术的应用性转化方面,我国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这更加要求我们对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在技能性、知识性的培养,更应该加强应用可能性的教育。

资料:国防科技大学为了避免在计算机以及学科下的各二级学科下专业研究方向所涉及的领域过于狭窄,将原来5个二级学科下的20多个研究方向合并为体现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的8个研究方向: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结构及并行计算、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系统软件、仿真人机交互技术、软件工程与软件理论、人工智能与应用软件、图形学与CAD/CAT、数据库与分布计算软件环境,事实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学生质量规格、学术研究成果方面成效显著。
——王志英、胡慎信:《计算机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其次,鼓励企业加强信息技术研发人才的培养,与高校、科研机构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使研发第一线人才的知识不断更新,加速科研项目产业化的进程。企业往往掌握着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生产设备,而高校、科研机构则是专家学者和储备人才的积聚地,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有机结合往往能实现优势互补,在节省研究开发、人才培养、产品生产成本的同时,获得更大的收益。
第三,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可与海外开展合作研究和开发,吸引世界一流的信息技术人才的同时也可提高自身的研发水平。我国的信息化进程起步晚于西方发达国家,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单靠自身的力量难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如果能够借助发达国家积累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则能获得更高的发展平台,也能缩短我国信息化的进程和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历程。
    2、对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
    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各个企业、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的信息主管。企业中的信息化管理人才应能够将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结合起来,应用于企业的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全过程,通过信息集成、过程优化、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物流、信息流、价值流的集成和优化,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力。政府和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人才应做到在政府的行政管理、社会公共服务方面运用数字化、网络技术,对我国的信息产业发展以及信息化工业化进程进行规范,并提供必要的措施予以保障。对这类人才的培养可一方面在有条件的院校开设相关的专业,有针对性的培养信息化管理人才,另一方面举办在职人员培训,对现有的人才进行再教育,使之具备信息化管理人才所要求的素质和能力,我国正大力发展的社区教育、网络教育、在职教育等都可以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和信息化人才的主要培养方式。

    3、对信息技术应用开发人才的培养

    信息技术的成果不能束之高阁,而应最终落实在应用上,落实在改善人民生活和社会进步上,这就凸显了信息技术应用开发人才的重要性。
    首先,大专院校的各个专业应增加信息技术课程,特别是软件知识课程和IT课程,使其毕业生能熟练的操作各类型的应用性软件,又能对各种应用性软件处理的数据进行必要的维护,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创新。
    其次,建立健全信息技术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应该是信息技术应用开发人才的主要来源,引导民间资本进入IT职业教育,形成产业化的职业教育体系。
    第三,在职人员培训,包括计算机专业人才业务知识的学习和业务骨干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信息技术应该是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应用和创新,因此,企业应该是信息技术应用开发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同时,结合社会力量,充分调动各方主体的积极性,来培养信息技术应用开发人才。
    4、信息化普及人才的培养
    这类人才担负着提高全社会信息化素质的责任,可以把这类人才狭义的理解为基础教育中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对他们的培养途径基本上与上文中提到的对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力量培养的途径相同。对于在职人员可以采用“集中培训与长期指导”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进行信息技术及其如何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方面内容的培训,对于师范院校的学生,其在校阶段就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使相当部分毕业生能基本符合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要求。
 
二、大力提高公众的信息意识和对信息化的参与程度
 
        所谓信息意识是人们对信息做出的能动反映,具体表现为了解信息的重要性、对信息的敏感性,在遇到问题时知道并善于依靠信息进行判断、分析并进行决策的能力。信息意识是人们搜集、处理、分析、综合、利用信息等信息能力的基础,也是公众参与信息化的前提。要使中国实现真正的信息化,仅靠一支高水平的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大力提高公众的信息意识以及对信息化的参与程度,具体的说应做到以下几点:

