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创新网络,优化自主创新环境
王 琪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
[摘要] 自主创新是国家、城市核心竞争力之一,是推动国家、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要有一个适宜创新的良好环境,好的创新环境是提升自主创新成果的根本保证。构建好的创新环境需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首先是构建一个综合完善的创新网络体系和网络组织。本文针对我国自主创新环境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如何构建创新网络的具体对策措施,以期通过构建创新网络,优化自主创新环境,又通过良好的创新环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 自主创新,创新网络,创新环境
自主创新是国家、城市核心竞争力之一, 也是衡量城市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在2005年10月上旬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全会明确要求把自主创新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着力点,强调科技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固然需要资金、技术、人才等相应创新要素的投入,然而更需要的是适宜的创新环境。从根本上讲,优化自主创新环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可靠制度保障,因为,好的创新环境会不断孕育出大量的创新思想、不断地增进创新动力、不断地形成创新成果、不断地促进创新扩散。国际研究表明:基础设施、智力密集、风险资本、信息服务等因素并不与创新过程发生必然联系,而自主创新能力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创新环境的优劣决定的。现代研究表明:建造创新环境的过程就是组织创新、建立网络组织的过程;构建创新网络体系和网络组织是优化自主创新环境的中心环节。
一 创新网络与创新环境
城市创新是一个涵盖面广、系统性强、全社会参与的活动,如何统领科技、教育和经济互动发展的总纲,形成创新合力,这需要在规划层面进行全面的制度设计。而这种规划和设计的目的是培育一个最适宜于创新高质、大量生成的创新环境, 其具体表现就是一个涵盖各种创新要素的创新网络。创新环境是创新主体之间在长期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创新环境的营造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等方面的内在联系。这一创新环境的核心是要各部门之间创新要素充分流动、创新资源整合及合理配置。事实上,自主创新环境的优化过程就是逐步形成一个综合、完善的, 能促进创新要素充分流动、创新资源整合及合理配置的创新网络。
与传统的线性创新模式不同的是,现代的系统集成创新模式是网状结构的:各种创新元素能够进行充分有效的组合,其接触是全方位的,反应方式是互动的或多方联动的,反馈是多向的。各种创新要素完全可以任意的组合成各种创新要素群或要素簇,从而实现最佳的创新模式。建造城市或区域创新环境的实质就是组织创新,即建立网络组织的过程。对于知识的再组合来说,市场的能力是有限的,单个企业不能支配创新的全过程,而当代企业是对环境开放的组织,为了创新,它必须向上游和下游组织开放,在创新过程中达到制造商—供应商—客商的三位一体。网络是在市场以外以及在等级组织以外的新的组织形式,它比市场稳定,比等级组织灵活。创新网络的形成可以促进该地区创新信息的传播、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快速流动、使创新活动的普遍开展成为一种常态。
当前,我国自主创新的环境仍有诸多需要进一步优化的地方,然而,当务之急是:打破以前的创新要素部门所有、创新资源分割、创新活动封闭、创新扩散薄弱等不良局面,加强组织创新,构建创新网络体系及网络组织,真正实现创新主体的多元化;创新资源的多渠道、快流动;创新活动的全方位、多角度以及创新成果的多产出。
二 当前我国优化自主创新环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自主创新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历史的遗留,也有现实的原因。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政府计划发挥作用的范围很广,一切都要按照计划行事,造成地区条块分割;部门各自为战;市场很小,企业缺少生产经营自主权。这些不良影响至今在一些行业部门仍然存在,仍然有相当的行业垄断,使得企业创新基础薄弱,创新意识淡薄,创新动力不足。另外,由于法律法规制定的相对滞后,相关创新体制机制的不健全,以及一些人为的因素,致使我国自主创新环境建设至今仍然面临以下一系列问题。
1. 我国自主创新环境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构成创新的诸多链条不完整:如,创新政策链,技术链,资金链,服务链,人才链不完整,突出表现是: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数量少,服务范围小,服务质量和效率不高。
2. 仍然存在相当数量的行业垄断,部分行业企业创新意识淡薄,创新动力不强,封闭创新活动、部门所有创新要素、分割创新资源,严重制约创新网络的形成。
3. 缺少与世界科技创新的合作,只注重引进,不注重消化吸收、二次创新、自主创新,不能形成双向的交流过程。在国际科技交流方面消极被动,造成合作双方地位不平等,自然也就不能形成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4. 缺少地区创新合作,主要是人才合作,资源合作,信息合作。即使是处在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上海、江苏、浙江,在自主创新方面有缺少合作.
