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其他
经济场论
作者:崔长林    发布:2005-07-20    阅读:2546次   
 
经济场论
——怎样用力学原理、方法来解释、解决经济社会问题?
 
崔长林
    笔者以为,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为了解释和揭示客观事物产生、存在、运动、发展和转化规律,仅由于站的角度不同使两者产生了差异。第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都是自然界中的物质,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或者说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第二,不管是自然界中的物质还是人类社会中的物质都由质量、能量构成,因此其质能之间势必存在守恒与转化关系。第三,由于物质均是以场的形式存在并在场的制约下运动,所以其存在与运动呈现出规律性。
    一、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场论?有什么本质特征?
    严格地说,一切科学都应该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因为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其研究对象都是自然界中的事物、物质,或者说其研究对象都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尤其是经济学,由于研究对象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与物理学关于质量与能量的守恒与转化关系及力的产生、作用点、作用方向十分相似,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用力学原理、方法来予以解读。
    (一)什么是经济学?为何属于自然科学?
    经济学被认为是社会科学的理由是,研究对象是社会物质生产与再生产活动。笔者以为,这是十分荒谬的,因为它混淆了自然与社会、意识与物质的区别和联系。什么是社会物质?社会物质不是由自然物质转化而来的难道还是由人类创造出来的不成?如此,为何不能把社会物质当作自然物质呢?
    1、什么是经济学?是怎样产生的?
    笔者以为,我们的经济学家、企业家、管理者所以常常束手无策且经常而成为“没有思想准备的客人”,一个重要原因是不了解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笔者以为,经济学是专门研究如何将自然资源、自然财富转化为社会资源、社会财富的科学,或者说经济学是专门揭示自然资源、自然财富转化为社会资源、社会财富规律的一门科学。那么,经济学是怎样产生的?笔者以为,与社会需要有关。
    第一,由于出现了一些经济现象需要解释,所以产生了“古典经济学”,因此,我们可以把“古典经济学”理解为是专门解释经济现象的科学。第二,经济学不仅需要解释现象,更需要揭示经济事物的运动规律,于是产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笔者把两者统称为“经典经济学”。比如前者从商品入手揭示了资本增殖的奥秘,而后者从资本入手揭示了“投入与产出”关系。
    可见,经济科学源于对经济现象的解释,但经济学并没有把自己的脚步停留在对现象的解释。那么,经济学还有产生的第三原因?是的,那就是,经济学更是为了解决经济问题的。比如,当社会出现了生产过剩、通货膨胀、泡沫经济和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经济衰退的时候,经济学和经济学家还应当为避免和解决这些问题而做出贡献,否则经济学就成为了专门研究、记录“经济历史”的科学了。
    香港大学经济学教授张五常先生曾经说,经济学就是为了解释现象的,而笔者以为,这种认识很值得商榷,因为他不晓得在一切事物现象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本质的东西即现象是本质的反映,没有本质便没有现象,更不了解经济学、经济学家在解释现象、揭示本质的基础上,还需要向社会、向经济工作者、管理者提供方法论武器。如此,经济学不就变成了哲学、自然科学了吗?回答是肯定的。
    首先,经济学的产生需要哲学思想的指导。比如曾经有人认为资本“不是物”,当被用于商品生产时就变成了“资本家榨取工人剩余劳动的工具”。资本怎么会“不是物”?如果资本“不是物”,那资本怎么会运动并实现增殖?如此不就否定了世界的物质性?第二,如果资本就是物质,那么资本这种物质就应该有自己的质量、能量属性和结构、性质。这样,经济学也就自然获得了自然科学的属性。
    2、经济学的本质?为何属于自然科学?
那么,经济学的本质是什么?笔者以为,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它的本质应当就是自然科学。如果假设经济学是物理学而把包括市场在内的经济运动看成是经济场的运动,并且用物理学原理去解释经济现象并用物理学方法去解决经济问题的话,那么我们也就会避免当一些诸如金融危机出现的时候而成为“没有思想准备的客人”了。于是便有一个问题摆在人们面前,即经济是否是物理意义上的物质?