资料:2000年,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的研究人员曾从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设备利用能力、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信息化人才与人口素质以及国家对信息产业发展的支持状况等方面,选取了29个指标编制了信息能力指数并测算了世界28个主要国家和地区信息能力的大小。测算的结果表明,美国信息能力总水平得分为71.76分,是世界信息能力最强的国家,日本和澳大利亚分居2、3位,而我国信息能力的得分为6.17,仅为美国的8.6%,在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信息化人才与人口素质、国家对信息产业发展的支持状况等方面均列末位。
  ——http://www.cia.org.cn/h/h20.htm,《中国信息能力及各省市信息化水平的测算与比较》
     (一)加大对信息化所必需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适当降低信息化设施的收费标准,使公众可以切实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要提高公众的信息化素质,首先就是要使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并使用信息化设施成为可能,这是提高公众信息化素质的前提条件。我国公众信息化素质较低在很大程度上与包括因特网在内的网络未能普及有很大关系,可以说,因特网的普及率太低已成为了制约中国信息化能否顺利进行的瓶颈。没有便利的可获取信息的网络,提高公众的信息化素质只能是一句空谈,所以我国目前应大力普及包括因特网在内的信息网络。
    首先,应大力发展宽带上网技术。目前我国宽带上网用户数仅占总网民数的36%左右[6],大部分网民仍采用拨号方式上网。事实上,宽带上网是一种比传统的拨号上网方式快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上网方式。它不仅有拨号上网方式所能使用的诸如上网浏览、收发电子邮件等功能,而且可以满足包括高质量语音、高清晰度图像、动态影像等大容量信息传递的要求。更吸引人的是,它无需拨号可以直接上网并且24小时在线。使用宽带上网方便、快捷而且费用低廉。所以国家应采取相应政策,增加资金投入,并合理利用现有信息传输网络资源推进宽带网的建设。从技术上看,宽带服务主要有三种接入方式:LAN、ADSL和Cable Modem。长城宽带采用LAN接入,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采用ADSL,歌华有线等主要采用Cable Modem方式,另外电力线上网在部分地区也已实现了商用。
    1、ADSL发展火爆
    ADSL利用现有的一对铜制双绞线(电话线),在两头装一对ADSL Modem进行数据传送。ADSL接入网络在用户线路接到程控交换机以前将数据信号分离出来,从用户到局端是一个星形网络。
    在竞争激烈的宽带市场中,曾经未被看作宽带的ADSL却成了最大的赢家。2003年,ADSL凭借快速、经济和应用简便的特点,一马当先地引导了中国宽带接入市场的发展潮流。在宽带用户接入中,ADSL方式占70.8%[7],绝大多数家庭宽带用户采用包月或者包年的方式支付宽带上网费用。
    无论是电信运营商和用户,还是内容服务商和设备供应商,都对2003年ADSL市场的发展投入了很大的热情。2003年10月以来,由于北京通信大幅调低ADSL的宽带资费,北京通信的宽带用户迅速从10万户暴涨到超过30万户。目前,有些地区的ADSL已经出现用户猛增造成上网速度慢的问题,在部分号段地区,对ADSL新用户的安装申请不得不推迟办理。
    2、LAN后来居上
    LAN主要采用以太网技术,以信息化小区的形式为用户服务。在中心节点使用高速交换机,为用户提供光纤到小区(FTTZ)或光纤到大楼(FTTB)+光纤到户(FTTH)等宽带接入方式,基本能够做到千兆到小区、百兆到居民大楼、十兆到用户。光纤到户是把光纤引入每一个家庭,用光纤代替电话线联结互联网,其数据传输速率比常用的拨号上网方式要快数百倍,人们可以流畅地欣赏音乐、清晰地收看电影。
    价格成本一直是制约光纤到户的主要因素。2000年,中国市场上的光纤价格为每公里1300元,光收发模块也高达1100元左右,目前已分别降至100元以下和200元,且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光纤、光缆及相关元器件的大幅降价为光纤到户提供了可能。价格将不再是FTTH发展的主要障碍,光纤到户这一理想不再遥不可及。
    在未来几年内,光纤到户将成为瓜分宽带新增用户的一大主力军,甚至会取代ADSL的地位。随着电信用户和互联网用户的高速增长,以及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远程教育、网上诊疗、网上娱乐、网上图书馆等新兴业务走进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宽已成为制约互联网性能的瓶颈。而FTTH却成为实现电话、有线电视和互联网“三网合一”的最佳保证。
    3、Cable Modem
    Cable Modem需将目前450MHz的单向有线电视网络改造成750MHz的双向光纤同轴混合(HFC)网后才能工作。HFC从头端到各个光纤节点用模拟光纤连接,构成一个星形网。光纤节点以下是同轴电缆组成的树形总线网。一个光纤节点可以支持500~2000个用户,光纤节点到头端的距离为25km,到用户的距离不超过2~3km。
    中国的宽带用户以xDSL接入为主,其次是以太网接入,而Cable Modem接入仅在几个大城市发展了少量用户,远远低于国际宽带市场的平均水平。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复杂和多方面的。截至2001年底,中国的有线电视光缆电缆干线网已达到40万公里,接入网为300多万公里,有线电视用户达到9700万户,有线电视网络的覆盖率超过50%,入户率也突破了25%。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有线电视运营商纷纷对原先单向传输的闭路电视线路进行改造,以提供Cable Modem宽带接入服务。比较有实力的运营商有中信国安、歌华有线、电广传媒和上海广电等。目前,制约中国Cable Modem接入发展的三大因素分别为政策准入、线路改造和技术缺陷,如果能顺利解决这三大问题,中国Cable Modem接入市场的增长潜力将不可估量。
    4、电力线上网
    电力线上网(PLC)在中国已拉开序幕,目前已在北京实现了商用。电力线上网主要有两方面的优势:一是接入费用低,仅为ADSL和以太网的30%;另一方面是使用方便,只要在有电源插座的地方,用户即可享受高速网络接入。换言之,宽带接入到户后,无需在室内进行布线。
    以上几种宽带服务接入的方式各有利弊,不同地区应根据本地区的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接入方式加以普及,大力推动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其次,应调整资费,降低门槛。包括因特网在内的网络之所以在中国不能普及,究其原因,是过高的资费门槛挡住了平民百姓上网的脚步,而中国电信部门的垄断性经营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作为信息时代标志的因特网之所以风靡美国乃至全球,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费用低廉,其平民化的价格几乎让人人都能用得起。低廉的费用既为美国因特网的超速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同时也大大促进了美国社会的信息化。在网络经济跨越性发展的大好形势下,美国的网络经营商为了抢占市场先机和用户,在上网费用不断走低的情况下,甚至争先恐后地喊出了“免费上网”的口号。有如此优惠条件,美国的因特网用户数能轻松突破一亿人大关就不足为奇了。“免费上网”不仅在美国,在欧洲和拉美等地也相继出现。例如,在同样有垄断性电信经营和上网资费居高不下弊端的英国(英国电讯占据着85%的固定电话市场),美国的互联网公司Alta Vistax就曾向英国网民宣布,向他们提供免费上网服务。任何人只要一次性缴纳50英镑,就可以终身无限制上网,而且还无需缴纳电话费。Alta Vistax公司的举动使保守的英国人意识到,在信息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大力普及网络的重要性。面对美国人的攻势,英国首相布莱尔一方面大声疾呼取消上网费,另一方面于2000年3月13日,向英国商业和劳工界高层人士宣布,英国将在2005年达到全民上网的目标。同样,在日本也出现了宽带网接入服务提供商把提供上网服务功能当作随机赠送品的现象。日本的宽带网接入服务提供商认为,有线宽带服务这种新型网络服务将利用其自身带宽优势向用户提供电影、音乐、游戏等多种多样的信息发送业务,这种颇具特色的基础设施和信息提供本身才是服务的关键所在,而单纯以因特网接入为目的的服务在今后存在的价值将会越来越小。当然,这种免费上网和随机赠送因特网接入服务的方式,实际上是在笼络和培育一支潜在的将会使用和购买其附加值更高的网络服务的消费者队伍。
免费上网和随机赠送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经济发达、生活富裕和消费水平很高的欧美和日本,尚且要采用免费和赠送的形式来扩大因特网的使用和培育有利于电子商务成长的环境,以此反观我们中国的上网资费,确实显得太高了一点。尽管近年来上网资费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但分析和比较现有各因特网接入服务商的收费标准与中国普通百姓的消费能力,一个明白无误的结论是,不管是中国电信,还是中国网通、长城宽带,等等,在只是提供单一因特网接入服务的情况下,其收费标准都明显有悖于国情民意,上网资费过高始终是阻碍中国因特网发展和电子商务成长的重要原因。长此以往,则中国信息化带来的好处就可能与大多数中国人无缘。中国的信息化要真正走进百姓生活,中国的网络就应加快其走向平民化的过程,在因特网的接入服务中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以使资费标准大幅降低,在条件成熟时甚至应推行免费上网政策。
    (二)在各个层次的教育中开展信息技术和信息知识教育,合理设置课程,加大投入以推进教育信息化,以此增强全民的信息意识
    1、增强全民的信息意识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入手,在中小学开设相应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知识相关课程,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投入,使学校的硬件设施跟上教学的需要
    早在80年代,美、法、日等国就在中小学阶段开设了信息技术和信息知识的相关课程,把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学生学会处理信息、运用信息和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作为教学目标。同时,发达国家对基础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中的信息化教育的投入也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而我国对中小学基础信息设施建设的投入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直到2000年我国中小学计算机的普及率仅为200:1,每年只有5%的学生能接受计算机知识教育,仅万分之七的学校建有校园网[8]。
    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应树立对中小学信息教育的正确认识,正确理解并展开信息科学教育。利用信息是目的,信息技术是实现目的的手段,要培养高素质的信息人才,仅仅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让受教育者接受有关信息科学知识的教育。在课程的设计方面,根据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的理论,信息教育主要包括三个过程,即“训练”、“教学”和“引导”。“训练”是使学生获得信息技能的过程,即使学生掌握信息知识和信息技术。“教学”是使学生获得以信息知识体系为支撑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能力。“引导”是使学生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中小学的信息化教育应针对以上过程设置相应课程,着重培养孩子们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培养孩子们科学利用技术的能力;培养孩子们收集查找、交流表达信息的能力;培养孩子们评价信息的能力;培养孩子们利用掌握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孩子们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产生的正负面影响。

 

资料:在一项对上海市中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中,对于“学生网络信息的获取能力”的问卷调查结果来表明,学生对最基本的信息检索工具“搜索引擎”的使用情况并不令人乐观。只有45%的学生经常使用搜索引擎查找网络资料,最常去的搜索引擎网站是新浪、搜狐、雅虎中文。而有13%的学生不使用搜索引擎,7%的学生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搜索引擎。在对搜索引擎的使用中,14%的学生认为“搜索到的内容太少”,31%的学生认为“搜索到的内容不符合我的要求”,更多的学生认为“搜索速度慢”。这些问题的出现表明学生对目前使用的搜索引擎并不满意,但又不会选择功能更强大的搜索引擎(如Google)。同时,学生查找信息的方式方法也有待提高。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得知,学生大多是以相互告知的方式获取网址信息,而教师很少向学生提供更好的网络信息来源或信息查找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自身的信息能力水平有关。
  ——戎易,黎加厚:“中学生网络信息行为的调查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2.01

    

    其次,要对广大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信息教育的开展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在信息社会中,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信息和网络积极认同,深入了解且有良好的信息意识,能积极运用信息工具,对信息进行有效地收集、组织、管理、运用,实现教育过程和效果的优化。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应用各种媒体,积极探索合适的教学模式,开发合理的课程资源,并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在教学中营造浓郁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的氛围。要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教授信息技术相关课程的教师的信息化素质,更好的在中小学开展信息化教育,在师资队伍的培训方面就应做到:

