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年会 -> 2002年年会:“入世后,中国发展战略的思考”
2002年中国经济50人年会会议纪要——悖论
作者:易纲    阅读:111896次   

易纲(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 副秘书长):

  现在很多经济学家、企业界人士都说我们现在的宏观货币政策偏紧,我也不用解释这件事情。现在有一个悖论,就是说:经济总体上是供过于求的局面。生产能力过剩、产品积压、供过于求。很多中小企业,县域经济都贷不到款,他们都认为货币政策太紧了。有人说:如果这些企业得到了贷款,供给会更大,会不会更加重供过于求呢?另外一些人认为:如果企业贷了款,生产开始,生产周期得以进行,创造就业,创造需求,反过来增大需求,使得供求平衡。就是说,一方面,如果给予企业贷款,增大供给,加重供过于求的局面;另外一方面,帮助这些企业贷款后,创造就业,就会增大需求。这是一个悖论。

  我们看到最近这一段贷款的结构确实是发生了变化。我一直在说中国货币化的过程,现在看来,中国的M2/GDP已经基本上是全世界最高了,已经超过1.6了。1978年,中国的M2/GDP是0.32,印度当年是0.39,印度现在是0.5,美国是0.68,韩国是0.65,欧盟国家是0.7左右,除了几个特别小的国家,中国是最高了,中国超过了台湾,日本。这里是不是预示着风险?也有经济学家说这是经济转型,我们在逐步市场化,这个比值是应该越来越高的。在1991年我写了一篇文章,分析这是货币化的过程,我们在从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现在这个比值越来越高,我开始有些担心了,因为目前我国每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远远高于国民生产总值和通货膨胀之和。在改革开放前20年,从1979到1998,我们平均货币供应量M2增长率是23%,平均的GDP和通货膨胀之和是17%,GDP是九点多,这20年平均的通货膨胀是六点多,加起来17%,23%减17%,高了七个点。所以我这么说。现在看来,98年到现在,货币供应量还是高很多。

考虑到现在贷款比原来多,但是结构变化比较大,在一万三千亿的增量中,有两千五百亿是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大公司贷款多了,所以显得比较紧了。我就谈这么一个问题,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