    如果是,上述那种假设成立,否则便不成立。那么,经济这种东西是物质吗?如果是,它是否具有物理学意义?回答是肯定的。第一,经济社会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是由自然物质构成;第二,不管是自然物质还是社会物质均以场的形式存在并在场的制约下运动,因此其存在与运动状态势必会呈现出规律性来;第三,由于场体现的是质能关系,所以它必然受“质能守恒与转化定律”的规定。
    试问,自然资源、自然财富是由什么构成的?难道不是由质量、能量物质构成?什么叫做自然资源、自然财富向社会资源、社会财富的转化?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除了质量与质量、能量与能量或质量与能量可以转化以外,难道还有别的什么东西可以相互转化吗?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能因为经济是社会物质生产与再生产活动就否定了转化(活动)都是质量物质与能量物质的转化的事实。
    我们知道,力学、电学、声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的研究对象从本质上说都是关于质量与能量关系的,那么,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否也是关于质量与能量关系?当然。我们知道,力学是关于力的产生、作用点、作用方向(三要素)的科学,我们又知道,经济学是关于社会生产力的产生、作用点、作用方向的科学。生产力是怎样产生的?难道不是质量物质做功或能量物质释放的结果?
    或许有人说,经济学不仅研究生产力,也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关系的关系。关于这一点,笔者也不反对,因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体现的正是一定的质量物质与质量物质、能量物质与能量物质,或者说质量物质与能量物质作用和反作用关系。关于这一点,经济学原理与力学原理显然十分吻合,体现的也正是经济质量与能量的守恒与转化关系。
    (二)什么是经济场论?为何就是“广义场论”?
    当从力学的角度而不是仅仅从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的角度上去看问题,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就演化为“经济力学”。又由于从产生、作用点、作用方向上来看自然力与劳动力、生产力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并且都体现了质量物质所做的功或者说都是能量物质释放的结果,所以经济学就变成了经济场论。
    1、什么是经济场论?是怎样产生的?
    对场的研究不应该只是物理学的专利。在我们认识的这个世界里,除了物理学意义的场,还存在着生物场、社会场、意识场、经济场等等。如果能对上述这些场提取“公因式”,那我们就会得到一个“公约场”。为说明问题,笔者称之为“广义场”。经济场论是从广义场论分化出来的一个理论,由于它描述的是经济存在状态、运动过程、发展趋势,是具体的和有所指的,所以把它称为经济场论。
    经济场论是试图将经济场与物理场、经济学与物理学的原理、方法统一起来的理论,并用物理学原理解释经济现象和用物理学方法来解决经济问题的学问。长期以来,由于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就是解释经济现象和研究经济问题,也就造成了传统经济学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弊端,更不要说用物理学原理解释经济现象和用物理学方法解决经济问题。那么,什么是经济场论?是怎样产生的?
    用一句话来概括,经济场论就是用物理学原理来解释经济现象,用物理学方法来解决经济问题的理论。那么,经济场论又是怎样产生的?笔者以为,它与对经济现象的解释也有关系。我们知道,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世界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现象用传统经济学原理已经无法解释。比如经济危机变成了金融危机,企业吞并变成了企业购并。试问,上述这些变化是微妙的还是本质的?
    按照经典政治经济学原理,只要有高投入就会有高产出,而“高产出管理”正是这一经济学理论的产物。可是,因生产过剩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和由资本过剩而引起的金融危机几乎正在把“投入与产出”理论彻底粉碎。当然,在新的形势下,“扩大再生产”理论似乎也不能完全解释清楚这种现象,因为“扩大再生产”的基础是剩余价值的积累,而现实情况是大量的剩余劳动无法迅速转化为剩余价值。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那里?笔者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当今世界所出现的一切问题都似乎能够从物理学、化学那里找到答案。我们知道,当一个结构事物聚集的能量物质大于其所需要的时候就会发生能量物质的耗散;如果再有强大的外力、外物的突然介入,那么,它就很有可能产生裂变。比如细胞、原子的核裂变都与此有关。经济危机、金融危机是否属于经济裂变的范畴?经济场论由此而产生。
    2、经济场论的本质?为何就是广义场论?
