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
作者:刘伟    发布:2005-10-26    阅读:3429次   

    关于中国宏观经济增长以及宏观调控,这是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我想围绕这个问题,讲这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点,讲一下中国经济增长达到了什么水平、前景如何。第二点,讲一下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它的矛盾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三点,讲一下现在宏观调控政策到底有什么特点,有哪些特殊性。第四点,下一步的政策和体制改革过程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先讲第一点,中国经济增长达到了什么水平。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水平的基础性指标,按照1月19日前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4年中国GDP水平,按照不变价格计算,第一次超过了13万亿人民币,按照目前1:8.28、1:8.3的官方汇率,大概是超过了一万四千亿水平,这样的一个GDP水平,我们现在在世界上排在第几位呢,又回到世界第六位。第一位是美国,美国进入新世纪之后,数字上跟我们差不多,不同的是计量单位不一样,它是美元,我们是人民币。大体上可以计算一下,中国的GDP大体上相当于美国年GDP九分之一的样子,美国世界上排第一位,03年美国GDP的量占全球GDP总量的比重是32%,我们是3.8%,所以说它确实是帝国主义。第二位是日本,日本大概是五万亿左右,日本GNP是超过五万亿的,也就是国民生产总值,GDP是国内生产总值,GDP不到五万亿,什么意思呢?也就是国民在本土之外的投资算下来一年大概有一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量,所以日本在境外这块量和我们GDP的总量大体接近,不到我们的水平,但是大体接近。第三位是德国,第四位是英国,第五位是法国,第六位是我们。04年下半年的时候,重新对03年的数字进行匡算,意大利超过了我们,我们世界第七,并不是因为GDP的实际量发生变化,是因为中国人民币是非自由货币,是对美元单一货币之间的固定汇率挂钩,盯住美元的,意大利是欧盟国家,它是按照欧元计算的。我们知道03年年底时汇率计算下来中国排第六位意大利排第七位,但是04年美元一路贬值,欧元升值,按照新的汇率重新计算03年上一年GDP量时,意大利超过了我们,进入了第六位,我们到了第七位。但是为什么我们说又重新回到第六位,04年中国经济增长率是9.5%,意大利去年的经济增长率无论如何超不过5%,两国经济增长率的差别这么大,这个差别带来的量变化足以抵消汇率变化带来的量的变化,按照04年末,现在的汇率计算,我们重新回到第六位,这是总量我们GDP的水平。
 按照总量中国现在应该是世界大国,可是中国的问题,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太多了。现在我们最困难的是人均,04年人均GDP,估计能够达到一千二百美元。03年我们是一千零九十美元,增长了9.5%,算下来估计今年达到一千二百美元差不多,因为还要考虑到人口的增量。一千二百美元在世界上是什么位置,按照世界银行提供的划分标准,一个国家人均GDP280美元以下,归纳为最穷的国家,低收入的穷国。如果是在一千美元左右,叫做下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历史内涵是什么呢?就是指一个国家摆脱了贫困的陷阱,进入经济快速发展的快行线。到一千六百美元左右的人均GDP,叫做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也就是工业化继续加速。到二千四百美元,叫做上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也就是工业化再进一步加速。到八千美元左右,叫做高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历史内涵是什么呢?就是说这个国家以工业化为内容的现代化完成了,也就是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当代新兴工业化国家。再往上过了一万美元,甚至二万美元,这就叫发达国家,后工业化时代。
 世界银行当时大体上有这样的一个划分,按照这样的划分标准,中国的情况,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中国的人均GDP是379块人民币,当时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一比三点多,折算过来按照官率折算的中国人均GDP是一百美元略多一点,显著低于世界银行划定最穷国家的平均线。世界银行当时统计国家和地区的材料是198个,中国和当时世界著名的穷国扎伊尔并列世界第109位,那基本上就是倒数了,因为每个位置都有并列的,你想想这个排序的位置。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我们从最穷的国家变成了超过一千美元下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我们想这个速度快不快?我们应该承认这个速度相当快。