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整个农业战线莺歌燕舞的时候,笔者写了一篇《明年的粮价》文章,根据经济学原理推断,今年的粮价必然下跌,各级政府的政策补贴绝对不会全部到达农民手中,农资等部门必然要参与瓜分。文章寄出后,没有一家报纸杂志予以刊登。然而今年的事实被我不幸言中。据农业部物价信息网点最新监测,5月份全国小麦、玉米、稻谷的平均市场价格同比下降2.6%,6月份市场粮价也呈下降趋势。另据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博导王东京教授对河南扶沟县的调查,2004年农民种粮每亩政策性增收37元,但由于农资涨价,每亩比上年多投入40元,两相比较每亩减收3元。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农业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农产品特别是粮食是需求弹性很小的商品,一个人在农业歉收时,每天可能消耗掉0.5公斤粮食,而在粮食丰收时决不会一下子消耗1公斤,因此粮食的需求不会因为丰收而大幅度增加。相反,因为人们的需求一定,随着粮食的丰产丰收,粮食的供给曲线右移,导致粮食价格的下跌,因而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状态,这就是“丰收悖论”。正因为如此,一些国家政府为了农民的利益,采取了限制产量来帮助农民的办法,由于粮食产量的减少,粮食曲线中供给曲线左移,结果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价格,而且增加了农民的收益和利润。
这种方法是否适用我国呢?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原理在所有的农业区域都是适用的,也就是说对我国也一样适用。但我国是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其中超过60%的人还以农业为生,解决好粮食问题,目前还不是解决农民的收益多少问题,而是事关解决人的温饱,有没有粮食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因此,这一原理对我国来说,是适用但不能施行。等到哪一天我们像美国那样,农业人口下降到不足劳动力的3%时,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调节粮食产量来增加农民的收益。
那我们如何来解决粮食问题呢?世界上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在做积极的探索。有的国家政府采取给农场主院外补贴的方法,就是每种一亩土地或者每生产出售一斤粮食,政府给你补助多少钱;有的国家政府通过价格支持来保证农民的利益,就是通过政府定价来提高粮食的售卖价格,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有的国家政府通过税和配额限制进口,就是采取高额征税和限定国外粮食进口数量,从而保证本国农民的利益。这些方法都很有效。去年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的办法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当年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正如我在去年所预言的那样,不可能持久长效。除了上述经济学原理之外,更是由我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贫乏。据国土资源部提供的数据,2004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41亩,去年,我们实行“一免三补”,假定平均每亩田补助50元的话,每个农村人口按2亩田计算的话,也就补助100元,100元对一个人一年的生活来说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它能够起到调动种粮积极性的作用吗?更何况这100元还要受到各利益部门的瓜分。
因此,这不是解决粮食生产问题的最佳办法。解决中国的粮食和农业问题,绝对不能就粮食论粮食,就农业论农业,最终是要减少农民数量,提高人均占有水平。具体讲就是要实施“三化一转移”战略,“三化”就是农业的产业化,通过推动土地流转,实行规模经营;农村工业化,通过发展乡村工业,让农民脱离这1.41亩土地;农村城镇化,通过农民向城镇集中,改变现在这样自然散落现象。通过上面“三化”最终达到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使我国农民在人口中的比重大幅下降。除此,别无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