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温台民营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分析和当前困境
(一)体制层面的温台模式。
(二)企业层面的温台模式。
(三)产业层面的温台模式。
二、苏州、绍兴等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温台模式的理论发展方向
(一)苏州的“招商引资”模式。
(二)绍兴的“资本经营”模式。
(三)温台模式的理论发展方向
三、温台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一)温台模式制度创新陷于式微。
(二)人才要素严重匮乏,公共创新服务体系缺失。
(三)水电、土地要素制约日益严重,工业性投入明显偏小。
(四)招商引资和优秀企业外流形成巨大“逆差”
(五)低层次竞争和不良竞争环境成为台州产业升级的重要障碍
(六)国内市场国际化使得企业的竞争压力明显加大。
(七)产业政策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
四、打造台州核心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一)创新组织形式,进一步发挥产业集群优势。
(二)发展高等教育,建立先进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低成本物流系统,破解区位劣势。
(四)引入民资和竞争,扩大土地水电要素和公共产品的供给。
(五)推进融资机制创新,破解投资资金约束。
(六)打造服务型政府,优化发展环境。
温台模式在新一轮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困境和突破
温台地区是我国民营经济先发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在薄弱的基础上,凭着民营经济的高速增长,区域经济发展后来居上,从浙江不发达地区跻身全省经济较为发达地区行列。同时,温台地区利用在体制外改革的先发优势,率先迅速地推动了民营化和市场化的进程,由此造成了一种区域性的经济体制的落差,并且借助经济体制落差的“势能”,迅速地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形成了以民营经济和小城镇建设为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并被社会各界冠以“温台模式”而倍受世人瞩目。但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加入WTO后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区域竞争与合作的加大,80、90年代在与“国有经济”竞争中优势明显并迅速壮大的温台民营经济,逐步丧失原有的体制优势,温台地区“原生性”民营经济在与“外资经济”、“转制型民营经济”的竞争中劣势日益凸现。特别是近年来,温台经济增长速度在全省居于后列,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温台经济发展模式的种种忧虑。温台民营经济发展模式能否和怎样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飞跃,成为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课题,也是各级党委政府为加快现代化进程必须破解的难题。
本课题研究从温台区域经济入手,分析温台模式所具有的特点和目前面临的困境,借鉴长三角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展望温台模式的发展前景。同时本课题着重分析台州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寻找台州经济实现新飞跃的战略、途径和对策,深入探讨了政府在推动台州经济新一轮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职能和对策。
一、温台民营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分析和当前困境
(一)体制层面的温台模式。温台模式是指在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进程中通过需求诱致型和大胆超前的局部经济体制改革所形成的一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温台模式的核心在于,充分尊重和发挥民众的首创精神,将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使改革和发展在区域经济与社会变革中成为一个相互促进的动态变化过程。温台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利用民营化和市场化来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温台模式的主要特点在于,利用了在体制外进行改革的先发优势,率先迅速地推动了民营化和市场化的进程,由此造成了一种区域性的经济体制的落差,并且借助经济体制落差的“势能”,迅速地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形成了以民营经济和小城镇建设为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作为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先行者和民营经济率先发展的区域典型,温台地区的主要优势集中在温台人优势和经济体制创新优势这样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温台人优势主要表现为价值观念和资源组织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体制优势主要表现为依靠率先推进的市场化、民营化改革赢得的“先发优势”。