我查过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五个主要的发达国家经济史的资料,我就查他这一段,从最穷的低收入一段到下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提升,用的时间最短的是日本,因为他有后发展的优势,他用了42年,将近半个世纪。显然我们比历史上发达国家日本完成这个阶段的转变用的时间还要短。我们用二十多年完成了经济发展史上最初的阶段,为什么还说是最快呢,经济发展最艰难阻力最大的时候就是这个阶段,我们叫做如何摆脱贫困的陷阱,物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马泰效应,我看了樊纲博士的讲义,大概也提到穷的时候需求为什么少,贫困与需求的关系。西方经济学有一个概念做贫困的陷阱,一个人越胖越胖,越瘦越瘦,越穷越穷,越富越富,有一个累计效应,一个资本累计起来的人意味着赚钱的机会越多,越可能富。资本可以积累,成为你更加富有的重要因素和基础,那贫困一样可以积累,贫困积累起来之后可以成为你更贫困的原因,这就是累积性效应。
 如何打破贫困的循环,摆脱贫困的陷阱非常重要,没有特别的历史机遇和特别的努力,很难打破僵局。我国有一些落后的地区经常到北京请一些专家、学者到他们那里开会研究为什么他们那儿穷,治理的对策是什么,一般请我我都不去,因为我即使不去我都知道你那儿为什么穷,第二我知道你那儿为什么穷我也不知道怎么治理你那儿的穷,所以我去不去没有作用。为什么我不去就知道你那儿穷呢,一个地方但凡穷,直接的经济原因就是因为你穷,也就是贫困再造贫困。
 从经济学分析问题,总供给总需求两个角度看问题,从总需求看,一个地方穷直接的经济表现就是人均收入少,没有钱,从需求方面看购买力就低,这个地方的市场需求规模就小,你不要看人多,没有用的,我们知道宏观经济学讲的市场需求是讲有购买力的需求,人再多没有钱也是不行的。十九世纪末西方闹经济危机时,大量的纺织品卖不掉,积累在那里,怎么办?英国工业革命的中心一个商人跑到中国转了一趟,他发现中国人这么多啊,他回去非常兴奋,写了一篇文章说英国的这些布不用着急,如果每个中国人买一顶睡帽,那整个英国纺织工业的产品都将供不应求,然后组织向中国出口洋布。不要说十九世纪的中国农民晚上睡觉戴睡帽,就是现在中国农民晚上睡觉有多少人戴睡帽,根本不可能,不要看人多,关键是有没有购买力的问题。一个地方但凡穷人均收入低,首先是人均购买力弱,一旦这个地方的需求疲软,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就弱,来你这儿的投资就少,新开工的项目、新上马的工程就少,这一少新创造的就业岗位就不足,伴随着人口增长人均收入增长速度就慢,人均收入水平低就是穷。
 从总供给的角度看一样,一个地方人均收入少,人均储蓄能力就弱,储蓄能力弱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就低,投资能力低,积累能力弱,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从供给角度看,形成的生产能力就弱,这样的话企业少、工程少、建设速度慢、经济发展速度慢,相应的就业机会就少,人均收入就少,这就是穷了。
 至于更深入的政治、历史、社会、法律、文化的原因可以再讨论,但是直接导致你贫困不贫困的原因,就是因为你穷,怎么打破贫困的循环,一个人口小国,人均资源相对丰裕的小国可以建立在外援的基础上,比如说发达国家在这里投资几个项目或者建立一个中心,比如说二次大战之后西方国家重点扶持的肯尼亚,人不多,相对面积比较大,人均资源条件比较好,修几条路,搞几个工厂,就将它周边分散的人口集中起来,可能一举超越贫困的陷阱。但是象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想打破贫困的陷阱,绝对不可能依靠外援,没有一个国家愿意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通过他的援助使你超越贫困的陷阱,只有靠你自己。说老实话没有78年之后的改革开放这么大的制度创新,中国不可能超越贫困的陷阱。
 现在我们大体上已经到达了工业化加速的阶段,进入经济快速增长的快行线,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我们的前景如何?
 政治上我们一定要假定不能有动乱,如果有大的动乱,颠覆政权,颠覆正常生活秩序,那整个发展过程可能就要重头来过。中国一方面市场化在加速,说老实话公平和效率在市场化加速过程中首要要的,我们说公平和效率不可兼得,在市场化加速过程中,首要的是效率,要效率社会公平目标在很多方面就可能会受到伤害。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激化一系列的社会矛盾,这是市场化。同时中国不仅是市场化加速,中国从发展的意义和背景来说,现在是工业化加速,工业化加速的显著特点就是产业结构在短期内迅速变化,产业结构包括地区之间、城市之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产业之间结构比重关系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短期内急剧变化,本来结构变化是长期的,社会可以慢慢适应,但是短期内迅速变化,这个社会可能适应不了。比如说中国现在的失业,全国总工会有一个调查,中国现在的下岗工人和失业50%左右不是因为总量,也就不是因为经济增长速度慢、不是因为就业岗位少,而是因为结构。什么意思呢?他那个产业不行了,变成了夕阳产业被淘汰了,埋没了一部分资本,卖掉了一部分厂房,人怎么办?所以中国目前的失业一半左右是因为结构问题,产业结构变化太快,如果产业结构变化慢,下一代人可以慢慢适应变化,但是短短几年时间,产业结构发生了迅速的变化,人的生产、劳动力的调整根本不适应。
