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既要重发展 更要重民生
作者:张曙光    发布:2005-10-13    阅读:2097次   
这次国家宏观调控已初见成效,有些经济学家又开始担心,中国经济很有可能再次进入“冷”的阴影。可实际上,地方政府、金融业、企业界“热”的冲动依然存在,局部的经济过热随时可能再次出现,这样,中国经济很可能陷入非冷即热的怪圈。

  如果我们把眼光稍微放远一点儿,就可以把这一轮的经济周期看得清楚一些。自从1993年中国经济出现过热后,中国政府就在为“软着陆”努力。到1997年,这一努力基本上取得了成功,成功的标志就是:通货膨胀降下来了,而经济增长没有降下来。

  但从1998年开始,通缩阴影又笼罩中国,主要表现就是国内的有效需求不足。当时总体形势是,个人消费不振,企业投资欲望不强,银行惜贷,经济增长乏力。为此,国家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从1998年以后,国家发行了7000多亿的国债,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中央政府的基本意图是:由国家投资带动社会投资,用财政投资带动企业投资,用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汽车、房地产这两个龙头行业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最后通过投资增长带动需求的增长,期望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达到经济良性循环。

  经过几年的“七上八下”(经济增长在7%~8%之间),到去年,这一政策收到明显效果,社会投资大举跟进,甚至出现了局部过热,而随后就是这一轮的治理整顿和调控。从这种分析看,中央政府的主要意图和目标差不多都实现了,以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用汽车、房地产带动其他行业发展,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是,最后一个意图却未能实现,这就是最终需求即消费需求的增长。

  从大的方面看,现在我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低于国际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最近几年,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持续较大幅度下降。2000年占73%,2001年占48%,2002年占40%,2003年占38%。真正能促进需求增长的应该是人们收入的增长。而作为主体消费人群来说,人们收入的增长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工薪增长;二是就业的增长。那我们再看一下这两个方面情况。

  一是工薪收入情况。虽然国家总的统计显示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年年都有增长,但中华英才网不久前的调查却显示,去年下半年以来,高科技、消费品、医药、房地产、物流、政府机关等多个行业,以及不同城市、不同学历的薪酬水平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平均薪资水平较上一期调查下降了14.7%。如果把农村人口也算进去的话,情况就更不乐观。我国现在有近一亿农民在乡以外务工,去年我国农民人均年收入2618元,其中近50%的收入来自非农业。而来自广东省总工会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有50%的外来务工人员月收入不到800元。珠三角地区,农民工12年来工资增幅只有68元。这些人群的消费能力极为有限。

  再从就业的角度看,我国目前面临着空前的就业压力。据统计,我国就业岗位4年来从7.06亿个增加到7.37亿个,每年增幅为1%,而这些年我国经济年增长至少在7%以上,这就是说经济的高增长没有带动就业的高增长。据有关部门分析,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有明显的弱化的倾向。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增长约240万个就业岗位,而现在只能增长100万个。城市失业人口从4年前的670万人增长到目前的1000万人(不包括下岗人员和农村流动人员)。国有企业的就业人数从1995年以来下降了70%以上。

  一方面是经济的发展,蛋糕越做越大,另一方面是就业和收入增长有限,吃到蛋糕的人并没有增加多少。投资欲望大,消费欲望小;投资能力大,消费能力小,几乎与1993年那一轮经济过热如出一辙。中国经济似乎总是在犯同样的错误。而这样的错误带来的结果就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有量无质,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经济”。

  也有人认为,投资的增长最终还是会拉动需求的增长。但现实情况并不是这样。去年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但终端产品的价格却在下降,包括汽车、彩电、冰箱、空调及其他电子产品。以棉花为例,去年棉花价格上涨了70%,棉纱涨25%,布匹微涨,成品不涨。这就是经济学家困惑的价格传导失灵之谜。这样发展的结果是经济问题引发社会问题,而社会问题又引起经济问题,如基尼系数。

  所以说,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人们过多地将注意力放在了GDP的快与慢上,过多地把精力放在经济总量的多与少上,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忽视了我们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改善人民的生活。只有当我们的工作重心是围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实际收入(不是人均收入)进行时,我们才能走出目前的经济怪圈。有专家指出,去年经济高增长,但去年的贫困人口也在增加。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忘了邓小平同志在改革之初说的那句话,先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最终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哪怕只是一部分人的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