但是,随着大量的温台人到全国各地经商办企业以及国家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温台人优势的一部分已经不再是温台地区当地经济发展的优势了,特别是由于自90年代中期以来温台地区在制度创新上没有大的突破,在政府服务方面更是有所欠缺,体制优势也已经弱化甚至已经逐步丧失了。
(二)企业层面的温台模式。温台发展模式有着鲜明的特点,它是以农村工业为起点、以农民个体和家庭为主体、以民间集资和内部积累为特征的原生性、内源型的民营经济。温台农村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基本上依靠农民从“两水一加”、修旧利废等方式中获得,第一代的企业家基本都是白手起家,相对于国有、集体、外商经济,企业都是从零起点开始发展,这造成温台民营企业在企业规模、制造技术、创新能力、营销网络、品牌建设、资金供给、治理结构、组织方式、产业选择、空间布局等十个方面的特征:(1)企业规模很小。第一代企业创办人基本都是农民,一开始都是白手起家,成立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而且发展基本靠滚雪球式的内部积累,因此平均规模很小,许多现在的大企业大集团在刚建厂时都是投资几百上千元的小厂,即使发展到现在相比上海、杭州、宁波等企业平均规模也是明显偏小。(2)制造技术非常落后。企业创办人以农民为主,技术人员短缺,同时资本不足无力购买先进设备,绝大多数企业用的是行业最简陋的装备,许多家庭工厂在路桥废旧电机市场采购国有企业的淘汰设备,制造模式也是简单的加工装配,这就导致产品质量较差,基本上为低档产品。(3)技术创新能力极弱。一是创办人没有实力聘用技术人员,根本不具备设计研发能力,只能是简单的模仿。行业发展越是处于初期,产品同质化越严重,纯价格的恶性竞争越是激烈。(4)无自有营销网络。小企业不可能建立自己专门的营销网络,必须依托专业市场和庞大的营销队伍。温台地区众多的块状经济基本上都有专业市场为依托,有些不宜办市场的行业则有一支庞大的营销队伍在全国推销产品,以弥补小企业难以建立专门营销网络的缺陷。(5)基本无自有品牌。由于产品档次低、质量差,而且企业家品牌意识淡薄,品牌建设严重滞后于企业发展。(6)民间资金供给为主。小企业根本得不到国营银行的贷款,资金筹措只有通过民间渠道,或集资,或做“会”,所以民间资金相对丰厚地方农村工业化程度更深,又会积累更多的民间资金。许多企业的发展就靠本企业的利润积累来实现,从这个角度讲,台州民营经济内源式的发展特点更为鲜明。(7)家族式企业为主。企业人员多有血缘、地缘、亲缘关系,家族式管理成为最自然的取向,在企业规模较小时这是成本最低的管理方式。(8)股份合作制为主。为了使初始资本变得更大一点,采用股份合作制可以弥补单个原始资本积累不足的缺陷,同时股份合作制作为集体经营的一种方式,又可大大规避政治风险。(9)加工装配业为主。这种小规模投资不可能选择资本密集型产业,加上温台地区没有矿产资源,小企业只能选择低进入门槛的加工装配业。(10)空间布局分散。小企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家庭工业就以自己的房屋作为工场,农村工业化必然是分散化的工业化。上述分析表明,正是温台地区原生性民营经济的独特发展路径,使温台民营经济在起步阶段先天不足,呈现出“低、小、散”的特点,这些特点将随着民营企业资本积累的不断壮大而改变。
(三)产业层面的温台模式。毫无疑问,产业层面上的温台经济,从本质上是一种集群经济,一个乡镇、一个地区或几个乡镇集中生产同一类产品,一群高度关联的生产企业群体、供应商群体、销售商群体和其他相关产业,以及行业协会集聚在某一特定的区域,通过社会化分工、专业化协作,基本形成了一批以市场化网络为基础的分工精细、联系紧密、生产规模化的产业集群,它们已经或正在成为温台区域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主体,已形成具有明显区块特色的有代表性的特色工业。
概括温台地区20多年的产业变迁过程,可以看出:(1)产业的主体已从一大批个体家庭工厂→股份合作制企业→规模企业和“一镇一品”的块状经济→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2)产品的生产技术从旧设备→国内先进设备和技术→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和技术(包括引进专业人才)→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建立研发机构,或与跨国企业建立战略联盟;(3)产品的档次从以仿冒为主的低档次消费品→低端产品→区域性和全国性品牌→为跨国公司贴牌生产和创建国际品牌;(4)产品的市场范围也从国内低档次农村市场→国内市场→国外低档市场→部分国外高档市场(贴牌产品和自有品牌)。