 在军事上,我们还要假定不能有把中国卷入的战争,如果有战争将中国卷入,所有现代化的目标和预测模型都将崩溃,都要重新推倒重来。我们说要坚持和平发展这个主题,使得战争不至于将我们卷进去,使我们更长时间享受和平发展的机遇,这是需要我们做出努力的,不是这么简单,而且需要我们有特别的智慧。第二个假定,中国现代化实现的过程不能有战争,当然也不是那么容易。
 第三个假定,在自然条件上不能出现大的灾难,特别是瘟疫。我们知道瘟疫对人类近代文明的影响实际上很大,象在欧洲历史上的黑死病对欧洲现代近代文明的影响还是有痕迹的,包括东欧、西欧人口增长率一直比较慢,当然有现代的原因,比如说妇女受教育程度提高之后,不愿意生育,这是一种情况,但是你查历史上人口几次大的锐减,特别是鼠疫,在不长的时间里减了三分之一,还有战争的原因。
 我们过去以为象这种瘟疫或者大面积的自然灾难,对我们致命的冲击很遥远,但是03年非典一来,我们知道不遥远了,说来就来,而且来了之后没有特别实在的办法。
 阻碍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不发展是贫困,中国之所以问题存在之所以比别的国家来的严重,就是因为贫困不够发展,所以中国要加快发展,所以那种清静是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能够享受得起吗?那份清静是我们工业化加速工业化没有完成的人口大国能够支付得起的代价吗?那是一种奢侈品,是不是我们能够享用的值得考虑。记得当时有关部门交给北大国民经济增长和核算研究中心,这个中心是与国家统计局联合办的,由国家统计局现任局长做主任,做北大经济学院院长做常务副主任,当时要求这个中心测算一下03非典对经济的打击是多大,我们做了三个方案,非典对经济的影响,关键是控制住了时间,这是做的前提。一个是6月30日控制住会有多大影响,一个是9月底,一个是年底,12月31日,按照三个不同的时间,我们做了三个不同的测算,我在底下加了一个注,这里面三个方案,有参考价值的就是6月30日这组。为什么?我心里有一个潜台词,如果6月30日控制住了,中国社会还有这个要求还给政府这个机会坐下来讨论如何挽回经济损失,如果控制不住,蔓延到9月底甚至到年底,社会给政府的恐怕不是让你坐下来讨论如何挽回经济损失的问题,恐怕整个社会、整个国家要进入紧急状态,那就不是一般的经济问题了。但是确实6月30日控制住了,吉人自有天相啊,非典走的非常快,一下子就没有了。我们测算下来6月30日这组数对当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直接损失1.2%。我们没有算拉动了多少,一个事物有冲击的一面,肯定同时也有刺激的一面,03年消毒液、洗手液、口罩肯定比以往大,肯定对经济增长有贡献。
 98年的水灾我们测算了两面,当时我们测算一下,冲掉当年中国经济增长1.75%,但是那场水也有好处,因为中国经济建国以来第一次出现过剩是98年,98年之前的中国经济都是短缺,98年开始过剩,98年5月中国工业和商业企业存货五万多亿,企业资金周转放慢,应收未收款增多,所以98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出现过剩经济,水灾刺激了需求,拉动增长,光水毁房屋就几百万间,所以水灾拉动中国经济增长1.35%,所以影响是0.4.但是非典我们没有测算拉动多少个,只算损失了1.2%,98年是财产损失,毁坏了多少间房屋,拉动经济增长多少点,03年非典是死了多少人,总不能说死了多少人刺激了多少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多少点,这个东西就太不人道了。
 瘟疫一旦到来,真的不得了,对经济的影响真的不得了,不是我们可以简单想象的。所以我们做出几个假定,政治上不能动乱,军事上不能有战争,自然条件上不能出现大的灾难和瘟疫,在三方面假定的基础上,我们做一个经济学意义上的假定,假定至少到2030年之前,中国平均经济增长率不低于7.2%。我们做了这四个方面的假定之后,从2000年出发,为基础,我们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
 公元2000年的时候,中国人均GDP突破八百美元,在这四个方面假定的情况下,再过四年,也就是到2010年,中国的GDP水平将比2000年增加一倍。什么概念呢?人均八百多美元,按照不变价格增长一半就是一千六百多美元,按照世界银行大体标准,那就是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阶段性的提升。还是这些假定条件不变,再过二十年,也就是到2020年,中国GDP的水平将比2000年增加四倍,四倍是多少呢?人均将超过三千二百美元。中共十六大的报告注意到没有,在讲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时,只讲了一个数字,到2020年人均GDP将超过三千美元,就是从我们这些假定来的,为什么没有说3200美元,主要是考虑到人口,中国人口高峰大概是在2030年之前到达最高,从那儿往下开始人口数目可能下降,中国现在的人口数量还是在扩张,这样的情况下有所保留。
 从逻辑上和语言表述上,超过三千美元和三千二百美元并不矛盾,只是更加谨慎。并且我们党将2020年实现人均GDP三千美元以上这个目标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我们现在是一千美元左右,是基本实现低水平的小康,到2020年是全面小康,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按照不变价格计算人均GDP超过三千美元。还是假定这些条件不变,再给中国三十年的时间,到2030年,中国的GDP水平将比2000年增加十倍,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超过二千四百美元就是上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超过八千美元,就是高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历史内涵就是指这个国家以工业化为内容的现代化已经完成了,实现了新兴工业化国家这样的发展目标。