    ①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在培训内容方面,不仅包括信息技术本身,更应注意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使教师做到学有所用;在培训的方式上可以采用“集中培训与长期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方法,同时提供长期跟踪指导,及时解决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②为中小学开展信息化教育配备新的师资力量,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师范院校要广泛开展对在校生的信息技术教育,使相当部分的师范生能基本符合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要求,同时鼓励其毕业时或长期或短期的到中小学从事有关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咨询、普及和教育工作,以此来带动从事中小学信息化教育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第三,要加快基础教育中信息化教育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提高使用效率,使其真正为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服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加快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步伐,教育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也连年增加,这几年仅政府投入就达到500到600亿,如果将公司、企业赞助,学校提供场地,家长自购计算机、笔记本等情况统计在内,可能达到上千亿的投入。可以说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我国已经初具规模,据教育部2004年4月份数据统计,共有35000多所中小学建立了校园网,比起三年前提高了10倍(2000年10月统计数据仅为3000所)①。然而在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备的背后,我们也要看到,在广大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投入少、经费紧张仍是制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最大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在这些地区,信息化教育只能是纸上谈兵。要解决这一问题,使中小学信息化建设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以采取政府投入为主、社会积极参与、多渠道筹集经费的体制,具体的说包括:
    ①政府部门可以建立专款专用制度,加大对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同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避免资金的流失和浪费。
    ②要实现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就目前情况说,单纯依靠政府的投入来保证是难以实现的。信息化设施更新和折旧快,耗材和维护的费用大,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因此,应该通过必要的政策,采取多种方式,吸引一些民营企业单位增加对教育资源的投资,比如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从外部引入资金,租赁电脑及设备,然后向学生收取必要的上机费逐年偿还),“增值服务”的模式(即建立远程教育接收点,配备卫星地面接收站,配备电视机、VCD放映机和计算机等必要设备及基本的教学资源光盘,用以接收优秀教学课和数字化教育资源,以向学校提供教育资源作为“增值服务”,通过定期向学校收取服务费用来实现营利),鼓励社会团体和公司捐助等渠道筹集经费,加快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③另外,在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普遍存在着“重硬轻软”、“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投入大量资金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比如南方某个城市去年教育信息化投资了1.5个多亿,其中软件、应用、培训等费用,总共不到1000万,投资比例是15∶1[9]。这就要求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到实际教学中对计算机、网络等硬件设施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本着实用的原则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杜绝浪费。
    第四,通过信息通讯技术改善农村教育。人才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造成的人才短缺是相对的,而不发达地区人才总量的匮乏却是绝对的,不发达地区在留住人才的同时也要加强教育,在绝对数量上增加人才。在我国的总人口中,接近60%是农民,因此如何改善农村教育对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培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2003年9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并明确提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这是我国新一届党中央和国务院将新增教育经费投向中西部农村地区,促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决策[10]。之所以要以信息技术促进中西部农村教育的发展,是因为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工作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要尽快缩小东部和西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数字鸿沟和教育信息化发展差距,推动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依靠传统的教育体制和手段无法实现,必须在农村中小学中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这是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由于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教育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大,在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应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模式,逐步推进。通过先行项目试点的经验以及专家方案论证,在我国中西部农村中小学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目前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技术方案或三种模式:一是建立教学光盘播放点,二是为农村小学建设卫星教学接收点,三是为农村乡镇初中配备计算机教室。这三种技术方案是向下兼容的,即为农村初中配备计算机教室的同时也建设卫星教学接收点,并为所有农村的中小学都配备教学光盘播放点。此外,通过三种模式还可为当地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市场信息等知识,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可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服务。对于经济和教育比较发达的城市以及东部农村地区,可以依据需求推动和量力而行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城乡已有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探索以下各种扩展的技术方案:一是计算机网络(此方案适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二是改造利用社区有线电视网(全国各地城乡建有有线电视网的社区适用);三是视频会议系统(全国各地教育行政单位和有条件的中小学校适用)[11]。
    另外在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过程中,还应时刻注意上文中提到的诸如资金筹集、学校信息资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力争使远程教育在改善农村教育的过程中发挥最大作用。
    最后,还应高度重视中小学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这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目前教育信息资源的匮乏严重制约着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没有合适的教学资源,单凭教师个人力量检索或开发设计,无异于“杯水车薪”;而购买的资源库,由于素材或软件的适用性和质量问题又不能完全整合于信息化教学。另一方面,不少教育局下属的众多学校,因为没有有效的管理机制,大量的优质课件、资源和素材分散在各个学校的各位教师手中,造成极大浪费。如何把“这部分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的优质资源与课件”有效整合起来并共享就成为了目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它可以避免各个学校、单位和个人在资源方面的重复建设而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为广大中小学提供合适的、优质的、可重复使用的素材。

资料:从学校各自为政的封闭竞争转向以区域为基础的校际联盟——“汕头教育信息化校际联盟”的实践探索。
    在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承办的“广东省中小学学科信息化网络化高级研修班”的一次学术沙龙中,来自汕头市不同学校的六位教师通过与专家、同学的交流,深刻认识到作为经济特区的汕头与珠江三角洲等地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数字鸿沟”,究其主要原因,在于汕头市教育信息化发展中教学资源相对封闭,校际间缺少交流与协作,难以实现资源共享。于是,他们提出了“OCGS”(开放、改变、给予、共享)的新理念,酝酿并启动了“汕头市教育信息化教师校际联盟”。短暂的集中培训结束后,他们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开始了艰难的实践与探索:
1、创建了“汕头教育信息化联盟支持平台”,将各校紧密联结起来,以开放、共享、互助的互联网精神,实现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并谋求与电信部门合作,推进汕头基础教育虚拟教研中心和汕头教育信息化网站的共同发展。
2、建立了“汕头联盟语音聊天室”,组织了“2002年汕头教育信息化联盟论坛”。论坛期间,还举办了学科教师信息化网络化研修班等等。
3、组织了“2002年网络虚拟夏令营活动”。夏令营以“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为主题,在假期为师生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吸引了众多的师生参与,更吸引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4、推进了所在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他们借助联盟的优势,利用网络的各类资源,极大地推动了所在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
    在执着而艰难的探索与实践中,联盟成员既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也体味到了不被理解、缺乏支持的烦恼。他们作为各个学校的普通教师,在本已十分繁忙的本职工作之余,又承担了大量的义务劳动。作为“校际联盟”的核心和领导者,他们需要继续的付出与奉献,他们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和困难重重,这种奉献和热情如何维系?又能够维持多久?如何吸引更多教师的支持与参与?如何为他们的成长提供适宜、宽松氛围和土壤?这些问题不仅在困扰着“汕头市教育信息化教师校际联盟”,同时也是目前许多有相似经历的中小学教师所面临的困惑与问题。
  ——梁林梅,桑新民:“基础教育区域信息化现状及问题调查分析和反思”,《中国电化教育》,2004.08
 

    国家、地方和学校应建立国家一级资源中心、地方一级资源中心和学校一级资源中心,按照新课程科目进行资源分类,使用共建共享的机制来管理运行。资源建设采取宏观调控、共建共享的形式,集中全国或地方乃至各中小学的学科教师来共同建设,形成一个共享互补的机制。可以将大量表现形式多样化、符合教学实际的学习资源整合起来,以达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和共享,力争在各级资源中心为学科教师之间搭建起一座资源建设的平台,包括媒体素材、量规集、课件、教学案例、文献资料、课程和索引目录等。总之,合理地应用好各种信息化教学资源,将大大提升学校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另外一方面,在各学校实施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应突出具有本校特色的资源建设,作为当前新课程改校本课程开发的一部分,包括多媒体课件开发、网络课程建设、专题网站建设等,力争形成一批本校特色的优质资源,为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物质基础。
 