但我们也看到,目前这些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主要建立在低成本要素和精细分工为支撑的规模化生产能力、以人际关系和市场网络为支撑的营销网络和营销能力基础之上,然而由于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企业、名牌产品,企业主要在规模、价格等低层次上竞争,大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只能赚取工业利润,难以赚取商业利润,导致区域生产效率低下。尤其是,温台地区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导致产业集群的优势以价格竞争力为基础的低层次优势,由于很容易被竞争者效仿,而且过于激烈的价格竞争容易对企业盈利能力和竞争环境造成破坏性后果。同时,配套企业在产品质量升级、技术升级等跟不上龙头企业的发展,龙头企业为了提高并控制产品质量,降低配件外包率,有些外销企业建立起自己的营销网络,与区域专业市场、营销队伍基本断绝联系。这样一来,原先联系紧密的集群走向松散化,我们称之为大企业的“去集群化”。大企业一方面在各个环节得到了跃升,另一方面跃升本身导致了对集群的脱离,减弱了市场竞争的集群优势。在现阶段,产业集群初始的组织方式被逐渐打破,而新的更具竞争力的创新型集群的组织方式尚未形成。
二、苏州、绍兴等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温台模式的理论发展方向
(一)苏州“招商引资”模式。苏南模式(苏州、无锡、嘉兴等)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强势政府的推动作用。苏州是乡镇企业,也即“苏南模式”的发源地,因其脱胎于计划经济,各级政府都深深地参与其中,广大农民也是离土不离乡,就地转化为企业打工者。在90年代后期苏南模式弊端日益凸现,经济发展后劲乏力的情况下,又在政府的强势推动下,抓住浦东开发和台湾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发展以开发区为载体的外向型经济,瞄准高新技术、优势资本和国际大市场,起点高,成效大,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区域经济发展走到了全国的前列。可以说,没有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苏州的外向型经济不可能发展如此迅速。苏州模式最大的启示是,抓住机遇,强势政府和成功的“招商引资”。招商引资,不仅仅带来资金,更带来高级人才、先进技术和营销网络等要素,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并促成当地的产业升级。
(二)绍兴的“资本经营”模式。2005年9月,在浙江省工商局和省私营企业协会公布的2004年度浙江省民营企业百强中,绍兴有37家民营企业入围,杭州有26家,宁波有11家,而中国民企的发源地温州有8家,台州有4家。解读以前默默无闻的绍兴民企一鸣惊人的原因,绍兴的杨汛桥镇是一个极好的例证。从2001年以来,这个常住人口只有3.2万的杨汛桥镇,涌现出10多家民企上市公司。一条街上有三家在港上市企业,这在全国绝无仅有。上市让这个浙江小镇迅速闯入主流的财经世界。同时在浙江省农村经济调查队公布的2003年浙江省百强乡镇排行榜上,杨汛桥镇迅速攀升到第一名。绍兴民营企业上市,既达到“融资、融智、融制”目的,筹集了巨额的发展资金,引进了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思想,引入新的机制,加快从相对封闭的家族企业制度向更加开放的现代企业制度转型,更重要的是对当地企业的示范效应以及上市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对当地产业集群的拉动效应。
(三)温台模式的理论发展方向。对任何一个区域来说,经济发展的动力来自“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两个方面。“配置效率”取决于要素从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流动重组的状态,而“生产效率”则反映了现有每一种资源的产出状况。配置效率的高低决定于不同效率部门要素的可流动性和信息的完全程度,这是由制度决定的。因此,20世纪80-90年代,温台地区“原生性”民营经济相对与全国的“渐进民营化”的过程,取得巨大的体制“落差”优势,从而造就了温台模式发展黄金时期的成功。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框架下,区域的制度创新空间毕竟十分有限,而且随着加入WTO以后我国国内市场迅速接轨国际市场,区域之间的制度差异将会越来越小。因此,今后对于温台地区来说,企业层面的体制创新,应该是治理结构、组织方式等方面迅速摆脱“原生性”民营经济的固有缺陷,迅速向国际市场规则靠拢以提升企业竞争力,从而更好面对宁波等地的“转制型”民营经济以及“外资经济”的竞争。从政府层面的制度创新看,应该是向“服务型”的公共政府方向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软环境、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更好的要素支撑。