其实这个国家,以工业化为内容的现代化,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在2030年基本完成,当然发达地区更快一些,落后地区到2030年可能完成不了,我们说的是全国平均,或者大部分总体的一个情况。上海2002年开两会时,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上海2015年实现这个目标,完成以工业化为内容的现代化。我前天在上海问他们,去年04年已经超过人均GDP五千美元了,深圳也已经超过了,我不知道广州怎样,北京大概是四千的样子。北京02年宣布的2018年完成这个目标。但是北京最近又有一个提法,在08年率先基本完成现代化,我曾经问过北京市长,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指什么内容,因为现代化这个内容是历史的,不同时期讲的现代化里面讲的内容是不同,原来十六大讲的是以工业化为内容的现代化,大概是在2030年完成,北京说的是2018年实现。现在北京说2008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基本的现代化是指什么样的现代化?后来我听了听,好象也没有说出什么具体内容,后来我想是不是因为08年奥运会的历史机遇,会使北京市市政建设、城市管理以及开放度、国际化水平等各个方面有一个历史性的跨越,有可能,所以我们也祝福首都北京有这样超越历史的发展。
 再过50年,到2050年没有意外的话,中国将赶上中等发达国家,也就是发达社会。大家看一看,这个目标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就是邓小平同志当年说的中国经济分三步走的第三步,七十年代末小平同志说中国经济发展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实现温饱,当时中国还没有实现温饱,中国1978年吃不饱饭的绝对贫困人口是二亿四千八百多万,将近二亿五千万人,中国共产党人对全世界人宣布基本解决温饱是在1984年,中国的粮食总产量达到了六千亿斤,人均拥有粮食的水平超过五百斤,这个时候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宣布中国人基本解决了温饱。78、79、80年在北京,餐馆里要饭的人随处可见。确实当时全国的温饱没有解决,结果在八十年代解决了。然后小平同志说九十年代到世纪末实现小康。第三步,小平同志说下世纪中叶,也就是二十一世纪中叶,2050年前后,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现在我们前两步已经实现了,现在我们想的是第三步,中共十六大就是将第三步的战略具体化,尤其是第三步走的前三十年,前三十年我们重点规划前二十年,现在前二十年具体落实的是前十年。小平同志当年这个设想,假定中国经济比最发达国家的经济落后了一百年,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到这个世纪五十年代就是七八十年,我们只是赶上了中等发达国家,那最发达的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还有很长路,实际上当年邓小平同志说的中国经济赶超战略,是假定中国经济比最发达的发达国家经济落后一百年,是从这个历史判断出发,来制订中国经济分几步走的发展战略。这个判断看起来很积极,但是实际上非常冷静,这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大体前景。
 在座的同学绝大多数是二三十岁,不出意外活到2050年差不多吧,问题不大,所以大家要善待自己,争取活到2050年,我们就成为发达国家了,结束了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历史,说句老实话,中国这么一个人口大国,这么一个古老的国家,能够实现现代化,能够成为发达国家,中国在那个时候能够给世界带来的震撼、发生的影响、能够赢得世界的尊重,我们现在的想象力无论多么丰富,都是很难想象的。中国现在人均才一千美元多一点,已经是这样了,你想到那个时候,中国成为发达国家,再不行争取活到2030年吧,完成以工业化为内容的现代化,中国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人均GDP按照不变价格计算,超过八千美元,想想那个时候不得了,包括台湾问题,最后解决的办法,就是中国经济加快发展,试试看中国现代化步伐越来越快,一个不敢打你,第二离开你活不了,你对他吸引力太大,那个时候就让他台独也台独不出去。
 这是我们今天讲的第一个问题,中国经济大体发展到什么水平,总量上我们排在世界前六位了,按照人均水平发展衡量看,我们现在是下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但是从我们的前景看,在新世纪我们的速度将会非常快,在2030年前后可以完成工业化,2050年前后可以实现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目标。
 学习中国经济、研究中国经济的学生,或者是有兴趣的人,其实对我国的基本情况应该有一个大概了解,否则不配做一个中国学生,我知道象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他们经济学学生的训练,课程里大量是本国经济史、本国经济,如果自己国家的事还不知道,还有什么大的前程?我们对中国实际问题的把握以及了解,以及对中国实际问题的研究能力提升,恐怕是教学训练中的核心,其他所有的东西,都是要服从这个能力的提高。