    2、加强高等教育中的信息教育。要有前瞻性的设置信息教育的教学内容,加强学校与企业、政府等各种应用部门的合作,推进高教信息化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加强高等教育中的信息教育已日益成为提高我国公众信息化素质,特别是培养信息学科骨干队伍和信息教育师资力量的重要环节。加强高等教育中的普及型信息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首先,改革现有信息教育的教学内容,现代信息教育的课程设置具有学科知识众多、层次多样,直接反映社会需要,内容更新快和灵活性强的特点,高校的信息教育要根据这些特点具有前瞻性的设置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实际应用技能的培养,多创造实践环节。
    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信息素质教育的思想。在马列课、政治课、基础课乃至各类专业课的教学中,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学生广泛开展国家信息政策、信息法规、信息道德的宣传教育。开设信息理论与实践的系列课程。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教学中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和授课重点,同时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性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强化,促使无论是何种专业的大学生都能掌握一定的信息知识与信息技术利用技能,在整体上提高大学生的信息化素质。可考虑开设的课程有:信息基础知识:文献学,信息学;信息技术技能知识:计算机应用和网络技术,信息检索与利用;信息相关知识:信息与社会,信息安全,信息管理,信息策略等。整个教学计划的实施需要在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图书馆和选课学生所在院系管理人员及教师的协作配合下,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针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信息基本理论知识、信息基本技能的教育和训练,同时进行专业类检索工具书和信息资源利用能力的培训。针对高年级的学生,结合专业学习进行信息相关知识的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信息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对信息的收集、利用与评价能力,形成一定的信息认识能力和信息素质水平。同时,可举办各类学术讲座,让大学生掌握新技术、新进展、新动态,比如:信息技术发展状况、信息环境的演变过程、信息交流机制、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和信息技术领域最新学术进展等。还应加强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联系,每门课程安排适量的必读书目和参考书目,强化大学生的信息需求,推动其学会利用图书馆等信息机构,掌握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方法,拓宽知识面,提高自学能力。另外,通过加大课外科技信息交流活动、科技实践活动的比例,拓展信息素质教育的空间。
    其次,要加强学校与企业、政府等各种应用部门的合作。高等教育中的信息教育固然要培养高、精、尖的信息技术研究人才,但绝大部分培养的还是应用型人才,因此要分层次、有目标的培养。对于硕士、博士阶段的培养重视基础研究能力,而本科阶段的培养则应从应用出发,在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强化对各种实际应用技能的培养,着重加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了信息科学基础知识和具备了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前提下,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到企业、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实践活动,特别是与信息技术相关的部门,使广大学生了解到各种应用部门对其从业人员在信息素质方面的具体要求,在以后的在校学习中能更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毕业后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
    第三,通过推进高教的信息化创造信息教育的环境,建立信息教育基础设施,包括校园网和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等,从而在根本上培养学生信息时代的思维和工作、学习方式。在这方面,国外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国在目前教育经费不甚充足的情况下,信息环境的培育要更多的在“软件”上下功夫,即深入分析如何通过信息技术的形式提高信息教育的质量,以内容为本,形式为表。
    ①加强硬件环境建设
    建设高速校园网络。高等院校校园网建设应该以“技术含量高,配套功能全,扩展性强”为目标,本着“以网络建设为先导创建数字化校园”的思路,使校园网络实现纵横延伸。通向学校机关、系部、教研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图书馆、学生宿舍和教师家属区,从而构建全方位的网络系统。目前,宽带主干网一般采用快速交换式以太网技术、ATM技术、千兆以太网以及正在研究中的万兆以太网技术。但是针对学校的网络系统,要根据各自不同的规模、不同的需求量体裁衣,选择真正适合自身应用的网络技术,建成符合本校校情的高速校园网络。
    建设功能完善的网络多媒体教室。建设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需要建立一大批支持网络功能、数字演播功能、实物投影、电子白板、网络远程实时交流的多媒体教育教学环境和虚拟实验环境,它们是传播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的终端,是学生直接获取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的服务器,处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同学们可以更真实的感受到信息化的优越性。

资料:高等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通达全国200多个城市、包括36个省会城市和部分计划单列市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拥有一个国际网络中心、10个地区网络中心、28个省主节点,接入单位超过1300个,连接800多所高校,其中300多所高校以100Mbps速率高速接入,连网主机500万台,用户量达1500万人。中国的教育科研网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教育科研网,是世界三大学术网之一,中国第二大互联网,主干网带宽和路由技术居领先地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已有70%左右的高等院校建立了校园网,利用校园网开展了远程教学、后勤管理等应用项目,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促使152所大学建立了校园网并于CERNET联网。
  ——葛道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中国高等教育》,2004.10
 