在配置效率提高受到约束的条件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另一层面,即提高要素的生产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要素生产效率能否得到提高,更多地取决于技术和产业的层面,它植根于区域的微观经济基础,由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区域产业结构体现出来。区域生产效率的提高有两条路径,一是沿着产业层次不断提升,即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从轻工业向重化工业,这就是产业结构升级路径;二是随着区域产业集群在全球生产体系中的不断兴起,区域生产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产业集群的水平,即沿着全球分工体系中的价值链提升,从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从低加工度向高加工度、从生产普通零部件到关键的核心部件。
因此,在温台模式赖以取得辉煌成功的体制优势已经弱化甚至消失、原生性民营经济的固有弊病日渐凸现、温台地区竞争力逐步下降的今天,全力挖掘、打造新的地区比较优势迫在眉睫。如前文所述,产业集群是温台地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温台模式的变革跃迁借鉴苏州模式在招商引资形成新的产业集群的成功做法,在内联外引上做文章,依托现有资源,通过合资、技术合作、品牌特许等多种模式,与国内外优势资本、技术、品牌接轨,从而培育新的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再通过新兴产业集群带动原有产业集群的发展。温台模式的变革跃迁更要吸收绍兴“资本经营”模式的成功做法,全力推动主导行业的龙头企业通过买壳、主板、中小企业板、海外上市等多种渠道上市,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融资、融智、融制”的功能,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然后通过龙头企业的需求拉动效应和技术扩散效应,提升整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产业集群是一种有效率的组织形式,能够获得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效益递增、企业之间的互动学习和创新、以及以竞争为背景的企业分工协作。这就意味着温台地区竞争力取决于传统产业集群和新兴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培育新的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现有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由低层次竞争优势向高层次竞争优势转化,将是打造温台地区核心优势的关键所在。
三、温台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如上分析,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民营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加入WTO后国内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加速,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等宏观经济发展环境的急剧变化,温台模式的体制优势将逐步丧失,“原生性”民营经济固有特点导致温台地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方面又明显滞后于“改制型”民营经济以及外资经济,温台产业“低、小、散”的问题更趋凸现,土地、技术、人才等要素制约日益突出,区域竞争力逐步弱化。原本增长速度一直居全省前列的温州和台州,2002年开始,增长速度在全省各市中的位次急剧后移,台州从2002年的第一位回落到2003年的第七位,2004年的第十一位;温州市从2000年的全省第一位,2001年的第二位,回落到2002年的第七位,2003年的第十一位和2004年的第十位。温台地区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温台模式制度创新陷于式微。
90年代中期以来,温台地区已没有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制度创新,就是原本富有活力的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步伐也大大放缓,绝大多数温台地区的民营企业至今都保持着封闭式家族企业的形态,既不能让外人进入,也不想与其它企业联合和合并,更不愿被其它企业收购和兼并,以致平均企业规模依然很小,股份有限公司和上市公司也很少。而商品市场发展特别是市场结构和交易方式方面也已经开始落后于义乌和绍兴等地,要素市场和市场秩序建设方面也没有什么新进展。
近10年来温台地区在制度创新方面陷于式微,与温台人在有意无意之间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改革成就,满足于民营经济“体制落差优势”惯性作用下的经济快速增长,从而不想和不愿再冒改革的风险,少了当年那种顶着压力而不断开拓创新的冲劲、激情和冒险精神,减少在制度创新方面的继续努力有关。如果将改革比作革命,那么作为改革先行者的温州台州,借用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话来说就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二)人才要素严重匮乏,公共创新服务体系缺失。
