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中国新乡村建设问答
作者:温铁军    发布:2005-10-08    阅读:2294次   
    第一部分:当代的新乡村建设

    什么是当代的新乡村建设

    当代新乡村建设(Rural Reconstruction)是工业化加速时期为了缓解城乡对立和农村衰败、进而危及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以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为先导的、社会各个阶层自觉参与的、与基层农民及乡土文化结合的、实践性的改良试验;也包括在理论研究层面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相关工作。

    当代的新乡村建设虽然还在初期试验阶段,但由于发起者总结、汲取了过去的经验教训,同时也在当前历史条件下加入了“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等渐进改革的内容,因此,起步之初便与国家在新世纪提出的“全面小康”大目标相辅相成,而不同于以往激进思想和做法造成对立矛盾恶化的取向。

    近年来,由于国家多次强调“三农问题,重中之重”,乡建活动受到了农民、青年学生、社会各界和各级政府的关注,在全国很多地区出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新乡村建设团体,如河北、河南、山东、湖北、浙江、福建、四川、贵州、重庆、吉林、海南等省区。新乡村建设将会在各个层面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新乡村建设的背景是什么

    中国是一个农民大国,目前有70%的户籍人口生活在农村,即使再经过10-20年的城镇化发展,到总人口达到15亿时,仍将可能有半数以上(约为7-8亿)的人口无法彻底地离开农村。

    同时,在中国耕地和水资源严重短缺制约下我们其实只是一个农业小国。近年来粮棉油进口逐渐增加的趋势难以逆转,主要农产品按照人均计算也不过仅仅能够维持世界平均水平。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完成了工业化的原始积累。此后20多年的和平环境下中国经济必然高速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同期也出现九十年代以来农村的相对萧条。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和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双双持续下降,劳动力、资金等纷纷往城市流动,农村对于年轻人越来越没有吸引力。随着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益发扩大,障碍拉美和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并严重破坏稳定的大城市贫民窟及其伴生的社会性犯罪问题也正在形成,长期化的城乡二元结构基本体制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羁绊。

    正是在这种复杂局面之中,一批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开始了农村重建的探索。同期,中央政府在继续维持“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不变的前提下,适时地提出了旨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统筹的政策。这些不再重新制造农村阶级斗争的良政,将可能是推进新乡村建设各项改良活动的基本制度条件。全面取消农业税费以后,以乡村建设构建组织载体和制度基础的地方良性治理,正在成为新的趋势。

    新乡村建设有哪些基本原则和工作方针

    体现改良取向的新乡村建设秉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强调的基本宗旨是“人民生计、社会和谐、文化多元”(People’s Livelihood, People’s Solidarity, Cultural diverse)。

    具体工作方针如下。

    教育的:建设即教育,教育即建设,乡土社会需要的平民教育这条主线要贯穿在各地农村试验区的工作中;

    试验的:要以科学试验的态度去做好基层工作,有“报忧得忧”的思想准备,并随时对项目和思路进行检讨和修正;

    辅导的:农民骨干是乡村建设工作的主体,从外面进入的志愿者要始终处于辅导的地位;

    综合的:乡村建设要求整体推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卫生、科技、教育等方面应该循序渐进;

    组织的:组织创新是当前一个时期内乡村建设的工作重心,是保证乡村建设其他工作的有效性和持久性的基础。开展农村试验区建设首先在于建立农民的自我教育组织和经济合作组织;或由教育组织来推动和完善经济合作组织。

    第二部分:当代新乡村建设的主要项目

    项目之一:创立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www.yirr.ngo.cn),

    项目开展2年来,为新乡村建设提供了实践基地与交流平台

    A、学院所在的翟城村试验区的综合建设

    近年来已经在乡村建设发源地翟城村开展了农民合作社、妇女文艺队、农民夜校、老年协会及312疗法培训、垃圾分类保护环境、农作物技术和电脑信息查询技术培训,以及宣传教育等各方面的工作,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注意了经验的总结、资料的累积和相应的研究,拟在条件成熟时,向其它地域推广翟城试验区综合发展经验。同时它也将为乡建工作者提供实地乡村工作的各种训练。

    B、农民综合培训与专题培训

    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先后承接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乡村建设中心及其它各种社会单位的培训项目,兼顾乡村建设视野、技能、方法三部分内容;对象主要包括各地农民骨干和青年志愿者骨干,从成立至今,已经成功举办各种不同主题培训十余次。

    C、生态农业试验及推广

    为推动人民生计建设和草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学院于04年创立有机农业工作室,旨在探索适合各地农村的可持续农业生产模式,缓解目前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的食品安全与环境破坏等问题,以及过度开发与资源紧缺之间的冲突。

    D、生态建筑工作室

    得益于农民和学生志愿者的广泛参与,海外华人资助开展的生态建筑试验已经取得进展,已经在校园内先后完成了粪尿分离的干式生态厕所、主要使用当地可回收建筑材料的生态农宅和教室。

    基于这种在劳动中学习的培训方式,学院拟正式组建生态建筑工作室,近期就可以开展节约建材和能源、低成本的农村生态建筑培训。

    E、与乡村建设相关的研究与出版

    学院已建立独立的资料中心,收集整理了乡建历史、80年代农村改革试验区、当代新乡村建设等方面的部分资料。出版了《翟城报》、《田间地头丛书》等免费赠送给农民。

    学院还吸引了国内外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各种乡村发展研究者和研究机构,开展了相关的合作研究。迄今为止的国内外报刊所作的大量报道基本上是正面的、积极的。