5. 官产学或产学研之间缺乏密切合作,没有形成合力。技术创新涉及多个环节、多个部门,在部门内已经形成了相当的力量。我国这方面突出的问题是各个环节之间相互脱节,没有形成有效的运行网络。
三 构建创新网络以优化自主创新环境的几点建议
针对目前我国自主创新环境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这里认为应该首先进行制度和体制创新,更重要的是进行创新组织创新,在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等融合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和构建独具特色的技术社区,促进创新要素的流动和积聚,形成适合个人或集成创新且高度分散的组织形式,最终构建一个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创新网络体系及网络组织。然而,如何构建这样的体系和组织?这里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 鼓励创新主体间的合作,加强它们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各个创新主体因各自特点,管理模式不同,以及追求的目标不同,必然出现合作上的困难,甚至冲突,加强创新主体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应打破条块分割,拆除地区之间,各部门之间,产学研等之间的藩篱,加强创新网络的形成。为此,计划的制定要在创新的基础上集成,鼓励通过创新改造传统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鼓励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和科技计划的集成,如规定重大的科技计划必须有企业参与,大的技术改造和引进必须有科研部门的参与,指定大规模的产学研合作创新计划。为了加强产学研之间的合作,建议做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地区创新合作研究中心;地区创新合作开发办公室,集中研究和统一协调各地方的创新合作问题;二是加大力度发展以大学为中心的产学研合作科技园区,促进产学合作研究的开展;建立科学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促进基础、应用与开发之间,学科之间的合作研究的开展。
2 制定与国际创新机制相协调的城市创新体制机制,构建更广范围的创新网络。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一个重大的问题是:设备和技术引进的多,消化吸收的少;技术改造的多,二次创新和自主创新的少,很少在重大科技创新方面有实质性的国际合作。国外发达国家的创新环境建设成就显著,形成了非常灵活的机制,个地方可以通过与国际嫁接,把国际成功的环境因素与机制引进来,如联合办学,合作项目和协作开发等,这无疑能有助于更广范围创新网络的形成,加速创新环境建设。重要的是能站在世界科技的前沿,利用世界的资源,少走弯路,进行二次创新和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议成立国际创新环境研究中心,全程、动态地研究发达国家先进的创新机制,如创新合作机制、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和创新利益分配机制等,为政府、科研院所和企业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便于普遍加强国际创新合作。
3 促进知识的流动,创造良好的区域学习环境。从根本上讲,一切创新网络的营造,其目的都是促进知识的流动,网络只不过是加强创新沟通与交流的形式或载体,而知识的流动本身是网络的内容,它将一个本来静态的“鱼网”变成一个动态的“因特网”。大量实证证明,在区域创新环境网络中,行为主体学习交流得越频繁,创新能力就越强。为此,建议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1)尽量减少对人才流动的限制,对人才的跳槽和裂变给予足够的鼓励和宽容,使得技术人员跳槽或创办公司成为一种正常现象,并受到鼓励和支持;(2)搭建区域内创新人才见面交流的平台或场所,其中,既要有经验交流会、交流中心、论坛等这样的正式场合,还要有俱乐部、咖啡馆、健身房和创新人才协作网这样的非正式场合,使得人才的交流与合作成为一种常态。
4 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发挥其在创新网络体系中的联接作用。科技中介服务组织是市场经济中非常活跃、不可替代的元素,是科技、经济互动发展,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纽带。同时,它还可以引导本地企业进行创新,帮助企业推进创新成果商品化,以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的连动发展。科技中介机构主要是发挥社会和市场的多方面力量,将创新诸要素紧密联系起来。社会力量和民众的智慧往往能起到超出想象的非凡效果;让市场在创新资源的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能够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创新成本。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资源共享不能靠政府一家来做,要大力发展各类中介组织。建议大力发展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主要有:同业协会、仪器设备的专业协作网络和用户协会、会计师、律师事务所、管理顾问公司、创新评估委员会、银行金融机构等。这些专业性的中介机构可以为科研机构、高校、创新公司或企业提供信息、设备、人才和资金等创新要素,是创新网络建设的重要环节。事实上,完善、高效的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和有关体制机制是创新体系建设的有力支撑和可靠保障。
5 借助产业链和产业生态链网,推动创新网络体系和网络组织建设。现代产业发展越来越表现为:一方面,各个产业都是由一系列彼此相连的产业链构成的,任何单个企业都不能完成整个产业的所有活动,而只能是该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通信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处在同一产业链上的上、下游企业;同一环节的不同企业之间交往与合作愈来愈紧密。同时,随着全球化与信息融合,一些现代产业正在出现产业边界模糊,走向融合的趋势,伴随产业融合,传统不同产业链之间也开始联接起来,正在构成名副其实的产业生态链网。无论是产业生态链还是产业生态链网都是产业发展内生的,具有一种无法拆分的“天然”联系,所以,如果能有效借助这种紧密的“天然”联系,建设创新网络,一定能起到实质性的效果。首先,基于不同产品链前、后端的关联,形成依赖于当地供应商网络且与当地产业文化友好融合的“一对多”、“多对一”产业生态链网,获得企业间的协同效应,推进基于产业集聚的行业能级跃迁。其次,基于产品链上的协作分工,建立可根植的产业文化,鼓励企业共同参与产品开发、研制和销售等活动,通过园区内企业间的依赖性,形成集群凝聚力;利用产业能级跃迁中形成的辐射力推动城市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
6 急需打破部门、行业垄断,释放企业长期压制的创新动力,加快创新要素的流动。当前创新环境建设过程中,各地政府的功能和角色定位非常关键。短期内政府在创新环境形成和运作过程中还是主导地位,在组织过程中更是要发挥好协调功能,政府的主要作用是解决创新环境建设过程中系统失灵和市场失灵的问题。我国的部门、行业垄断是最初计划经济的产物,现在打破这种垄断不能只寄希望于市场,还是要靠政府的力量。进一步放松对电力、电信等垄断行业的官方保护,使其进入市场,迎接市场的激烈竞争。竞争的压力就会逐步释放企业过去长期压制的创新动力。
自主创新环境建设是一个涉及到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要求政府在制定政策规划时就应该有一个通盘的考虑和设计,进行制度和组织创新,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加大创新投入、树立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培养创新人才;打造社会创新平台,构建一个组织完善、范围广泛且运行高效的创新网络。
参考文献:
1、陈文言:浅论区域创新极其系统的构建[J],《人文地理》,2001年2月。
2、李志超:美国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若干措施[J],《政策与管理》,2002年第10期。
3、慕玲等:集成创新的要素[J],《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11期。
4、石定寰等:国家创新系统:现状与未来 [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9年3月。
5、周振华:论城市综合创新能力[J],《上海经济研究》,2002第7期。
6、周振华:构建全社会创新体系[J],《学术月刊》2000年第6期。
7、Richard Nelson.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8、Von Hippeal. The Source of Innovation[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