高等教育在温台地区特别是台州是一种十分短缺而迫切需要发展的“准公共产品”,高等教育发展滞后直接导致人才严重不足,而相对于收入水平高得惊人的房价和偏于一隅的位置,又导致大多数外地人才不敢来、不愿来。统计数据表明,温台地区人才要素严重匮乏。以台州为例,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台州每十万人口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口为1852人,远低于浙江省平均水平3189人,而且这些大专以上人才又集中于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拥有的人才数量更低。在台州市企业调查队历次的企业景气调查中,人才短缺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术人才和熟练技工短缺是企业反映的普遍问题之一,这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的瓶颈约束。
温台经济过去之所以能在大学和研究所缺少的情况下发展起部分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主要依靠民营企业家在全国范围内整合智力资源,依托外地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创新,但这种创新模式对提升区域创新水平已显不足,大量中小企业需要区域公共创新服务体系的支撑。产业集群要从低成本集群提升为创新型集群,需要有当地大学与研究所的支持,这已是世界上成功产业集群的共同经验。也就是说,大企业借用智力的创新模式只能“独善其身”,而不能兼达整个集群,而且这种创新模式成本偏高。当前,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成为温台地区几乎所有主要产业的共性问题,突出表现为产业集群内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缺乏创新能力,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滞后于龙头企业的发展,集群内大小企业协作网络趋于脱节,集群优势的发挥相对过去明显减弱。由于配套企业水平不够,大企业的零部件自配率居高不下。钱江摩托的自配率在70%以上,只有粗加工件外包生产,大量精加工工序由本厂完成;宝石缝纫机公司也反映本地配套厂技术水平不够,一些配件不得不到外地采购。低水平的产业集群使大企业处于两难选择之中:一是多协作发挥区域配套优势以降低成本,二是少协作提高产品质量跻身中高端市场以获取高附加值,这就使大企业产品升级的道路走得不那么坚决和顺利。如吉利集团为应对越来越激烈的降价竞争,提出了配件本土化的策略,而本地配套企业水平能否快速提升将是这一策略能否成功的关键。
(三)水电、土地要素制约日益严重,工业性投入明显偏小。
持续性用电用水紧缺、土地供给紧张已成为温州台州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焦点问题。据2004年台州市企业调查队专项调查,有30.9%企业认为拉闸限电造成生产成本增加;有26.0%的企业认为电力缺口使企业完不成订单,影响了企业信誉;有21.8%的企业认为用电紧缺使企业完不成生产任务。尤其是对一些要求连续性生产的企业和生产工艺要求较高的企业,停电所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由于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需求增长迅速,再加上水资源污染严重,用水紧张也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当前温台地区大部分企业处在生产快速扩张时期,且生产扩张属于粗放型扩张,对土地需求十分迫切,要求解决用地的呼声十分强烈。以台州为例,台州南边县市区的土地征用成本均在每亩20万元以上,台州经济开发区土地成本更是达到每亩38万元,而江西、江苏、山东等省某些地方,三通一平后土地价格均在每亩5万元左右,对台州企业具有很强吸引力。据2004年4月份温岭市对用地需求在30亩以上的企业初步统计,共需土地1.3万亩,而温岭每年土地指标仅千亩左右。许多销售规模在几千万元左右的企业,投资新项目的热情十分高涨,但是温台两地给予的发展空间太少,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再创业冲动,或让这种创业冲动的成果流向了外地。
水电、土地等要素紧缺直接导致了工业性投资增速滞后,2004年限额以上工业性投资,绍兴351.05亿元,嘉兴336.25亿元,台州179.02亿元,温州118.31亿元,绍兴为台州1.96倍,嘉兴为台州的1.88倍。在投资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时期,工业性投入不足马上可以反映为区域经济发展速度滞后,温、台两地近年来工业增长速度居全省尾列也就十分自然。
(四)招商引资和优秀企业外流形成巨大“逆差”。