     ②软件环境建设

    对一所学校来说,有了投入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建设的高速校园网和功能完善的多媒体教室,要真正做到为教学服务,还应开发教育教学资源。一般说来,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库作为一个系统,按照形式和性质来划分,主要包括四个子系统:多媒体素材库子系统(软件工具、视频资源、音频资源、图片图形资源、动画资源)、多媒体教材子系统(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数字化图书馆子系统(期刊、杂志)、资源组织管理子系统。
多媒体素材库子系统。
    多媒体素材库是相对现代多媒体教学使用的教学软件来说的,素材也由以前单一的静态的文字、图形变成更为复杂的文本、图像、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的集合体。它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包括:工具软件(计算机程序软件、编程工具软件、多媒体制作软件、各种应用软件等)、音频资源(WAV格式、MIDI格式、MP3格式等)、视频资源(RM格式、MEPG格式、AVI格式、DAT格式等)、图片图形资源以及动画资源等。
    多媒体教材子系统。
    多媒体教材库主要包括教师实施多媒体教学的各种课件。它可以是教师自己制作的,也可以是采集现成来的。教材库的信息资源知识结构应该相对比较完整,呈现信息超文本和超媒体化,利用它可以完成学科全部或部分重点知识的学习。多媒体教材库是基于网络和多媒体教室的教学资源库的重点。
    数字化图书馆子系统。
    分布在各级各类图书馆中的教育教学资源是极其丰富的,面对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建设的当务之急是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它包括纵向建设和横向建设。纵向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对图书馆进行数字化改造,使教育教学资源方便地进行网上发布,同时,加大完善图书馆的藏书检索和国内外学术期刊的检索。横向建设就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联接各高校图书馆、政府图书馆,使教师和学生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源。
    资源组织管理子系统。
    资源组织管理系统是对以上这些资源库的应用平台的建设和管理,是实现资源共享的有效手段。它主要是通过一些应用软件系统来实现,例如:多媒体教材应用系统、视频应用系统、音频应用系统等,每个系统又包括数据管理、数据的点播、数据的上传下载等功能模块,通过资源管理系统来最终实现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的形成。
    要构成一个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最重要的是组织教学资源和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资源的组织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有系统长远的规划,要确保资金和技术人员的投入,对资源库的建设要规划高、步骤细、要调动全校的力量、要顾全大局,把大家认为好、质量高的资源统一管理,然后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更新淘汰,以此保证我们资源积累的良性发展。没有高质量、有特色的专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的建设效果将大打折扣。
    在信息化资源库建设的过程中还应特别要注意不可盲目的追求信息教育资源的“量”,而忽视了内容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当前很多教育机构和高校认为网络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向用户提供大量的试题、教案、课件、讲解等,以“量大为王”作为教育资源建设理念,会造成内容看起来虽然丰富多彩,但是,从中选择适用的教育信息又都很不便,同时教育资源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扫描、录入、整理等工作非常耗时耗力,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另外,信息教育资源建设要具有人性化、个性化、交互性、创造性的特点,许多高校和教育机构信息教育资源建设有时只考虑到资源传播的“量”,而忽视“质”,由于没有建立人性化、个性化、交互性的资源模式,教师在使用这些资源时就感觉费时费力,查找信息困难,没有指导,没有交互,更不能与教师自有的教学风格相统一,不能因材施教。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必须从学校自身的性质出发,一切以自身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能盲目地追求流行的资源信息而忽略了自身的需求。同时必须体现具有时代意义的,智能化、个性化、人性化和交互化,这是信息教育资源建设和网络数字化教育的核心理念。
    3、在全社会的范围内积极开展成人教育、继续教育,通过网络教育的发展,建立终身教育体制,并通过这一渠道普及信息化知识
    我国目前高等教育所面对的只是一部分青年人,另一部分青年和绝大多数中年人则与高等教育无缘,而他们在中小学阶段也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信息知识和信息技术教育,要提高这些人的信息化素质,就要大力普及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并在其中加入有关信息化的内容,使社会中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可以比较系统的学习到有关信息化的知识。另外,信息技术更新速度很快,如果建立了终身教育体制,则无论是信息技术的从业人员还是想了解信息技术最新发展的普通百姓,要获得相关知识会变得更为便捷。
    要建立终身教育体制,首先要有体制的保证,国家要在有关教育法规上把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作为每个公民的义务。国家不能包揽终身教育的全部内容,应本着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但国家也不能完全放任不管,还需采取具体措施保证终身教育的顺利发展。比如以法律形式规定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对所雇员工接受终身教育提供支持,并对个人或集体用于教育的投入提供税收减免等。
    由于终身教育要面对的“学员”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对教育的需求多种多样,另外,正如前面提到的,在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如果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不仅很难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要求,即使不惜巨大投入满足了所有“学员的需要”,要使知识随着科学的发展不断更新仅靠传统的教育方式也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反过来又为解决这一问题打开了方便之门,通过网络远程教育(e-learning),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电视、电脑、电话等媒介方便快捷的传递给渴望学习的社会成员,其成本也相对低廉,与传统的面授式教育相比,网络教育的成本只有其2/3[12]。所以,在我国现阶段应重点发展网络远程教育,以此来促进终身教育体制的建立。
    远程教育在我国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已出现,至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的远程教育采用文字、印刷品等邮寄函授形式,第二阶段则是运用广播、电视、录像等模拟信号传播,而第三阶段代远程教育的特点是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技术,在数字化的环境下进行交流学习,也就是进行网络远程教育。网络远程教育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可实现交互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它具有基于网络的实时或非实时双向交互的最基本特征,实现跨越时空的教育过程[13]。目前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到教育部门、办学单位都非常重视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的开展,相应的也都在推动或进行网络远程教育的实践,各试点学校已经初步摸索出一套网上办学的模式,同时还开发出一批网上课程和教学资源,初步形成了校内基于校园网的多媒体教学与校外远程教学同时进行并相互融合的开放办学格局,但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资料:从1999年以来,教育部已批准67所普通高校和中央电大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这些学校的网络教育,开设了覆盖工学、管理学、医学、文学、理学、农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等学科门类共141种专业,几乎涵盖了所有科类。至2003年底,设立有2100多个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累计注册网络教育学生220多万人。到目前为止,中央电大开放教育试点是所有试点学校中规模最大的网络教育试点项目,有44所省级广播电视大学,841所地(市)级电大分校,1742个省级工作站,组成了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系统。
  ——葛道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中国高等教育》,2004.10
 
     ①网络教育基础设施尚不完善,这是制约我国网络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计算机普及率相当低,网络传输速度慢,宽带多媒体、电信网等远程教学信息传输的质量和稳定性都有待于提高。教学软件,特别是适应网络教育本质特点的自主学习型课件几乎还是空白,网站质量不高,有的基础教育网站内容单调,没有体现出网络教育的主动性和交互性,而资金的匮乏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尽快建立起多渠道筹集网络远程教育经费的机制。

    首先,党和政府应从大局考虑,从发展教育的“三个面向”出发,加大对网络远程教育资金的投入,事实上,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相应的计划,未来几年,国家将拨出1亿元人民币支持网络教育,其中公共平台为1500万元,高教软件为4000万元,中国教育科研网要将骨干网提速至155Mbps,36个节点将覆盖主要的省会城市,连接全国500多所大学,这是全世界少有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大网络[14],体现了我国政府发展网络远程教育的决心。
    其次,各教育职能部门需充分调动积极性,大胆鼓励私营机构参与网络教育投资。美国一项调查表明:近年来私营机构对教育的投资有增无减,并且网络教育产业在投资中的份额越来越大。1997年,网络教育的投资占私营机构教育投资总额4.47亿美元的18%,1998年上升到7.93亿美元总额的25%,1999年则为26亿美元总额的38%,2000年的头5个月,上升到15亿美元总额的57%[15]。其实,私营机构投资网络教育,在推动自身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可以找到广阔的利润市场。当然,教育主管部门,有必要同时出台可行性强的政策吸引社会各方面闲置资金加以有效管理和利用来推动网络教育的发展。对于参与网络远程教育的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模式,比如:企业为实施远程教育的学校提供软、硬件及网络管理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学校负责远程教育的技术支持人员及相关资产独立出来与企业合资成立公司,网络资产实行企业化运作;企业直接与学校进行远程教育的合作办学,收入按某种方式分成;企业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创办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学校,建立自己的教育网站[16]。
    第三,现代网络教育也可以借用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电子商务的运行模式,包括电子商务所涉及的信息流、物流以及资金流等与现代网络教育的教学及管理方式有很多相似之处。电子商务中的B to B、B to C模式在网络教育中完全可以找到相似的模式。网络教育有在各办学分站群体学习和在任意地点个体学习两种形式,与学校的关系就是B to B、B to C的模式。现代网络教育套用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改造,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商务运行模式,可以成为网络教育发展的又一种模式。将网络教育既作为教育活动又作为一种赢利性的商务活动,真正实现教育提供者和受教育者的双赢,有利于网络教育的发展和壮大。
    ②加强对网络远程教育的管理并建立网络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网络远程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中学校支撑教育的绝对地位,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学校的大部分职能,对网络教育的管理主要是对网络及网络活动的管理。具体说来可以从国际合作、国家立法等方面来规范管理体制。
    国际合作。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剧,网络信息的频繁传递使国与国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为更好地保证国际间网络的正常运行,一些主要的网络合作项目必须达成。这就有必要:(1)成立国际联盟的网管中心,制定共同遵守的有关法规;(2)形成网络法制联盟,采取强制性手段共同打击网络犯罪;(3)协调网络技术,达到网络资源全面共享;(4)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热心维护网络整洁、高效、有序的环境[17]。
    国家立法。为了规范网络教学活动,2000年7月5日我国教育部颁布了《教育网站和网站暂行管理办法》,该文件对各种教育网站、教育网校的开办条件、程序等作了严格的规定,而且从法律的角度明文规定禁止在网络上制作、发布、传播包括泄露国家机密、宣扬邪教、发布黄色淫秽信息、煽动暴力等的九条信息内容。各有关单位要严格依法办网,各教育网络用户有责任依法监督。
校园网站监督、指导。校园网是目前大多数学生网络用户的出口,学校有责任对这部分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监督、指导。学校网络管理中心一方面要对网络内容在可能的条件下进行监控,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引导培养学生建立正确健康的网络道德。
网络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如何对其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的考核,是保障网络教育中教师有效教学,促进各网校之间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机制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网络教育的质量评估机制尚不完善,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尽快建立,以提高网上教学的质量:加强政府现代网络远程教育质量的宏观规范、监控和管理,坚持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的年检年报制度,并及时公布结果;教育部直接组织和委托有资质的社会代理机构对各种网络远程教育进行评估;教育部委托有资质的社会代理机构组织实施对网络远程教育的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用市场来检验网络远程教育的质量[18]。
    ③调整办学方向,扬长避短,选好目标市场。目前我国的网络远程教育仍以学历教育为主,然而网络教育具有“师生分离”的特点,即老师与学生从传统的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变成了彼此隔绝的单向间接交流,“师生分离”所带来的网络教育对学生主体参与的依赖性,决定了网络教育应以成人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市场为主攻方向,以普教市场尤其是教学辅导市场为辅助,另外网络教育以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依托的教育模式,要求学生有很强的自制力,所以与青少年学生相比成人学生更适合网络远程教育。
    (三)通过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和政府部门信息网络建设,引导公众广泛参与到在线决策咨询中来,提高公众对信息化的参与程度