    那么,经济场论的本质又是什么?笔者以为,经济场论的本质是建立在量子力学、相对论力学和统一场论、规范场论基础上的广义场论。我们知道,物理学上有统一场论、规范场论,它们是试图把电磁场、引力场、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统一起来的理论。然而,笔者以为,上述两种提法有所不妥,因为场不仅存在于无机界,也存在于生物界和人类的经济生活中,因此,既然是统一场、规范场那就应该把生物场、意识场、经济场的研究一并纳入。正是鉴于上述原因,有了“广义场论”的产生。
    20世纪物理学界的一项伟大成就是创立了“量子力学”,它是在“量子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专门描述微观世界能量最小单位的量子所遵循的“波粒二像性”的科学,其致命缺陷是未考虑“相对效应”。理论是否必须要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爱因斯坦从“相对性”和“同时性”出发,把传统物理学从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中解放出来,不但创立了相对论,也为我们建立了“质能关系式”模型。
    诚然,经济场论就是在量子力学、相对论力学、统一场论、规范场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门科学,其主要贡献就在于把量子力学、相对论、统一场、规范场的一些原理推广到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什么叫量子力学?当然是试图对微观粒子进行量化并试图描绘其存在与运动状态的理论;什么是相对论?当然是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环境下来描述一个相同质量的物体的所具有的不同引力场的理论。
    什么是统一场论、规范场论?当然是试图将电磁场、引力场、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统一起来的理论。但是,笔者却以为,不管是量子力学还是相对论力学,不管是统一场论还是规范场论它们统统是关于质量物质与能量物质守恒与转化关系的理论。仅仅是由于研究对象和范围不同,才使彼此之间产生了差异。谁又能说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经济质量与能量守恒与转化?为何不遵循“质能关系式”?
    爱因斯坦说,“物质质量是它所含能量的度量”。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质量是考核一个物体能量大小的尺度,不在于它有多大的体积,也不在于它有多大的重量;换言之,我们可以从能量(引力场)的大小来推算产生该能量物质的质量。再换句话说,能量就是质量物质的逆变状态。说到这里,不知读者是否已经感觉到,相对论力学关于质量、能量关系的描述与经济学意义上的产品质量是很相似的!
    二、经济场论解释的现象、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的对象、方法
    由于用传统经济学原理已无法解释在新的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所以就需要有新理论、新学说来予以解释,经济场论便因此而产生,而传统经济学的理论缺陷就是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对社会、经济物质的存在与运行状态提前做出科学的预测和准确的判断。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经济学缺乏对社会经济物质进行科学量化的科学方法。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经济场论对该问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经济场论解释的现象和解决的问题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正在加快,另一方面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和与之相关的经济问题又在不断地出现在人们面前。于是,人们不禁要问,今日的世界到底怎么了?用传统经济学原理为何不能解释当前的经济现象?