温台两市城市化的相对滞后、基础设施的落后,加上地处偏僻和以山区为主的地理条件,以及土地要素紧缺等因素导致温台地区在企业的引进与出走上存在着进少出多的巨大“逆差”。区位优势和土地要素价格两项约束使得在引进外资上远远落后于其他沿海城市。2004年,台州实际利用外资3.02亿美元,只有苏州的3.2%。而在引进内资上,昂贵的生产要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确实使其他地区的企业难以在温州台州插足,而民营企业本来就存在哪里更有利于发展就向哪里转移的倾向,各地对温台民营企业的竞相招商又人为地加剧了这种倾向。对于温台当地来说,民营企业是普遍现象,不可能享受特殊待遇;而对于不少外地区来说,民营企业被作为特殊扶持的组织,作为引进的增量,更可以享受到种种优惠政策和特殊待遇,有减免税的、有地价远远低于台州的、甚至可用税收抵偿或免费赠送的,还有授予名誉官衔等精神激励等等。如果说一般中小企业的去留对台州的发展无足轻重,那么,一批行业性龙头企业的跨地区发展乃至重心的外移,则不能说对台州发展无关。根据对全市外迁企业情况的初步调查,2001-2003年,全市外迁工业企业已达150家左右,其中部分外迁的占85%,迁往外省的约占90%。外迁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占90%左右,其中约30来家为台州市“128”工程企业及“一厂一策”企业,占到台州“128”工程企业的1/5强。
(五)低层次竞争和不良竞争环境成为台州产业升级的重要障碍。
区域产业的竞争优势可以分为低层次竞争优势和高层次竞争优势。低层次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低成本生产要素、降低成本型的技术创新、规模经济等基础上的低价格等。这种以价格竞争力为基础的低层次优势,由于很容易被竞争者效仿,而且过于激烈的价格竞争容易对企业盈利能力和竞争环境造成破坏性后果,因此不容易持续。高层次竞争优势则以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产品或服务上的差异为核心。它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的创新能力、获得先进技术的能力、与客户保持密切的关系,在设备、技术、管理和营销等方面的长期积累和持续的投资,以及创造更符合客户需求的差异型产品而得到。这是一种集创新能力、品牌信誉和客户网络于一体的综合性竞争优势,因此是比较稳固的竞争优势,可以为企业带来高附加值。由于台州产业是建立在价格竞争力为基础的低层次优势基础上的,因此为追求价格竞争优势,企业“短期化行为”泛滥,无序竞争比较严重,从创新成本收益、人才培养开发等方面影响了区域产业升级。一是“创新遏制症”。台州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多数企业开发新产品以仿制为主,大企业刚开发的新产品会很快被其他企业模仿,享受高额利润的时间极短,大企业创新成果难以完全享有。许多小企业注册与同行业知名品牌相似的商标,损害了知名品牌拥有企业的利益。这种现象若长期存在,必然打击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与品牌投入的积极性,将使产业升级步履艰难。二是“人才遏制症”。企业之间互挖人才现象普遍,对员工跳槽也没有限制,打击了企业培养人才的积极性,许多企业人才短缺却不能下决心培养,担心培养好后很快又被挖走。人才市场秩序不规范,将严重影响人才不足问题的有效解决,加剧人才不足问题的负面影响。三是“规范劣势症”。政府对民营企业的不规范经营如偷税漏税、假冒伪劣、逃废债务等打击不够,许多民营企业还不同程度存在不规范经营现象,这样,那些规范经营的企业就明显吃亏。如上市公司帐务健全,无法偷税漏税,而小企业偷漏税就容易得多,这样上市公司就处于竞争的不利地位。上述问题的存在,打击了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积极性,影响了民营经济产业升级的进程。
(六)国内市场国际化使得企业的竞争压力明显加大。
为抢夺市场占有率,国外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合资企业,运用中国的低成本劳动力和零配件优势,加上自身的技术、品牌、管理优势,走高中低全方位出击的市场战略,其中低端产品与民营企业开展同水平竞争。尤其是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台州囿于区位条件难以吸引外资,却将直接面临跨国企业的竞争,给当地的主导产业带来相当大的冲击。如摩托车行业的日本本田、雅马哈近年来下调产品路线,推出的同档次新车型仅比钱江等国内品牌产品高出一、二百元,形成了空前的竞争压力。而一款基本配置的赛欧已降到6万元以下,对吉利微型汽车形成了巨大压力。20世纪80、90年代,台州民营经济是在国有经济的夹缝中迅速成长壮大,在21世纪的今天,台州民营企业将面对的是世界级的巨无霸跨国公司的打压和竞争更加惨烈的国际国内市场。
(七)产业政策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
党的十五大以来,意识形态领域对民营经济的歧视与偏见已有了根本性改观,但在具体产业政策执行过程中对民营企业依然存在实质性限制作用。外资企业享有超国民待遇,享受“二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从上到下还普遍存在“崇洋轻民”思想,同水平项目,安排土地时外资优于民资。对民营企业进入领域的限制也比外资企业更多,据统计,在国有企业允许进入的72个行业中,外资企业允许进入的有62个,民营企业允许进入的只有41个。还有对整个行业看似公平的产业政策,实际上影响最大的还是民营企业,如摩托车行业已经开展的型式认证,设置企业检测设备与研发能力的门槛,同一个区域的摩托车企业要求联合购买检测设备不被允许,这对那些国有大型企业来说根本没有压力,而对那些积累不多的民营企业来说则困难重重,故这种产业政策貌似公平,实际打压的就是规模偏小的民营企业,那些处于成长期的民营企业可能连发展的机会都没有。即将实施的汽车行业型式认证制度,最小投资规模必须达到20亿元以上,这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则是相当高的行业门槛。