资料:首都电子政务工程
    电子政务工程: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政府部门的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全面实现信息共享,在政府机关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建立网络化、电子化的信息沟通渠道。加大政府上网工作的力度,完善“首都之窗”网站的建设,加快各政府部门的信息系统建设,建设政府的信息网。
    首都电子政务工程的第一步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政府上网,包括市人大、市政协、市高级人民法院和18个区县政府、99个市政府委、办、局和市属机构的121个单位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二是政府联网,即依托首都公用信息平台,为各区县和市政府各委办局建设虚拟专网。
    在实现上网和网络互通之后,首都电子政务工程第二步重点则是促进网络互动应用,尤其是网上办公,北京电子政务在线服务的开通,标志着首都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已进入了网上办公阶段。第二步是在2003年初步实现面向企业和市民的审批、管理和服务业务上网进行,政府内部初步实现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第三步就要到2005年底建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高速宽带、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网络系统,建成北京市政务系统共建共享的信息资源库,全面开展网上交互。
    目前北京电子政务第一步已顺利实施,已初步建成首都公用信息平台,国家各大信息网、北京有线电视网、市主要部门的内部网在平台上实现了互联互通,政务信息网络和信息数据库建设初具规模;123个市属机关、单位在“首都之窗”上建立了网站;有40多个部门和16个区县机关初步建成了业务应用系统或领导决策服务系统;市政府电视会议系统已经连接了36个会场,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的电视电话会议网络;一批政府应用信息系统已经相继建成或正在加紧建设之中。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283242.htm
 
 

    所谓电子政务,根据联合国发布的2003年政府公共部门报告《处在十字路口的电子政务》(World Public Sector Report 2003:E-Government at the Crossroads)的定义,是指政府部门应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以实现政府部门内部以及与外部之间关系的转型。在OECD的官方文件中,电子政务被简单地定义为: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作为工具,特别是国际互联网,来创造更好的政府。从中可以看出,所谓电子政务实际上就是利用电子化的工具,更好地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服务。在我国现阶段,电子政务的发展不仅可以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行政的职能和效率,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提高公众信息化的参与程度。因为,一方面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强调政务公开,公众只要上网就能方便快捷的了解到大量的政务信息、公共信息,同时公众也可以通过发送电子邮件、发表留言等方式将自己的意见及时传递给政府相关部门,这种在网上建立起的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桥梁会大大激发广大民众上网的热情;另一方面,政府的行为对私营部门有很强的示范性,电子政务的发展会带动私营部门乃至整个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
    从上个世纪末至今的五、六年时间里,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伴随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经历了概念导入、舆论造势、技术驱动等几个阶段后,正逐步进入应用主导阶段[19]。在2002年8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发布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指引下,我国各级政府正围绕“两网(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一站(政府门户网站)四库(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等四个基础数据库)十二金(办公业务资源系统等十二个系统)”的发展重点有序的展开,2003年《中国信息化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政府机构中97.6%开展了电子政务应用[20]。但从国际范围来看,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在联合国公布的2003年电子政务成熟度排名中,中国以0.416分居联合国成员国中第74位,得分不足第一位美国(0.927分)的一半[21]。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领域存在着以下问题:
    1、对电子政务的一些基本问题认识不清。某些政府官员对实施电子政务的目的、方法以及实施后的效果评价存在很大的认识误区,以至于一些地方政府将电子政务仅当作本地方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来实施,利用电子政务作为争取财政支持的筹码,为本地区本部门“圈钱”。
    2、电子政务的发展过分依赖于硬件投入,对应用方面强调的比较少,有的地方政府花巨资建立了政府网站,也开发了相应的应用系统,但信息却从来没有更新过。从目前全国各地实施电子政务的效果看,“重电子,轻政务”、“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十分普遍。

资料:经济参考报的报道说,通过搜索引擎找到了4万多个政务网站。在随意抽查的几个中,90%以上的首页可以显示近期的新闻信息。但是,不少数据和信息陈旧不堪,甚至几年没有更新,许多网站仍然只是“首页秀”。
浙江省政府网站的首页已更新,且政务基本公开。但是,网站只有2001年的统计数据。浙江政府网站建设机构的一位职员说,这些数据都是由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统计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更新的可能会慢一些。
打开有“大豆浸油之乡”美誉的黑龙江集贤县招商引资局网站,首先出现了“代表地方政府为外来投资者服务的专设窗口”几个大字。但网站除了公布了招商局的地址、电话外,没有其他有用信息。网站的最后修改日期居然是“1970年1月1日”。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607998.htm
 

    3、电子政务对内应用多,对外应用少。我国电子政务主要是政府与政府的政务,政府内部以及上下级政府间的应用是当前电子政务的主要部分。应该说政府与政府之间的电子政务很重要,但这只是电子政务的一部分,而如何利用电子化的手段更好的为企业和老百姓服务才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重点,这点对于激发公众参与电子政务的热情也具有关键的作用。《2003年中国政府网站发展状况调查报告》[22]对我国政府门户网站“交互服务”发展状况的调查表明:我国各级政府门户网站“交互服务”情况普遍很不理想,县级政府门户网站基本没有起步,省级、地级以及部委级政府门户网站也刚刚走了一小步,指数[23]均在0.3以下。
    4、我国电子政务立法滞后,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较晚,目前只是由行政机关对互联网管理出台了一些限制性的行政法规,而对于如何促进电子交易、使用电子签名和电子支付还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随着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上敏感性数据需要保护,而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技术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1、制定电子政务发展的统一规划,提出明确的电子政务发展目标、实施方法以及建立以“执政为民”为最终目标的绩效考核机制。同时,针对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在开展电子政务时出现的各自为政,只考虑本地区利益而造成的新的重复建设问题,中央政府要做好各级政府、组织机构之间的协调工作,变分散式管理为集中领导模式,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整合政务信息资源,打破各级政府和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要扩大政府信息资源对社会的开放程度,重视对信息资源的不断开发、更新和维护,使之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以“实用为本”为原则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首先,“实用为本”是一种指导思想。电子政务本身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要求相当数额的投资,但实施电子政务的目的之一又是要节约政府运营的成本。如果大量针对电子政务的投资不能得到经济节约的效果,那就失去了建立电子政务的本来意义。因此,就要求政府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之前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资源,本着实用的原则坚决杜绝那些为了追求政绩和赶时髦而上马的电子政务工程。其次,“实用为本”是一种工作方法。电子政务是行政管理和信息技术的结合,在实施的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开发方和用户方的沟通交流,认真进行需求分析,确保电子政务系统适合政务流程的需要。
    3、加快政府对企业和公众的电子政务的发展。伴随着这方面电子政务的不断完善,社会公众对电子政务的参与力度和支持程度都会明显提高。要做到这一点主要是在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基础上,通过必要的管理和大量的公共服务,实现政府对社会、企业以及公众的管理与服务。同时还应注意,电子政务不能只为少数人提供服务,而更加强化了社会的不均,因为最需要政府提供服务的人(如社会救济)往往可能是那些无法上网的人,因而我国在电子政务的发展中应努力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比如可以开设公共电脑亭、设立社会区网络服务点等方法,使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也能及时的获取信息,还可以为弱势群体与弱势企业提供获取信息的技能与手段,即提供物理平台以及数字化网络化操作技能的远程培训等。
    4、制定相应的法律,促进电子政务发展,保护网络安全。发展电子政务,立法要先行。立法要从有利于信息技术发展、有利于电子政务开展的角度,解决电子政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电子签名、电子支付的合法性,制定电子政务信息技术规范,并及时修改传统法律中与信息技术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要加强政府信息的安全管理意识和技术,不断提高反病毒、反黑客攻击的能力,保证信息网络的安全,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网络的建设、管理、维护、内容和形式的规范进行必要的规定和约束,保障政府信息网络的规范、安全运行。
    (四)在现有社区活动的基础上,政府、企业、社会共同携手,加快我国电子社区建设
    “社区”一词,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1887年在其出版的《社区和社会》一书中提出的。经过多年发展,社区的内涵不断扩展和丰富。一般的解释是,社区是由地理要素、经济要素、社会要素和心理要素共同结合起来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通俗讲就是以一定物质、经济条件为基础的,建设相对集中,社会组织完备的居住生活区域。我国目前多指城市中近年建设的居民小区①。这里即将谈到的电子社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虚拟社区”,而是网上社区和现实社区的结合。