    1、经济场论要解释的经济现象
      在上个世纪末,伴随着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巨变和前苏联的解体,世界各地先后爆发了几次规模较大的金融危机。于是,便有一些学者解释说,这是由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自身所存在的弊端造成的,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违反经济规律而产生的反作用。可是,在不久之后,已实行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俄罗斯和本来就实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东南亚、南美洲国家也相继爆发。
    于是,笔者便搞不清楚了,究竟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出了问题,还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出了问题?如果说社会主义制度有问题,那么包括中国、越南在内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为什么发展得会那么快?反之,如果说资本主义制度有问题,那么中国、越南的经济为什么又赶不上日美?显然,用制度好坏来解释经济社会的发展状态的好坏是不全面的,应该还存在其它方面的解释。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石油危机的爆发?我们能否从经济物质的本质入手予以分析并做出判断?比如从经济质量与经济能量的关系上?我们知道,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与索罗斯等人的“量子基金”的突然介入有关,而最近石油危机的爆发又与麦肯斯等人的“对冲基金”的突然介入有关。以上说明什么?说明某种经济结构所需要的资金与其容量有一定的质能关系。
    换句话说,如果市场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并能获得巨额利润的话,那么,索罗斯、麦肯斯的“量子基金”、“对冲基金”也就不会形成,也就没有成为游资去轰击金融市场、石油市场的可能了。也就是说,正是由于索罗斯、麦肯斯找不到更好的投资渠道,所以他们才会选择金融投机,而造成金融市场、石油市场经济质量与能量的不守恒状态也就不难想象了。当然,笔者也不是在为他们开脱责任。
    是否可以这样说,造成金融危机、石油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拥有大量的闲置资金而使它们成为了过剩资本。我们知道,资本的本质就在于增殖,即资本增殖的最佳途径是从事商品生产和再生产活动。可是,如果出现了资本过剩——与生产过剩互为存在条件,那么将资金投入金融市场便不失为是一种途径。以上说明了什么?说明资本过剩导致生产过剩,生产过剩又反过来导致了资本的过剩。
    2、经济场论要解决的经济问题
    如何避免金融危机、石油危机的爆发?笔者以为,最好是能够作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我们知道,当今的世界还没有发展到资本的绝对过剩,过剩当然是相对的了,否则世界各国就不会大张旗鼓地来吸引资金。那么,如何解决资金一方面过剩而另一方面又严重短缺呢?笔者以为,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能为这些过剩的资金找到“用武之地”。显然,这不是资金拥有者自己能做的,需要社会的统筹。
    假如存在着一个具有世界性质的资金的、经济的统筹机制的话,那么一切悬而未决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假设,是很难办到的一件事情。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就没有办到的可能,因为我们已经了解到,金融危机、石油危机根本原因在于经济质量与经济能量的不守恒、不对称,即质量大于能量时为经济乏力;当能量大于质量时就会因资本过剩而爆发金融危机、能源危机。
    显然,以上说的是某个经济结构的是否合理问题,而传统经济学之所以对此无以为计,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把经济建立在可观察、可量化、可控制的基础上。如果我们的经济管理者能够把经济建立在可观察、可量化、可控制的基础上,能够对行业、国家、区域、世界经济结构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能了解到存在于某一经济结构中的经济质量与经济能量的比例关系,那么情况就会改观。
    现在的情况是,大家都了解这一点而没有办法作到。为此,经济场论的作者从物理学的角度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就是用相对论力学的原理来解释经济现象,并用相对论力学的方法来解决包括经济问题在内的一些社会问题。比如,当我们把实物资本当作经济质量而把非实物资本当作经济能量的时候,那么实物资本与非实物资本之间势必会存在一定的守恒关系,否则说明该经济结构就应该调整了。
    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如果世界经济的结构是合理的、稳定的即没有出现生产过剩、资本过剩和劳动力过剩的局面,如果索罗斯、麦肯斯的“量子基金”和“对冲基金”都投入到了盈利商品的生产过程中,那么所谓的金融危机、石油危机自然也就不会发生了。这难道仅仅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吗?回答是否定的。如果人们知道今天的所为是错的,是企业亏损和金融危机的根源,那么,人们将如何选择?