五、打造台州核心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在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温台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模式是“顺势而为、放水养鱼、无为而治”,是相对于全国“渐进式民营化”的改革,这种政府作用模式为我市民营经济的初始创业和原始积累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从而为“原生性”的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体制落差”。但是,到了90年代中期以后,温台模式发展最缺的已经不是“私人产品”的生产而是“公共产品”的供给,最需要的不是微观领域的改革,而是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了,台州经济面临的尤其严重的问题是多年以来政府在公共产品领域方面的“缺位”导致区域竞争力下降。
20多年来台州所走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路子,导致土地、能源、人才等生产要素告急,区域“商务成本”直线上升,区域生产要素比较优势逐步丧失。台州在基础设施、人才、技术、土地、资本等要素比较中处于劣势,企业外迁、资本外流现象日益加剧。当前和今后,为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打造台州在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优势,必须高度关注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创新组织形式,进一步发挥产业集群优势。首先,要建立四套班子直接领导、多部门联合、民间智囊团参与的台州产业集群推进办公室。借鉴苏州、昆山等地招商引资的做法,将产业集群发展提高到首要战略地位,针对台州十大产业集群,各自建立一个市级领导直接挂帅、由计委、经委、统计、银行等部门参与的,以产业集群内优秀企业家为智囊团的产业集群推进办公室,以动态了解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和存在问题、及时出台地方产业政策、及时督促相关部门落实措施解决问题,并建立相关的考核目标责任制。其次,必须高度重视行业协会建设。台州应该借鉴温州行业商会成功经验,积极引导“自主性”行业协会的建设,要加快支柱产业的行业协会建设,必须赋予行业协会一定的管理权力,增强行业协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努力发挥行业协会在产业升级中的积极作用。再次,加快中小企业的装备改造,加强龙头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紧密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协作。必须切实解决台州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问题。要加大技改贴息力度,金融机构设立中小企业装备改造专项贷款等等,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装备改造过程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形成中小企业装备改造的热潮,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同时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加强供应链管理,既增强大小企业间的协作关系,又可加强对配套企业的督促与指导,尤其要努力提升配套企业的技术水平,从而为发挥集群优势提供基础条件。
二是发展高等教育,建立先进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首先,针对产业集群,积极利用民间资本,用足国家政策,大力发展民办大学。因为对台州来说,不仅高级技术、管理人才相当缺,而且高级技术工人也比较缺乏,要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加强技术工人的培训。其次,针对每一产业集群,建立行业研究中心和研发基金加快建立行业研发和信息中心。由市级财政和会员企业出资,以本地高校、企业研发中心、研究所为依托,借智著名学府及研究所,跟踪行业最新商务信息,集中研究行业发展相关的最新技术。再次,设立行业技术进步奖励基金,重奖做出重大贡献的技术人员。第四,出台企业引进高级人才优惠政策,加快形成高级人才市场。参照机关事业引进高级人才的优惠政策,在住房、安家费等方面出台相关优惠政策,“筑巢引凤”。鼓励创设猎头公司等高级人才经营企业,加大高级人才引进力度。建立健全我市的高级人才信息库,特别是职业经理人才库,提供更加丰富、准确的人才信息,提高职业经理人市场的规范程度。