    项目之二:在全国范围内培训组织大学生参与新乡村建设工作

    A、发起大学生新乡村行动。

    项目已经开展5年,“大学生新乡村行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一百五十多所高校的学生先后参与了该项活动,一百多个学校的支农参与者在校内组建了自己的农村发展社团。利用寒暑假、“五一”、“十一”下乡支农调研、支教扶贫、资助失学儿童、进行社区培训、建立信息站、组建农民合作与文化组织等。很多学校都和村子建立了一一对应的互助扶助关系。这些活动还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贫困家庭出身的学生的精神面貌,提高了他们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近年来还组织几十名大学生和研究生开展了以“休学一年驻村支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经过这种考验的学生青年,可能成为真正的社会栋梁,这个行动甚至被学者称为“中国知识分子第六次下乡运动”的开端。

    项目之三:开辟新乡村建设试验基地

    我们先后在全国的14个省建立了近30个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新乡村建设基地。这些基地一般的发展思路是以农民的“自强自立”为原则,广泛建立农民的各种自愿合作组织,或者建立农民自己的文艺队、老年人协会、妇女协会、种养专业协会、社区合作社,有的地方还开展农村互助金融、成人学校、科技服务协会,办起了社区报纸等。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奠定了农村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其他工作

    A、开办乡村建设论坛;挖掘宣传历史上的乡村建设思想,为乡村建设志愿者队伍扩充提供交流平台。

    B、在城市开展打工青年的各项服务工作,为进城农民工提供业余教育机会,推动城乡之间良性互动。

    C、与其他单位广泛合作,为那些从事农村各种建设项目的国内外组织提供培训、交流、调研等方面的服务。

    第三部分:历史上的乡村建设运动

    近代史上的乡村建设

    近代中国的乡村建设最初起步于清朝末年(1904年)河北定县(现更名为定州市)翟城村乡绅主导的以教育、合作、治安联防等项目为主的村治改革。二十年代后期经晏阳初、梁漱溟等著名学者带领大批知识分子介入,到四十年代曾经一度发展成为范围广、规模大的农村改良运动。以60年代菲律宾“国际乡村建设学院”的成立为标志,乡村建设进一步发展为世界范围的平民教育和农村发展运动;其创办人晏阳初先生也被评为“20世纪影响世界的10大伟人”之一。

    近代史上的乡村建设运动产生的背景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即受困于内忧外患,在西方列强及买办和本国封建地主的双重压榨下,加之军阀混战及自然灾害频发,中国四亿农民生存其中的小农村社经济处在了崩溃的边缘。此刻,中国进入加速工业化原始积累的阶段,不断激化的社会冲突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导致农民革命普遍发生,既中断了中华民族的工业化进程,也造成了帝国主义侵略和控制的可乘之机。

    同期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启蒙,促使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和有责任心的实业家认识到农村的衰败对民族存亡的巨大挑战,于是也如当时的革命者一样,将双脚踏进了农村,开始了知识分子与农民自觉结合的乡村建设运动。

    如何科学评价乡村建设运动的作用

    一般认为,近代史上的乡村建设运动是一群有奉献精神的知识分子发起的一场旨在稳定乡村的改良运动,与教育救国或实业救国殊途同归。当年的激进左翼认为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时中国的阶级斗争问题;乡村建设的工作客观上也有利于当时执政党对于农村的统治。这基本上是符合传统意识形态的评价。

    但另一方面,在当代中国的共产党正在自觉地推进“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型”之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乡村的改良对于“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局”的实际价值,它不仅体现在参与者的奉献精神上,而且对中国走出“治乱循环”的怪圈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操作方法。

    古代的乡村建设(略)

    第四部分:平民教育

    对开展平民教育工作的认识

    中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社会的严重病症之一,即是长期以来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不仅体现在财富、权力上,也体现在教育、文化及精神上。城市不断扩展,而农村则在不断衰败,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后果:贫民窟、失业、文化贫乏、暴力犯罪、精神疾病……。

    中国广大的农村人口缺少完善的教育和乡土知识教育。尽管国家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制式教育系统,但这种垄断的、高成本的、迫使“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教育体制把绝大多数的农村社区成员排斥在外,农村中大部分年轻人在小学毕业后就放弃了学习。

    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这个时代面临的主要任务。按照国家以人为本和“两个务必”的指导思想,农村发展的基础在于更平等的教育、组织和训练上,中国的大多数农民就像一个个尚待开发的“脑矿”,在他们身上潜伏着无穷的力量,这足以使他们过上有尊严而又幸福的生活。而要激活这一力量,必须把重点放在充分利用每个人的干劲、热情、智慧和劳动上,通过更多的教育、组织和训练,启迪他们的心智和德行,提升农村社区发展的整体水平,“使农业不仅提供食物,也使人民与自然界保持联系并心存谦卑,使农村这一较广阔的居住地成为具有人情味的高尚场所。所以我们不会去寻找诸如加速农村人口外流等手段,而是要去寻找重建农村文明的手段,这种手段我们已经找到,那就是平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