 

资料:网络:城市社区管理的新型公共空间——杭州德加社区发展实例
德加社区在浙江省杭州市城西,属高档住宅区,总面积187700平方米,住房2766户,人口约6900人,电脑拥有率超过85%。2002年4月德加社区网站开通,互联网为小区居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邻里交际模式。网站主页有德加风采、居务公开、家庭采购、全民健身、旅游与休闲、电脑时空、社区教育、社区论坛、网上党校、福利保障等栏目,同时还提供了家政服务电话、社区便民服务电话、相关网站友情链接。各栏目的信息更新非常及时,近日发生的新闻就在网络中有报道,居委会事物公开栏目登载有新近召开的社区议事会议、业主大会等会议的相关信息。社区网站的电子信箱已成为社区居委会和居民联系的主要渠道之一,由专人监督,有问必答,有求必应。辖区内的奕天数码公司还应邀和德加社区共建社区网站,为社区网站提供技术支持。
  ——周慧文:“网络:城市社区管理的新型公共空间——以杭州德加社区为例”,《社会》,2004.06
 
 

    社区信息化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建立在电话网络基础上的社区,社区服务中心把服务热线电话向居民公布,居民有需要求助的则向服务中心打电话联系;第二个层次是在电话网社区的基础上引进计算机,居民可以随时到社区服务中心通过触摸屏查找信息,获取服务,但由于计算机没有联网,信息量小、更新慢,社区服务也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坐等服务的状态;第三个层次就是社区的计算机网络化,它与前二种形式相比信息量更大,更新更快,更便于居委会提供服务、开展活动、管理居民,也为社区的居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邻里交际方式,达到这一层次的信息化社区就可以被称作电子社区。近几年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杭州等电子社区建设正在积极的开展,未来几年,电子社区会更加普及,结合我国一些城市及国外的经验,在电子社区的建设中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阶层对电子社区的认识。电子社区是信息时代的新兴事物,不仅普通的居民就连从事社区管理、服务的工作人员对它都不甚熟悉,所以必须加强宣传教育,使居民走进网络,使社区的信息化建设深入人心。所以电子社区建设的主管部门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媒体进行宣传,并举办相应的社区管理人员培训班对其进行有关电子社区知识的教育,在社区内部可以利用宣传栏、发放宣传品等方式对居民进行宣传教育。
    2、建立政府推动、企业运作、社区管理的电子社区运行机制。政府应把电子社区的建设纳入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给与一定的行政推动和必要的基础投资,同时要明确一个统一、高效的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建设中及建成后出现的问题。电子社区建设涉及社会方方面面,而部门利益对信息共享、公共设施的利用会形成封闭或垄断,结果不是建设难以进行,就是违心的重复投资造成浪费,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来协调解决。所谓企业运作就是要把电子社区的建设从一开始就办成企业行为,企业通过提供信息服务收取必要的费用,维持系统正常运行。企业提供的服务要紧紧围绕居民的需求展开,这样才能使更多的居民走进电子社区,企业才能盈利。社区管理是指系统的正常维护由社区安排必要的人员来进行,使之和社区日常管理的需求紧密联系起来,人员的经费可以由经营系统的企业支付也可以由社区支付。总之电子社区的运行机制要充分体现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行为,使其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
    3、电子社区的建设要和普及信息化知识同时展开。目前我国居民对服务的需求与取得服务所应具备的素质还不相适应,因此必须加快信息化相关知识的普及宣传,使居民具备走进电子社区、享受便捷服务的素质。
 
三、减少信息化人才外流,防止智力枯竭的途径和方法
   
    (一)欠发达地区要采取多种措施吸引、留住人才,减少西部地区的人才外流
人才外流不是我国特有的问题,也不是信息化独有的产物,而是全球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一种普通现象。人才不断地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向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流动已成为制约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我国信息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据联合国开发署统计,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专业人才以每年10万人的速度外流到发达国家,特别是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另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1995年底,中国共派遣各种留学生25万人,已回国工作的仅为8万人,而有60%以上在美国[24],我国人才向国外流失的状况由此可见一斑。然而本书在此主要关注的是我国国内由西部向东部,由农村向城市的人才流失问题。

资料:信息化人才从国有企业大量流向国外或外资企业和科研机构。统计表明,截至2002年底,我国留学人员的回归率与滞留率为1∶3,也就是说2002年前,前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学习研究的约58万人中,目前仅有15万多留学人员学成后回国工作,这与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时期的2∶1形成鲜明反差。从国内来看,根据国家人事部人事与人才研究所一项有关我国人才工作十大问题的研究显示,目前已有来自14个国家的4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华建立了研发机构,其中朗讯麾下的贝尔实验室规模最大,拥有科研人员500多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达96%。微软研究院150余人的研究队伍中,80%以上是中国人。印度塔塔咨询服务公司中国杭州的研发中心,125名员工中有100人是中国本地员工。这实际上是外资企业争夺我国信息化人才更为直接的方式。
  ——http://tech.sina.com.cn/it/2004-04-19/1750351175.shtml
 