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低成本物流系统,破解区位劣势。台州经济发展,必要求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以发展连锁经营、集中配送和电子商务等为重点的现代流通业。台州企业对生产领域以外的采购、运输、仓储、代理、包装、加工、配送等环节顾及很少,可控能力十分有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台州市生产企业的物流费用占到了其销售成本的20-40%,而发达国家物流费用仅占销售成本的10%左右。可以说,低成本物流系统建设,将有利于提升台州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现代物流发展滞后,不利于台州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在未来5-10年内,台州要加快影响区域大格局的交通设施建设,建设甬台温、金台铁路,建设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形成“三纵三横三连”的高速公路网络,要建设台州新机场,加快港口开发力度,改善台州的交通条件。同时,应该积极整合物流系统资源,创新组织形式,打造低成本系统。通过按组织规模化、管理规范化、信息网络化、物流配送化、服务系列化的要求发展起来的连锁经营,整合供应链,优化价值链,进一步推进资源的重新整合,确立连锁经营在零售业中的显著地位;集中配送是现代物流的重要内容,通过统一进货、配货,能最大限度的满足供应、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高流通效率和企业效益。还将形成围绕连锁企业的集中配送管理,功能完备的配送中心,完善的配送网络。同时,还将建立区域性、社会化的物流配送系统、围绕产业集群的统一的物流中心和专业化、社会化的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提高物流功能,整合物流功能;以企业的信息化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是现代流通的重要方式,能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经营模式,提升综合实力,是中小企业参与国际交流与交易的最好平台,为传统企业扩大市场,提高中小企业的产品知名度,使企业真正参与国际分工。
四是引入民资和竞争,扩大土地水电要素和公共产品的供给。借鉴温州市的“百项千亿工程”的做法,打破城建、公交、教育、水电等领域的垄断经营,积极引导台州民间资金“造城市、建隧道、搞水电、办教育”,打破财政资金紧张导致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困难局面。积极推进工业用地市场化运营。积极引进招投标制度,工业用地公开竞争,对技术先进、投资密度大、市场前景好的项目优先选择。积极推进土地的集约使用,鼓励建设多层厂房。优先满足成长型企业的小规模用地需求,对大规模用地慎重决策。加快标准厂房建设,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空间。
五是推进融资机制创新,破解投资资金约束。首先,灵活运用主板上市、国外上市、买壳上市等多种模式,加快民营企业上市进程。其次,加快建设台州市产权交易市场,积极融入上海产权交易中心等区域资本市场,鼓励非上市股份公司进行股权转让,让台州区域内甚至长三角区域内更多资金更多地流向中小企业。再次,强化金融创新支持民企发展。要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力度,又要鼓励地方商业银行拓展地域范围,为更多的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更要积极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到台州设立分支机构,拓展企业的融资渠道。第四,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随着融资体系的完善,必将促使民营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的完善。第五,加快创业投资公司、创业投资基金等企业创业资本的发展,通过财政资金引导民间资金建立企业发展基金、互助基金、风险基金体系,通过资本投入、贷款、贴息等方式,向不同类型的小企业注资,发挥基金的导向作用,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第六,创新引资模式,接轨国际资本。必将把握机遇,营造有利于外资投资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环境,积极拓宽招商引资的途径,通过合资、技术入股、品牌入股等多种方式,加快与国际资本的接轨。
六是打造服务型政府,优化发展环境。切实执行民间投资备案制度,减少审批程序。加强落实承诺制和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加大对市场监管力度,打击违反市场秩序行为,尤其是侵犯知识产权,制造假冒伪劣商品,偷漏税等行为,保护技术创新成果,保护高质量产品,保护诚实守信者,形成有序的市场秩序和良好的创新氛围,促进我市的产业升级。出台地方政策,加大对我市优势产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应对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对我市相关产业的负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