    (二)关于经济场论研究对象和采用方法的探讨
    笔者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一个结构事物要想存在下去并能得到可持续发展,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其拥有的质量物质与能量物质必须守恒,否则该结构事物就会因不守恒而发生转化。这显然不仅仅是个物理学意义上的一个基本定律,它也必然会在社会活动、结构和经济活动、结构中反映出来。
    1、关于经济场论研究对象的讨论
    科学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那么经济场论的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毫无疑问,它就是经济质量与经济能量的守恒与转化关系。其实,一切科学的研究对象都是关于物质质量与能量的守恒与转化的,物理学、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如此,化学、生物学、医学、细胞学如此,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亦然。第一,只要是事物都是由质量、能量构成,不管组成事物的物质质量、能量是否守恒。第二,只要是存在的,其质能就是基本守恒的,而质能的不守恒是事物运动、发展、转化的条件。
    当然,我们也可以把守恒与不守恒理解为对称与不对称,但不管是否守恒、是否对称,它们势必与组成结构事物的质量、能量的大小与多少有关。首先是质量与质量的是否守恒,其次是能量与能量的是否守恒,但最后都会落到质量与能量的是否守恒上来。于是,我们便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宇宙、星云、星系,分子、原子、粒子和生物、动物、人类社会、经济事物的存在皆缘于质能的基本守恒。
    由于人类经济社会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且是由经济质量、能量构成的,因此,它们所以会存在并得到可持续发展一定缘于质量与能量的守恒、基本守恒。当然,这是从存在和可持续存在的角度上去看问题而不是从发展、转化的角度上去看问题,否则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个不守恒、不对称的结构事物,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广义场论、经济场论研究对象自然是经济质能的守恒与转化机制。
    于是,便有这样一个问题提出,那就是在何种状态下属于守恒、基本守恒,在何种状态下又属于不守恒、不对称。显然,这是一个物理学界也未曾解决了的问题,甚至包括量子力学、相对论力学也未曾有过描述。那么,广义场论、经济场论的作者是否已经找到了答案了呢?是的,而且是十分肯定和确切地说。这是由于,广义场论、经济场论与量子力学、相对论力学研究对象都是质量与能量关系。
    2、关于经济场论研究方法的讨论
    经济场论研究方法的确定基于一个基本假设的存在,即不管是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还是在一个相对开放系统中,经济结构事物要想存在并得到可持续发展,其构成它的质量与能量物质必须是守恒和基本守恒的,而是否守恒的依据是在这个结构事物中所拥有的质量物质、能量物质的比例是否是各占50%比例。否则不是由于质量大于能量出现“尾大不掉”,便是由于能量大于质量而出现能量丢失。
    各占50%的比例是如何确定的?这缘于对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的理解。我们知道,质能关系式的表达式是——E=mc²,在这里,“E”代表能量,“m”代表质量,“c²”代表真空下的光速。由于爱因斯坦认为真空下的光速是始终达不到的,所以他加上了“c²”的这个条件。也就是说,只有达不到这个条件,“质能关系式”就成立。而事实上,这个条件永远也是不会达到的,因为压根就不存在。
    而再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是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还是广义相对论,它们应该仍然属于狭义的范畴。如果假设:不管是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还是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物质质量与物质能量的守恒都是必要的、必须的和不可抗拒的,那么,我们就会得到一切物质的运动一定是由于质能不守恒、不对称的原因造成的结论。什么意思?就是说质能守恒是物质存在的基础,不守恒是物质转化的条件。
    于是,根据爱因斯坦“质量是它所含能量的度量”的解释,我们会得到一个全新的能量概念,即“能量是质量物质的逆变状态”。其实,关于这一个意思,我们可以从“质能关系式”方程的解中得到。如果上述如果成立,那么我们还可以得到另一个关于能量的解释,即“能量物质是质量物质的分解形式”。又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如果假设把所有的能量物质均凝聚为质量物质的话,那么由能量物质凝聚而成的质量物质与固有质量物质应该相等。于是,抛开爱因斯坦假设的哪个条件,那恶魔便得到E=m。
    笔者以为,根本不用再乘以一个所谓的“c²”的条件,我们就可以得到结构事物的质量与能量为什么会相等的原因。当然,读者也可以把这种认识理解为是唯心主义的,因为它仅仅是一种假设,而且是一时难以得到实验证实的假设。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反证法予以证实,否则我们将难以解释客观物质为什么会存在、运动、转化的问题。这样,广义场论揭示了质能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内外在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