    就我国国内来讲,人才由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聚集的问题也很严重。西部地区无论是新增人才的总量还是新增人才占全国的比例都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再加上大量高素质的人才流向东部,西部地区在人才总体数量和质量上落后的程度更大,比如近几年,甘肃外流的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科研与教学骨干占70%左右,陕西流失的各类人才中,电子、生物和新材料专业的约占50%[25]。与东西部的情况相同,城市和农村之间也存在这种人才的不正常流动,不仅“城里人”不愿到农村工作,就连一部分农民自己也不想留在农村,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农村生源的大学毕业生主动回农村工作的人数少之又少。西部相对于东部、农村相对于城市都可以称之为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人才向发达地区流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观方面主要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欠发达地区在人才观念、用人制度等方面与经济发达地区存在差异,还没有形成把人才视为宝贵资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再加上缺乏良好的用人机制使得人才的自我价值难以实现,导致人才流失;客观方面:我国目前存在人才短缺与经济发展需要大量人才的矛盾,经济发达地区工资待遇高、工作环境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社会人文环境的差异都是导致人才流失的原因。
人才流失会导致经济落后,经济落后反过来会导致人才更大的流失,所以欠发达地区必须尽快采取措施,留住人才,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为此,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转变旧观念,树立新思想
    各级政府及领导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要树立“人才就是财富,人才就是效益,人才就是竞争力,人才就是发展后劲”的观念,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要树立“选人和用人失误是过错,埋没和耽误人才也是过错”的观念,爱惜人才,及时起用人才;要树立“注重实绩,竞争择优”的观念,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26]。
    2、深化改革,制定政策,营造一个人尽其用的用人环境
    首先,要建立高效的用人机制。建立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彻底打破大锅饭和铁饭碗,坚持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腐者惩,奖励与绩效挂钩,实行高效益、高待遇原则,发挥机制优势,吸引优秀人才。加快人才评价机制改革,以能力为前提,以业绩为取向,为特殊人才开辟“绿色通道”,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其次,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制定合理的、有吸引力的收入分配政策。薪金是对人才最基本的激励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社会对人才的认同,对于紧缺人才、有特殊技能、特殊贡献的人才不仅企业要给与高薪,地方政府也要设立奖励基金。出台多样化、个性化的福利政策,比如带薪假期、进修补助、储蓄-股票计划等。
    第三,加强对人的教育与培训,在当前的信息化的大潮中特别要注重对人才信息化素质的培养,这对于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留住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人才的教育培训机制包括岗位培训、在职高等教育、脱产教育三个层次。岗位培训是指对在岗人员和新招募人员的信息化教育和培训。岗位培训的目的是在企业内部普及信息化教育,一方面使得非信息技术专门人才学会基本、实用的信息技能,另一方面使信息专业技术人员了解和管理相关的知识,使这两个群体能够相互了解和理解。在职高等教育和脱产教育是指将企业核心人员送入高等院校进行在职或脱产的学习。通过在高校的系统性学习,核心技术人员能够成为懂管理的政府雇员或CIO、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能够具有信息化的意识和理念。
    3、创造宽松的创业环境,事业留人
    在人才竞争中,欠发达地区虽出不起像发达地区那样的高薪吸引人才,但欠发达地区也有自己的优势,这就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无限商机和广阔的前景。这种优势对于具有开创意识想干一番大事业的人来说是真正的诱惑。因此,欠发达地区的政府还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将一些行业开放,允许私人投资,对于一些行业,如开发荒地、沙漠绿化等,不仅要给予政策上的支持,还要给予资金上的扶助,更应保证其开发成果的最终收入稳定化;二是鼓励大胆创新,不仅给科研人员以优惠的待遇,还应对他们的科研项目予以资金上的支持,加快建立科技创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三是大胆使用各级各类人才,不要盲目追求学历,应使人才应有的价值得到充分地体现。
    (二)加快农村本地信息化人才能力建设
 
 
参考文献:
1、  崔建国:“关于加快中国信息化进程的思考与对策”,《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04
2、  郭清水,张国强:“关于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再认识”,《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8
3、  伍昭娥:“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其给我们的启示”,《教育探索》,2003.10
4、  李宝慧:“面向21世纪我国的教育发展战略”,《继续教育》,2000.02
5、  徐仕敏:“论农民的信息意识”,《情报业务研究》,2001.07
6、  张丽娜:“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影响与思考”,《甘肃农业》,2004.06
7、  纪建悦,王元月,林则夫:“试论我国电子政务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06
8、  宋钟亮:“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影响”,《湖北社会科学》,2004.08
9、  姚国章:“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回顾与展望”,《信息网络》,2004.07
10、孔铁亮:“对实施电子政务的思考”,《山西科技》,2004.04
11、林宏基,王瑞章:“城市社区网络化服务体系探讨”,《学会》,2002.03
12、关晓露:“信息时代的中小学教育”,《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06
13、刘志波,郑良栋:“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主要误区及其对策”,《电化教育研究》,2004.08
14、张青:“当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若干问题探讨”,《中国电化教育》,2003.03
15、邱婧玲,杨志杰:“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教育探索》,2002.03
16、解月光,李伯玲:“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有关问题与建议”,《中国电化教育》,2004.08
17、欧阳大元:“信息化进程中的人才预测与培养途径”,《交通高教研究》,2003.04
18、徐晖:“关于我国教育产业发展的经济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12
19、孟丽莎:“远程教育市场及蕴涵的商机”,《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8
20、张俐蓉:“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问题与策略”,《教育研究信息》,2000.(7-8)
21、刘玮:“电子商务与网络教育的相关性分析”,《现代情报》,2004.04
22、周金中:“网络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07
23、丁兴富:“远程教育质量保证国际比较研究及其结论”,《远程教育杂志》,2004.03
24、李淑红:“论西部地区人才流失与解决对策”,《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23
25、高峰:“人力资源开发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6
26、洪燕云,吴健,陈慕:“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
27、李晓华:“实施农村远程教育工程 促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中国电化教育》,2004.08
28、王志英、胡慎信:《计算机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9、微电脑世界:《信息化高级管理人才培养工程启动》,2003年11月13日
30、戎易,黎加厚:“中学生网络信息行为的调查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2.01
31、梁林梅,桑新民:“基础教育区域信息化现状及问题调查分析和反思”,《中国电化教育》,2004.08
32、葛道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中国高等教育》,2004.10
33、周慧文:“网络:城市社区管理的新型公共空间——以杭州德加社区为例”,《社会》,2004.06


[1]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2004年2月发布的“2003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统计公报”。
[2]中国东吴人才热线 http://www.dwrc.sz.js.cn/dwrc/Common/winopen.asp?ID=339&Type=1。
[3]由每千人广播电视播出时间、人均带宽拥有量、人均电话通话次数、长途光缆长度等21项指标构成。
[4]由每万人大学生数、信息专业在校大学生占在校大学生总数比重、每万人拥有科技活动人员数指标构成。
[5] http://www.chinabbc.com.cn/zcfg/view.asp?newsid=20041211167835&classid=
[6]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4/7)”相关数据计算
[7]胡兴军:“中国宽带接入市场快速发展”,《现代电信科技》,2004.04
[8]李宝慧:“面向21世纪我国的教育发展战略”,《继续教育》,2000.02
①刘志波,郑良栋:“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主要误区及其对策”,《电化教育研究》,2004.08
[9]刘志波,郑良栋:“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主要误区及其对策”,《电化教育研究》,2004.08
[10]李晓华:“实施农村远程教育工程 促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中国电化教育》,2004.08
[11]李晓华:“实施农村远程教育工程 促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中国电化教育》,2004.08
[12] 徐晖:“关于我国教育产业发展的经济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12
[13]宋志:“谈现代远程网络教育”,《继续教育研究》,2002.05
[14]孟丽莎:“远程教育市场及蕴涵的商机”,《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8
[15]张俐蓉:“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问题与策略”,《教育研究信息》,2000(7-8)
[16]孟丽莎:“远程教育市场及蕴涵的商机”,《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8
[17]周金中:“网络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07
[18]参见丁兴富:“远程教育质量保证国际比较研究及其结论”,《远程教育杂志》,2004.03
[19]姚国章:“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回顾与展望”,《信息网络》,2004.07
[20] http://tech.sina.com.cn/i/w/2004-01-13/1043281578.shtml
[21]姚国章:“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回顾与展望”,《信息网络》,2004.07
[22] http://www.3see.com/free-report/reportview.php?fid=3939
[23] 部委网站指标体系包括35个具体指标,其中19个信息公开指标、7个交互服务指标、9个功能结构指标,地方网站指标体系包括40个具体指标,其中24个信息公开指标、7个交互服务指标、9个功能结构指标。
① 林宏基,王瑞章:“城市社区网络化服务体系探讨”,《学会》,2002.03
[24]李淑红:“论西部地区人才流失与解决对策”,《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23
[25]高峰:“人力资源开发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6
[26]洪燕云,吴健,陈慕:“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